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就是当年戴斌被双规期间,林燕妮也为戴斌的事情多方奔走。这天林燕妮再也忍不住了 她跑回老单位省纪委,去了一趟找了老领导省纪委副书记张海,想打听打听情况,这时候她才知道,现在关键环节就是在冷冰的身上,高院和省纪委沟通过几次,高院经过研讨和调查,倾向性意见也比较明确,那就是对戴斌改判,但是在改判之前,都想知道冷冰的意思,但是谁也不便向冷冰征询这个意思。高院不敢,纪委也不愿意,因为冷冰现在不是省纪委书记了,你要是去问,那就很显而易见把当时案件的查办和冷冰个人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所以一直都拖在这里。
林燕妮从省纪委回来之后,思考再三,决定还是要为戴斌出力,就算是上辈子欠他的,也算是为了儿子。林燕妮后来知道了,自己下派到滨湖新区当副区长的事情,是父亲绕着弯子找到了冷冰的老领导,所以冷书记才对自己特殊照顾,这次她决定再找找父亲,让父亲用老关系说说话。
林山见女儿找他这件事情,林山心里不禁哀叹一声,看来,女儿虽然和戴斌离婚了,但这心里始终没有放的下他,真不知道这对女儿是好事还是坏事。林山虽然有点老关系,但事情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人家,他心里是不愿意的,但是女儿那副心急的样子又让他不忍,想想还是要出这个头,自己也老了,能为她做点事情就做点事情吧,不过他这次算是对林燕妮把话挑明了,对林燕妮说:“你既然这么关心他,你为他做的事情要让他知道,看他能不能在你面前悔改,要是能悔改的话,我看你们还是在一起吧!”
林燕妮没有吱声,她这时候就想能让戴斌早点出来。
第十一章 申诉案后的微妙 一百八十三、被转到出监队
其实林山这个电话不知道打的是多余还是不多余,省委副书记冷冰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其实早就有了,那就是按照法律来,复杂的法律问题不去过问它,要尊重专业,这也是他在古书记身上学到的理念,但冷冰无法表这个态,他不能表这个态,一旦表了,就会对高院依法作出判决产生影响,而且也让人联想自己对过去自己主抓的工作依然很在乎,不容别人否定,这在党内对自己的政治声望很不好。对冷冰这样一位省委副书记来说,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戴斌这件事只要他心里明白,不是古书记针对他做什么文章,他也就放在一边了,但他这么想,底下的人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里能清楚了,这也是一种官场生态,下面的人不讨个子丑寅卯来,不敢做决定。
接到老上级打来的电话,冷冰明白了意思,呵呵一笑,连忙在电话里解释自己并没有对这件事情介意什么,只要高法按法律办,自己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老领导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冷书记啊,你以为是从前啊,下级和上级吵架的都有,现在下面都喜欢估摸上级的心思,摸清方向,你知道为什么有时候领导要开会要发表讲话啊,你不讲,下面不知道你什么意思,越不在正式场合说的比正式场合说的还有用。”冷冰笑着说:“老领导离休在家还与时俱进,哪天去北京开会的时候,我要上门好好再接受您老的教育。”老领导说:“你就别瞎拍了,这件事情你得放点风出去,我那个老兄弟给他女儿哭的没办法了。”
冷冰放下电话,心里觉得有些堵着慌,这是什么事啊,过去的事情拿出来折腾,我不提意见就罢了,还非要我表态、不提意见才行,看来不想干涉司法还不行,这法治建设啊,真是任重道远啊。没办法,冷冰想了个主意,让秘书把前段日子政法委编发的一期简报找来,他记得上面有关于高法就戴斌案件召开研讨会的消息。
领导看过没批示的简报一般都摆在一边了,秘书找了半天才找到,于是有些纳闷的送来了,但他可不敢问为什么。冷冰看着简报,拿起桌上的笔,在简报上写:阅,高法的做法不错,法律理论成果要紧密联系司法实践。落款日期,冷冰犹豫了一下,把写在省委常委们参加法律讲座的那天,而不是今天。签完之后,冷冰看着自己的批示,笑着摇摇头,丢在了桌面上一个刚看完的文件夹上,那个文件夹等会秘书会拿走整理的。
冷冰在简报上的这一批示,很快就反馈到了省委政法委宋之杰和省高院领导那里,宋之杰看了以后,呵呵一笑,知道这事成了。高院领导更是高兴啊,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这下来就好办了,立刻把审判监督庭的庭长叫来了,提了一些指示,让他抓紧时间办。
省高院对戴斌申诉的案件从原审法院上提到高院再审,这也是因为案件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案件的特殊性,没有公开审理,戴斌也没有出庭,一切都是王律师代理了。庭审之后,合议庭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审法院在采纳检方意见认定戴斌受贿的判决上没有原则性错误,但没有综合考虑受贿的手段;受贿的次数;受贿犯罪造成的后果;受贿人的主观恶性和犯罪后的表现去量刑,没有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且戴斌本人自首行为的认定值得商榷,综合以上情况,合议庭的意见是戴斌受贿罪成正,鉴于戴斌本人在接受纪委调查时能够主动交代问题,受贿主观恶意不强,在纪委调查前已将贿款进行捐赠等情况,对戴斌应从轻和减轻处罚,对戴斌进行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
合议庭将此结果上报给了省高院审判委员会,在主持召开审判委员会之前,高院领导专程到省委政法委就合议庭审理结果进行了汇报,宋之杰指示,一是要严格依法办案;二是要适当保密,防止清水市腐败案的其他被告人效仿也提起诉讼造成压力;三是要积极进行沟通,不要形成网络或者新闻舆论。四是要做好原审法院和原起诉检察院的工作,不要认为进行了改判就是否定了他们原来的工作,原审法院成功审理了清水市腐败案件是做出了贡献的,戴斌的个案有其特殊性,不能否定全盘。
