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鬼才- 第2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此时自然有人到外面去释放信号,通知其他幽影精锐徐济已经被找到的消息。

徐济、典韦和陈到进了临时搭建起来的中军大帐,纷纷坐下。李严却说自己累了,要休息一下。

徐济当然知道,其实李严这是在回避。

就在刚才,李严也已经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乃是兖州刺史驸马徐济,显得非常震惊,但是还有许多事情不明白,徐济当然也看得出李严有话要对自己说,可是却忍住了,毕竟他不是兖州的人,有很多的事情他不便参与。

但是只要李严留下,徐济就有信心收服李严。

有了李严的话,以后想要征服荆州,也会多上几分把握。

还未说话,门帘一挑。一人奔进大帐中,徐济还未看清楚是谁,来人就已经扑进了徐济的怀中呃,嚎啕大哭起来。

徐济这才发现是于禁,不由得惊喜万分。

原本徐济以为于禁和文聘已经战死了,哪里想得到他还活着?自然是喜出望外。

面对徐济询问的目光,典韦连忙把事情说了一遍。

当徐济听说贾诩已经归降自己的时候,不由得惊喜万分,稍稍冲淡了一些文聘的死带来的悲伤。

说到贾诩,典韦当然是满心佩服,带着敬畏道:“难过主公平日里对贾诩先生这般推崇,典韦前几日一见,果然是惊世骇俗的人物,比之郭嘉先生也是不遑多让。最令典韦佩服的地方是,当时主公生死未卜,贾诩先生却没有因此对我等弃之不顾。反而安排下了惊天妙计。”

徐济心道:这个当然,贾诩的战略眼光三国无出其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贾诩乃是三国分裂的罪魁祸首。而且这个贾诩眼光极毒。在历史上他投靠曹操的时候就是曹操最困难的时候,对于当时无比强大的袁绍根本连理都未理。

可以说现在贾诩在自己消失不见这一段时间内反而投靠兖州,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正是因为徐济知道贾诩有这种眼光,所以才那么有信心的让典韦去收服张绣。引出贾诩。

最令徐济高兴的事情是,这个贾诩果然有一手,才一来就给自己献上了一份大礼,带着张绣回长安去了。倒是深合自己的心意。

典韦这时候发现身边没有刘协,才开口询问。

史阿把事情简略地讲了一遍。

乐义恨得牙根痒痒的,愤然道:“怎可以这样,我们在这里为了他抛头颅,洒热血,他却自己逃跑了。实在太不像话了!”

徐济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乐义。不要说这种没有意义的话,现在我们要把皇上找回来才行,而且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众人点头。

徐济站起身来。若有所思道:“那个袁敏已经察觉到皇上不在我们的手中了,他当然会去寻找。华雄虽然是笨蛋,但是王允等人却不是傻子,只要华雄回去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王允等人,他们也会得出这个结论,所以他们也会加入到寻找皇上的行列中。”

一边沉默的陈到此时也皱眉开口说道:“那我们找到皇上机会的岂非很小?”

徐济哈哈笑道:“叔至忘记张绣了吗?只要叔至你想办法联系上张绣,要他在王允面前主动请缨,出城寻找皇上。张绣寻找皇帝那可是正大光明,比我们方便得多。”

陈到迟疑道:“这计策好是好,可是主上如何肯定王允会同意张绣去找皇帝呢?要是其他大臣反对怎么办?”

徐济摇头微笑道:“首先出城找皇上这是在帮助王允排忧解难,王允没有理由反对,更何况现在长安城的势力错综复杂,大家都想要掌权,可是大家都没有那么强的势力,只有纷纷巴结讨好王允,但是这么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哪里会有许多人靠到前面去?现在张绣提出出城寻找皇上那是摆明不想参与长安城内的政治,这等于给别人提供了亲近王允的机会。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所以张绣的这个请求一定会被同意。”

众人闻言,纷纷叫妙。

乐义兴奋地蹦了起来,叫道:“我这就叫人送消息去!”

才要走,却被徐济叫住,命令乐义坐下,笑道:“乐义你急什么?只为这一个消息就派人去长安,实在是浪费鞋底。”

乐义愕然道:“难道还有别的事情吗?”

徐济点了点头道:“这个当然,我要贾诩在长安搅风搅雨,鼓动长安的军队去攻打汉中和益州。”

众人哪里料到徐济打的是这个主意?不由得叫出声来。

乐义一拍桌子,喝道:“主公说的好,我们绝对不可以放过刘焉和张任!武大哥和那二百个兄弟绝对不能白死!”

陈到看了一眼乐义道:“这你可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公这么做可不是简简单单为了报仇,若是那样的话,主公岂非成了匹夫?”

乐义闻言愕然,不明所以的看向徐济。

徐济点了点头道:“还是叔至知我,仲康你需要好好学习。”

顿了一顿后,徐济冷然道:“我的目的是拿下益州后从益州可以顺流而下,直攻荆州!”

陈到虎目中神光一闪,沉声道:“主上此计大妙!”

乐义这才明白徐济是别有所图。

徐济沉声道:“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本就是拾前人的牙慧而已。只是我原本正为如何如何取得益州大伤脑筋,倒是贾诩深得我心,早早看到这一步,故此才回长安去,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

陈到和乐义相顾骇然,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个贾诩居然目光长远到看穿了徐济争霸天下的全局。

徐济沉声道:“兵者,诡道也。这件事情要紧行的机密才可以。一定要让贾诩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可令王允同意出兵攻打汉中和益州,令荆州刘表误以为这是朝廷对益州和汉中的讨伐而已,然后在贾诩具有汉中和益州在和我们的军队两面夹击荆州,定可一战成功!”

