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诸葛亮知道魏延一直鄙夷他的谨慎,他担心把军权给了魏延,魏延折腾着带兵去圆多年的“子午谷之梦”,所以,诸葛亮就做出了那样的人事安排。可是,如果诸葛亮真那样安排,诸葛亮才是折腾。按照人情,如果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么诸葛亮完全可以提前解除魏延的兵权,魏延就不会对大军撤退造成任何损害了。如果诸葛亮不认为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就不会有《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了。《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是本没有麻烦却故意制造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是莫名其妙地分裂蜀汉军队,是自毁长城。智者诸葛亮,谨慎一生的诸葛亮,有了马谡的教训,在军国大事上能出如此昏招吗?
再就是,即使魏延掌军,根据当时情势,他也不会采取进攻姿态,而是乖乖地按照诸葛亮遗命退兵。据《魏书》①记载,诸葛亮是因为粮尽势穷,忧恚呕血,才导致病入膏肓,烧营遁走,半道病逝。这说明,诸葛亮即使不死,也得撤兵了,又得重演以前粮尽退兵的悲剧。诸葛亮把指挥撤退的权力交给魏延,魏延除了撤退,还真别无选择。至于回到汉中之后,诸葛亮早已经安排好接班人:蒋琬,只不过为了稳定局势尚未公布。诸葛亮当时只是安排指挥撤退的人,并不是安排接班人,所以,他没有理由舍弃魏延。
合适的也是喜欢的,是最理想的。但是当合适的在右、喜欢的在左的时候,选择靠右走,无疑是遵守了效益规则。也许诸葛亮不是很喜欢魏延,但是诸葛亮早已“修炼”成效益动物,是非观超越了好恶感。街亭之战,诸葛亮舍魏延而选马谡,是因为他认为马谡最能贯彻他的战略意图。死前安排人指挥撤退,魏延最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 所以,诸葛亮肯定会安排魏延组织撤退,而不是让他早早地出局。
这一点,在《魏略》②里得到了验证。《魏略》记载,诸葛亮临死,让魏延代理全军事务(“摄行己事”),密不发丧,悄悄退去。《魏略》的记载,符合情理。因此,《三国志》③的记载明显错误。
撒了一个谎,就要再撒一个谎来圆第一个谎。现在还不能说《三国志》撒谎,但是最起码可以说它错了,而且,接下来,它还将继续错下去。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三国志》是这样叙述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的:杨仪让费祎试探魏延对让其断后这一“人事安排”的态度,魏延果真不愿意服从杨仪领导,并让别人回去,他自己留下来对敌,“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并要求费祎留下来,与他联名作书,告示诸将,费祎假意说回去劝说杨仪,驰马离去。
这一处记载,表面看来很符合魏延的性格,但是因为诸葛亮让杨仪督军的前提错了,所以魏延的激烈反应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也就很可疑了。
接下来,《三国志》这样叙述:大军撇下魏延回师,魏延恼羞成怒,在杨仪出发前,魏延率领自己所领的部队“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④”。魏延和杨仪都上表朝廷说对方叛逆,他们的奏章,在同一天到了成都(“一日之中,羽檄⑤交至”), 杨仪等人紧急修造栈道(“槎山通道”),昼夜兼行,紧跟在魏延后边(“继延后”)。
这里,关于“烧绝阁道”“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槎山通道”的记载,明显违背事理,甚至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了。
狭窄的褒斜谷,两边是高达千米的陡峭直壁,谷底南为褒水,北为斜水,湍急奔流。假设魏延真的是先行南归,烧毁了栈道,那么杨仪军队就被留在了后边。二人的羽檄又怎么会在同一天到达成都?“烧绝阁道”与“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之间,明显相矛盾。杨仪临时修造栈道,居然还能紧跟在魏延后边,这个施工速度,即使在有先进工程机械的今天,那也可以称得上是神速。褒斜道的栈道,曾经在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为断绝魏军通道,烧毁了赤堐以北阁道一百余里,后来诸葛亮费了好大力气才修复,为此还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发牢骚。所以说,“槎山通道”绝非易事,杨仪在魏延烧毁了栈道的情况下还能“继延后”,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在蜀汉军队撤退后,派军士两千人,“马步俱进,追到赤岸”,确认了诸葛亮已死的消息,然后返回。
杨仪修造栈道的速度,既能追得上魏延,还能不被司马懿军队追上,真是天神啊!
就事情的发展看,杨仪与魏延的羽檄同一天到达成都,而且他也追上了魏延,也没被司马懿军队追上,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魏延根本没有“烧绝阁道”!
《三国志》接下来的叙述,就是著名的“南谷口事件”了。按照《三国志》的描述,魏延先到达南谷口,然后掉回头去攻打杨仪大军(“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杨仪命令王平等人上前抵抗魏延。王平上前,没有用刀,而是用“狮吼功”,大声斥责魏延的先头部队:“公(诸葛亮)亡,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这样呢!”魏延的士兵就一哄而散。
这个记载匪夷所思。久经战阵的魏延,深谙军机,自会知晓他要干的是“不成功,便成仁”之事,一定会精心筹备,政治动员,战前发动,调兵遣将,一定会拿出全身的本事来,王平等人,岂是对手?王平一声“狮吼”,便让魏延士卒逃散,可见其“狮吼功”可抵千军万马。要真如此,诸葛亮当初派王“狮吼”大侠到司马懿营下吼一句:“曹贼,何不快快投降!”那样,司马懿就会乖乖投降,多好呀!
