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第1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谨言和陆经理等人商量之后,干脆让工厂里的工人开始三班倒。

为了避免疲劳作业,工厂里严格规定,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个时辰,也就是八小时,做满六天必须休息半天或者是一天,加班不能连续超过两天。工厂里的伙食也越来越好,加班的工人还能多分到一个鸡蛋。

家里有孩子有老人的往往都不舍得吃,全都把鸡蛋带回去给家人,尤其是新招收的工人,甚至连工厂里发的馒头都想省下来带回去。这种情况不是一例两例,李谨言和陆经理都没有太好的办法。至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不会因为这样就多发几个馒头给他们。毕竟他们是开厂的,不是做慈善事业,若是让这些工人养成了习惯,自己吃饱还要往家里拿,再想让他们改掉这个习惯就会很难,说不定还会心怀怨恨,不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对,而是李谨言太苛刻。

并非李谨言舍不得这几个馒头钱,而是从一开始就不能开这个先例。

另外,厂区的子弟学校也已经竣工,两层高的校舍,至少能容纳三百人在里面上课,另有配套的桌椅板凳,多由工业区中的商家捐赠,连学校操场里的配套设施也是由人捐赠。李谨言压根没想过去拉赞助,却是这些人自己捧着钱送上门。其中有工厂老板,在关北城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一些地主乡绅。

“三少,我等不才,也知道教育乃兴国之根本,也想略尽绵力。”

在学校开学的当天,李谨言将这些捐资的商人士绅全都请来,不管他们到底是单纯的想要帮忙,还是想为自己博取个好名声,他都必须让学校里的师生知道,这些人为他们做了什么。

只是让李谨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倒是让他的名声在北六省商界彻底传开了,经过这几个商人和士绅的口,人们都知道李三少不只生意做得好,为人更是高义,不愧为北六省总商会的会首,北六省商界的领头人!

听到这些话,李谨言抓抓头,这么捧他,满口好话,就差别把他捧出朵花来,让他还怎么好意思朝这些人下手?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该下手时就下手,反正最后也能让他们赚个盆满盈钵,他愧哪门子的疚!

去收容所走了一趟,李谨言直接回了大帅府。

北六省第二师不久前已经替代冀军驻守京师防务。京城之前可是司马君的地盘,楼大总统初来乍到,总要有个防备。

楼大总统留在在京城,楼夫人和几个姨太太早晚也要过去,等她们离开,北六省就彻底要交给楼少帅了。至于楼二少,楼夫人曾对李谨言说,要不就把他留在关北让李谨言养着,吓得李谨言差点没从椅子上滑下去,结果却被楼夫人在脸上掐了一下:“看你吓的,戏言罢了。”

李谨言看向在楼夫人怀里睡得正香的楼二少,当真是戏言吗?楼二少却在这时朝他咧嘴一笑,咿呀出声。

“瞧,睿儿修朝你笑呢。”楼夫人笑着说道:“要不还是把他留下吧?”

李谨言:“……娘,你又逗我吧?”

楼夫人:“是啊,逗你。”

李谨言:“……”

楼二少继续笑,继续咿呀中。

最终,楼夫人还是带着楼二少一起走了,李谨言大大松了口气。

“以为娘会把他留下来?”

“啊。”李谨言点点头,放下手里的电报,“我真担心。”

“不会。”楼少帅吃完了最后一口面,将面汤一饮而尽,放下碗:“他还不到六个月。”

意思是,这么小的楼二少,就算有奶娘和丫头照看着,楼夫人也不会把他交给两个大男人照顾。楼少帅不说了,就算李谨言,恐怕也不靠谱。

“少帅,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了?”

“恩。”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说了你会信?”

“会!”

“哦。”

这就完了?!李谨言几乎可以肯定,他是故意了,绝对是故意的!

难怪楼大总统总说楼少帅蔫坏!

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从四月末开始;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边境军补给仓库接连遭到袭击;连几个位置较偏僻的边境哨所也未能幸免。仓库的守军和哨兵全被杀死;武器弹药;食物和厚实的棉衣都被劫掠一空。这其中还包括一挺哈奇开斯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种种迹象表明;这几起袭击事件都和东西伯利亚反抗组织成员有关。

“必须抓住他们;杀死他们!不,绞死他们!”

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安德烈暴跳如雷;远东总督刚刚给他发来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限令他必须在五月底之前将这些“叛…乱”人员全部剿灭!否则很快将有人代替他去做这件事,连同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的职位一并取代。

远东总督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如果东西伯利亚的反抗组织不能在短期内被剿灭;一旦风声传回圣彼得堡;被金币和宝石打动而包庇安德烈的总督本人也会惹上麻烦。西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华西列夫早对安德烈和远东总督有很大不满;一旦被他抓住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在沙皇面前攻讦两人!

在华西列夫看来,虽然米哈洛夫是个懦夫,但安德烈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他宁愿和一个懦夫共事,也不愿意有一个蠢货的同僚。

懦夫胆小怕事,蠢货却会给他惹麻烦。

发生在东西伯利亚境内的乱局,已经影响到了西西伯利亚的稳定,从下属送回的情报中,华西列夫能明显察觉到到某些势力在蠢蠢欲动。最让华西列夫担忧的是,那些反对沙皇的革命分子很可能会借此机会在西伯利亚引起更大的混乱,沙皇对这些革命势力深恶痛绝,他也很可能会因此受到牵连。

这一切,都是安德烈那个蠢货的错!

