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入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入汉- 第4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担∈ひ怀∫部烧穹苁科�

魏军转向寿春南方而行,寿春附近的蜀军若是听到消息必定蜂拥而至,如此拦截几支厮杀一番,见好就收岂不乐哉?

……

汝南战事持续,却是关乎东南战局的走向,毕竟蜀军在侵入魏军领地之后,已然到达了一个瓶颈期。

可许昌的战事,却是刻不容缓!

杜预龟缩许昌城中只等蜀军来攻,城中二十余万魏军能战之辈不过十万,余者都是临时征调之人。这些人守城还能各司其责,若是放到野外厮杀,根本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蜀军兵力虽然众多,若是全力攻城也是稍显不足,并且顾虑重重。一旦兵力折损严重,被魏军反攻,许昌得而复失对于北伐大业便是相当严重的打击了。

姜维全力指挥调度,二十余万蜀军出现在许昌城外,浩浩荡荡人山人海,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放眼之内尽是蜀汉旗帜飘扬,蜀军耀武扬威!

见蜀军来攻,许昌城内魏军便开始忙碌起来,城中更是弥漫一股紧张的气氛,人人抱着恐惧,抱着期待,希望最终可以击退蜀军。

杜预傲立城头之上,看着四野蜀军铺天盖地之势,心中不断盘算。

“姜伯约啊姜伯约,看你这次如何攻破我之布置,切莫小看我杜预!”





