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珠-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



  陆幼筠年长她一些,身量也比她略高那么一些。



  但她眼下遮着脸,二人身形也的确有些相似,叫人认错也并非全无可能。



  然而他第一声喊的分明是“阿姐”,他的亲姐姐,是陆幼筠,那他便应当是陆立展的儿子了!



  “不得放肆!”扈秋娘瞪眼呵斥。



  红衣少年已至近旁,手都伸到了若生边上,闻言脸一沉:“你算什么东西!”抬手就要朝扈秋娘挥去。



  若生扬手一格:“陆公子认错人了。”



  “这声音……”红衣少年一怔,突然骂了句娘,“老子真认错人了?”…



  若生淡然道:“错了。”



  红衣少年摸了摸自己的耳朵,面露讪讪之色,似想道歉,又不知想到了什么,话到嘴边就成了:“没事把脸遮起来做什么……”



  说着这嘴里的话不断了,紧跟着又冒出来一句:“你生得什么样?”



  “公子!”着了褐色衣裳的小厮一直战战兢兢地听着他的话,听到这知道不拦是绝对不成了,立马什么也顾不得直接扑了上来,拖了自家主子就要走,“该走了该走了公子——”



  因知是自己认错了人,红衣少年张张嘴,还是叫小厮给拽走了。



  扈秋娘松了口气,低声道:“这人简直孟浪轻浮毫不知礼数!”



  而且还瞎!还听不进人话!



  那小厮都说了多少遍认错了,他偏偏就是不信。



  扈秋娘狠狠数落了两句,却不见若生作声,不觉奇怪,遂低头去看,见她神色凝重,似有异样,不由得轻声唤了句:“姑娘?”



  若生这才展颜笑了起来,眉宇间笼罩着的阴霾如乌云散去,转头看她,有些漫不经心地问:“他方才喊的那个名字,可是陆幼筠?”



  “的确是陆什么云的,奴婢没能听清。”



  若生笑着,摇了摇头:“那许是我听差了也没准。”



  同音不同字的名,世上可有太多了。



  但陆立展的儿子,在京城里的名气可比他的那位姐姐大得多了。虽然若生同他没有交集,但耳闻总是有过的。众人口中的陆离,仔细想想,同她方才所遇之人,至少有八分能对上号。



  传闻中,那就是个实打实的纨绔,真纨绔。



  甚至于用不了几年,他头顶上还能再多个“京城银枪小霸王”的诨号。



  所以若生转个身就吩咐扈秋娘,找两个可靠的人去探听一番,今天陆相家中可有来人,来的是谁,穿的又是什么样的衣裳。



  扈秋娘应声退下,若生自上画舫。



  连家的画舫已停在岸边,船上视野颇佳。



  他们边上亦慢慢的停满了一溜的画舫。



  不远处搭建在岸边的高台上,红绸喜庆,灯笼高悬,整整齐齐地坐了几排人。边上有几面大鼓,几个赤着上身的大汉,肌肉紧绷,正挥舞着鼓槌,将大鼓敲得咚咚作响。



  赛事,马上就要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126章 折花赛
  高高的架台之上,挺直着背脊端坐着的几人,突然渐次在鼓声里站了起来。。s。Com站在正中的人,正是连家的四爷连则宁,他站定后,抬起右手凌空比了个停的姿势。



  架台两侧传来的隆隆鼓声,便瞬间戛然而止。



  五姑娘宛音坐在若生身旁,瞧见这一幕后转头面向冷嘲起来:“三姐是不是从来没见过二伯父站在那上头?”



  连二爷性情犹如孩童,自然担不得这样的大任,每年的赛舟大会乃是盛事,他当然不会出个头,就是云甄夫人再偏心他,也绝不会叫他站在那架台上主持赛事。



  所以这些年来,如果不是连三爷出面,就是连四爷出面,从来也不见连二爷。



  京畿上下都知道原因,五姑娘身为连家的人,当然更明白,然而眼瞧着自个儿父亲意气风发地站在那,身旁一众勋贵宗亲,待他都客客气气的,她就忍不住得意起来。正巧若生也在朝架台上看,她哪里还能将嘴闭严实了一个字也不提?



  说完后,她立即又加了一句:“早知道这样,今次就该叫二伯父也一道来嘛!”



  她母亲四太太坐得离她们堂姐妹稍远一些,她的胆子也就更大了点,口气愈显刻薄无状。



  “三姐!你听不见我在同你说话吗?”见自己说了好几句,若生的视线仍依旧凝在不远处的架台上没有收回,她恼了,“总不至又是犯病了吧?”



  若生一怔,这才侧目瞥了她一眼,问:“此话何意?”



  五姑娘将手里绣银丝白芍的纨扇摇得呼呼作响:“那年也恰逢是爹爹来主持赛事,你一大清早就巴巴地跟了来。结果一上画舫就开始哭,闹着要家去,三姐难道全忘光了不成?”



  “什么时候的事?”她的确是半点也想不起来了。



  五姑娘把扇子往膝上一丢,皱起眉头恼道:“三姐旁的不忘,这些个事倒全忘记了,也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



  若生嫌她话酸,亦将眉头一蹙。沉下脸问道:“既知我年长于你。你需唤我一声三姐,而今这般口气便是你同姐姐说话的该有的吗?”



  “你倒是越来越爱摆架子了……”许是鲜少看见这样面色阴沉的若生,五姑娘显然唬了一跳。声音也跟着低微了下去。



  若生定定看着她,仍问:“我为何哭?”



