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鸣镝- 第2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鞑檎獯问卤淠康牟皇亲吖〉鼗埃>兰谱约夯厝ィ芸赡芤丫亮亮四前研〉叮急父约豪锤隹故质趿恕�

宛平县署中,王冷斋、樱井、寺平、吉星文,金振中等人全都在这里,齐聚一堂,对这次调查结果做个总结。

其实也没什么好总结地,和往常每次一样,还是日本人说日本人的道理,二十九军陈述他们地理由,唇箭舌枪,你来我往,嘴上打个不亦乐乎。

对于这些,坐在一旁以会议记录员身份出现的秦阳,感到深深的厌烦:政客,就是这样,每天生活在勾心斗角之中,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在口舌上压倒对方。  相比起来,军人,反而要质朴单纯的多,显得可爱的多。

这样想着,秦阳偷眼看了看吉星文,见他皱着个眉头,看来跟自己的感受也差不多,见秦阳看他呢。  扔过一个同感地眼神。

会场上,王冷斋站起身,伸手往上推了推宽边眼睛,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这次宛平事件,经过我们的调查,主要责任在于日方,不过我方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  所以我建议大家各让一步如何,坐下来好好谈谈!”说完。  就坐下了。

听完王冷斋的话,在座的各位心中暗道,“这不是在谈着吗,说了等于没说,老狐狸!”

樱井等王冷斋说完,也站起来,他没说调查结果的话。  而是给人们看了一份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给二十九军宛平驻军地通告,上面说鉴于目前宛平事件尚无法下定结果,提出二十九军速将城内驻军向西门撤出,让日军进至东门城内约数十米地带再商议解决办法,以免两军发生冲突。

听完了樱井的叙述,没等王冷斋说话,吉星文拍案而起,怒斥道;“宛平城是我二十九军驻防区域。  为什么要我们撤出,而你们却进入呢,恐怕是想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宛平吧!”

寺平辅佐官站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吉团长多虑了,我们是为了更好的调查问题,怕双方引起冲突!”

“那不必了。  吉某人保土有责,如果你们执意扩大事端,我吉某人和二十九军宛平几百弟兄随时奉陪!”说完,拂袖而去,

场中众人面面相觑,樱井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就在人们愣神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阵尖啸声,伴随着尖啸,一颗嘶叫的炸弹落到屋顶上,顿时炸毁了半间房屋。  瓦砾和木檩一齐砸落下来。  会议室中的众人纷纷起身闪避着。  不过还是有人躲闪不及而受了伤。

秦阳迅速的收起会议记录本,跟在金振中身后大步走了出去。

仰起头看向天空。  只见密密麻麻的炮弹在太阳下从天边飞来,呼啸着扑向了宛平城中。  一时间,就听到宛平城内到处都是爆炸声,伴随着人们地哭喊和奔跑,还有二十九军士兵嘶喊的声音。

吉星文大步从门外走了回来,伸手指着外面不断落下的炮弹,冷笑着朝樱井说道,“这就是你说的所谓协商解决!”说完,回头喊了句,“警卫员,给我把这几个王八蛋关起来,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出来!”

警卫们应了一声,上前抓住了樱井三人。

樱井一边挣扎着,一边嚎叫着:“我们是谈判代表,是调查团成员,你不能这么做!”

“滚你奶奶的谈判代表,老子没把你给毙了你就认便宜吧!”吉星文黑着个脸,也不听那三个人的嚎叫,同秦阳一起离开了宛平县署,赶往团部。

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很多民房都被炸成了一片瓦砾,城街上浓烟滚滚,老百姓们哭号一片,到处是头破血流、受伤呼救的民众。

秦阳望着这一片民族欺凌、国家受辱、百姓涂炭地凄惨情景,满心都是愤恨悲怆的感觉。  吉星文等人也是紧紧地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进了团部,吉星文立刻拉开了军用地图,朝秦阳说道:“秦阳,日军这次发动进攻的可能是哪支部队?”

秦阳思索了一下,然后伸手指着地图说道:“你看,日军第一联队驻扎在丰台等处,现在第一大队的第一、第二中队在横川的率领下位于宛平城东,第三中队应该也被调了过来,很可能在城北。  日军的第二联队现在位于卢沟桥北,宛平城南面和西南一带,沿永定河两岸分布。  日军地第三大队除了第8中队被我们消灭外,其余的第七和第九中队自然也应该赶来了。  ”

“这么看来,鬼子已经把宛平城四面包围,所以他们才敢这么猖狂,公然炮轰宛平!”吉星文将铅笔扔在地图上,托着下巴琢磨了一下,然后问道,“咱们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秦阳笑了笑,给吉星文头上来了瓢凉水,“暂时不会过来,他们现在还不能暴露,要等日军的第一批援军过来之后,设伏干掉他们!”

“那就是我们只有现在手中的这些人了?”吉星文虽然有些失望,但依然是没有丧失信心,“没关系,就是手里这些弟兄们,照样把鬼子打的满地找牙!”

到了现在的时候,即使害怕也没意义了,还不如敞开了拼一场呢!

“好,那咱们合计一下,看怎么能算计鬼子一下,给他们当头一棒。  ”秦阳拿起铅笔,附在了地图上。

————————————————————————————————

第一章到,月末了,大家手里有月票别浪费了啊,记得给凌天砸两张,凌天感激不尽!

第四卷 北平风云 第91章 战端开始

第91章  战端开始

在日军开炮后不久,二十九军的炮兵阵地就开始了反击,对日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压制性炮击。  日军毫不示弱,立刻跟二十九军的炮兵对射起来,双方你来我往,打的十分激烈。

一时间,炮弹漫天飞舞!

