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棺-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古代神兽外,游离与古书之外的上古神兽也为人所称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赤焰兽】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



  【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另一说法是白色的马) 



  【重明鸟】  

  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 



  【毕方】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老大椒图(shūtú) 



  老二睚眦(yázī)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ǔ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fùxī) 



  老九螭吻/鸱尾(chǐwěn/chǐweǐ) 



  另一说法~~

  老大??(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ǐwěn/chǐweǐ)  
  老三蒲牢(pǔ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bāxià)  
  老七睚眦(yázī)  
  老八狻猊(suāní)  
  老九囚牛(qiúniú) 

……………………………………………………………………………………………………………………………………………………………………………………………………………………………………………………………

  其它  

  【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独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为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古风》有载。 



  【凿齿】  

  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  

  《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狴犴】  

  又叫xian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yu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yu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yu的威严,让罪fan们望而生畏。  

  (好像这是龙九子之一 =。=)  



  【九尾狐 】  

  省称“九尾”,亦称“九尾禽”。传说中的异兽。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说始见于先秦,至汉传为瑞祥之兽,象征王者兴。又,天下太平则现,象征王者子孙繁息。  

  《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白虎通》:“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夔】(kui)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楚辞(离骚)》有载。 



  【角端】  

  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  

  《宋书?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天狗】  

  传说中神兽名。可禁凶害。其说始见于秦。  

  《山海经?西山经》:“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凶。” 



……………………………………………………………………………………………………………………………………………………………………………………………………………………………………………………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几种龙  

  【应龙】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辞源》说“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龙,五百年的被称为角龙。龙是不凡之物,寿命奇长,应龙更是龙中之贵(当然,也有人认为应龙可指远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国??应龙氏和应国)。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应龙如何帮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条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古代卷书中的应龙图鉴  



  还是应龙,不过这张有点像西方龙 




  【螭龙】天成轩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  

  这种龙的特点是无鳞有鳍。



  【蛟龙】   

  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主流看法是无角龙。



  【虬龙】  拼音 qiú lóng  

  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有角无须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龙赦只。”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地形训》)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①)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 ,行南时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