第二百九十七章 波澜(上)
太子刘谌重重的摔在地上,皮肉之痛让人难以忍受,比起心中的恐惧却是微不足道。
杨羽的离开不过是试探,第二批十余人的分头行事才是真正的目的,可即便这十余人被抓到了也是无妨,因为还有第三批人伺机出宫。可没想到的是司马胜之与郤正老辣无比,抓到了第二批人后仍然不肯放松警惕,更是在宫中大肆的戒备,终于,所有通风报信者尽数落网!
这些人品格端正,忠心为国,更是誓死效忠自己。如今大殿之上抓了一个现形,就算自己身为监国太子,也无法进行袒护。刑部也好,呼雷阙也好,就算国家如何进步与发展,严刑拷问也不会因此而变得简单轻松。
大刑之下,若是有人吃不消,透露出了消息,那么自己布置的势力便要被连根拔起!
幕后的自己,与宫外的文立,又当如何自处?
明明那个人便不是父皇,明明那个人就不是刘氏血脉,偏偏这个人高坐皇帝之位,掌握生杀大权!
满朝文武大半都被蒙在鼓里,懵然不知的效忠这个假刘禅!这是皇室的奇耻大辱,何其可恨也!
事到如今,自己只有装作昏厥,才能拖延一些时间,至于对策也只能见机行事了,希望自己的人能够把握机会,把消息送出宫外。
“殿下!!”
看到太子殿下不堪重负的摔倒,身旁的近侍,朝中的文武皆是慌张,纷纷上前,更是派人催促御医来救。
“太子殿下昏厥,这群人如何处置!?”
七手八脚把太子抬到长椅上,等待御医的到来,赖率看着跪在殿中的三十余人,不禁问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时间,朝会时间就算再长,也是有个限度。一旦消息传开了,朝廷还没有动作,对方恐怕就会开始藏匿。况且宫中的戒备究竟能够坚持多久也是未知之数,而那幕后之人狗急跳墙之下,事情又该如何?
重要的时间上,更重要的太子倒下了,显是被眼前的事实气晕的。问题是太子不做主,谁能做这个主?这些被抓到的官员近侍们,本身就代表着一股势力,而背后的势力究竟有多庞大仍未可知,这一切绝对不是皇权之外的人能够承受的。
陛下远在江北作战,太子殿下又是昏阙一时不能转醒,燃眉之急,谁来解救?
樊建素来不喜朝中争斗,可眼下之事并非是朝中派系争斗之事了。陛下的手段自己当年是见识过的,眼下之事自己身为百官之首,必然要有所表态才是。
抬头看了郤正,司马胜之,高玩三人,樊建当机立断的道:“先将太子殿下抬入内宫,由御医救治,宫中人物不可擅离职守,朝中文武不得四下走动!”
大家乱哄哄的一团,如今有人出头,事情一下子就便的简单起来。有人出头就是有人扛下责任,有人扛下责任,听命者们就无所谓了,反正祸不及自身的。
“不可!如今太子昏阙,应以救醒太子为重,事关重大岂可由尚书令大人做主?”
一身孤傲,正气凛然,杨羽从殿外步回,扬声反对樊建之言语!
司马胜之与郤正对视一眼,皆是看出眼中忧虑。那试图出宫的自己确实都已拿下,可杨羽这机敏善变又素有名望的家伙便不好捉拿。对方并无出宫之实,口中又不留话柄,同朝为官,若是拿下,于礼法不合。
“陛下托我辅佐太子,今太子昏阙,一切责任老夫承担!”
樊建从蜀汉的内部斗争中脱颖而出,一跃而起并非是运气。关键时刻毫不犹豫,更是果断非常!
“宫中之事,我去处理,此处劳烦尚书大人了。”
司马胜之眼中精芒闪烁不停,心中有所疑虑,一抱拳带着自己的官署出殿而去。宫中的一切布置都是自己精心安排,眼下不能有片刻的疏忽。
昏迷不醒的太子刘谌被送往后宫,文武也是各回其位,唯有杨羽站在大殿之中,不肯相让!
樊建心知杨羽铁骨铮铮,颇有古人之风,而且为人刚正不阿,此时此刻无论这杨羽是何身份,与其纠缠都是浪费时间。于是大手一挥道:“今日之事,攸关国运,当行非常之事!老夫在此连同在场的诸位同僚,共同审理这些乱党贼子,诸位同僚是否同意老夫所言?!”
“甲士何在!”
也不管朝中文武如何态度,樊建大袖一挥,便唤甲士上前听令。这殿内有将军,有护卫,更有甲兵在场,听到呼喊自然有相关负责之人上前听令。
“封锁大殿,对一干乱党严加看管,待老夫一一审问!”
“是!”
“吴大人身为廷尉,便请吴大人主持审问可好?”樊建心知自己并不是内行,这种事情理应有廷尉的介入作为主导才可。
廷尉吴远乃是川中名将吴懿之后人,更是皇家外戚,由其出头自是最合适不过了。
吴远一脸严峻,目光如电,闻言当仁不让走上前来,与樊建并肩而立,方要张口,却见殿下站着的杨羽说话。
“二位身居庙堂之上,却是如此肆意妄为,难不成忘了陛下的嘱咐么!”
当年刘禅北伐之前便留下了旨意,川中文武官员,包括太子刘谌也不例外,凡是须依照法例行事,不可逾矩而为。此时此刻,杨羽把当年刘禅的圣旨搬出来,一时间倒是让樊建与吴远面色难看之极!
“吏部侍郎列信虚报功绩,扭曲事实,嫁祸之意已然明显,此国难当头,杨大人身为朝中栋梁,为何执意拦阻?”
一直没有张口的郤正此时在一旁踱步而出,围着跪在地上的三十余人转起圈来,口中之言与杨羽针锋相对!
杨羽负手身后,冷笑道:“杨某一心为国,绝无贰心!列信不过是呈报公文,郤大人如何断定列信便是乱党?又何从判断这些人便是有罪呢?”
郤正双眼不断审视殿中跪地的三十余人,口中悠然答道:“列大人也好,这些人也好,不审一审如何知道哪个是清哪个是浊?樊大人所行不合于圣上之意,并不代表樊大人没有处置此事之权!”
“嗯……”
杨羽默然不语,心道这郤正果然是深不可测,自己的立场不过浅浅透露就被其抓住要害,不得反抗了。
眼下被抓到的同伴被当做疑犯对待,可是并没有定上罪名。人是司马胜之于郤正抓回来的,有什么谬误都是由这二人承担。这三十余人没有审问出结果之前,便无法追究司马胜之与郤正的责任,自己也没了立场继续反对樊建的提议了。
见杨羽退到一旁,郤正微微一笑对樊建与吴远道:“先审此人吧!”
郤正当年乃是刘禅的智囊,更是可与黄皓,陈袛对抗的人物。就算是杨戏,夏侯霸等故去的老臣,对于郤正的为人和智慧都是大加赞赏的。
吏部侍郎列信被甲士押到樊建与吴远的面前,心中战栗不已。被抓住的人每个人都可以编造一个口实,让对方难以突破,唯有自己是无法编造的。原因很简单,对方要问的,自己已然明了……
吴远锐目如鹰,看着列信一脸横肉/道:“郭猛大人之死,你可在场?”
“在……”
审问就此开始,郤正一下子便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魏顺一事另有蹊跷,那么与郭猛,列信的这一组人便都需要挨个审查。无论列信是否给出正确的名单,那文书之内写的甚是详细——上面记录的名单本是等着领赏的,而今却成为了催命符!




