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3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见,还有很多的东西,他藏在了其他的地方,这些藏起来的东西威廉·丹彼尔后来大多数都没能找到。

而海盗这个职业的风险性,在大海上漂泊消耗掉的大把空白时间,以及职业生命的年限,也足以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些终生为之奋斗的事情。

但是鬼子六这边可就不同了,他本就是满清的亲王,地位之尊崇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咸丰之后他更是手握重权,实际权力要比当时的小皇帝大得多,又有想要废帝自立的念头深扎在脑子里,搜刮起来自然是更加的顺手和肆无忌惮。

再加之当时的东房虽然遭受西方殖民者的掠夺,但是民间财富的隐藏力量依旧是相当厚重,而且华夏几千年文明繁衍流传下来,其中一流的财富更是无法想象丰富。

所以,从可供搜刮的质或者量上面,鬼子六都占有者很明显的优势,手里的底子厚过那两边是毫无疑问的。

更别说鬼子六留下这里的财富宝藏,那可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想要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基础。从他留给子孙这里就是他们家翻身的本钱这句话话当中,就不难看出他的自信,他可是亲王,还是一个想要上位的亲王,没有一个庞大的财富基础,哪里还敢妄言天下呢。

张辰也实在是对这鬼子六有些佩服,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啊,哪怕是加上他手底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或者武装,他也只是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古代人,是什么样的办法才让他弄出这么大的一座宝藏来。

来之前张辰和宁琳琅都以为这里应该是一座军备武器库,或者是什么传说中的满清龙脉之类的所在,哪知道进来之后却发现只这样的一个状况。

这么大的一座宝藏,的确是让张辰有些兴奋了。收拾好这些金银之后,放眼看过去,整个四千多平米的建筑中,严严整整地分成了七个区域,每一处安置的东西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

强光灯的效果很不错,把这里边已经照的通亮了。黄白之物所在的是进门后左边差不多中间的区域,在这里向入口处过去就是安置文玩古物的区域,大约有数千件的玩意儿都摆放在一只只紫檀木的多宝阁里,很是显眼;靠近入口处的区域则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箱子,还不知道里边是什么东西;而左边最靠里的区域就很明显了,几十只青铜大鼎分排摆放着,还有一些放在长案上和搁几上的盒子之类。

在对面,也就是入口处的右边,最靠近入口处的那里张辰进来时候就已经看过了,是这里占地最大的一个区域,几乎占到了右边地区的四分之三那么大,全部都被大型的木料占得满满的;再往前又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箱子和盒子,还用大型的木架架起来好几层,看起来有些里边装的应该是轴子;最前边则是一些床座一类的东西,还有用木棍香菇交叉模仿人形的架子,上边架的是一些衣物之类的东西,看起来珠光宝气的很有些意思。

而最前面石壁前的中间位置,则是一个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四十多米宽,七八米高,在石壁前占了差不多六七米位置的样子,石壁上的画面是九条以不同形态盘旋着的大龙,这东西张辰很熟悉,他看过可不止三次两次了。

而且在他释放出意念力去观察的时候,整整十层绿色的光芒在表面流动,这可是明初时候的东西啊,原件可是还在当地供人参观着呢,这里又是怎么回事。而在这个两米左右厚度的影壁后面,还藏着另一件和这个差不多的玩意儿,只是尺寸上有些缩水,差不多三十米左右宽,高度只有三四米,厚度也差了一倍还多。

这件在意念力作用下却只有四层绿色光芒,应该是和乾隆改建宁寿宫时候烧的那件在同一时间,可那件也在远处放着呢,前段时间张辰还见过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鬼子六也太神通广大了吧,张辰有时候也自认为自己是这个时代最神奇和神通的人,却没想到鬼子六却更加的神奇,实在是让人震撼。

第四百二十章 罕见的方形四足宣德炉

整个地下建筑内的区域划分全部是用屏风来设置的,每两个区域之间都有六到八张屏风相隔,把所有的七个区域划分的倒也齐齐整整。

隔在金银和青铜鼎之间的是六张超级大的三十页紫檀木屏风,两米左右的高度,宽度应该在十二米往上,每一扇全部都是花鸟纹的镂空雕刻,看起来应该是在整板上搞出来的。这么大的尺寸,又都是上好的紫檀木,工艺也十分的到家,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大手笔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年代稍微有些短,都是鬼子六那个时候做的,可即便是这样,也都很了不得了。

一般来说,高档的屏风都是用紫檀木来做整板或者外框,这样镂空雕刻的,只要搞错一处,那这一张板子就算是废了。想要做好,就必须得具备不计代价和有足够的高级匠人,首先这四十多公分的紫檀整板就很难搞,在那个年代里,也只有皇家贵胄能够做到了。

而且从尺寸上来说,四五米的屏风就算是大号的了,一般的都在两米左右,达到八米以上就要算是巨型的,十米以上的已经算是极为罕见,这十二米的超大紫檀木镂空老屏风,反正张辰是没有见过。

金银和文玩之间的隔断,也一样是紫檀木的镂空雕刻屏风,不过要比另一边的六张要小一些,纹饰也不大一样,是十张二十页的山水纹屏风。但山水纹想要用镂空的手法表现出来就更加有难度了,虽然只有八米多的尺寸,但是胜在工艺更好一些。

时不我待,整个地下建筑里的东西数量难以计算,张辰和宁琳琅也顾不上仔细欣赏这些古之大匠的杰作了,反正回去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最重要的是收纳。

