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鬼才-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入波才的耳膜。瞬间波才脑海中只传出一个念头:莫非天要亡我波才?

就在此时一个小校打断了波才的茫然:“渠帅,这该如何是好?”

波才这才醒来,看了一眼四周,拔出了自己的佩剑:“都他妈的别给我乱,你去给我把几个能管事的给我找出来,此必不是城内的官军,曹操绝无可能这么快抵达长社,必定是那个瞎了眼的走了水。”小校应诺快步离开。

但是波才却知道,即便这不是曹操也不是城内的官军对于黄巾军来说也已经是毁灭性的打击了,经此一役,短时间内向恢复元气只怕是痴人说梦,而且,朱儁和皇甫嵩会放过这个机会吗?波才抬眼看了看一片狼藉的大营,虽然周围火势滔天,但是波才却感觉到彻骨的严寒,这也许会是他波才最后的一战,念及此处,波才突然笑了,人生若是能如同这场大火一般轰轰烈烈,倒也不算白活一场。

波才提剑高声喊道:“都别慌,天佑我黄巾,天佑我大贤良师。”说罢带头收拾溃兵,波才的确是有几分能耐,至少他在黄巾士卒眼里是拥有足够威望,他能够保持镇静就能让慌乱的黄巾士卒安定下来,但是黄巾大营太大了,波才能够收拢的终归只是小部分,随着火势的渐渐减小,除去死于大火的,五万余黄巾波才仅仅收拢了不到两万,而此时,波才仍然无从得知火起的缘故,但他现在需要面对的不是找出起火的缘故,而是长社城外列阵整齐的官军,显然波才的担忧成真,皇甫嵩自火起之时就在观察,之前火势太大,皇甫嵩断定黄巾大营已然哗变,但是浓烟滚滚绝非出击的时候,索性就先行出城,波才在收拢溃兵的时候皇甫嵩所部不但吃饱还在原地以逸待劳,火势行将熄灭之时皇甫嵩就命令全军待命。

而更糟糕的是,波才突然感觉到地面开始有隐隐的震动,此处一马平川,烟幕下远方黑压压的一片快速接近,曹操也到了!

波才当机立断高声喊道:“弟兄们,随我冲。”喊罢朝皇甫嵩的军阵冲来,但是黄巾此时士气正是最低谷,加之一夜未得安歇,原本便是散乱的阵型更加混乱,但是波才太清楚了,曹操来势汹汹,显而易见是早已抵达却在一箭之地外等着,此时被这些加速起来的骑兵突入黄巾阵型中便只是一场屠杀,而皇甫嵩所部尽管是严阵以待却也是步兵,大火使黄巾失去了营寨的保护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反向而行,但是人终归是跑不过马的,曹操麾下轻骑刹那间便冲锋到了波才后军,此时正在徐济看到了对他冲击巨大的画面,骑兵轻易的撕开了黄巾的阵型,如同利刃一般划开黄巾的后军,随即曹操骑军突然变阵,由一字长蛇变为四队变向穿凿而出,短短十息就将黄巾阵型冲击的四分五裂。皇甫嵩抚须赞道:“孟德骑军造诣已然初窥门径了。”

徐济不禁附和道:“文烈从未见过骑军冲阵,今日一见,果然锐利难当。”

皇甫嵩笑道:“曹孟德占了先机,否则岂能如此轻易?若有营寨为凭借,佐以拒马长矛,曹孟德休想能有寸进,若非文烈一把大火,我看曹孟德也拿黄巾大营束手无策。”

徐济摇头轻叹:“义真将军怕是不曾注意,曹孟德选择的时机已然堪称完美,正是敌军进退两难之境,只凭这眼力,曹孟德就绝非一般。”

皇甫嵩笑道:“有理。”说罢拔剑喝道:“箭!”话音刚落,只见令官手中旗动,刀盾后的弓箭手弯弓放箭,毫无防备的黄巾军前部瞬间倒下。

徐济转过头去,即便早已不是初上战场的新兵但是徐济仍然非常厌恶这种场面。皇甫嵩看到弓箭手放完第一轮箭雨后再次喝道:“枪!”列阵的刀盾兵后的长枪兵挺强从刀盾缝隙中伸出,皇甫嵩转头对徐济说道:“若是没有拒马,枪阵也不失为应对骑兵的办法。”显然是极为欣赏徐济所以对他言传身教。徐济点头道:“仿照拒马,只是却不免有些……”

皇甫嵩叹道:“战阵之间,哪有什么人情?不是他死便是我死,妇人之仁只会平白丧命。”

徐济应诺后不再说话,皇甫嵩也没有再说,再次喝道:“游骑出!”

