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是我一个人呢,这不是还有你吗?”屈远凝视着陈优,眼里流露出几许柔情,“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赚回来的,你只要安心帮我就行了。”
“嗯。”被屈远的眼神看得不好意思的陈优假装低头吃面,心却跳得异常激烈。自从发现了自己的心意之后,他就没办法坦然地面对陈育远了,陈育远的一个眼神、一个碰触都会让他心慌不已。
把陈优的反应尽收眼底,屈远满足地笑了。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小笨蛋开窍了。
等陈优吃光了面,屈远才把空碗收走,让陈优继续工作。自己也离开了书房,回到厨房,端起那碗早已糊了的面吃起来。
……
第二天一早,屈远便开着摩托车来到了镇上的花鸟市场,进了一家花店询问莲花种子。店主是一个细心的年轻女子,确认屈远想要的是荷花而不是睡莲,便向屈远推荐了荷花藕苗,更容易种植。最后屈远买了二十株的荷花藕苗,顺利完成了任务。
买了藕苗,屈远又到电信局询问拉光纤的的事。这些日子以来,就连屈远这个古代人都喜欢上了上网,更别说对网络极度依赖的现代人了。为了一劳永逸,屈远准备直接拉一条100m的光纤到陈家村去,把自己的十二间竹楼全部装上网线,让游客能够尽情的上网。而且,这也方便了其他的村民,需要的话,直接从端口接一条网线就可以了,只需要每个月交几十块的费用就可。每个月几十块,就算现在一些村民负担不起,相信不久之后他们也肯定能负担的起。
当然方便是方便了,只是价格可不便宜啊。因为陈家村比较偏僻,需要铺设光缆过去,光这里大概就需要二十多万。资产一下子又缩水了,屈远不禁感叹,钱来的快花的也快啊!
谈妥了拉光纤的事,屈远又来到了镇上最大的珠宝店。他和陈优同为男儿之身,没法以三书六礼迎娶他,但定情信物决不能省了。唔,再过半个月,就是七夕节了,到时正好将定情信物送给那个别扭的小家伙。
想到陈优羞的满脸通红的样子,屈远便愉快地笑了起来。
“先生,请问您需要些什么?”一位年轻的小姐噙着亲切的微笑迎了过来。
“我想看看玉佩。”
“好的,请往这边来。”导购员把屈远带到了玉饰的柜台。
珠宝店里可做定情信物的玉饰不多,最多的是龙凤佩,除此之外还有双鱼佩,玉牌等。屈远一一望去,最后视线停留在一对和田白玉玉牌上不动了。这对玉牌上分别镂空雕刻了半个同心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同心结。雕工精致、大气,玉质极佳。屈远满意地勾起嘴角,指着玉牌说:“就要这对玉牌,帮我包起来。”
“好的,请稍等。”导购员惊喜地笑了,本来她对这个骑着摩托车,穿得普普通通的青年没抱多少期望,没想到这个客人竟然这么大方,二十万的玉佩眼都不眨就买了,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
导购员连忙殷勤地把玉牌包装好,递给屈远,又一路把屈远送到门口,笑的格外灿烂:“欢迎下次光临。”
……
回到村子,屈远提着一大袋的荷花藕苗来到了河滩边,从没有种过藕的陈优也好奇地跟了过来。河对岸,一个巨大的深坑已经挖了出来,里面只有浅浅的一层水。这是陈贵东知道屈远还要种藕,所以并没有把水放满。
河上面已经搭起了一座简单的木桥,屈远走了过去。陈优,还有本来就在这附近的陈贵东、陈二柱、以及几个大学生也跟着屈远走了过去,看着屈远种藕。
这些藕节都长出了一尺来长的苗,只要把苗向上,把藕埋进淤泥里就可以了,毫无半点技术含量。陈优马上加入了种藕的行列,几个大学生也非常有兴致,纷纷要求帮忙种藕,屈远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岸上就只剩下了陈贵东、陈二柱这两个纯属围观的人以及一个拿着相机的男生,正兴奋地给种藕的同学录像,还不时指导他们摆动作。
人多力量大,二十株藕苗一下子就种完了。屈远把入水口打开,清澈的河水就顺着入水口流进了池塘里。等到池水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多余的水就会从出水口自动流出,这样就可以保持池水的流动性,不会成为一个死塘。
陈优意犹未尽地看着水面慢慢上升的池塘,不满足地问:“就这样种下去就行了吗?还需不需要别的东西?”
屈远回想花店老板跟他说的注意事项,皱着眉说:“似乎施点肥更好,但是我们没有肥,就这样了吧。反正这荷花也只是种来欣赏的,并不是要来吃。”
陈优点了点头,默默地注视着池水。见池塘的水差不多满了,蹲了下去,右手伸进了水里不停地搅拌。在旁人看来陈优的举动不过是在玩水,实际上,陈优却是在偷偷地把空间水注入到了池塘里。陈优这么做,当然是想让荷花长的更好了。
池水很快就八分满了,多余的水从出水口又流回了河里。陈优也收回了手,若无其事地站了起来。
一切正常,屈远等人满意地笑了,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被接下来的一幕吓呆了。
只见下游一片波光粼粼,却不是被阳光照的,而是一群群的鱼在逆流而上,大的小的,什么种类的鱼都有。这些鱼游到了出水口处,竟然逆着出水口游进了池塘里来。一些体型比较大的鱼,进不去出水口,竟然跳上了岸,蹦了几下,蹦进了池塘里,然后在池塘里欢畅地四处游动起来,又似乎在追逐着什么。
这极其诡异的一幕把在场的人惊呆了!陈二柱揉了揉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是不是眼花了?鱼竟然自己跑进池塘里去了?谁来掐我一下?”
