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歌-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陵锋哪里料到这胖丫头语出惊人,眼下这情形,叫自己的面子往哪儿搁呀?偏偏九郎此刻一丝帮衬的心都没有,竟然也跟着起哄。

    想到寻常女子,哪里会如此开口,安陵锋自然认定此女只怕就是楼相家的痴女了。想他洛家九郎亦是个命苦之人,竟被赐婚与这等女子,安陵锋如此一想,心中又有些释然了。

    “帝后驾到——”

    小太监尖细的嗓音打断了一时的欢愉。

    “说说,都在高兴什么?也叫本宫乐一乐。”帝后身着繁缛的凤袍,在宫女的相扶下,带着三公主安陵若雅,眉眼带笑的入了场。

    “帝后娘娘千岁!”

    众人起身行礼。

    “都坐吧,今日是本宫为南宫公主践行,大家高兴就成,日后也叫公主心中有个念想。”

    帝后意有所指的一番话,叫众人听出了不同的意思。

    大家谢了恩,这才落了座。

    “都说说,方才为何事所乐?叫本宫甚远便听见满殿的笑声。”

    帝后扫一眼在场众人,目光在锦歌与洛绎身上滞留了片刻,便划过众人,和煦地笑问。

    “帝后娘娘,方才是楼相千金在拿肃亲王世子说笑,唤了世子一声叔父……”

    南宫燕捏着锦帕,掩唇一笑。

    那晚自己与楼相之事帝君帝后拿捏的紧,因此此事并未在宫中传开,眼下这满殿之人自然猜不出自己与这丫头曾有过当日尴尬。

    但那一日之辱,叫南宫燕整整三日寝食难安,直到传出楼相断袖,却依旧不曾流传出自己当日与楼相的……

    南宫燕乃堂堂青玄国唯一的帝姬,为了楼墨年一等就是三年,几时受过这等羞辱,心中自然是怨愤难平,只等着此次回去,定要在父王面前参他一本。

    一国公主在他国受了奇耻大辱,自然全民激愤,等到他日大军逼境,她倒要看看,大夏要如何对子民交待!

    南宫燕被仇恨迷了眼,哪里还顾得上南宫臣先前对她说过的话:此事蹊跷,待本王归国后再议。

    他南宫臣不过是个亲王之子,若不是自己是个女儿身,何时轮得到他来执政?南宫燕心中恼恨,却丝毫不敢表露在面上,只将一切当作笑话一般说与帝后及众人听。

    众人这才醒悟,原来这洛公子身边坐着的,竟是楼相家的小主啊!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这出口就是不一样啊……

    锦歌虚心接受着众人投射而来或鄙夷或嘲讽的目光,面上依旧一副呆萌,忍不住欢喜地又瞅了洛绎两眼。叫外人看起来,颇有些不矜持的意思,一时鄙夷的目光更多了。

    “这……楼小主倒是冤枉了世子……”帝后哪里料到锦歌如此一出,正不知道如何接话,却听的殿外的小太监尖声禀报道:

    “承安亲王驾到——”
第72章 威逼利诱
    秋雁殿中谁人不知承安亲王近日受了罚,堂堂亲王竟被赏了板子,这才大夏祖历上,都算是头一回!

    听闻承安亲王要来,众人纷纷不约而同的往殿外看去,若不是因着帝后和邻国公主在场,只怕一个个恨不能伸长了脖子。

    因着突然的一出,倒是叫众人将注意力从锦歌身上转移了去。

    锦歌对这手下败将不慎有意,依旧规矩的端坐着,若不是身旁洛老九瞪着她的目光凶狠了些,她只怕要伸手捡案上的果盘来吃。

    七王爷在众望所归的目光里进了殿,身形瞧着倒是无碍。上前规矩地行了礼,给帝后娘娘请安便入了座。只在落座时,稍稍拧了拧眉,到底是出身皇族,竟是这般,亦不曾叫人瞧出半分不妥来。

    众人虽不曾瞧出什么端倪,倒也觉得过瘾,自然只敢在心中偷乐。

    这个七王爷那可是双月宫里出了名的“瘟神”,除却帝君帝后,哪家望族不曾遭过他毒手?上至撒泼耍横,下至挖人祖坟,无论哪件事情扒出来,都够说书先生挣满三日的银子。

    只因帝君护着,他又是先帝宠爱的幼子,众人也只敢在心里怨愤罢了。

    如今这般受了罚,大伙儿心里如何不乐的喜庆?