侧耳听去,半空中全是咻咻的尖啸声,还有的就是连绵不断的爆炸声,仿佛过年除夕的鞭炮声一般热闹。

炮击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暂时停歇了下来,经过大概十几分钟的休整之后,日军的大炮又响了,二十九军的炮连立刻还以颜色。

这样一直持续了四五次,日军炮兵的嚣张气焰终于被压制了下去。

见日军的炮击停了下来,炮连的连长松了口气,这才有空回过头来问身后的炮兵,“咱们还有多少炮弹?”

炮兵苦着张脸答道,“连长,还剩下五分之一吧!”

一听这个消息,炮兵连长一下就火了,他瞪着大眼珠子骂道:“你小子怎么搞的,当这炮弹不花钱啊,可了劲的给我往里塞!”

“连长,刚才不是你说的:不过了,无论如何要把鬼子的气焰打下去吗?”炮兵挨了一顿训斥,感觉有点委屈。

炮兵连长这才想起刚才自己确实这么说过,想要说句什么,但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得把手一摆,示意炮兵们去歇一会,

炮兵们都累得不轻了。  要知道每枚炮弹轻的也有好几斤,重地能达到几十斤,炮兵们在四五个小时之内不知道搬了多少枚,体力早已经耗尽了,现在一接到休息的命令,立刻倒下一片。

炮兵连长一边在阵地上巡视着,一边检查着每一门大炮的情况。  这些东西可都是他的命根子,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他也要把它们伺候好。

围着阵地转了一圈。  挨个检查了一遍,确定大炮状态一切完好后,他也坐了下来。  虽然他没有搬运炮弹,但他比炮兵们还累。

有时候,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累人!

伸出手,用拳头轻轻锤了锤有些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炮兵连长忽然想到。  位于宛平城内弟兄们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宛平城,这个时候已经四门紧闭。  城门用粗大的门栓横拴住,而且还用沙袋把城门洞堵了个严严实实,只留下了能把城门推开一人来宽的一片空间。

城外阵地上地战士们都已经撤回了城内,和原本城内的守军合在一起,在城墙上布防。

厚实地城墙、凸起的垛口和女墙就是最好的掩体,甚至在城墙的一些根部也早已经挖了一些射击孔,专门对付鬼子冲到近前的爆破手。

邓鸿天的连队被安排在了宛平城的东城墙上。  面对地就是当初来驰援的横川那两个中队。  这也算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了。

横川的日子最近不算太好过,弹药库被炸的他,虽然紧急调配来一部分弹药,但相对于以前的丰裕来说,现在的第一大队可说是过的比较窘迫。

日军原来标准的弹药补给是每人每天100发步枪子弹,这让他们有了充足地子弹去挥霍。  所以才会出现日本兵拿子弹打鸡和鸟取乐玩的事情。

不过现在,第一大队的士兵们只能每人分到100发子弹,他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无所顾忌的浪费,这样一来,守卫东城墙的邓鸿天反倒清闲了许多。

无聊地坐在城墙后,倚靠着垛口,邓鸿天玩弄着手里的驳壳枪。

这把二十响地驳壳枪,可是二十九军专门从德国订购的一批中的一把,当初是通过轮船经塘沽港口运过来的,部队的连排级军官每人配发一支。  他手里这只驳壳枪还是当初何基沣旅长亲手奖赏给他的呢。

在日光照耀下。  褶褶发亮的枪身。  简单但不失美感的造型,威猛的火力。  驳壳枪这些特点都深深得到邓鸿天喜爱。

一边如飞的在手里转着驳壳枪,邓鸿天忽然想起了铁头手里地索米1931冲锋枪。

索米1931冲锋枪,自由枪机、开膛待击,枪栓拉上以后固定不动,使得枪膛封闭,避免了杂物进入枪膛造成故障。  容弹71发地弹鼓,非常可靠耐用,士兵绝无卡壳的担忧。

自从试射了几次铁头地索米1931冲锋枪之后,邓鸿天就再也舍不下那火力猛烈的家伙了。

“啥时候跟铁头说说,借他的冲锋枪使两天,大不了我给他抢挺歪把子回来!”一想起每次铁头都是刚勾起他的瘾头就把冲锋枪收起来的情景,邓鸿天恨得牙根都痒痒,要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铁头,他都想直接把那枪抢过来。

可惜,他很清楚如果他敢动手的话,那么躺在地上肯定是他!

这么胡思乱想着,邓鸿天站了起来,扶着城墙垛口向下望去。  城墙大概30多米,青石砌成,外墙坡度近乎九十度,要想爬上来是不太容易的。

极目远眺,宛平城外绿油油的全是青纱帐,一直蔓延到距离城墙大概200米的位置,微风一吹过,高粱、玉米、大豆等都起伏波浪,看上去十分的好看,一派田园景色。

如果不是日本兵的入侵,这里原本应该是一派祥和宁静的样子,而现在一群灰黄色的小点却大煞风景地出现在了青纱帐里。

一片翠绿中,突然多了许多不断移动的灰黄点,怎么看都像秋天闹蝗灾似的。  邓鸿天忽然脑海中跳出了这个念头,自己也哑然失笑。

把这个念头赶出了脑海。  邓鸿天朝城墙上地战士们喊道:“注意了,鬼子们上来了,等靠近点再打,每个人都给我瞄准了,不要慌不要乱,听明白没?”

战士们诺然应道!

宛平城的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  每垛口上都有盖板,这无形中大大的增大了战士们存活的机会。  不过对于鬼子来说。  可就不是好消息了。

战士们按照各自的战斗位置伏到了城墙垛口后面,将步枪和机枪的枪管从射眼中伸了出去,瞄准了正向城墙冲来的鬼子兵。

第一批地鬼子兵人数并不多,也就十几个,看来是打算用来探路的,试探一下城墙上地火力。  他们低着头、弯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