魏延“善养士卒”,肯定有一大批拥趸。王平当时在军中并没有多少权威,魏延的士卒,不一定认识他,谁会理他呢?王平一声吼,魏延士卒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南谷口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更是离谱。士卒逃散,魏延只好和自己的几个儿子,狼狈逃走,逃的方向居然是汉中!南谷口为褒斜道南端口,距汉中仅有十八公里。多年以来,汉中一直由魏延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魏延的地盘。一杯茶的工夫,魏延就可以回到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了。魏延要是真的动手,选择这个地方是很恰当的。久经战阵的魏延,又怎会在王平面前一触即溃呢?而且,“善养士卒”的魏延,失败后居然只有儿子们相随,身边一个士卒也没有,这可真是奇怪到极点了。动辄就杀身边人的董卓,死的时候还有卫兵要上前保卫他呢!魏延既然挑起了事端,而且落败,肯定会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那他逃走的话,应该是远离蜀汉,不投魏不降吴的话,那他该直奔陇西而去,躲得远远的,最起码避免跨省追捕啊。可是《三国志》记载他逃向蜀汉重镇汉中,莫非他要投案自首吗?
历史的魅力在于没有真相,历史的价值在于还原真相。
“南谷口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魏略》里找到了合理的记载:诸葛亮死后,魏延代行军权。杨仪平素与魏延不合, “惧为所害”,就先下手为强,散布流言说魏延要带军投靠魏国,于是带军攻打魏延。魏延本无反心,自恃脚跟正不怕影子斜,加上看不起杨仪,为维持大局,他就不战而走,没想到杨仪一定要置其于死地。杨仪追上他,杀了他。
这中间,我们还可以根据事理完善一些情节:魏延带军,杨仪不配合,魏延就上表杨仪谋反,于是《魏略》就有了杨仪“惧为所害”的记载,杨仪决定反击,就恶人告状,上表说魏延要带军投靠曹魏。
有了这个推断,《三国志》里其他几处莫名其妙的记载,也变得合情合理了。
首先是《三国志·魏延传》,当魏延和杨仪的羽檄都到的时候,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怎么办,蒋琬、董允都“保仪疑延”,于是魏延就被定了罪。
不调查,不审问,靠类似投票的方式来直接给一个人定罪,这对于蒋琬来说很不可思议,因为蒋琬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而诸葛亮是讲究法治的。是什么原因让蒋琬做出了违背法治思想的决定?很显然蒋琬、董允被杨仪的奏章忽悠了。也许,他们和杨仪都是诸葛亮器重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许,魏延平时人缘太差,但最关键是杨仪“编故事”的水平高,给魏延找了一个“烧毁阁道”的罪名。也许魏延因为和杨仪怄气,真的烧了几小段栈道,但是未给大军撤退带来影响,否则,魏延坐在汉中喝茶的时候,杨仪也许还在山里指挥修造栈道,也许早被司马懿追上了。
《三国志·魏延传》里还有一处记载,蒋琬带领宿卫营去南谷口处理魏延事件,才出成都几十里,魏延的死讯就传来,蒋琬就回去了。死讯就没到褒口来,而是回成都了。
这里的记载表明,蒋琬是去镇压魏延的,因此魏延一死,蒋琬就没有再去的必要,就打道回府了。这说明,在杨仪和魏延的互诉中,官方采信了杨仪的说法,定了魏延谋反之罪。
《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平叛”,事后只被拜为中军师,根本没有统兵权,基本是被晾在了一边。这就奇怪了,杨仪可是“平叛”的第一大功臣啊!要是魏延造反的话,那杨仪就是力挽狂澜的人物,事后肯定会高官厚禄,可是他又怎么被弃之不用呢?
这只能说明,当大军完全撤回后,为魏延鸣冤的人多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杨仪暴露了。魏延人缘虽然不好,但是诸将仍然议论纷纷,都推断说魏延绝对不会投降魏国了却还要赶回来(“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诸将分析,魏延只是想杀杨仪(“但欲除杀仪等”),但惹火烧身。杨仪暴露了,当然不能给他升官了。
问题出来了,既然杨仪暴露了,那朝廷怎么不为魏延平反,治杨仪的罪呢?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哪位统治者纠正过自己主办的冤假错案?最大的可能,是后代纠正祖宗办的错案,后任纠正前任办的冤案,而且也要费很大力气。曹魏灭蜀功臣邓艾,因钟会构陷,正好司马昭想扫平篡权路上的障碍,就在263年定了邓艾罪,然后邓艾在被押解的路上被杀。后来,邓艾蒙冤已是大白于天下的事实,可是也无人为他平反。直到267年,司马昭死后第二年,议郎段灼上书为邓艾鸣冤,此事才被提起,可是即使是这样,司马炎也是到了273年才下诏为邓艾平反。要不是段灼坚持不懈,要是司马昭还活着,邓艾有可能洗清冤名吗?
定魏延罪的是刘禅、蒋琬,费祎和姜维在中间也起了作用,蜀汉一直是这几个在魏延案件中洗不清的人掌权,魏延案件也就一直没有反过来的可能。所以,杨仪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一些人,为了登上权威的宝座,不惜把真理踩在脚下。
魏延,这个战场上所向无敌的英雄,在自己人的算计里败下阵来。《三国志》以惊心动魄的文字,记载了魏延的结局:魏延逃亡后,杨仪派马岱追上去,马岱斩杀魏延,然后把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邀功,杨仪亲自踩在魏延的头上,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时,杨仪心里肯定是爽极了: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在老子面前拔刀!小人得志便猖狂,杨仪又派人到汉中,夷灭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