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变形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变形记-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漆比较少的别墅开始吧!我先不说我画的是哪个画家的名作,等我画完了大家再猜猜。”
其中一个画家闻言不由地好心地提醒道:“楚少爷,你不是说要临摹吗?你不看原作,怎么临摹?”
“都在我脑子里呢!我凭记忆画出来!”梁夏很是把握地道,说完便转身开始调颜料了,他早已经按下了变形机上面的7号键,对应的是书画界名家,这次刷新出来的人物可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风流才子唐伯虎,关于这个人物基本上用不着介绍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家喻户晓。
那些画家一听梁夏说要凭记忆临摹名家作品都不由地摇了摇头,觉得非常不靠谱,看样子这就是一场闹剧,自己这些人来陪着楚大少爷过家家来了!不过有钱拿也无所谓,就花点时间看一下楚大少爷的涂鸦吧。几个画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几个电视台的记者都对着各自的摄像机说起了台词,随后便将这个事情当做一个娱乐新闻来录。
梁夏也不管这些人有什么心思,他将颜料调好了,然后用画笔沾了沾淡黑色,抬起手很有大家风范地走到别墅右侧的墙体边上,那地方都已经搭好了一架梯子,明显是梁夏早就做好了的准备。
他爬上梯子看似很随意地挥了几笔,那上面的几处黑油漆瞬间被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高低起伏的山峰,他又飞快地在山峰上面画了几棵发着嫩芽的树,接着他下了梯子,让人把颜料盘端了过来,蘸了几下颜料又爬上去接着画。
画家们和记者摄影师都跟着移到了这边,全部伸长脖子望着那块墙壁,梁夏作画的速度很快,显然是胸有成竹,很快山峰画好了,他又接着画山脚下的景色,几个画家看到他的技法和那完成的部分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几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道:“这是……唐寅的《春树秋霜图》!!”
此话一出,记者们也都大吃一惊,要知道唐伯虎的画如今可都是天价,一幅画卖出几千万都不算稀奇,这楚大少爷居然还能临摹出唐伯虎的画。春树秋霜图算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幅画,因为这幅画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当中出现过。
画家们惊讶的其实不是楚大少爷画的画是唐伯虎的作品,而是惊讶于他的技法,秀美温润,淡雅秀丽,明快清新,完全是唐伯虎的笔法风格。唐伯虎当时的画风属于一个强大的画派,叫做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这四人就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美术史上称为“明四家”。
梁夏的笔法有显著的吴门画派风格,而且与唐伯虎的笔法几乎难辨真假,现代能够临摹唐伯虎的画作达到以假乱真地步的人几乎没有,唐伯虎的字还比较好模仿一些。
梁夏也不管那些人心里都是如何的震撼,他此时已经沉浸在了这幅巨大的春树秋霜图当中,不断地爬上楼梯,又不断地下来,楼梯也移了很多位置。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别墅的右侧墙体上就出现了一副完整的春树秋霜图。
画家们都瞪大了眼睛欣赏起这幅画作来,在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谈。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发嫩芽,透露出初春的春意。谷口悬泉如练,汇入溪流,跳珠溅出,冷冷有声。环境清雅出尘。两位文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许诗情画意,简直与原作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原作是用毛笔作画,颜色单一,是黑白图,而这幅巨型的春树秋霜图却是彩绘,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梁夏将画笔放在颜料盘上,拍了拍手,走到画家们的面前,道:“诸位前辈觉得这幅画如何?可有猜到原作出自何人之手?”
其中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画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一把抓住梁夏的手,颤动着嘴唇,道:“这幅春树秋霜图的原作自然是出自唐寅唐伯虎之手!不过你……你是从跟谁学的画,居然……居然能够把唐寅的画临摹到这种程度,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画出来的,我是绝对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厉害的高手!你若是用毛笔作画,就用墨汁来临摹,估计最厉害的鉴定专家都难辨真假!”




第二十九章 五幅名作
梁夏凭借一副巨型的春树秋霜图技惊四座,他的笔法跟唐伯虎如出一辙,而且比例适中,仅凭记忆就能完整而且完美地将原作临摹下来,实在太逆天了!几个画家目不转睛地盯了半天,除了颜色和大小有区别以外,其他方面几乎跟原作没有任何区别,犹如唐伯虎再生!
“厉害!太厉害了!这幅画作堪比真迹,而且颜色鲜艳明快,看起来比原作还要生动。楚大少爷真是大才,称之为大师亦不为过!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如果专情于书画上,将来的成就必定极高!”一名画家赞叹道,他自身也是国内有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画作在市面上也能够卖到二十三万的价格,算是当代画家当中比较厉害的一个人物。而且此人还是美术协会的副会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权威。
“最为厉害的是大少爷居然能够将那些不同颜色的油漆全部给合理的运用,而且不影响这幅画的整体格局,奇思妙想让人惊叹!我此番算是开了眼界了!!”
