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这些识字的年轻人,杨联兴还着急了两千多年轻人,组成了一支民兵。

果敢地区的汉人是没有军队的,在这个土司遍地的缅甸,土司之间的战争一般都是临时拉人,什么武器都用。相比那些土司,果敢汉人的人丁还算兴旺,加上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存在,因此屹立不倒,没有被缅甸的野蛮人同化掉。

孙有秀这次带了一个营的兵过来,上面既然发了枪械下来,意思就是把果敢当成民兵训练区域来对待,所以要在果敢成立一个武装部,专门在果敢训练民兵。

因为这里是果敢,所以孙有秀计划留两个连在果敢,以保护当地汉人的安全。

果敢位于缅甸北部,英国殖民者虽然把这里也纳入了统治范围,但很少管果敢地区,只要按时缴纳税收就行。

除了英国人,敌人也就是周围的缅甸土司,这些土司时常与果敢汉人发生冲突,虽然一般都能应付,而且这种冲突并非是属于入侵性质,最多也就是死一些人,但留两个连在果敢总是没有错的,发生了冲突也不会让这里的同胞吃亏。

孙有秀在果敢待了近一个星期,从正月初一待到正月初七,杨联兴还想留着他在果敢过正月十五,孙有秀实在不能再待了,所以极力推脱掉了,带着那群选拔出来的青少年塔上了归途。

在这七天里,孙有秀对果敢地区做了充分的走访调查,把当地的环境都调查得七七八八,而且每天晚上他都把当天所调查到的情况记录了起来。

回到丽江县,孙有秀在把这些果敢的青少年安置下来后,连夜整理资料,第二天一早把报告写了出来。

这份报告中阐述了果敢汉族的来历、生活状况、传统风俗等等,其中生活情况方面包括教育普及水平、医疗水平、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可谓是十分的详细。

孙优秀这份报告递交上去,很快就被送到了夏钧的办公桌上,成为了一分内参。

像这种内参有很多渠道都可以送到夏钧手上,这些内参、信件首先是由李诗婧进行分类,然后再给夏钧查阅。

李诗婧自然知道这些东西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夫君最注重的是举报信,其次就是发展方面的。

如果有谁送了举报信到夏钧这里,夏钧处理起来绝对是无比迅速。

如果夏钧不把这些东西处理掉,那么举报制度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和媒体曝光违法行为是一样的,一个国家的媒体是否有监督能力,主要还是在于媒体在把事情曝光之后政府是否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如果政府完全不管,任由你曝光就是不搭理,或者进行包庇,那么有曝光和没曝光是没什么两样的,除了让老百姓气愤气愤之外,事情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现象在后世太多了,某某某电视台曝光出某某某违法行为,然后主持人只能呼吁一下有关部门就没哟下文了。

首先媒体是不具备制裁犯罪的能力的,媒体只是为执法部门提供一个耳目,如果执法部门是真心执法,那么就会对这个耳目高度敏感,一发现什么违法行为马上介入,并且做出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在这种态度下,社会上的公然违法现象会得到一个非常有效的遏制。

反之则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是否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源头就在他这个委员长身上。如果是在那些有民选的国家,由于人民决定谁当总统,所以总统要顺应民意,因此对什么违法行为都得高度反应,并严厉打击,动力在于选民有权力决定谁当总统。

而夏钧此时搞的是**,人民是没有决定谁当领袖的权力的。因此如果他不用心抓法制,那么下面很快就会烂掉。虽然人民没有选举的权力,但却是要当成有来对待。

夏钧身为委员长,诸多事务都是下面的部门去处理的,他基本上不用费心劳神,因为完善的制度已经建立了起来。所以平时要抓的就是法制,抓贪腐,以及决定前进的大方向。

发展的大方向对于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夏钧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难度,毕竟他在二十一世纪是有许多经验可以吸收的,因此在决定大方向上基本上不可能走上弯路。当前的中国最重要也就是就是发展民族意识,进行工业化,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等等,这些方面他都是清楚明白的。

大方向也不需要每天都强调,因此夏钧最多的时间主要是花在发展决策上,今天这个行业,明天那个行业,夏钧只看可行性报告,然后开始给技术设备。如果是政策有问题,则召开会议讨论解决。

缅甸汉族的问题是夏钧高度关注的,在收到孙有秀的报告后,十分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从报告上来看,缅甸的汉族的确是形成于明末期间,当地汉族的祖先主要是南明遗民,在当前华东政府所提倡的民族政策里,这可谓是根正苗红。

而且果敢汉族历代都是向中国效忠的,虽然是满清,不过这些人虽然是南明遗民,但明庭已灭,也没有谁再想着反清了,而且果敢土司并非就是明庭死忠。

从效忠清廷的行为上能看出,果敢汉族对中国的认同感是非常高的,同样孙有秀在报告中称,果敢土司对华东政府十分顺服,愿意接受华东政府的安排。

夏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果敢派遣教师、医疗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同时将孙有秀从果敢带回来的那一千五百多名果敢青少年送来杭州接受专门的教育。

在杭州其实有一个很神秘的军事大学,编号013,连名字都没有,但里面却是专门用来培养一些使命特殊的南洋青少年,除了军事上的教学以外,还有许多综合性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眼界,甚至有教他们如何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要走什么样的路线才算是正确……