审判委员会经过研究,基本同意了合议庭的审理结果,也就意味着戴斌命运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王律师被省高院领导召见,对合议庭审理结果向王律师进行了吹风,然后要求王律师就此案情况适当进行保密,不得以此案的改判在外替自己做宣传。听到这个结果,王律师十分的高兴,他立刻答应了,他知道法院有法院的难处,自己即使答应不做宣传,但这事既然发生了就会有人知道,而且时间一长,又有谁来管这事呢,自己想说不还是说嘛,当然,现在肯定不能说,让法院知道了,以后自己律师这行饭就难吃了。
没等王律师和李建国到东湖监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戴斌,戴斌已经在东湖监狱见到了省里来的人。
这天戴斌正如往常一般准备去副业队劳动区劳动,但被管教民警叫住了,把他带到了会见室。他进门一看,两个不认识的人在那里等着他,一位副监狱长也在那里。戴斌进来之后,副监狱长就把管教民警带出了会见室,让这两个男人单独和戴斌谈话。
两个男人都是省高院的,其中一名估计是领导,他开口说明了来的目的,说的也很直白,审判监督厅已经对戴斌的案件进行了审理,择日将宣判,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在宣判前和戴斌本人谈一谈,一是原审定性不存在错误,量刑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一次如果改判,也是本看法律宽严相济,治病救人的原刚对戴斌网开一面,这一点戴斌本人要认识到,对再审结果放弃上诉的权利,今后不得以此案提起申诉。二是如果改判从轻,戴斌不得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对此一切保持缄默。
这两条要求一听完,戴斌心里立刻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天啊,成功了,这是法院来谈条件的,管他什么了,只要能出去,管他什么条件,戴斌连连的点头同意,表示一定按照要求办。
戴斌点头之后,那位法院的领导点点头,这事也就口头约定,没办法成文的,他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怎么改判,他没告诉戴斌,但他相信藏斌心里也有数了。
藏斌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分监区的,一路上他不断的掐自己的大腿,用疼痛感让自己保持清醒,以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些小小的结,改判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几年,自己还要做多长时间牢。
回到号房,戴斌今天也不去劳动了,就在那里瞎想着,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惆怅,一会儿又担心是不是自己做梦。
晚上,劳动的犯人一回来,戴斌就抑制不住自己的高兴,他要和别人分享,他立刻找个机会偷偷的告诉了侯小华,侯小华心里替戴斌十分的高兴,但又有些索然,因为毕竟和戴斌患难与共,戴斌要是马上就放出去了,自己在这里还有两年可就孤独了。
第二天,也不知道是法院和监狱通了气,戴斌第二天没去劳动就被中队长留了下来,中队长告诉戴斌,马上就把他调到另外一个地方,监狱让他在那里等判决,也就是出监队。戴斌一听,这就明白了,自己马上就要出狱了,简直幸福的要死,他再三询问确定之后,他紧咬住自己的牙关,防止自己叫出来。中队长问他昨天法院来人的事情,有没有对别的犯人说。戴斌老老实实的对中队长,说告诉了侯小华,中队长说那你就别说了,包括到出监队去,侯小华那里我会打招呼让他别说的。监狱怕戴斌的申诉成功会在犯人之间引起示范作用,引起犯人的心理波动,一切还是悄悄的比较好,马上就让戴斌收拾自己的东西,转到出监队关押,对其他犯人则说戴斌调到别的分监区服刑了。
戴斌有些神不守舍的回到号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很多东西他都不准备要了,他留了下来托管教民警送给侯小华,在这个监狱里,他对侯小华还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他看看号房里空着的其它犯人的床铺,多想留下来,等他们劳动回来和他们打个招呼,真到走的这一天,真的有些伤感和惜别,在监狱里呆了这么长的时间,戴斌知道很多犯人本质都不是坏人,只不过在这里接受惩罚而已,他们也是人。戴斌把自己柜子里的香烟拿了出来,在号屏每个床铺上放了一包,算是作为临别的礼物,他也只有以此方式告别了,他必须遵守监狱对他的要求,不能话别了。
第十一章 申诉案后的微妙 一百八十四、选择哪个女人接
为了要帮助即将刑满离开监狱的服刑人员解决心理障碍,教会他们自我调适、解除心理压力的方法。监狱里设了专门的出监队,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帮助他们调适心理,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服刑人员尽快熟悉所回紧社区的情况,帮助服刑人员设计回归社会的步骤,通过会见、通信,尽早消除与家人、亲友的感情隔阂,帮助犯人树立自强、自尊、自信心理,完善回归社会的情感准备,消除情感障碍。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的人普遍有一种习惯,有人喊名字,不自觉的就会答“到”,看人的眼光都和正常人不一样,这种躯体感觉时间长了一点会消失,但长时间服刑的人员在心理调适上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使要出监的服刑人自心理状态轻松一些 出监队对服刑人员的管理相对就比较宽松了,一般采取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方法。劳动不再是顶岗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