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4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这时候,张辰做了一个决定,今后但凡出来探宝,就不能再带着宁琳琅了,哪怕是再刺激,再能让人享受,也不如那么一次机关的启动多带来的伤害来得刺激和恐怖,小师妹是他心中的至宝之一,绝对不能受到伤害的。

如果直说探宝的危险,依着宁琳琅的性子怕是更要陪着张辰了;可如果不说危险的话,又实在找不到什么掐当你的借口。看来也只能是回到京城以后慢慢劝说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干脆尽早把婚结了,让她怀上孩子,有了孩子她总不能还跟着了吧。

只是现在还不是细想这件事的时候,等待机关断开已经有费掉了一些时间,距离之前设定的时间只剩下四十多分钟了,最多可以再这里拖延二十分钟。再晚可就不能保证出去还能不能见到帐篷和摩托车了,虽说这里是荒郊野外的,来的路上也没有见到什么行人,可这里还是有路的。

刚才在观察地下机关的时候,张辰通过意念力观察到,这座地下建筑其实是两层的,第一层是放着这些宝藏的空间,而下面的那一层则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机关,简直要比最精密的钟表还复杂很多,这样的机关足以把这座地下建筑完全毁掉。

可是张辰却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么复杂且威力巨大的机关启动之后,居然能够把这里的大部分宝藏在毁掉这座地下建筑的同时另行保护起来,而不是他刚才在没有断开机关之前想的那样,会因为建筑的毁坏而把这里的宝贝都连着毁掉。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座地下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地机关,里边有包含着若干的小机关,而这些小机关又和大机关相连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以小范围启动,而且还有几套不同的启动方案。

这样的机关简直是恐怖啊,张辰也算是博览群书,且又博闻强记的典型人物了,但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古籍或者著作中见到过有这样机关的记载,就连类似的机关都没有见到过。

能够设计并且建造出这种机关的人,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绝世之才,鬼子六是从哪里找到这样的宝贝人才的啊。这种人的能力可不止在机关设计这一个方面,要知道这么庞大的机关所涉及到的,是包括物理、几何、算学、铸造、工程学等等,甚至包括到心理学方面的若干学科。

不说这个设计者和建造者,就这座地下建筑本身,那就是一座蕴含了极为的各种高段位知识的宝库。张辰已经觉得,应该把这座地下建筑也一并搞回去,这也是一件绝无仅有的超级古董啊,虽说这个头确实是大了一点。

可想要搞回去并不那么容易,是有一定风险的。首先要用意念力把建筑周围上下前后左右五米范围内的土壤都弄瓷实了,然后再把五米开外的泥土都阔开去,尤其是在入口想你外的地方,必须把与目标建筑整体高度、宽度相同的尺寸上,横向和纵向都腾出一个足以让这座建筑物可以松动甚至移动的体积来。

也就是说,这座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再加上预留出来的上下左右各五米的总面积,乘以前面的通道的长度,差不多就要把这么大一块体积的山体给弄松动了,这才能把这座建筑物给整个儿弄出来带走。

想要悄无声息地把山体搞松了,这个倒是不难,以张辰目前的意念力来说,只要在清点检查剩下的物件,以及往出走的路上这段时间之内,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而且,这样做可以完全瞒住宁琳琅,完全不可能露馅。

这里边的难度在于,当张辰把这座建筑物从山体里取走的时候,很可能会造成山体的坍塌,在那时候要保护宁琳琅和自己的安全很重要,如果稍有不慎,两个人就很可能会被山体塌陷的泥土掩埋在下面。

而一旦成功之后,这座山肯定是要坍塌一部分的,毕竟把那么大一块山体都给搞松动搞空了。山体坍塌啊会带来什么张辰不是很清楚,但肯定是对自己不利的,也许会被认为是什么异动,也许会引起蒙古政府方面的注意。

一旦那样的话,如果不能再第一时间离开这里,离开塔雅克林镇,以最快速度回到乔巴山去。那就有可能会被拦截在半路上,他这个共和国高级领导人的亲属,坐着私人飞机来到蒙古,就是为了到这鬼地方来转上一圈,这话说出来真是连鬼都不信。

接下来的麻烦可就大了,总能不能把沿途的相关人员都干掉吧,那样将会引来更大的麻烦;但是要让张辰放弃这座可以说是史上最神奇建筑,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这件事上,必须要谨慎又谨慎,争取不发生一点点的问题,顺利平安地回到乔巴山。

张辰刚才就注意到了,在这座地下建筑自毁的机关上,对于青铜鼎这一片的保护是最强的,也就是说这一片区域里有鬼子六最想保护的东西。

可张辰看来看去也就是一些青铜鼎而已,难不成还能比得上禹王九鼎那么厉害吗,而这里的鼎基本上都是商、周和秦汉时期的,甚至还有一些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鼎,最夸张的就是四只宋鼎和两只元鼎了。

这些鼎倒也都是不错的东西,件件都是精品,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工艺。

那几只宋鼎和元鼎都是仿制商周时期的鼎来制作的,但是在工艺上都达到了极致,仿制出来的东西要比原本的更加像是商周时期的东西。

七只南北朝时期的鼎和三只隋鼎,也都做工那个很不错,但是却少了一些商周时期的元素,应该是当时的人专门制造的,并不是为了模仿商周遗风。

商周和秦汉时期的鼎最多,一共有七十只。其中能确定属于周鼎的最多,多达四十一只,商鼎也有十二只,汉鼎要比商鼎少一只,秦鼎最少只有六只。

但是在这些鼎的最前边,也就是离九龙影壁近的方向上,有九只唐鼎单独放在那里。而这九只鼎,则是完全按照商鼎和夏鼎的模式去做的,也可以说是像极了夏商时期的青铜大鼎,如果张辰不是有意念力帮忙,想要看出来还真不可能这么快这么远。