————

第二更到

第一百九十七章:计划生育十五亿

第一百九十七章:计划生育十五亿

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这所神秘的013军事大学,进入这所大学,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信仰上必须符合要求。

在加入这所大学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专门思想灌输,当具备了一定狂热的民族思想后,才会被选入这所学校。

学校全封闭军事化管理,里面有不逊于华东军事大学的硬件设施和教官,同时还有比华东军事大学更为全面的综合教育。

这所军事大学只招收华侨,其中主要是南洋各地的华侨。

之前那些从南洋选拔来的学生是放到华东军事大学里去的,后来感觉不太方便,夏钧干脆让人专门成立了一所学校。

013军事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支持南洋华人独立的人才,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撕破脸之前,中国不可能去进攻南洋。

这时候就需要这些学生来做了,他们从军事大学毕业之后将被送回南洋,他们回到南洋之后会得到华东政府在装备、资金、物资上的支援,他们的任务就是组织南洋华人进行军事独立。

华人在南洋地区拥有不错的人口基数,而且现在华东政府也正在不断的往南洋进行移民,所以南洋的华人数量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军事独立完全是有可能的。这里是亚洲不是欧洲,欧洲殖民者不可能调动太多的力量,而且这些从013军事大学里毕业的学生也不是吃素的啊加上有华东政府在暗里的支持,挡住欧洲殖民者的反扑还是可以的。

再则,可以让他们对南洋的猴子土著进行清洗,而他们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清洗南洋猴子也算不到中国头上。

而这些从军事大学里毕业的学生未来也将成为这些独立华人国家的领袖、骨干,他们是华东政府培养出来的,不可能出现违背华东政府的情况,只要时机合宜,让他们并入中国都是可以的。

就算是有个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忤逆中国,那么很快也会被推翻,因为那是华人政权,夏钧的华东政府是深的南洋华人信任和支持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没有谁会傻到忤逆祖国的意志。

除了南洋、澳大利亚的华人,现在还有缅甸果敢地区的华人,也将被送入这所大学之中,他们是中国向南扩张的重要环节。

……

这一年的春节,在华东政府治下,没有出现有谁饿肚子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谁被冻到的情况。

民政部手上的十亿元也用掉了三亿,但还剩下七亿,还是非常宽裕的。

对日战争已经落幕,随着日本接受了战败条款,被华东政府俘虏的四十余万日军将在一年后遣返日本。

本来夏钧是想把他们留下来做苦力的,不够相比6。9亿两白银的赔款来说,这些俘虏干到两百岁的话,估计有可能创造出这个价值,不过得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干,于是只能遣返了。

之所以要等一年之后遣返日本,主要是为了不泄漏山东战场的作战过程,最主要的还是不把战车的秘密泄漏出去。

内山小二郎则不回国了,他回去肯定是要受到清算的。作为表现良好的战犯,内山小二郎在中国混得不错,华东政府还给他弄了个‘中日文化研究学会副会长’的头衔,并且每个月还有一定的薪金,以让他安心的当他的日奸。

除了这些战俘,日本还想弄回他们的侨民,不过这让华东政府上下很汗颜的是,这些日侨已经被丢到荒岛上好多天了……

最终也只能回复日本政府,那些侨民具有高尚的武士道精神,已经与驻守日军一起玉碎了。

日本政府得到这个回复只能咬牙切齿,谁让他们是战败国,现在只能认了。

当日本政府的第一笔赔款运达中国后,华东海军对日本的海上封锁也解除了,这是一笔2。3亿两的白银。

白银价格在一次世界大战后会暴涨,这主要是美国不再对外兑换白银的原因。而到了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白银价格又会暴跌,对于白银的价格走向方面夏钧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在与日本签订条款时注明赔款需用白银进行支付。

当这批白银到达杭州时,整个码头都被军警给封锁了,封锁线之外,围满了前来观看的年民众。

2。3亿两白银啊也就是7187。5吨重

这要是黄金的话那就不得了了,但白银比黄金多,经常是以万吨来计算的,七千多吨并不算什么。

夏钧看着不断从船上往下调的集装箱,心里十分愉快。

这可是贵金属啊

不过白银主要是工业用途,在后世的贵金属储备中,白银储备仅为黄金的五分之一,所以这笔白银是夏钧用来防范未来的涨价,只是作为工业储备用途。

中国未来既然要成为工业大国,所需要的白银肯定很多,所以多储存点总是没错的,反正这东西也不会烂掉。

在经过现场清点无误之后,这些装着白银的集装箱被吊上了卡车后座,一箱箱的运往中央银行进行储备。

当日本的海上交通线恢复时,日本已经是损失惨重了。

由于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阶段,日本在封锁中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等交通线一恢复,那些外商全部一窝蜂的跑了。

“日本的投资环境实在太不安全了,在这个岛国上投资简直是个无比错误的选择,这次我可损失了三十万英镑呢”一个商人在集会中抱怨,边上一个法国商人听了怒道:“你才三十万英镑而已,我可损失了两百万法郎。”

“我看我们最好是去中国,那里的投资环境现在肯定是绝对安全的。”

“没错,中国现在已经有能力维护稳定的商业环境,而且在打败了日本之后,在亚洲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