  五姑娘闻言,却突然支吾了起来:“还、还不是因为去岁落水的事。”



  是吓哭了。



  五姑娘悄悄看她一眼,低低道:“所以这么多年没在端阳节出来。你今儿个可别又哭鼻子了。”被人瞧见,连家的颜面都要保不住了。



  若生却恍若未闻。听了这话只将视线慢慢收了回去,望向河面,而后状若无意地问道:“这般说来,那年我落水的时候。你也在?”



  重五这一日,连家的姑娘们便是长房那些个平素不爱在外走动的也都会出来散散心,依五姑娘宛音这样的性子。理应更不会错过。



  果然,五姑娘立马说:“在虽在。可同我可没有干系,三姐你不要时隔多年又来胡说!”



  “同你怎么就没有干系了?”若生愣了下,不着痕迹地继续问道。



  然而这话落在五姑娘耳里顿时就成了质问,她并不知眼前的若生同她熟知的那一个不一样,还只当若生全部都记得清清楚楚,早已发现,闻言不由得急切申辩起来:“怎么就同我有干系了?!我可没推你!”…



  “你没有?”若生的眼神渐渐变了。



  五姑娘将搁在膝上的扇子一把抓起来挡住自己的脸,侧过身去:“分明是你自个没站稳……”



  事情已过去多年,当时边上又没有丫鬟婆子伺候着,谁敢说那件事就真同她有干系?何况她连若生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嘛!



  五姑娘腹诽着,看向了河面。



  宽广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停满了画舫。



  而此行参加赛事的小舟,就一排排有秩地停在前头河段上,正正映入了画舫上众人的眼帘。



  因隔得并不十分远,离得画舫近一些的赛舟上站着的人,此刻他们都能看得清楚。



  五姑娘不知是看见了谁,忽然低低叫了声:“呀——”



  声音不小,边上伺候着的婢女皆听了个一清二楚,坐得稍远些的四太太林氏似也听见了一般,侧过脸来看了她一眼。她便慌忙收了声,可眼睛仍一瞬不瞬地盯着河面上的一艘小舟。



  坐着到底看得不大清楚,她突然又一声不吭地站起身来,往船舷边上跑。



  她身边跟着的妈妈骇然,急忙去请示四太太。



  四太太皱眉一看,人已如脱兔一般跑了过去,便也懒得再叫她回来,左右是个坐不住的,便只漫不经心地道:“仔细照料着,随她去吧。”



  与此同时,站在若生身后的扈秋娘长得个高,视野更佳,看见了若生还未发现的事,突然微微俯身附耳说:“姑娘,咱们方才遇到的那个登徒子,也在赛舟上。”



  若生还在想着五姑娘宛音说的话,闻言歪了歪头,狐疑问:“我怎地没有瞧见?”



  扈秋娘悄悄指向了一个地方。



  若生循着那根手指头遥遥看去,摇了摇头:“不是一人吧?”



  “奴婢将他那张脸记得牢牢的,断不会有错,何况他身边还跟着那个小厮呢。”



  若生苦着脸:“换了那身扎眼的衣裳,我可记不清他生得什么模样了。”



  扈秋娘有些想笑,到底忍住了,只说:“奴婢替姑娘记着就是了,不用姑娘自个儿记人。”



  这时,靠在船舷边往下看的五姑娘宛音突然打发了个人过来喊若生。



  小丫头倒是恭恭敬敬的:“三姑娘,五姑娘请您一并过去看看。”



  “看什么?”目光越过小丫头的肩头,若生远远看了看自己那位同自己关系并不和睦的五堂妹。



  “奴婢不知,五姑娘只说您过去看了就知道。”小丫头的声音越发恭敬了起来。



  她家主子不是个好相与的。这会命她过来请人结果却没能请过去,她回头必然要受罚。见若生久久不言语,也不动身,她的面色渐渐难看起来,垂在身侧的手也微微颤抖着。



  若生恰好看了个正着。



  于是她便起身,笑道:“那就去看看吧。”



  小丫头登时长松了一口气,终于露出点笑意来。领着若生往船舷边去。



  可到了边上。她还是挨了两句骂。



  五姑娘嫌她办事不中用,带句话请个人也能耗上这许多工夫,往后还能使唤她做什么。牙尖嘴利一顿好训,说的小丫头两眼泪汪汪的,几乎就要忍不住。



  若生便道:“想让我看什么?”



  五姑娘这才回过神来,小心翼翼指了河面上的一艘小舟给她看。问:“这人可是昱王殿下?”



  若生一愣:“昱王?”



  据姑姑所言,昱王长孙少渊近日并不在京城才是。难道是提前回来了?…



  她低头往河面上看,小舟上站着的人穿的也是常服,如意祥云纹,再寻常不过。看上去分明就只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罢了,然而……他腰间却系着条明黄织锦的白玉扣带……



  不管是颜色还是样式,都非普通人可用。



  她沉吟着问五姑娘:“你见过昱王殿下?”



  五姑娘雀跃道:“你没见过?



  “见过吗?”若生有些惊讶。



  五姑娘发出个不屑的音来。“三姐,这天下间总是再不会有比你记性还差的人了吧?去岁初雪的时候。我们一齐去赴宴,不正巧在宴席上碰见过昱王殿下?”



  若生嘴角抽抽:“就那么偶遇过一面?”



  这就难怪她半点印象也没有了!



  五姑娘却大惊小怪地说:“一面?多少人想见这一面还见不着呢!原还想着你必然是记得的,哪知你连这么打紧的事都给忘光了。”



  若生听得这话,连搭理她的心思也没了,只低头继续往河面上看。



  不曾想,这一看,却终于叫她看到了一个认得出的人。



  她头也未抬,问道:“怎地都是勋贵子弟?”甚至于还有王爷在场……



  扈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