把这十六章屏风收起来,又看了一眼靠里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鼎,张辰还是决定先去看看靠外一点的文玩,在所有的古玩文物之中,张辰对于青铜器的喜好并不是最大的。

自小就是在张百川的教育下,对书画类和古籍类的东西吸收了很多的知识,再有董老和李天平的指点,在玉器和瓷器等方面也有不少的知识积累,这两年以来,所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却是唯独对青铜这一项,从小就没有作为最重点的来学,只是出于不得不学,不得不通晓的无奈。而且自从用意念力淬炼过之后,大脑的发达程度暴增,在学习的同时把青铜的知识也都吸收了,所以才显得在青铜方面同样比较突出。

之所以选择去看文玩这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哪一排排的多宝阁之中,有一只上边摆放着的全部都是铜香炉,而且其中的两只还甚是与众不同。

张辰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别说小小的香炉了,禹王九鼎那样的物件也都在他的手里,二十几只香炉基本是难入他法眼的。但是这一架上的香炉确实不同,虽然他手里的东西有数以万计是比这些东西还要高的,可奈何这样的东西他手里没有,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物以稀为贵了。

如今张辰手里的藏品上百万,却没有一只正经的宣德炉,这也着实是一个遗憾。而宣德炉偏偏又是很多藏家都比较向往并且梦寐以求的宝贝,能够有一只宣德炉,说出去那可是很有面子的。

当初在例行的斗宝大会上,任志不就是想要用一只宣德炉来夺魁的吗,当那只宣德炉出现的时候,任志的表现就已经是那种夺魁后才会有的了,可见宣德炉的魅力之大。可惜的是他那是一只假炉子,不但没给他带来想要的地位,反而把马上风也搭上了,最后还被马上风敲了不少的钱财了事。

宣德炉得名于大明宣德三年铸的风磨铜香炉,后世模仿者数不胜数,也留下了不少的仿制精品,但是存世的却是少之又少了,而宣德三年的更是屈指可数。

现在市面上的宣德炉也可以说能用数之不尽来形容,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现代的仿品,毫无价值可言,充其量也就是个百八十的成本而已。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晚清明国时候的,甚至撞大运的话也能找到晚明或者清早期和清中期的,那价值就要更高一些,最好的也有很不错的价值,但是相比于真正的宣德三年货,品质就要差很多了。

就张辰送给老爷子张问海用的那只,就是清中期仿品之中比较精致的,当时花了很少的钱搞到手,也算是捡了一个小漏,到现在估计也能值个三二十万的。

当时任志拿出那只赝品炉子来,还真把张辰给懵了一下,那炉子的确是很漂亮,做的也很仿真,如果不用意念力去观察的话,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发现问题。最开始的一霎那间,张辰甚至都有些羡慕马上风了,搞到那么漂亮的一只炉子。

现今存世的名炉张辰也见了个七七八八了,真正符合宣德三年品质的不过双手之数,其它很多都是在宣德朝之后制作的,也有几只满清时候的仿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不是说那时候的人都在仿制宣德炉盈利,那时候的宣德炉虽然也有很大的名气,却远远达不到今天的程度,再说那时候的人作假还没有猖獗道现今的地步,基本都是以乐趣和欣赏为主的。

尤其是一些皇帝下令仿制的,就更加没必要以盈利为目的了,一个皇帝弄这个,他能卖给谁呢。再折回来说,如果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那就更要做到精益求精了。老年间能有空惦记宣德炉的人,除了乾隆那样自以为天下第一,把玉琮当辋头的傻X之外,可真没几个好糊弄的。

张辰才多大啊,离三十还差好远呢,哪怕是有意念力帮忙,也有很多缺憾是自身弥补不了的。宁爷在收藏上搞了大几十年了,民国的时候就饬查古玩界,那时候的玩意儿可比现在多多了;尤其是到了欧洲之后,走了多少的国家去憋宝,硬是没拿下一只正品宣德炉。

整个张辰的师门里,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包括陈老、董老、张百川、李天平等等,也是没有宣德炉在手的。据说当年张辰的师祖手里有过一只,但是却在清末战乱的时候给丢了,至此以后师门中就再没出现过宣德三年货。

可见真正的宣德三年货是多么的稀少,现如今一只都已经到了几百万甚至更高的价格了,依然是有价无市,手里有货的都是不怎么在乎钱的,谁舍得放出来呢。

不止张辰兴奋,宁琳琅也是看着眼直,前面不远出的多宝阁上,可是摆放着二十多只香炉,从外形上看基本都能和宣德炉挂上。鬼子六在当时可是排名第一的王爷,手里的好东西绝不会少了,这么多里边有个一只两只的,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吧。

刚刚都把心思放在清点金银的事情上,现在弄好了,注意力自然就投入到其它的事务上。两个人快步走过去,一边走,一边使劲地顶着那些炉子,就怕是一眼不看炉子就能跑了似的。

张辰在过去的路上,已经释放出意念力去观察了,成色果然不错,最少的也有三层绿色的光芒,最多的九只表面的绿色光芒达到了九层,这里边很可能就有宣德三年的啊。

两处之间相隔并不远,几步之间已经到了那只多宝阁前面。

宁琳琅拿起一只差不多二十厘米的直径,七八厘米高度,表面略呈淡金色的双耳炉子,在手里细细地摸了一遍,上边的些许灰尘全部褪去,在强光灯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线。

用手稍微把灯光遮起来一些,里里外外地仔细看过之后,把炉子举在张辰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