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锦文盯了奚青璧一眼,奚青璧笑了笑:“臣遵旨,请皇上恕罪。”
“日盛国的事情,您以为该如何处置妥当?”
“扣着他们的人,继续抵御林家和李家的叛军。”
“好,林家和李家的叛军聚集的越来越多,附近的军队虽然集结到临安一带,难以阻止如今二十余万大军,建安城虽然坚固,但是若让此辈攻击到建安城,事态很严重。外面的布置到底时日太少,阻拦不了几日,此事岳父有何高见?”
“皇上,能否请皇上直呼老臣的名字?皇上如此称呼,老臣惶恐。”
宫锦文看了奚青璧片刻,没有从奚青璧的脸上看到惶恐的痕迹,他笑道:“朕也没有称呼错吧?何况在朕的心中,岳父就堪比朕的父辈一般,岳父何必如此计较,这是朕对岳父的敬意,就依了朕吧。”
一瞬间,宫锦文看到奚青璧的目光中闪出柔情,波动了几下,那种长辈看到晚辈终于成长成人成才的情感和欣慰。
“在岳父的心中,朕何尝不是您的晚辈,子侄一般。”
“老臣不敢僭越。”
“得了,私下和朕就别论规矩,朕和您的女儿学坏了。”
奚青璧低头垂下眼睑:“臣遵旨。”
“叛军之事,请岳父谈谈高见吧。”
“皇上,此事臣以为,不必太急,臣已经命人去行事,且看几日再说。用娘娘的那些武器和办法,足以令叛军慌乱。林家不足深虑,唯有李家,臣要再看看。蛇无头不行,若是逼不得已,只有动用另外的武器。”
“另外的武器?”
“是,娘娘说有一种办法,可以令叛军全军尽墨,只是这些人都是旦夕国的人,娘娘不愿意用那样的办法,唯恐杀生太多,有干天和。那些武器一直都在,只是从不曾拿出来用过。”
“为何?”
“因为动用了那些武器,叛军很难有多少能逃生,林家的人就罢了。李家的部下,大多是边军精锐,旦夕国损失太大。”
“旦夕国的边军,为何会对李家如此的忠诚,跟随他们作乱谋逆?难道他们当真以为,二皇子才是真命天子吗?岳父,朕即位不过一个多月,就发生了这些事情,朕经常在想,若是岳父您坐在这个位置上,该没有人敢。”
“皇上,这些事情早晚都是要发生的,无论谁登基即位都在所难免。矛盾积蓄了太久,先帝在时,都有些顾忌,想等待机会。那时他们的心中还有希望,储君的位置尚未定论,他们不宜轻动。先帝旨意发布之前,他们就意欲谋刺皇上,阻止皇上回朝。所以,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奚青璧微微叹息,自古就是如此啊,当初他记得宫擎天即位,登基的那条路,同样是用鲜血和白骨所铺就。
多少年过去,三十年前的一幕幕,历历在目,从不曾模糊过。
“当初先帝即位,这条通往龙椅的路,也是用鲜血和白骨所铺成,自古如此,这就是皇上,是皇家的宿命!”
宫锦文沉默片刻笑了笑:“等有机会,和岳父饮茶畅谈,听您为朕讲诉过去的那些事情。”
“会有机会的,臣随时恭候皇上吩咐。”
日盛国的将士们,被逼迫在临安城外布下大阵,阻止叛军向建安城靠近,他们的身后就是东海的边军,用令他们从灵魂颤抖的武器,对着他们的脊背。
没有人敢逃跑,没有人敢违背,他们深知后面那些为数不多的东海边军手中,是怎样的利器,可以令他们瞬间化为飞灰,再回不去故土。
叶飘零对他们说过,只要在这场战争中立功,或者等日盛国的赔偿金到位,就送他们回国。
日盛国的赔偿金何时到位他们不知道,但是眼前可以立功回归故国的机会,就在他们的手中。
奚留香利用现代战争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的特点,在建安城通往临安城的二百多里道路上,布置了几道防线来阻止叛军前进。
第一道防线,炮灰日盛国将士加机关等等。
第二道防线,战壕、暗器、机关加日盛国炮灰。
第三道防线,地道战加游击战。
第四道防线……
很多年后,旦夕国的军史研究家,兵法大家们,对旦夕国最伟大的帝王,神武大帝宫锦文做出如此的评论。
当年,神武大帝之所以能横扫叛军,令日盛国等蛮夷拜伏称臣,扫平边境诸多蛮夷,四海拜伏,其最大的功臣和臂助,就是神武大帝那位用兵如神,发明了诸多利器的皇后娘娘——神武皇后娘娘。
惊才绝艳的神武大帝,之所以容忍神武皇后的悍妒无双,嚣张无礼,不遵守皇家规矩和礼仪,也是因为这一点。
“报,紧急军情,叛军攻破第一道防线!”
“报,紧急军情,叛军攻破第二道防线!”
“报,紧急军情,叛军攻破第三道防线!”
三天的时间,叛军疯狂地用大量的人命,堆积起功勋,攻破了三道防线,建安城中,飘荡恐慌的情绪,叛军离建安城,只有一百里。
朝臣们的目光,都落在皇上和奚青璧的身上,看皇上和奚青璧的反应,二人同样淡漠无波,平静镇定,至少从表面他们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样的结果早是预料之中,前面的三道防线,因为日盛国使团隆重到来,不得不撤下大批的日盛国炮灰,致使三道防线的抵御力量大大减弱。
此次亲自带领使团前来朝拜,带来日盛国诚意的,就是曾经和宫锦文有过两面之缘的日盛国第一高手,大宗师柳生一刀!
