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实现谁也说不清,因为吴骥占了上风,掌握了主动权,与其和谈,不如把西夏给灭了。
可是,从自身的愿望来说,李秉常仍是奢望吴骥给同意和谈。只要吴骥同意谈,那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一切好商量。
自从使者派出之后,一众君臣就在关切这问题,李秉常时不时的就会这么问。一众大臣谁也不敢回答,就成了闷坐的局面。
“皇上,这事,得等使者回转,一切自明。”梁熙眉头一挑,实在不愿意如此等下去,这种等待那是折磨人:“若吴骥愿与我们和谈,一切好商量,哪怕是付出不小的代价也成”
“是呀是呀”
“梁大人说得对”
梁熙这是第一次挑明了这次和谈的真正目的,立时得到一众大臣的附和与赞同。付出代价使得宋军退走,他们还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权力、财富,比起钻山沟吃苦划算得多,再大的代价他们也愿意付出。
“若是吴骥不愿意与我们和谈,我们又该当如何,这才是我们眼下应当商议的。”梁熙不愧是在刀山血海里滚过来的人,在眼下这种情形下,仍是很冷静,虑事周全。
“是呀梁大人所言正是臣之所虑”李宗保大声附和:“与其在此闷坐枯等,还不如来议议这事。”
这是正理,不敢有人有异议。李秉常万分不想议这事,这可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却是不得不议,只得忍着心惊,道:“若是吴骥不与我们和谈,大夏该当如何应对?”
“吴骥若是不和谈,我们就调集举国之兵,与吴骥打上一仗。我就不信,大夏举国之兵,还打不过吴骥”
“打,怎生打?兴庆府是坚城,可是,比起夏州能坚固多少?夏州给吴骥一鼓作气而下,兴庆府能坚守多久?”
“李靖当年灭吐谷浑,那时的唐军没有眼下的宋军多啊,吐谷浑那么强横,还不是给李靖一举灭掉?大夏虽然强,强得过当年的吐谷浑?”
“汉人血发作那是雷霆万钧苏定方灭西突厥,他用一万人对付西突厥十几万人,还一举斩首数万。”
“还有李靖,他竟然敢率领三千人冲到颉利可汗的老巢汉人虽然胆小,我们瞧不起,可是,大夏之地流传着太多的汉人血发作的事儿,惊煞人呐”
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若是吴骥不同意和谈,肯定只有打了。可是,即使打的话,能否打得过,谁也没有成算。回想起唐朝在西北一带的辉煌战例,他们的胆气就更弱了。
“争争争,你们除了争,还知晓些甚?”李秉常听了半天,除了一大堆的口舌之争外,没有一点有用的主意,不由得火气上腾,喝斥起来了。
一众大臣忙着闭嘴,李秉常心情不爽,砍了自己的人头也有可能,不能触这霉头。
“皇上,臣以为,宋军来到河西之地,不仅仅是威胁大夏,还会威胁到吐蕃,皇上应当遣一使臣前去吐蕃面见董毡,请求董毡出兵,协助大夏。”李宗何眉头一掀,猛的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大喜。
“董毡?”
“吐蕃与大夏一向不对付,为了对付大夏,董毡向宋皇称臣,这些年没少与大夏为敌,大夏为何要向他低头?”
“在大夏生死存亡之际,向董毡低头,付出些代价,也是可以的。可是,董毡若是收了好处,而不出兵协助大夏,反而帮着宋军,那可怎生办?”
“吐蕃人最喜欢背信弃义,信不得”
李秉常还没有说话,一众大臣就吵开了。西夏盘踞在河西之地,与吐蕃没少打仗,这两国是世仇。要西夏派人与吐蕃和好,一众大臣还难以接受。
“董毡?”李秉常一下子给提醒了,眉头一拧,沉思着道:“联结吐蕃共抗宋军,倒是一策虽说吐蕃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不象前朝那般强盛。在前朝时,吐蕃拥有数十万大军,与前朝在河西之地、在西域大打,曾经一度更是夺取了安西四镇。眼下的吐蕃虽没这般强盛,也有十几万大军,骠悍善战,若能得他之助,我们的胜算就大了。问题是,董毡可信么?”
