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总人气: 18|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作者:安意如 那一段时间她每天录一两首《国风》,从《周南》到《召南》,从所选的篇目上,我看出了她的眼光和对诗的具有穿透性的理解力。一般说来,《诗经》名头之高妇孺皆知,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读《诗经》如果没有注释,将是寸步难行。大多数说自己喜欢《诗经》的,只能够喜欢《蒹葭》、《关雎》等少数篇章中的少数句子罢了。真拿了“诗三百”让他读,可能只是如叶公老龙般束之高阁了。她边读边解,文字如那四言诗一样,让人摇旌以梦,于是,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因为有了诗教,我们可以不求诸宗教的迷狂而自有生命的皈依与安逸。读诗、诵诗、解诗是我们优秀的传统。诗歌塑造了我们的诗心。但诗史三千年,多数诗歌都因年代久远而与我们的生活隔膜起来,除了极少数外,我们读诗都需要借助参考书。通过参考书我们了解字义、词义、背景等等。但参考书纷繁多样,注释也常歧义多出。除开这些不讲,光是训诂考据也要消耗太多精力,必然破坏读诗的整体最近更新
- 01-01641-医理真传
- 01-01402-热病衡正
- 01-01488-伤寒补例
- 01-01寒江雪超级泡妞学[1]
- 01-01森林回忆录
- 01-01外科选要
- 01-01八字流口
- 01-01修心八颂略释+索达吉堪布
- 01-01260-脉症治方
- 01-01菩提道次第传承诸师修心语
网友对《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评论

·你觉得《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