虽然城中骑兵不多但勉强也还能凑得出数千,这是皇甫嵩的杀招,正面的战阵和游骑的侧面凿穿,这就是汉军最有效的战法,而这也是皇甫嵩给徐济上的一课,战争不是人多就能赢的,很多看起来简单的配合就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很快黄巾就在前后夹击之下崩溃,徐济学习到了两种不同的作战方式,轻骑兵的冲锋和凿穿,各兵种的配合,这是徐济真正的战场第一课,而教材正是波才。

无力回天的波才只有在亲卫的护卫下趁乱逃跑,而这些显然并不是皇甫嵩和曹操关注的,曹操草草前来拜见皇甫嵩后甚至没有进城就领军继续追击溃败的黄巾残部去了,而皇甫嵩和朱儁则原地休整,徐济于是辞别二人前往会和陈到和糜谦,纵火引发哗变的两部在乱军中也有不大不小的折损,好在加上俘虏和皇甫嵩派给徐济的几百人也还能有五百人,当然徐济不打算把这些士族还给皇甫嵩,而皇甫嵩也没有提此事显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了。

徐济需要陈到和糜谦先将这五百人带回颍川,接下来即便徐济还要参与战事也绝不会动用自己这些死一个就少一个的士卒了,更重要的是徐济必须交代些事情给郭嘉,而这些事只能是自己人去做。

见到陈到是徐济几乎认不出他来,满脸的黑烟和血迹,但是看着两个人活蹦乱跳显然没有受伤:“主上,叔至幸不辱命。”

徐济轻笑说道:“看看你这副尊荣,谁能认出你是陈到?昨夜兄弟们折损情况如何?”

陈到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颍川子弟兵还剩下一百四十七人,重伤五人,轻伤的四十三人,主上带来的三百人中只有七人不知所踪,伤者也有四十六人,其余皆是俘虏。”

徐济满意的点点头:“叔至颇有治军之能啊,糜谦,你先领着这些士卒带着伤者回颍川,见了郭奉孝你告诉他时机已到,该做的就开始。”

糜谦应诺道:“那这些士卒如何安排?”

徐济笑道:“郭奉孝自然会安排的。糜谦,此次你也劳苦功高,我赐你一字,便呼为文让,希望你能勤习兵法,谦恭友让。”

糜谦拱手道:“谢主上,如今谦已为主上家臣,这姓氏……”

徐济笑道:“我以为你不甚喜欢我便不提,既然你有意,那也由得你。只是不知叔至又该如何挖苦你了。”

糜谦,不,现在是徐谦憨笑道:“文让一介武人,笑也便笑了,叔至是读书人,自然不会跟我计较的。”

一边的陈到勃然变色:“你莫以为主上赐你字就要与我这这那那不成?陈叔至何时为难你了,倒反来挖苦我。”

徐济哈哈大笑,看着这两个活宝斗嘴,心中开始谋算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而这也决定了他能在这次颍川的收复战里取得多少回报。

第三十二章

这边徐济安顿了徐谦立刻就带着陈到返回长社,原因自然是因为自己还指着跟着皇甫嵩和朱儁混军功,自然不能这就走,何况这两位对自己还算照顾,礼节性也该回去感谢一番。

而此时长社城外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长社城墙是干涸的血迹让这座城显得格外的狰狞。战场上官军正在清扫战场,徐济与陈到二人小心的穿行过战场,现在的长社城已然破败不堪,连续的战火侵袭使长社几乎成为军镇,皇甫嵩和朱儁都忙着军务,暂时无暇顾及徐济,徐济也乐得在军中走动,大战初捷,尽管官军付出的代价极大但是胜利的喜悦足以冲淡笼罩在长社上方的惨淡,当然,徐济承认伤兵营的见闻还是让他十分沉重。