带着诚意,带着数十颗著名海盗和流寇的人头,包括海上林家海盗首领的人头,大量的财物和贡品,柳生一刀受日盛国国君拜求,亲自带领使团前往旦夕国建安城朝拜,接回日盛国的将士们。
第1卷 第382节: 167 再见柳生一刀【1】
东海几番激战,日盛国损失了几十万的雄兵,导致日盛国内无青壮年男子,举国尽是寡妇孤儿。爹娘无子,妻子儿女无父。
几万青壮年的精兵和男子,日盛国再也损失不起,未来的二十年内,日盛国将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多少青壮年男子可用。
再损失了这几万人,日盛国连繁衍后代,防护海岸都是问题。
为表达日盛国的诚意,日盛国不得不出动了青壮年女子组成护卫队,护卫海防,清剿流寇和海盗,不得不向国内各大门派求助,请求各大门派派出忍者出手,扫平海面,以将几万日盛国的将士迎接赎回国内。
日盛国君主亲自登山请柳生一刀,恳请柳生一刀出手,带柳生一刀派的门人,为日盛国出力。
国君亲自登门相请,各位朝廷官员拜求,民间拜求。
柳生一刀带领门人弟子,在海面纵横,取了无数海盗的首级,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取了林家控制海盗首领的首级,斩尽杀绝被林家控制几股海盗,还海面清静。
日盛国想趁火打劫的目的,彻底宣告失败,从日盛国通往东海郡的海面,不过几日之间,就平静下来。
海盗们的首级,堆满了东海的沙滩,尸体飘满了海面,喂肥了那些本来就脑满肠肥的鲨鱼和水族们。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寒冷的冬季,东海的水族们,再不必为食物担心。而东海附近的渔民们,却在为食物担心,他们担心的是,吃的海鲜腹中,就有日盛国那些兔崽子们的肉和尸体。
日盛国皇太子为首,作为日盛国朝拜旦夕国的使臣首领,柳生一刀作为陪同保护者,很快就到了旦夕国的建安城,他们唯恐来的太迟,那些日盛国的将士们变为尘土,再没有可能被他们带回去。
这次日盛国的诚意很真诚,彻底屈服在旦夕国的面前。
这位皇太子乃是日盛国的储君,太子的第一人选,日盛国派出如此重量级的人物,就是为了向旦夕国的国君表达他们的诚意和请罪之意。
来往建安城的路上,柳生一刀带着门人弟子,顺手取了不少叛军流寇首领的首级,其中不乏林家人的头颅,作为贡品献给宫锦文。
正是因为日盛国使团的到来,不得不临时撤换了日盛国的大量炮灰们,作为对日盛国盛大使团的交代。
日盛国的皇太子长跪于金銮殿上,拜伏不起,恳求旦夕国的皇帝开恩,从清晨一直跪到正午。
宫锦文和群臣研究之后,为了日后的安定考虑,答应日盛国的恳求,将日盛国的将士还给日盛国。未来的日盛国皇太子,将作为人质,自愿留在旦夕国,侍候皇帝陛下,随时恭候皇上的吩咐。
大量的金银财物,美女如云,被呈送到宫锦文的面前。
日盛国不遗余力地清剿了从日盛国到东海附近,日盛国周围数百里内的海盗,抄没海盗的巢穴,将从海盗老窝中缴获的金银财物,全部作为赔偿金和赎金,还有贡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建安城,向宫锦文呈献。
感于日盛国的诚意,宫锦文和奚青璧研究之后,答应将剩余的日盛国将士,全部交还给日盛国带回去。
此事,柳生一刀在其中的作用不小,他虽然没有明着出面去参拜皇上,却一直带领门人弟子在协助旦夕国清剿叛军,他们的目标锁定了林家和李家的首领人物,每一天都有柳生一刀派的门人,将叛军首领的人头带回建安城,向宫锦文呈献。
柳生一刀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要觐见皇后娘娘。
宫锦文愁啊,这位日盛国的大宗师,怎么就被勾引到建安城来了?
这位日盛国的第一高手,不会深更半夜,偷偷地潜入皇宫,和他的那个小妖精私会吧?
虽然说以柳生一刀的身份,不该做出那样的事情,但是,他不能不担心,那个小妖精的魅力是无穷地。
报应啊,他不过是为了某些目的,忽悠那些外戚才选了几个美人入宫,可是没有宠幸过那些美人,顶多就是摸了摸小手,搂了搂她们的小腰而已。
结果,那几个美人如今芳魂飘渺,他的情敌就上门了。
燕家和凌家的美人,自然是都入罪,随同她们的家族一起被治罪。
明家的美人,一个便宜了他的禁卫军统领铁明雄,一个被明英领回去调 教。说起来,也只有那位比较安分的明家小姐,唯一没有哭着喊着,求着到宫锦山身边去做奴婢的那位明家小姐,算是有一个最好的结果。
柳生一刀本是不想到旦夕国来的,但是在君主亲自登山相求,君命难违的情况,为了将数万日盛国的将士带回日盛国,他不得不亲自前来,违背了当初在东海立下的誓言。
他很无奈,这次到建安来,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见奚留香一面,就在东海所谈过的那些问题,尚未定下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探讨。
为了此事,日盛国的国君派出了十几位大臣和不同的人才随行,准备就此事务必在这次朝拜中达成协议。
柳生一刀从来不看好那些叛军,他以为旦夕国只要有那位神奇的娘娘在,那些叛军早晚会全军尽墨,对此,日盛国的将士们,那些经历了千难万险回到日盛国的将士们,都持有同样坚决的态度。
柳生一刀的态度,还有那些将士们信誓旦旦的话,让日盛国的国君和某些人的心彻底死掉,向旦夕国屈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