“说得没错。楚大少爷简直是天才,能够将唐伯虎的画作临摹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古今第一人!看样子楚大少爷在临摹唐伯虎的画作上下过苦功夫,不知道大少爷学画多久了?”另外一名画家的评价也是极高。
梁夏谦虚地笑了笑,道:“各位前辈过奖了!我学画也不过才三年,在国外留学的时候遇到一个临摹高手,专门教我临摹唐伯虎的画作,不过那人只教了我一年就消失了,我其实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后来我自己又练了两年的绘画功底,教我那个人比较神秘,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遇到他的,我想他应该是一个很厉害的画家吧。”
“什么!!学画才三年就能如此完美地临摹出唐伯虎的春树秋霜图?”画家们顿时都惊呆了,倒是直接忽略了教梁夏临摹的那个高手。很多画家都是历经十年才小有所成,梁夏三年就能完美复刻唐伯虎的画作,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摄影师也赶紧将别墅墙体上的巨幅画作录了下来,记者们兴奋地拿着话筒讲解起来,还有记者开始采访其中一名画家,那名画家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梁夏拿起画笔走到墙壁上,直接在春树秋霜图的左上角签上了唐寅两个字,这两个字再次让画家们感到非常震惊。
通常来说画家的字也是写得非常好的,所谓书画家,书法和画一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画家很喜欢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词,然后加盖印章,这对书法的要求非常高,毕竟在自己精心画出来的画作上写上几个丑陋的字完全是一种玷污,所以画家通常都会把自己的书法练得非常好。
梁夏落款那两个字之所以让这些画家们感到震惊是因为那两个字的笔法跟唐伯虎的落款一模一样,下笔的轻重力度完全如出一辙,没有丝毫的偏差。这几名画家都是老资历的权威,他们看到那两个字都难辨真假,他们接触过很多唐伯虎的画作,所以对唐伯虎的落款印象深刻。
“绝了!真是绝了!我画了大半辈子,也见过几幅唐伯虎的真迹,那落款跟楚大少爷这个落款完全一样,真是不可思议!!”一名画家拍着手掌激动地道,梁夏从梯子上下来,叫人把梯子搬到另一套别墅的墙体上放好。
他端着颜料盘走到第二套别墅右侧,那些画家和记者摄影师自然也都跟了过来,画家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唐伯虎的画作完美地重现,而且是放大了的巨幅画作,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了。
在第二套别墅上,梁夏又用画笔将那些油漆连成一片,红色的部分直接描成了落霞,看起来犹如真实的环境,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座险峻的山崖,崖下是一片蓝色的油漆,梁夏换了一支新画笔沾上水,将那蓝色的油漆一点点地抹淡了,竟然成了一片蓝幽幽的大江,他又用另外一支画笔点缀了一些淡淡的朱红色在其中,表示落霞倒映在水中,看起来更加逼真生动。
梁夏下笔非常之快,显然是胸有丘壑,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各种颜料运用得极为巧妙,把那些画家们都看呆了,他们此生从未见过有一个人作画能够达到如此境界。
很快山崖下,大江边上一座水阁台榭就成型了,简单几笔又勾出一张桌子,两个人,水阁周围遍植柳树,茂密的柳条掩映着水阁,看起来意境非凡。大约过去了一个小时,梁夏又完成了一副唐伯虎的画作,并且还在上面题了一首诗:“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诗的后面落款依然是唐寅!
“落霞孤鹜图!天哪!!这可是唐寅盛年时期的得意之作,他……他居然又完美地临摹了出来,简直跟原作一模一样!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我都怀疑我在做梦!”一名画家双手抱着头不敢相信地道。
唐伯虎是风流才子,他本身就才华出众,能够让他欣赏的人不多,但唐朝大诗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绝对是其中一个,他深深地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王勃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滕王阁序》,中学课本当中都有这首诗,其中有两句被誉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伯虎这幅落霞孤鹜图或许就有向王勃致敬的意思,而画上那首诗就是唐伯虎亲自题下的,其中那句千年相见王南海中的王南海就是指的王勃,两人所处的时代确实相隔千年之久。
如果说第一幅春树秋霜图已经让几个书画界的名家惊呆了的话,那么第二幅落霞孤鹜图则是让这位名家差点兴奋过度晕倒在地,他们已经用不着震惊,只有无尽的兴奋,因为他们仿佛看到了唐伯虎当年作画的情景,那个楚家大少爷握着画笔在墙体上作画的样子完全脱离了纨绔子弟的影子,而是像极了一个大师级的画家。
梁夏一口气在五套别墅的墙体上临摹出了唐伯虎的五幅名作,分别是《春树秋霜图》、《落霞孤鹜图》、《山路松声图》、《骑驴思归图》、《秋风纨扇图》。这五幅名作的落款都是唐寅二字,跟唐伯虎的真迹一般无二。
梁夏扭了扭脖子,将画笔放到颜料盘上,长出一口气,然后转身对那几位正在兴奋地观看画作的画家道:“各位前辈觉得这五幅画如果画在纸上拿去拍卖能值多少钱?”
那个美术协会的副会长赞叹道:“哎呀,本人在书画界也算混了有一些年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能够将别人的画临摹到这种程度的。如果画在纸上,我敢说没人能辨出真假,当然了,要做旧才行,毕竟年代有些久了。楚大少爷这几幅画虽然是临摹的,但是跟真迹几乎一样,所以也是非常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价值也是相当高,拿出去卖起码也能卖个几十万吧!”
“何老,几十万只怕不止吧!我看至少也得卖个两三百万,唐伯虎真迹拍卖的话可要几千万啊!楚大少爷的画跟真迹就没什么区别,卖个几百万还是很合理的!”一名画家很权威地道。
“不错!值这个价!要是画在纸上,我肯定要收藏,可惜是画在墙上,我又搬不走!!”另一名画家有些惋惜地道。梁夏此时心里也是激动不已,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几幅居然那么值钱,按照他之前估计的,也就值个十来万就不错了,所以他才跟老顾说每套别墅都要涨价十几万卖出去。
他根本没有料到一幅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