    “七皇弟来了,咱们就开始吧。”

    帝后说着话,眼神看向坐在她右手边的南宫燕以及南宫燕身旁的南宫臣。

    今日南宫燕才是主角,自然是要给足了面子才好的。南宫臣贵为世子,又是日后的储君,眼下救人有功,自然也得作为上宾款待。

    南宫燕笑着点了头,南宫臣朝帝后颔首一礼,帝后满意的看向一旁的乐官。

    片刻,便有一群美艳的舞姬入了殿。声乐一起,舞姬们翩翩起舞,堂下看客举杯欢饮,场面倒是融洽的很。

    锦歌本是那种扎在人堆里,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角儿。参加宫宴,只要自顾自的吃喝也就罢了,偏偏她今日坐在了洛绎的身边,此人光凭一副皮囊便能叫人看直了眼。何况文韬武略五一不通,又有着神武侯少主人的身份,自然分外夺人眼球。

    众人瞧准了洛绎仿佛并不愿搭理锦歌的状况,不时的有人想凑过来八卦一趟,只因洛绎面上挂着“生人勿进”的表情,自然也只敢放在心里想想罢了。今日乃青玄帝姬践行宴,若是得罪了这位小祖宗,只怕要闹出多大的事儿来。

    坐在上席的承安亲王瞧着众人本着息事宁人的姿态,心中倏地蹿出一团火来。

    嘿!好你个洛九郎!明明托自个儿替他教训这位未来的夫人。眼下倒好,这二人竟然大庭广众之下坐在了一起!这叫他这顿板子吃的着实是冤了些。

    稍稍平复了胸中怒意,七王爷安陵飒举杯笑着朝洛绎道:

    “我说九郎怎近日不曾来我宫里叙旧,竟是不舍得娇妻啊,来,本王敬你与楼小主一杯!”

    声乐嘈杂,然七王爷这番话仿佛是运了内力,叫在座诸位都听得清明,一时间又纷纷敲好戏般看过来。

    锦歌正认真的对付盘中一块红烧肉,闻言只得放下筷子。好歹也是亲王敬酒,哪有不接之礼?

    锦歌提起杯盏,一瞧众人这八卦神色,不由得又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身旁的洛绎。

    见他面色果然有几分不自然,眸中仿佛一滞,却是未曾解释半句,便仰头一饮而尽。

    独留锦歌一人傻傻端着杯盏,也不知该喝还是该放。

    “九郎怎这般不知风情?楼小主的酒水尚未动半分,我看……还是九郎带饮了吧?”

    七王爷仿佛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二人一般,出言揶揄道。

    众人听闻,面上也露了几分调笑的喜色来。就连帝后面上,都挂着笑意,纵使千般不愿,洛绎终究是被指了婚的。

    帝后不禁又转脸看了身旁的安陵若雅一眼,见她正偷偷打量着南宫臣。察觉到母后投来的目光,面上有几分讪讪的,帝后眉头微微一蹙。

    洛绎抿着唇,不发一言。头上紫玉八宝冠仿佛散发着阴冷的气息,锦歌不用看也能猜到他此刻心情有多差。

    “本宫听闻近来二位喜结姻亲,当真是喜事一桩,本宫敬二位一杯。”

    见场面有些冷了,南宫燕不忘拾柴添火,倒真真是与七王爷联起手来。

    洛绎阴着脸,只得又饮了一盏。

    锦歌猜不透洛老九这面色为的是哪般,就算是自己冒失地坐在他旁边,也不至于这副臭脸吧?