陈贵东也直愣愣地看着这群奋勇向前的鱼,说:“我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神奇的事情!”
而那几个大学生就更加兴奋了,纷纷尖叫了起来,带了相机手机的也忙不迭地把这一幕录了下来。一边录一边议论纷纷。
“真是太神奇了!这些鱼为什么会到这个池塘里来?”
“难道池塘里有宝贝?”
“怎么可能?这个池塘可是刚挖出来的,而且我们刚刚也进去种藕了,你们有发现什么宝贝吗?”
“那也不好说啊,我们又不是鱼。说不定这种宝贝是只对鱼有用呢?”
“别瞎猜了,我问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问问我爸,我爸可是鱼类学家!”
“我说啊,这可能是……”
看着惊讶又兴奋的众人,陈优心虚地后退了几步,下意识地躲到了屈远的身后。这些鱼,肯定是被他的空间水吸引而来的。他平时只用空间水浇菜做饭和喂大黄,但大黄可从来没表现的这么激动过。谁知道这水竟然会对鱼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啊?要是早知道的话,打死他都不会往池塘里放水。
明白怎么回事的还有屈远,给了陈优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紧张。只要陈优不继续往池塘里边注入空间水,那么这样的奇迹就只能发生一次而已。最多就是给这个池塘增添一些神秘的色彩,谁又能想得到跟陈优有关呢?
☆、第43章 乡村建设(三)
“行遍天下”论坛里,一个标题为《神奇:自投池塘的鱼》的视频引爆了整个论坛。视频里,无数大大小小的鱼从一条河的下游逆流而上,然后纷纷涌进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池塘里。这也就罢了,更诡异的是一些大鱼过不去池塘,竟然跳上了岸,再跳进了池塘里。这种逆天的行为简直要刷新人类的认知上限,不到一个小时,此帖就被顶到了首页,很快又被管理员加精置顶。
回复异常火爆:
“涨姿势了!这些鱼是吃了药了吧?”
“鱼类专家快粗来解释解释,出名的机会来了!”
“楼主,这是什么地方?我要去看看!太神奇了!”
“铜球1,刚好最近不知道去哪儿玩,求楼主给地址。”
“太假了!肯定是放了什么能够吸引鱼类的饵料,故意拍这样的视频是想要出名吧?手段真恶心,大家不要上当了!”
文弱书生:“视频是真的!我和同学到青田镇陈家村游玩,恰好目睹了这一幕,但是后面就没有再发生过这样的事,听说以前也没有发生过。至于为什么这些鱼会这样子,谁也说不清楚。那位说放了饵料的童鞋,要是真的有这么神奇的饵料,麻烦你告诉我,我马上去买!”
“哇,楼主终于出现了,围观楼主!陈家村好玩吗?好玩的话我也想去!”
“赞楼主!本人是钓鱼爱好者,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饵料能让鱼这么疯狂,甚至疯狂到跳上岸来吃。要是有的话,也麻烦告诉我,以后钓鱼就轻松了!”
“我也是钓鱼爱好者,求告诉1。”
“求告诉2……”
陈家村再次出名了!这世上永远不乏好奇心强的人,都纷纷想去陈家村一探究竟。另外,一些钓鱼爱好者以及爱养鱼的人,甚至是一些鱼类专家,也纷纷赶往陈家村。
网上发生的这一切,陈家村的人并不知道。此时,整个陈家村的劳动力都拿着锄头、铁锹等工具,在大路上热火朝天地修着路。上百号人一起忙碌的大场面也让逗留在这里的大学生们感到新奇,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一些男孩子受到这种火热的气氛的感染,也热血上头拿着工具加入了修路的队伍中。
一块块青灰色的大石板成堆地堆在了路边上,只等着把路修平整了就可以铺上去。为了节省开支,陈贵明并没有请外头的施工队来修路,而是号召村民动手。反正农村什么都不多,就是劳动力多。
上百号人一起修路,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个上午就修好了三分之一的路。到了下午,陈贵明把十来个高壮,力气大的男人喊了出来,让他们负责铺路,其他人继续修路。
这其中就有屈远和陈二柱两人。这两人一个长期练武,一个天生神力,配合在一起,效率足足是别人的几倍。其他的村民看到这两人轻而易举地抬起一块块沉重的青石板,又羡又妒地感叹道:牲口啊!
当整条路都铺好了石板后,为了固定石板,又用碎石和水泥填进了石板之间的缝隙和两边。这样,走起来就平稳多了。
古朴又大气的青石板路终于铺好了,整个村子都洋溢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小孩子们脱掉了鞋子,踩在清凉的石板上,追逐着跳跃着,十分快乐。一些老人穿着黑色的布鞋轻轻地踩到石板上,感受着那不同于泥路的坚硬和结实,咧嘴笑了开来,露出几乎掉光的牙齿。
“这下子好了,就算是下雨也弄不脏鞋子了。”
“奶奶,下雨天你也不能出来啊,可容易摔跤了。”一个小姑娘认真地说道。
“你以为泥路就不摔跤吗?不过这石板路走起来可舒服多了,看起来也平整得多,跟其他村子的可不太一样呐。”
旁边的一个青年咧嘴笑道:“那是当然。隔壁村的石板路都是几十年前铺的了,那时候的石板都是锤子凿子开出来的,能齐整到哪里去?哪像现在,都是用机器开采切割的,想切多大块就多大块,切多平整就多平整,跟砖头似的,自然看起来也好看啦。”
当然,并不是说锤子凿子就不能造出平整的石板,但那种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的石板自然价值不菲,农村铺路又怎么可能会用上好的石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