张辰首先是疑惑了一下,然后脑子里马上就出现了一个“九”的数字,跟着就笑了。这不就是在仿制禹王九鼎嘛,这东西可是掉脑袋的营生,民间是不敢随便制作的,一旦出现肯定就要和皇帝、天子什么的扯上关系。

张辰先不看那些商周秦汉时期的,却是拉着宁琳琅到了最前边那九只仿禹王九鼎的唐鼎前,笑着对宁琳琅道:“琳琅,你来看看这九只鼎,能不能看出来像什么。”

宁琳琅绕着九只鼎走了两圈,细细比较之后,才回来站定了,说道:“这九只鼎的大小是完全相同的;鼎口沿的高度比我的手肘略高,应该在一百一十到二十公分之间,加耳的高度应该在一百四十公分左右;鼎口直径大约在一米左右,腹部的直径大约有一百一十公分多一点;这样的鼎已经算的上很大的鼎了。

这鼎的外表看上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一些细微的纹饰上不尽相同。鼎腹内的铭文却是每一只鼎就有一个样子,基本没有相同的,但是这些铭文我却没有见过,也许这本身就不是一种文字,而是一些简单的符号。

师兄,如果不是禹王九鼎现在就在唐韵摆着,而这九只鼎上的纹饰有些混乱,我都怀疑这就是禹王九鼎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敢说这些鼎腹内的铭文或许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因为我不能确定是不是只有这九只,所以不能肯定。”

张辰听了呵呵一笑,这丫头现在进步越来越快了,而且分析能力也越来越强,看来“高手就是用大量的好物件熏陶出来的”这句话完全有道理啊。如果天天在市场上看那些赝品和当代工艺品,再好的一双眼睛,也得给晃瞎了,哪里还能谈得上高手呢。

点了点头,表示对宁琳琅回答的认可,道:“琳琅,这九只鼎也可以叫做‘禹王九鼎’,虽然这是假的,却真在历史上以‘禹王九鼎’的名义存在过不短的时间。

确切的说,这九只鼎是唐太宗李世明在位时候铸造的,当时有一位大臣为了讨好李世明,就私自找人铸造了这九只大鼎,搞了一些自己都不认识的铭文在上面,当做找到的禹王九鼎进贡给李世民。

这可是代表者上天的受命啊,效果一点都不必传国玉玺小,结果李世民还真就相信了。最后还是魏征站出来揭穿了这件事,劝谏唐太宗不要在这些东西上费心思,还是勤于政务最重要。

我小时候曾经看到过父亲带回家的一本古籍,上边就说到了这件事,当时还以为是一个故事呢,哪知道今天居然还真的见到实物了。那时候觉得好奇啊,也就记得清楚一些,包括这上边的纹饰我都还记得,我来只给你看啊。”

稍微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张辰给宁琳琅指出了他所记得的那些和这九只鼎所温和的地方,还真就是完全一样。张辰在见到这九只鼎的时候,就想到了那本古籍,但是让他确定下来的,还是神奇的意念力,鼎身上两层红色的光芒告诉他,这是唐代太宗和高宗时期的物件,而符合史料的也只有他记忆中的那九只了。

在华夏历史上,九鼎从来就被认为是国之重器,而九五之数从古到今都被认为是最尊荣的,即使在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难从上位者们那里看到九五的架子,老百姓谈起朝廷所说的还是九五之尊的事情。

今天这样的高科技文明了,人们依旧还有这样的说法,何况是一千几百年前的人呢,更何况主角还是一个皇帝,属于最容易被这种事蒙蔽的人群,高危啊。

鬼子六能把这九只鼎找来,还真是煞费苦心了,他哪里里知道,真正地九鼎早就让吴三桂给搜罗去了,就藏在滇缅边境的山洞里。他得到的不过是九件赝品而已,而他自己也不是第一个上当的,在他之前至少已经有过一位了。

看过了这边的拢共九十五只不同时代、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青铜鼎,张辰才算是知道为什么这片的保护最强了。这九十五只鼎里边,有七十四只就是天子鼎,更有九只是被鬼子六认为的禹王九鼎,像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不被严加保护呢。

话说回来,这鬼子六还真是够强大的,他找来的这九十五只鼎,每一只都是带着铭文的,这可是很了不得的了。除去那九只伪禹王九鼎外,其它六十五只天子鼎的铭文都有很清楚的表达,是哪朝哪代的哪位皇帝或天子铸造的。

最让张辰觉得有趣的,就是这些天子鼎并不全是商周和秦汉时期的,反而七只南北朝时期的,和三只隋鼎、四只宋鼎、两只元鼎,这些却都是当时的天子铸造的。

正所谓“鼎定天下”,自古以来就有把上位称作“问鼎”的,可见鼎这一神器在华夏历史上的地位。而鼎这种器物在超脱了煮制食物的功能后,就变成了至高权力的象征之一,天子王侯俱都以执鼎为终极追求,直至华夏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清,天子门也对鼎有着极高的追求。

自周天子定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后,鼎就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和国之重宝,各朝个贷的统治者们常常是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直至秦后才有所势缓,但依旧有当政天子为自己铸鼎。

这里的六十五只天子鼎,就是有型在各种朝代更迭交替的过程中得以存留下来的。南北朝的七鼎中宋、齐、梁、陈等天子的都有;三只隋鼎的铭文都很完整,记录也很全面,都是称颂他功绩的;唐鼎除了那九只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