    低头饮了一口杯中之物,锦歌倏地有些明白了,这酒……竟是那日与三公主和七王爷一同饮过的。后来听人说起过,这酒好像是叫半生醉,后劲极大,难怪当日七王爷不受控的醉倒了,这才出了丑。

    洛老九那日与他爹为自己庆生时,只饮了三四壶便醉倒了。锦歌猜想,洛绎这臭小子,只怕是察觉出七王爷这是要故技重施,而这次对象,仿佛更像是他。

    锦歌压着心思,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有了南宫公主的开头,底下众人便开始纷纷壮了胆子前来敬酒。今日席中皆是皇亲贵戚,洛绎平日里虽是胡闹了些,但这些礼数却还是知晓的。

    无奈之下,洛绎与锦歌又相继饮了数盏。

    锦歌坐在一旁,瞧着洛绎原本阴沉的面色,眼下愈发的红润,便猜出这小子只怕撑不过几盏了。

    尽管面上显了色,却丝毫不影响这厮的俊俏模样,一袭华丽的月牙色锦袍,衬得这厮仿佛天上仙人一般。

    七王爷倒是对洛绎这个不善饮酒的弱点很是有把握,变着法儿地过来劝酒。那南宫燕不知为何,仿佛与七王爷一拍即合一般,二人轮番上阵。

    几圈下来,洛绎的身形都有些不稳了。而帝后面上,却是欣喜一片。

    锦歌依旧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冷眼瞧着二人联手对付洛绎这厮,只顾默默地吃着盘中美食,不时应付着过来敬酒的人,心中快哉。

    因自己是大病初愈,又是女子之身,敬酒的人多半只让她沾些酒,意思到了就好。洛绎就没那么幸运了,一盏接着一盏饮,连吃口菜的功夫都没有。

    锦歌心里正乐着,倏地感到一阵酒气从耳边袭来,芳香萦绕,回味无穷。

    “下面的酒你来挡。”

    锦歌诧异地盯着面前灿若桃花的俊脸,心中想着,他莫不是喝高了,把自己当作了身边的纨绔兄弟?

    不等锦歌回过神来,身旁之人又道:

    “你若不从,我便将你每日下学后的行迹说与众人听……”

    锦歌大惊!

    盯着面前少年因饮酒过多而略显迷茫的眸子,半晌说不出话来。

    终于在他毫无条件可谈的眼神里,锦歌认命地点了点头。
第73章 敲山震虎
    “洛公子文韬武略,果真是得了神武侯之真传,妾身敬洛公子一杯,还望洛公子莫要嫌弃。”

    锦歌刚应下洛绎不久,正拌鸵鸟装,呆呆的研究起盘中最后一块红烧肉,立时便有一华衣妇人提杯敬酒。

    洛绎此刻头有些昏沉,抬眸看了一眼对面之人,见锦歌眸中尽是迷茫之色,不得已在她耳旁提点道:

    “户部尚书之妻杨氏,乃帝后远方表妹。”

    锦歌闻言一哆嗦,今日这一个个果然是大有来头啊。

    “杨夫人,今日洛郎多饮了些,小女待敬夫人可好?”

    锦歌不过十二岁的女娃娃,说话声很是童真,肉乎乎的小脸蛋粉扑扑的,叫人看着倒也舒服。

    “哦?”

    杨夫人仿佛很是意外,见洛绎面上确实染了酒气,倒也不好再劝,不自禁的朝左右看了看。接收到旁席八卦的目光,只好笑着应下了。

    二人掩唇,酒水吃尽。

    杨夫人正要放下酒盏,锦歌又满上一杯,朝杨夫人道:

    “素闻夫人好才情,小女心中很是敬仰,便以此杯敬夫人,愿夫人万事顺遂。”

    杨夫人闻言一惊,想来自己仿佛并不曾有多少才名在外,心中一时有些不敢当的意思。但如此场合被丞相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