华西列夫恶狠狠的握紧了拳头,就像正捏紧安德烈的脖子,如果可以,他真想杀死这个蠢货。

在东西伯利亚四处点火,冒充反抗组织的华夏人,此刻却遇上了真正的反抗组织成员。这一小群人由一名叫做基洛夫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带领,打算伏击一处俄军边防哨所。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基洛夫此刻本应该在北高加索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工作,在这里却意外的被某只蝴蝶翅膀扇起的风吹来了东西伯利亚。

哨所里,同样有一名叫做克雷连科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他此刻的身份是一名俄国驻东西伯利亚边境军下士,今年六月服役期满,将被组织派往彼得堡《真理报》做编辑工作。可惜的是,他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枪声突然在黑暗中响起,哨所里的俄国士兵立刻喧哗起来。

“上帝,克雷连科中枪了!”

“是反抗组织那群人!”

“上帝,他们在哪里?!”

“开枪,快开枪!”

这些俄国兵早就听说了最近发生在边境的袭击事件,马上意识到目前是什么情况。

莫辛纳甘独有的枪声响起,枪口发出的焰火在黑暗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这些俄国兵不清楚开枪的人到底隐藏在哪里,只能朝着枪声响起的方向不断射击。不管是否能射中目标,枪声总会给他们勇气。

“二姐,怎么办?”

孟二虎趴在地上,这些大盗和土匪都是老江湖,听枪响就能判断出对方的火力绝对不弱,看来这个哨所还是个硬茬子。

“再等等。”许二姐啧了一声,“要不是那帮人坏事,二把刀和常大年就能摸上去了。“

孟二虎也挺不自在,这群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坏了他们的好事,费劲巴拉的等到大半夜,结果倒好,让人一枪就把事给搅合了。

渐渐的,枪声变得稀落起来,俄国兵不再放枪,对面的一片也安静下来。哨所里的俄国兵打着火把朝另一群袭击者埋伏的地方搜索过去。

“都死了?”

“说不准。”

许二姐拍了孟二虎一下,“咱们撤。”

“这就走了?”

“走!”

不趁着俄国兵去那边搜人的时候走,等着他们搜到这边来再跑?他们擅长的是偷袭,不是和人硬碰硬。

几个人互相打着暗号,悄悄的退出了之前的埋伏地点,不想刚走出没多远,前方突然跌跌撞撞的跑来一个人,见到许二姐等人,立刻就朝他们跑了过来。二把刀几步上前,不由分说一刀就要捅下去,这人后边明显跟着尾巴,不宰了恐怕会牵连他们。

那人却满脸激动的说了一串俄语,没等刀上身,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这老毛子刚才说什么?”

“他认错人了。”

“啥玩意?”

“听不懂人话?”许二姐瞪了孟二虎一眼,“算了,带回去。”

“带回去?”

“萧先生不是让咱们假扮那个什么抵抗组织?我看这人八成就是,带回去说不准有用。”

许二姐发话,没人敢不听,二把刀把匕首往靴子里一插,将倒在地上的基洛夫扛在肩上,大头朝下,也不管他会不会就这么脑冲血一命呜呼。

一行人急匆匆的沿着之前计划好的退路离开了这里,等到哨所里的俄国兵追来时,地上留下的只剩下几点血迹。

引起大清洗的基洛夫,在大清洗中被杀害的克雷连科,他们的命运轨迹提前了十几年相遇,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或许十年后基洛夫仍会被暗杀,但因此获罪的名单中不会再有克雷连科,同样的,他的名字也不会再与苏维埃司法制度奠基人划上等号。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的命运,将从这一夜开始改变。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命运,也提前一年进入了倒计时。

而伟大的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此刻仍在瑞士过着他的流亡生活。

5月中旬,华夏民主共和国颁布了正式宪法,虽然之前北方政府和南方政府都分别颁布过临时宪法,但在后世的史学家和法学家眼中,这部《华夏民主共和国宪法》,才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

这部宪法唯一被人诟病之处在于它并非由议会通过,不能代表“全体民主”。在这部宪法被全文刊登在代表中央政府的报纸上时,联合政府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甚至还没推选出全部议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宪法的通过,本身就已经“违宪”了。

饶是如此,这部宪法仍“顽强”的奠定了共和国法律的基础,参与制定宪法的顾老也被称为华夏法律的奠基人。

同时代的某位西方法学家这样评价华夏民主共和国的这部宪法:“这是一部由独…裁的统治阶级所颁布的,代表民主与自由的宪法。但这部宪法的存在就违反了民主与自由的精神。”

很多人开始对这部宪法是否合法产生争论,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李谨言。他此刻满心满眼都只有一件事,青霉素终于研制成功了!

“哦,美人,你是来看我的吗?”

丁肇环臂靠在门边,朝着李谨言笑出一口白牙。

“丁先生,我想我必须告诉你一件事。”李谨言站定,十分认真的对他说道:“少帅也来了。”

言下之意,若是不想挨揍的话,最好端正态度,注意言辞,把路让开。

丁肇:“……”

见到一身军装浑身冒冷气的楼少帅,丁某人识相的让开了门边的位置,站在他身后的乔乐山尽量不让自己摆出幸灾乐祸的神色,但这很难。

在研制青霉素的过程中,他没少被丁肇嘲讽,如今看到丁某人吃瘪,乔某人表示,真不是一般的爽。为了表示感谢,他决定不在近期向李谨言要求加薪了。

118、第一百一十八章

“基洛夫?”

李谨言接到萧有德的电报;看到这个名字;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