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明朝完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在明朝完本- 第1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外省调的粮一向比自己产的贵,桑农们愿意么?”沈一贯还是有些疑惑。虽然说历年来都是如此,可若是再划拨一半的农田为桑田,浙江本省的粮食缺口定然极为巨大,就算是外省增调了粮食,还是不可能完全填补上需粮的缺口,粮价必定要上涨。

    赵志高耐心地解释道:“每亩桑田产的丝要比每亩农田产的粮要高;蚕丝是什么价,粮食又是什么价?这种粮的收益难道还能比种桑还要高?那些农民不知道种什么挣钱?若不是因为条件有限,他们早就自行全部种成桑田了!有了丝源,江苏浙江再增加几千张织机定然不是问题!”

    沈一贯还是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只是一时又想不出来,只好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还有一条,改的桑田仍按农田收税,不许增加税赋!”万历很是有些得意,自己也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看来我大明还是不止朱一刀一个能人地嘛!大家不是不愿意想办法,只是懒得去想办法,自己一逼,这办法不就都出来了?

    “皇上圣明呐……”赵志高有些激动,颤巍巍地跪到了地上,“这样一来,有了政策扶持,浙江的百姓定然踊跃种植桑田,国库今年就能缓解不少了!”

    他的确是很激动。皇上两年不曾上朝,一上朝就关心国计民生,这的的确确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沈一贯等人更是激动不已,也难怪皇上那天要天子降临,上天竟然给我大明带来了如此好运。今后更要实心做事才行,皇上都能幡然悔悟,不再无作为于后宫,我大明当真是中兴有望!赵志高原本有些远离庙堂的心思也渐渐地淡了下来,他觉得,自己既然都一把老骨头了,倒不如用自己的后半生赌一赌,反正再无什么牵挂,若是赢了当千古留名,若是输了,自己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

    万历兴奋地脸色也有些红:“这件事就让司礼监跟工部去办!当然还有户部,赚的银子都入到户部的帐吧!如何入手,内阁这就回去详细议个方略出来,需要谁在那里镇住场面,靠谁去办,到时候往上递奏疏吧!”

    赵志高跟陈于壁,还有张位,几乎同时大声地答道:“是!”

    万历心中激荡不已。多少年了,总算是可以像先皇爷爷那样能有一番作为,自己想出办法来充实国库,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自从张居正去世以来,朝野一度斗争不休,让他心烦意乱,国库也日渐空虚,每年都是入不敷出。幸好还能有个朱一刀保住自己的内帑,虽然不至于也给国库增加银子,但内帑却是他当政以来第一次过了国库的存银:八百万两银子!尽管这不过是每年税赋的一小半而已,却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他清楚地记得,当自己当上皇帝的那天,内帑竟然只剩下了区区不到一万两银子!看着如此空虚的内帑,连张居正也忍不住唉声叹气!

    “可是这件事的具体操作,诸位觉得何人可用啊?”万历忽然又提出了这个问题。确实,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一个熟悉商务,又有能力的官员才行,他觉得现任浙江巡抚程启元没有这个能力。前年下旨让江浙一带提前征收税赋,江浙乃是大明税赋的重镇,可任务完成的最差,程启元因为此事还差点激起民变。让这么一个人在浙江督办此事是很不靠谱的,所以万历也打算听听几个内阁大学士的意见。

    “这……”赵志高的心中还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他倒是考虑过该如何充实国库,可这种事情具体该谁操办,还真是没谱。陈于壁的心中倒是有个人选,只不过这人能力也确实有限。

    “启奏皇上,臣推荐一人,当可以担此重任。”沈一贯突然开口道。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他,多少有些复杂。内阁和司礼监多长时间都没有开过这样的财政会议了,沈一贯第一次参与会议,却能由此得到皇上的垂青,运气不要太好!

    “播州的李化龙。此人有足够的经验和手段督办此事,尽管朱千户曾经给他想过办法,但他自己在播州由拍卖会却衍生出了官办博采彡业和典当业,生意极其兴隆不说,播州现在的税赋有一半以上都是商业税赋;若是依照着以前播州的情况,能不能收上来还是个大麻烦,可现在,苗人视他为财神一般,因为他允诺取消苗人所有的税赋,并且可以得到当地府县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当地苗人到县城中去为官府和私人打工,并且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表面上看,取消苗人农业税赋减少了府库收入,可实际上,由于苗人的收入增加,消费也大大增加,当地的酒楼,青楼等生意相当地火爆!皇上您也许不知道,播州现在已隐隐成为了川贵边境的商户周转中心了!”沈一贯侃侃而谈,周围众人听得是目瞪口呆,这种事情,他沈一贯怎么就知道的这么清楚?

    “臣在吏部,每年都有年察,李化龙每次来吏部都要把他所做的一切制作成奏疏然后上交,臣每月都要评阅的。”沈一贯可不再会给陈于壁任何收拾他的机会,一看陈于壁要张嘴,抢先就把事情说了个清楚。

    万历重重地点了点头。李化龙竟然还有这等才华,以前倒还真没看出来。不过这些事情若是真实的,那改稻为桑的举措让他去督办,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还有其他的人选?”万历满心希望赵志高能再提出来一个。毕竟您老人家才是辅,这种财务会议让一个吏部侍郎抢了风头,怎么也不好可赵志高摇了摇头,诚恳地对万历道:“皇上,沈一贯的人选,老臣附议。”

    陈于壁也不得不拱手道:“臣等也附议。”

    既然如此,万历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就是李化龙了!让他把播州的事务交接一下,封他为监察院浙江监察御史,督办此事!司礼监要给杭州织造局打好招呼,李化龙所做的一切,杭州织造局务必全力配合!朕要等他的好消息!”