陈到拍案叫绝道:“正是如此!又有谁能想得到,在王允控制的长安里会有我们的一支奇兵,刘表更是不会防备!哈!谁都以为是朝廷要攻打益州和汉中,又有谁能猜得到是我们兖州的计策呢?”

乐义这回倒是动上了些心眼,出声道:“可是,这么把握大吗?”

徐济笑道:“仲康多虑了,若是论武功,张绣在长安仅在吕布之下,若是论军队的素质,张秀的军队纪律严明,论带兵大战嘛,张任的确不错,但是和贾诩比起来,张任还差很多。”

乐义点了点头。

“可是”陈到迟疑道:“王允方面现在出兵的最好理由就是以皇帝的名义,没有皇帝王允怎么出兵啊,难道我们要把皇帝送回去给王允不成?若是皇帝回到王允那里,我们岂非成了乱臣贼子?”

乐义点头附和。

徐济哈哈一笑道:“叔至莫急,我自有妙计。”

陈到和乐义精神大振,看向一脸神秘的徐济。

第二百六十六章局(下)

看着一脸焦急的陈到和乐义。徐济也不卖什么关子,笑道:“我们可以贾诩怂恿王允‘摄政’?有了摄政的权力,王允还不是说哪打哪?”

摄政?那是什么?陈到和乐义面面相觑,陈到也是一脸的不解。史阿更是一脸的错愕。

徐济大感头痛,这个词汇现在还没有吗?突的脑中灵光一闪道:“所谓的摄政就是周公在天子即位前的地位和职责。”

徐济这么一说,两人马上明白了。

那意思就是说,让王允代替皇帝作主。可是这事情对兖州似乎没有半点好处。

徐济笑道:“一旦我们找到天子马上秘密送回兖州,但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同时我们要作出继续在长安一带寻找天子和我的举动,令王允等人误以为天子仍然飘流在外,而我则是下落不明。”

陈到等人还是不明白徐济的意思。

徐济耐心解释道:“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这许多年来,我们的行动目标在哪里,或者说我们做了这许多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的目标乃是消除战乱,扫平天下。”

陈到点头叹道:“我大汉多灾多难,百姓流离失所,此时正是当世英雄用武之时,大丈夫当以横扫**、一匡四海为己任。”

徐济沉声道:“正是如此,今观我大汉,正如重病在身的伤患,非要大动干戈才可彻底救治种种顽疾。但说一千道一万,究其根本。无外乎从内政外交下手。”

顿了一顿道:“这许多年来,我们在兖州乃至冀州进行改革,就是为了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政治制度,目的无非就是防治朝廷内部的无意义的内耗,女后、宦官、外戚都是分裂中央集权的祸端。但本质上看其实是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把持权力的原因,世家大族在地方则为诸侯,在中央则为外戚,如不可作外戚则为所谓的清流,互结党羽,遥相呼应。所谓疏不间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族利益,既然当官是举荐制。为何要举荐别人?让自己的亲戚当官不是更好?如此一来,大家还未想好如何为天子当官,反倒想着如何为家族谋利,大家各执一端,天下岂能不乱?”

陈到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所以兖州改制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徐济点头,沉声道:“若是天下太平的话,我们的任务反倒容易了。只需要改革内政就可。可是这是不切实际的,各地诸侯拥兵自重,我们在自己的地盘改革。可是却无法左右别人,所以我们在三州改制的同时还要一统天下,让天下所有的州郡都按照我们的意图改革,让世家大族无法把持朝政。”

徐济叹了口气,又道:“这还仅仅是对内,对外呢?匈奴人亡我之心不死。其他蛮夷又虎视眈眈,无不想要吞噬我们大汉这块肥肉。其实这也是造成我大汉四分五裂局面的一个原因,西凉马腾、幽州刘虞、辽东公孙瓒、益州刘焉,的确在为我大汉抵御外族方面出力甚多,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个人力量也在急剧地膨胀中,看看这些地方,他们手下的士兵与其说是我大汉的军队,倒不如说是他们的私人军队来得恰当。所以在我们关注大汉江山的同时,外敌一样不可以轻视。”

陈到听到这话却皱眉道:“可是主上,草原民族一向居无定所,我们只可以防,却不可以弃之不顾,谁知道他们何时来劫掠中原?所以边防驻军是不可以少的,只要有边防驻军,时间一长还是会演变成地方诸侯的。”

徐济笑道:“为何我们要只采取防守?为何我们不去积极进攻?既然草原是他们的根本,那我们就去夺他们的草原,让他们没有地方放羊。我们的军队只向前进攻,绝对不后退,我们把内政和军事分开,打下的草原我们建立新的百姓居住区,派官员管理,军队不能插手,而且军队的粮草只能控制在中央的手里,如此一来,地方诸侯又如何产生?”

陈到等人听得目瞪口呆,一时跟不上徐济的思路,唯有呆呆的看着徐济。

徐济知道自己过于兴奋,说远了,无意识的一摆手,笑道:“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还是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顿了一顿,徐济又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现在,我们两州内部稳定,正是对外用兵、扫除诸侯的大好机会,但是我们的困难仍然很多,先是兵力不足的问题,再就是对外用兵的名义问题。以前我们对袁绍用兵是因为袁绍挑衅在先,我们还击名正言顺,现在则完全不同,没有人会去主动招惹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和我们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