说到此处,李秉常站起身来,不住踱来踱去:“董毡这人狡猾如狐,背信弃义,他虽是向宋皇称臣,却是数度背叛,掳掠宋境。他若是来到河西之地,从背后下手,那该如何是好?”
吐蕃虽是大不如以前,仍有十几万大军,若是能参战,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西夏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喜事。问题是,董毡这人太过狡猾,可不可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皇上所虑极是有理臣以为,董毡固然狡猾如狐,却也知晓取舍。”梁熙思索一阵后,剖析:“宋军此来,胃口极大,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灭掉大夏。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宋军还会趁此机会一举收拾吐蕃,进军西域。只有如此,方能兵不再劳,师不再举董毡精明人,不会看不到这点。皇上,臣以为,大夏应当派出使臣,前去见董毡,商议联兵之事”
虽说不是有意为之,在河西之地毕竟一下子拥有二十五万大军,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宋神宗要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就不是宋神宗了。如此美事,谁都会大加利用,灭掉西夏之后,再把吐蕃和西域收复,这才叫完美,只要是个人都会想到的,宋神宗不会想不到。
在这种情形下,董毡不得不考虑吐蕃的前途,很可能与西夏化干戈为y…帛,共同对付宋军。李秉常犹豫了一阵,道:“既如此,就派出使臣前去见董毡。带上一份厚礼。”
“禀皇上,吐蕃使臣到来了”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亲兵兴冲冲的进来,向李秉常禀报。
“吐蕃使臣?太好了有请快快有请”李秉常这一喜非同小可,鸡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吐蕃使臣的个头极为高大,很是威猛,一步跨进来,李秉常一蹦老高,欢喜得歌唱起来:“是董钊赞普的亲弟弟哈哈”F@。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三章狼狈为奸下
董钊,是吐蕃赞普董毡的亲弟弟,与董毡的关系极为亲近,在吐蕃国内拥有很大的权势。李秉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董钊为使。董钊这个吐蕃的亲弟弟到来,与吐蕃联兵之事就成了必然,还有比这更让李秉常欢喜的么?
他这一喜非同小可,不再是说话,而是唱话了,唱得喜气洋洋。
“呵呵”如他这般想的人很多,一众大臣哪个不是如此想的呢?就是李宗保和梁熙也是如此以为,个个喜溢眉梢,笑不可抑。
“有请”李秉常热情万分,亲自上前来,挽着董钊的手,拉着他,前去就坐:“董钊,坐请坐请上坐”
西夏虽处危难之中,李秉常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此热情招待,有几个人能有此福份?按理说,董钊应当恭敬回礼才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董钊却是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右uǐ一抬,搭在左uǐ上,翘起了二郎uǐ,不住抖着,斜睨着李秉常,说出了一句让西夏君臣做梦想也想不到的话:“李秉常啊,你会错意了我此番奉赞普之命前来,不是商议联兵之事,而是问你们,欠我们的牛羊、精铁、武器、铠甲何时奉还?”
“欠你们的?”李秉常一愣,一时之间没有回过味来:“董钊,你莫要胡说大夏甚时间欠过你们的东西了?”
“是呀”一众大臣忙着附和。
西夏与吐蕃是世仇,打了这么多年,西夏就从来没有欠过吐蕃的东西。
“没有么?”董钊嘴一咧,很没好气的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找吴都指挥吴骥去申诉,我相信,吴都指挥一定会给我们作主的。”
为吐蕃作主不一定,若是吴骥得到吐蕃之助的话,兵威会更盛,对西夏更加不利。李秉常吓了一大跳,念头转动间,立时明白过来了,笑道:“哦是有这么一回事,是有这么一回事昔年,朕借过你们吐蕃的财货。”
“明明没有这回事,怎生又有了?”一众大臣听得不明所以。
李宗保和梁熙明白过来,不住点头,对李秉常的机灵劲头大加赞赏。
“你还记得就好”董钊不住点头,略为赞许的道:“西夏的皇帝嘛,家大业大,财力雄厚,断不会赖帐,要不然的话,赞普断不会借给你们的,是不是呀?”
