耪艽虻缁八档健�
而另一方面,侦查一组已经把调查时间推前到1200个小时,依旧没有发现。
闻哲手里“Hacker”运行代码也没有出错。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怎么突然会有异常状况?
会不会是“Trigon”内部深处有什么问题?
“Trigon”工作方式类似大脑,思考活动发生在皮层区。但这不代表皮层以下为真空。“Trigon”内部是大量的电线和电路板,还有负责不同区域和功能的芯片。同时,那里还有三个部分的中央球体。
中央球体形状与半脑很像,储存着各个部分的原始信息。也就是说,元皓给三个部分输入的原始程序保留在里面。
闻哲他们修改的只是皮层芯片储存的信息,并且断开了皮层芯片和中央球体的部分连接通道。在“Trigon”发生重大情况时,中央球体的信息非常重要,它相当于电脑里的原始备份。
看着“Hacker”的最新光学图案,闻哲心里涌上一阵无力感。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状况。
斑点的范围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炸弹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变异。
“Trigon”有生物的特性,所以会有变异的可能。这种变异通常是无法用计算机程式去解释的。
闻哲只感到自己对它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就像他对元皓一样。或许,对方也不想你去了解。
元皓死后,他的笔记和书籍都到闻哲的手里。里面大多数是“Trigon”的运行代码,还有一些指令代码。而他看的书,多数是晦涩难懂的文学、哲学。
书搬来之后,除了几本标记“代码”的笔记,其他都被闻哲原封不动地放在书房里。
理论上说,“Male”、“Scientist”和“Hacker”里面,最不可能发生状况的应该就是“Hacker”。
元皓本身就是非常厉害的黑客。他给“Hacker”编写的代码专门针对黑客程序的漏洞,有反追踪和反攻击的功能。可以说,“Hacker”的防火墙如同安装钢针的盾一样,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刺杀敌人。
而且,“Hacker”的思维敏捷程度和反应速度比另外两个部分更高。
这与元皓本身很像。以前,闻哲的电脑就被元皓的黑客程序弄得一团糟。
闻哲的电脑技术很好,他当时只是无意地进入一个黑客网站,在留言板上挑衅地给站长写了一句话“真有这么厉害吗?”
接着,当他再打开电脑时,就发现有人入侵自己的后台程序。于是他和对方展开了“攻防战”。这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考棋手的反应能力和洞察力,还有对棋子的高超运用。
这是一个很棒的对手。闻哲当时热血沸腾,通过键盘上的按键,他正在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进行着无硝烟的战争。对方反应很快,闻哲刚修改完一个程序,他已经改掉另一个程序的代码。
突然,桌面跳出一个对话框,里面是一系列代码。闻哲一看,是他自己刚才修改的程序,对方给了一个更好的修改版本给他看!这无疑是在讽刺他连修改程序都做不好。闻哲写了一个炸弹的程序扔过去,一分钟后,他自己的电脑突然黑屏!几秒后,硬盘也不再工作。闻哲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专门破坏硬件的病毒程序。它极力提高软件运行速度,使速度超出硬件能承受的范围。在短时间内硬件散发出大量的热,热量无法迅速散出,高温就会破坏物理部件。
这是非常粗暴的破坏方式。他写的生物科学论文没有备份,要从头开始写过。
但是,过了两天以后,闻哲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一篇论文。
那本来是他的论文,却被别人大幅度修改了。
闻哲看着手里的文章,只觉得指尖发凉。他一直想不通、避而不谈的内容,那个黑客完整地写出来了。虽然语言生涩、格式混乱,但论证的内容一针见血。看得出来,尽管那个人没有受过正统的生物科学的教育,却有着很深刻的见解。
闻哲当时只有14岁,不过他的知识水平已远远超过他的年龄。这篇论文之前,他已经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两篇论文了。但那个人,可能比他更厉害。
父亲看了这篇论文,双眼发亮。他那沙哑的声音颤抖着,“太好了!太好了!就是这个!”一生为科学痴迷、连自己妻子病了都不知道的父亲像个小孩子一样激动地喊着。
闻哲没有感到哪怕千分之一的高兴。他只觉得浑身冰冷。
父亲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黑客。
“他叫元皓,以后就住在这里。”父亲简单地向闻哲说了一句,就带着元皓进家门了。
那是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子。
自己被一个同龄人比下去了。
“你就是闻哲?”这是元皓问他的第一句话。
“不要叫我的名字。”闻哲冷漠地回应。
“……你那篇论文,我只是随便改改而已。原作写得太烂了。”
真是讽刺。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居然比不过一个“随便改改”的整天流浪街头骗钱上网的孤儿。
父亲的关注,在科学以外,又多了一个元皓,却仍然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高中时,元皓的学业完全跟上来了。很可怕的一个人,所有的科目他都能拿第一。
态度随便,穿着邋遢,举止不雅。但是,把他当偶像的同学一抓一大把。
高三时,元皓开始研究第八代生物电脑。这种电脑要完整地移植人格,并具备人的主动学习功能。