陈到倒是被徐济派去协助军务了,说好听的是帮忙,其实也只是为了让陈到更加了解军队的结构和组成,陈到必将是很长时间内自己唯一能够依靠的臂助,而陈到的成长也相当于徐济实力的增加,他需要一个能够替代他出现在别人面前的,能够镇住场面的人,至少在他有能力亲自做到之前的这么一个人,毫无疑问这个人目前只有陈到可以办到。

当然皇甫嵩和朱儁当然不会拒绝提点一个有天赋肯学习的后生晚辈的,而陈到一走徐济又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境地,徐济当然不会真的以为事情结束了,他还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就在前不久传来消息,南阳黄巾的聚集十万余,显然是要对南阳有所动作,徐济猜测捷报传到洛阳后灵帝绝不会给颍川的这一部人太多的时间休整,必将立即下令驰援南阳,再综合颍川的另一黄巾渠帅彭脱还未剿灭,两位将军必然不会停留很久就会开拔。

而此时的波才被曹操轻骑追杀并且曹操并不是一味追击而是远远的吊着,一俟波才部稍稍的放松便挥军掩杀,波才没有意思喘息的机会,显然曹操不打算放过波才残部,波才不得已只得逃往阳翟,彭脱的军队大部驻扎于此,但是波才对于自己能否支撑到阳翟不抱太大的希望,脱离皇甫嵩的军阵时剩下数千人如今一路死的死,逃的逃,身边人已不满千,波才回头看了看满脸疲乏的士卒开口道:“诸位,不若不逃了,彭脱与我颇有仇怨,想必不会接纳我,诸位可自行前往,曹操不外是要我的人头,若能以我一人之性命换诸位,波才此生足矣。”

说罢波才拨马停下了,边上的小校哭道:“将军兵败非战之罪也,岂能枉死?彭渠帅与将军同为渠帅,纵使不念同乡之情也不会不顾同为大贤良师效命的情谊,将军岂可轻言就义?”

波才仰天怅然道:“波才自问无愧,惜乎天亡波才,我等皆是良民,若非昏君倒行逆施何至于此?如今我已心灰意冷,罢了罢了。”言罢拔剑自刎,左右急忙拉住,小校打晕了波才后说道:“将军重义,吾等岂能无情?亲卫带着将军先行,吾等为将军断后!”

黄巾士卒高声应诺,而曹操的追兵已然近了,小校提枪上马,喝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随我来!”

曹操当然不会被这数百人的反抗阻挡住追击的脚步,但是这些悍不畏死的黄巾余寇还是成功为波才的亲卫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而波才也成功的背护送到了阳翟。曹操所部自然无法继续追击,骑兵对于攻城的确是毫无办法,唯有等待皇甫嵩和朱儁的后军前来。

就在第二日,皇甫嵩和朱儁已经率部前来,相比于阳翟束手无策的曹操来说,皇甫嵩和朱儁的步卒是完全能够攻城的,而这对于刚刚大胜的官军来说士气正旺,攻克阳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而且颍川的黄巾大部都已溃败,彭脱部兵力远不及波才,阳翟更是小城,而这只不过加速了颍川黄巾的败亡而已。

在士气高昂的汉军进攻下不到两日阳翟的黄巾便溃散了,彭脱当场战死,而波才却不知所踪,颍川全郡收复,大部黄巾被剿灭,其余或是投降或是流亡,余部亦有入草为寇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攻下阳翟后朱儁和皇甫嵩便上表奏功,其中首功赫然是徐济。

奏曰:“臣等奉诏讨贼,历时月余,幸不辱命。臣等于颍川得遇一少年,破贼之功首屈一指,询问方知其人乃是颍川名士司马徽之徒,方今用人之际,望陛下破格擢用。”

当然这奏章肯定不是徐济真的就能看到,皇甫嵩摆在桌上大约就是暗示徐济做好准备,因为此时的灵帝的确非常需要一批自己擢拔的人以为心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