“是是是赞普对大夏的帮助,我们铭记在这心,感鸡不尽啊”李秉常还得装作一副感恩的样儿,心中那个郁闷劲头非笔墨所能形容。
“听说你们西夏快完了,赞普怕这帐没地儿讨要,派我前来讨还,还请皇上还给我们。”董钊一双眼睛眨呀眨的,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心里暗道:“赞普,你真是精明原本就没有甚屁账,这时间逮对了,没有帐也有帐了”
“这就还这就还”李秉常哪能不会明白董钊的用意,他哪里是来讨帐的,纯粹就是来要胁的,若是他敢说个不字,吐蕃一定会出兵帮助吴骥。光一个吴骥就够他受的了,再有吐蕃,西夏一定会给灭得得不能再灭了。
“八十万只羊,十万头牛,五万匹骏马,三万件武器,八万副精甲”董钊扳着手指头,来个狮子大开口。
“天啊你怎生不去抢”这要价太高了,立时就有西夏大臣吼叫起来了。
牛羊虽然数量大了些,西夏咬咬牙,还能拿得出来。武器、精甲,西夏无论如何拿不出来。虽说西夏也在自己制造武器、精甲,可是,由于其手工业远远赶不上宋朝,产量不高,质量也不算好,三万件武器、八万副精甲,西夏得把仓库底掀了。
“抢?我这不正在抢?”董钊把西夏大臣愤怒的吼声听在耳里,大为得意。
“董钊,这帐朕早就想着还给你们。可是,吴骥打来了,大夏损兵折将,武器、精甲损失严重,这都需要补充。”李秉常几乎是从牙缝里迸出词儿来:“还请宽限些时日。”
他这是缓兵之计,只需要战事一过,危机一解除,谁会认这帐?
董钊精明人一个,也不是那么好糊的,笑笑道:“皇上,这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可是,你总得让我能向普赞说上话?若是你没有诚意,赞普就可能以为你在赖帐,说不定就一怒之下,出兵相向了。”
这是威胁,赤ǒ的威胁,李秉常万分不想接受这威胁,可是,情势处此,不接受也得接受,只得一咬牙,道:“五万只羊,五千头牛,两千骏马,三千武器,五千精甲。”
“就这么点?”董钊眉头一挑,站起身来,甩甩袍袖,就要离去:“姓李的就没一个好东西,就知晓赖帐得,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得回去向赞普禀报”
“莫走莫走”董钊这一走的话,吐蕃肯定是倒向宋朝了,李秉常绝对不会让这事发生,忙拉住董钊,道:“息怒,息怒我们大夏再多真的拿不出来了,我再给你加三成。”
“加一倍,剩下的可以欠着。”董钊这次是来打秋风的,能到这么多好处,也满足了。
“好”李秉常一咬牙,从牙缝里迸出这个字,他快把牙齿咬断了。
“呵呵”一番口舌得到这么多好处,董钊满心欢喜,紧绷的脸上泛起了笑容。
李秉常看在眼里,大是欢喜,趁机探询道:“董钊,如今宋皇势大,二十余万大军压到河西,不仅对大夏是个巨大的威胁,对你们吐蕃也是志在必得呀”
“不可能的事”董钊挥挥手,声音提得老高,道:“都知晓,我们吐蕃是大宋的臣子,官家皇恩浩每年都有大量的赏赐,我们吐蕃的好汉子,绝不做背信弃义的事儿,这事你就莫要提了。”
“你太幼稚了”李秉常开始掉起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起来:“与其给你们财货,还不如把你们灭了,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