第二百九十七章 波澜(下)
后宫之内,太子刘谌悠悠转醒,看看御医果然离开了,再打量屋中仅有两名侍从,心中一阵忐忑,忙招手示意。

那两名侍从皆是心腹,当然知道太子殿下的意图,见其醒来也不声张,悄然来到床边。

“殿下有何吩咐?”

刘谌也是压低声音道:“外面形势如何?”

自己装作昏迷就是要拖延时间,不过被抬出大殿之时,已然听到那樊建的意思,此时好不容易把御医熬走了,心中不禁紧张起来,一身是汗。

一名侍从悄声道:“樊建大人与吴远大人主持审问有段时间,只知道问出了不少事情,恐怕已经展开了抓捕行动……殿下!”

“什么!?”

听闻对方已然开始了动作,太子刘谌不由得五雷轰顶,顿时没了话语,脑中一片空白。这樊建不愧是群臣之首,往日里看起来无甚作为,遇到这般大事竟是果断非常,毫不糊涂!

另一名侍从也是离得近些悄声道:“司马大人严禁我等擅离职守,肆意走动之人尽数被抓,我等也是辛苦得来消息,却也是数刻之前的事情了。”

“哎……”

想说些什么,却是说不出口。那假刘禅留下的人员看起来老迈不堪,可反应之迅速,行事之老辣,自己并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尔等不可再冒险行事,眼下唯有听天由命了……”

嘱咐两名侍从,刘谌心中隐隐开始后悔起来。假刘禅又能怎样,一把的年纪,这打下来的江山还不是自己的?只要坐稳了太子的位置,一切还不是自己的!?

就算那一天真的要和襄王一较高下,也总比眼下这种受制于人,难以发动的滋味好上百倍啊!

文立提供的计划确实天衣无缝,却也是天意难料,百密有了一疏!千里之提毁于蚁穴,长久的计划因为这件事情便要毁于一旦么!?

“殿下放心,被抓住的内侍死都不会吐露半个字,殿下不可露了破绽,自乱阵脚。”

一名内侍见刘谌脸色难看之极,连忙出言安慰着。自己等人能够进入宫中服侍太子,又受到太子教诲优待晓以大义,为国家,为太子,为这忠义也不能出卖太子才是!

“我对尔等很是放心,只是这心中……”

刘谌想到眼下的处境自己不过是被“困”在宫中,此时装晕又能拖延多久,等到自己醒过来,便要下达旨意处置这些忠于自己的臣子随从,这是何等令人痛心之事!

另一名内侍劝道:“当年魏人入川,太子有舍身报国之节,今日事情还未清楚,太子何必如此伤神?我等追随太子鞍前马后,愿效死命,维护我大汉荣誉!”

……

清幽小巷,古朴老宅,文立静坐厅内,忽感心血来潮,情绪竟无故起了波澜起伏,甚是不定!

“嗯……一切进行顺利,何以如此躁动,难不成有何变故?”

起身负手踱步,仔细思虑其中关窍,百般思索之后仍是没有答案,心中的悸动却是久久难以平息,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