父亲本来指望元皓能在他去世后继续研究器官数码化,但元皓一口拒绝了,“我对这些东西没兴趣,你找别人吧。”
后来,元皓干脆搬了出去,专心研究他的生物电脑。
到父亲临死时,他的器官数码化理论还差一点才完成。当时元皓在国外和同行的科学家讨论“Trigon”的初步框架,只是打了电话回来问候一两句。
最后,父亲心不甘情不愿地将手稿交给闻哲,“这个……就交给你了。”看他失落的表情,多半是元皓最后还是不肯答应接手他的工作。
父亲离开后,闻哲将手稿转交给父亲的一个同事。因为那个人看起来对手稿一脸渴望——好像它是点石成金的魔术棒。
事实证明,他在推广器官数码化的过程中确实赚足了名和利。那个同事,就是现在的市长。他本来应该颐养天年了,但他全身数码化以后就改了法规,市长可以无条件无时间限制地连任。
但是,也因为器官数码化,市长的竞争对手可以不限时地与他争斗下去。整个政坛看起来一派清明,内里则是白热化的派别斗争。
或许是元皓也死了。闻哲突然觉得什么都不必去计较了。上帝给予每个人有限的生命,人类已经用了禁忌的技术延长了这段时间,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的。
能活着就行。不必去计较什么。
4月6日 7:30 am
“告诉侦查小组,让他们停止调查吧。”闻哲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到。
过去每半个小时,侦查小组就汇报一次进度,仍然毫无发现。
“可是……教授,要不我们‘开箱检查’吧。”这也就是说,要拆开“Hacker”的外壳,直接找出斑点存在的物理部分,进行检查。
“Trigon”在电脑屏幕上以一个三角形表示,每个顶角处都有一个正方形,代表着每一个部分。可实际上,“Trigon”的物理外形要远远比这些图形复杂。而且斑点所在地方是皮层,它的构造和大脑一样,有很多沟回和隆起,而且斑点分布在不同的小单元里,不是说拆就能全部都拆下来。起码得先研究一下设计图,一个一个对应才知道要拆哪一个部分。
“不必。”闻哲否决了工作人员的提议。
如果这些斑点真的是超级病毒,也只有等它开始活动时才能找到应对方法。如果它毫无动静,没有影响到“Trigon”的运行,“Trigon”是不会理会的。
“Trigon”要学习要进化,一定要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形才行。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应付小问题,它才会获得更新的来源,才会总结出应对更大问题的基本方法。所以,“Trigon”的防御系统只对攻击性和传染性特别强的入侵者起反应。对于静态病毒,它一般都会让它们进来,这样能令每个单元都有机会接触到病毒,有机会收集它们的资料,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对付等等。
“大家都累了,回去休息一下吧。监察小组的人员轮流观察‘Hacker’的动静,不必全员守在这里。”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一个办法。
吩咐完工作人员,闻哲匆匆赶回家。
他的家在学校附近,里面全由人工智能操控。
回到家中,人工智能已经替他放好洗澡水。他草草地洗了一个澡,吃了一点厨房做的西式早餐,便快步走到书房翻阅元皓的笔记。
这几本笔记他都快翻烂了,但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收获。他不得不承认,元皓真是一个天才。“Trigon”从理论框架到具体构思,基本上都是他个人的思考结果。
元皓临死前指明要闻哲负责“Trigon”的日常维护时,闻哲是很吃惊的。他得知他病重,到医院去看望他,却突然被他委以重任。
诚实地说,闻哲只参加过几次“Trigon”结构模型的讨论会,但没有深入研究过它。
或许是当场委以重任的缘故,很多人都传说闻哲和元皓是好同事、好搭档,元皓非常信任他,所以把“Trigon”交给他。
少数知道实情的人,不是脑部数码化了,就是死了。
所以,没有什么人知道,闻哲娶的妻子,原本是元皓的女朋友。
上大学后,像元皓这样的人,也有了女朋友。那是一个非常有气质的女生,外表温润如水,内里却坚强如刚。
闻哲和她不同院系,但也有几次接触的机会。那个女生大多数时候很安静,但骨子里却很叛逆,有着自己的想法且绝不会随便改变主意。
这样的她,是元皓的女朋友。是他允许在他身边呆着的人。
不过,她再厉害,也只是一个女人。很多时候,她也想被呵护和疼爱。可这样的心情,很少能得到元皓的回应。
在元皓埋首实验室的时间里,闻哲和她越走越近。
直到那个女生勇敢地握着闻哲的手时,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等待这一刻。他终于,从元皓手里,抢走了一样东西。
那天,他们去和元皓摊牌时,后者刚从实验室出来。
邋遢的外表,疲倦的神情,泛青的胡渣让他显得老态。
他叼着HILTON的香烟,站在实验室外的空地上,看着闻哲他们。
“我们两个……打算结婚。”闻哲紧握着女生的手,对元皓说到。
一阵沉默。
元皓拿下香烟,语气依旧漫不经心,“……那祝你们百年好合。”说完,他趿着拖鞋,从闻哲身旁走过。
刺鼻的烟味,实验室里机器冰冷的味道。
“你一点都不在意吗?!”这个男人,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
元皓回头,看着闻哲,“……随便。”
结婚后的第一年,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但是,到第二年,闻哲便觉得撑不下去了。
不是她的问题,是他的问题。
她也觉察到了。婚后第三年,他们协议离婚。
一年后,他们在街上相遇,她却认不得他了。后来,闻哲才得知,她离婚以后去做了脑部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