    这道政令到了李化龙的手里,他百思不得其解。朝廷居然要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的策略,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初衷倒是没什么话说。可要把浙江的稻田划拨一半为桑田,那稻农可否愿意?还有,粮食产量一旦下降,全浙江的粮价势必上涨,就算是从邻省调拨,官府也是完全可以控制数量。如果百姓都买不起粮,此事为之奈何?若是有人借这个事情煽动百姓闹事,为之奈何?如果浙江官场上下一起蒙蔽朝廷,以改稻为桑之名强征暴敛,为之奈何?

    他突然觉得这是一个火坑,正张着大嘴等着自己跳下去!内阁的几个辅次辅都穷疯了吗,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做?如果要想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第一件事情不是把自己调过去当监察御史,而是应该整肃当地吏治!

    整 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201章

    李化龙在惊恐之余,对于内阁的决定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应时间和机会了。内阁是用急递下到播州的,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在三天之内赴任。可是他走了播州这一块又该交给谁?仓促之下,也只有张飞可以信任了。于是他匆匆地跟张飞交代说,无论是谁接手播州,一定要保持住稳定,播州绝对不能再乱,苗人的心现在已经向着官府,这是件好事,但也极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在赶赴浙江的路上,他悄悄地给朱一刀去了封密信,询问去了浙江到底应该怎么办?老朱这一阵子正忙着训练毕飞翼空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东西,刚刚完成所有人的试飞训练,立刻就遣人去皇宫报喜。皇上那会儿还在跟内阁司礼监开财务会议,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喜笑颜开!这才出言抚慰各方势力,群臣们不知道皇上因为什么这么开心,先恭贺了再说。

    大家没有问,皇上也没有说,其实他开心,就是因为老朱的毕飞翼空军成军了。一共三十架毕飞翼,每个上面可以可载两人到三人,也可以载一人,带两桶三十斤的炸药。当载三人时,度还可以,高度就降低了,稳定性却大大增加,完全可以当做原始版的运输机,适合于夜间偷袭或者突袭敌方营地,扰乱敌方军心;当载一人带两桶三十斤炸药时,就成了原始版的轰炸机,度降了下来,高度还可以,适合于夜间轰炸敌方的指挥中心——当然,那两桶火药都是用熏香点燃,上天前要先把三尺长的五根熏香带上,空中时没法用隧石点燃引线的,熏香这时就起了作用,只要不灭,五根可以坚持至少三个时辰!

    在经过了大量的试验后老朱现,这三十架毕飞翼携带两桶炸药时的威力简直堪比火炮!它完全可以轰炸火炮所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对方的粮草辎重营,或者是大型的攻城武器。但毕飞翼的缺点依然存在:对弓弩的防御还是太差,因此只能应用在夜间。但即便如此,工匠们依然激动的老泪横流,我大明的敌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装备?自古打仗最重士气,如此神器一出,先对敌人士气就是个重大打击!就算对方现了弱点,谁又能在黑压压一片如同天神一般的毕飞翼前保持镇定?

    看了李化龙的密信,朱一刀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皇上怎么会想出这种馊主意的?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一旦放到现实中,只怕会被浙江官场那群烂和尚把经给念歪!先划拨一半的农田为桑田,那浙江本身农田的收成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是不能靠外省调拨,但浙江省内的粮价必定会被商户们抬高,在外省调粮到来之前,完全可以想象到浙江省内的粮价定然比油还贵!大批的百姓买不起粮食,民心思变,必然会出大麻烦。

    其次就是官府。官府在这个时候不仅不会限制商户的擅自提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反而会跟商户们沉溺一气,从中分一杯羹,这就意味着外省调粮被人为地阻止了。浙江省内粮价飞涨,蚕丝多如牛毛因此变的不值钱,商户们完全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蚕丝,再高价把手中的粮食给卖出去。到最后损害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更是大明的根基!

    可老朱现在不过就是个千户而已,不顾一切给皇上上奏疏?这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万历好不容易想出一个点子,谁要是贸然地否定掉,那就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可是李化龙言辞恳切,求朱一刀再救他一命,老朱又怎么拒绝?这个所谓的国策有一个走不好,死的可不仅仅是李化龙一个人!

    再三思考,朱一刀赶紧给李化龙出了个点子:现在别管其他,到了浙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稳定民心能不能做通浙江府衙的工作,只要农户们愿意改种桑田,官府出资给他们补助,另外将来桑苗的售卖将由官府一力承担,保证桑农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不然这政策只要宣布下去,浙江农户只怕立刻就会造反!

    李化龙看着这个点子,半晌无语。朱千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让自己去浙江蹚这趟浑水,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的主意!可是不去又不行,他现在只感觉脖子后面悬着一把刀,什么时候砍下来却不知道。争取浙江官府给桑农补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还要他们负责桑叶的收购,朱千户难道不知道,这桑叶的收购向来都是杭州江南织造局的差事?官府又怎么会为了桑农去得罪内廷直属的江南织造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