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3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溆嘁匀宋欢樱渲衅锉磺В奖角А

    三万二千幽州军原本一共有二十八名鹰扬郎将,他只带了十二名,另外十六人则是罗艺给他名单上之人,他全部留在涿郡,实际上就把他们清洗掉了,这十六名鹰扬府郎将他将退给兵部,由兵部另行安置,包括韩驰,他也一并退给兵部。

    在他整编的十二名偏将团主中,五名是他从前的铁卫,另外五人是杨家臣向他推荐鹰击郎将,都是仁寿四年杨元庆曾统帅过的五千骑兵中的军官,是五名铁卫的手下。

    苏烈则担任总管府直辖军队的牙将,杨元庆将直辖军由二千人扩大到了五千人,以骑兵为主。

    最后一个团主名额他给了侯莫陈乂,当年曾跟随他作战的大将,经过半个月的整兵配将,他完成了全部调整。

    杨元庆三万余剿匪大军驻扎在易县城外,营帐密密麻麻,延绵数里,杨元庆的中军大帐便位于军营中间。

    大帐内,杨元庆正忙碌地批阅着堆成小山似的文书,这些原本是长史的事情,但由于赵元眳去渤海造船,他暂代长史之事,这些琐碎的事情也一并交给他处理,这些事他做得头昏脑胀,索性将这些文书都扔给了他的文书郎贾正意。

    贾正意就是杨元庆在江都收的那名造假信高手,这几年一直跟着杨元庆,替他处理文书。

    贾正意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文书先整理,然后编写出简要内容,然后杨元庆再根据这些简要内容进行批复,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他的压力,这些文书批复完,还要交给司马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误判。

    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侯莫陈将军求见!”

    “请进!”

    帐帘一掀,一股寒风吹入,身材魁梧的侯莫陈乂快步走了进来,他单膝跪下行军礼道:“末将参见总管!”

    “将军请坐!”

    杨元庆请侯莫陈乂坐下,微微笑道:“怎么样,对新的军队编制还适应吗?”

    侯莫陈乂已经三十余岁了,是员从军十几年的老将,他是李景多年的手下,但他一直敬佩杨元庆,如果让他在李景和杨元庆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忠于李景,但如果在其他人和杨元庆之间选择,他则会选择忠于杨元庆,虽然侯莫陈乂不是杨家臣那样的心腹,但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侯莫陈乂挠挠头笑道:“其实也没有,管三千人和掌管一千人其实是一样,不过给我五千人,恐怕就有点吃力了。”

    “你的能力我知道,给你五千人,你一样管得好,只是你要多费心思。”

    杨元庆笑了笑,又问他,“你有什么事要找我吗?”

    侯莫陈乂道:“其实就想问问总管,剿匪的安排,大家都憋了半个月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前往五回岭去攻打王拔须。”

    杨元庆从桌上取过一份情报递给他,“这是斥候的情报,你看看吧!”

    侯莫陈乂接过情报看了看,眉头顿时皱成一团,五回岭的积雪竟然有三尺深,根本就五路可走。

    “总管,那怎么办?回涿郡吗?”

    “不!”

    杨元庆果断地摇了摇头,“就留在易县训练冬季作战,什么时候你们把军队牢牢控制住了,我什么时候再返回幽州城。”

    杨元庆又淡淡补充了一句,“你们也不要想着回归军府之事,马上要进行辽东战役,现在的编制我会一直维持下去,一年或者两年。”

    .........

    !#

第十三章 战争来临

    第十三章战争来临

    大业八年二月,冰雪消融,春风吹绿了北方大地,空气中充满了湿润和温暖的气息,但大隋帝国的上空却又多了一丝紧张和不安,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大隋东北上空。(《》)

    二月初二,大隋皇帝杨广再次率文武百官和三十万禁军乘船抵达了涿郡,战争一触即发。

    在幽州城以东宽约百里的平原上,密布着一望无际的营地,这里有一百万军队的主营,也有三百万民夫的杂营,人畜聚集,喧闹沸腾,从去年年初下达战争以来,有的军队已经在这里驻扎了近一年,更有数十万民夫从大业六年夏天便来到这里修建仓库备战。

    数百万军队和民夫已经等待得太久,他们需要战争的爆发来替他们解脱这无穷无尽的劳役。

    在鲍河两岸,分布着一座座巨大的粮仓和军资大营,军资连营长达数十里,仅守卫粮仓和军资仓库的军队便有十万人之众,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大隋王朝近一半的粮食和数百万件军械帐篷堆积在这里,整个大隋王朝的国运都押在这场谁也不知原因的战争之上。

    一望无边的军营内,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在营帐缝隙中疾奔,这是幽州总管杨元庆前来觐见隋帝杨广。

    “前方闪开!”

    为首开路的亲卫不断大喝,催促拦住士兵闪开,杨元庆是从军资仓库视察归来,由于军队开始调动,军营旁的官道早已被黑压压的人群淹没,他们只能在一顶顶大帐间穿过,不时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士兵扛着兵器和盔甲从他身边走过,每个人都很沉默,充满了疲惫感。

    杨元庆望着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庞,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麻木、机械和对命运的屈服,大隋军队的士兵们给他留下了一种毫无希望的低迷士气。(《》)

    他不由想起开皇十九年,北征突厥的大军,那时隋军生机勃勃,每个将士的心中都充满了为国效命的使命感,身体里的热血使他们士气高昂。

    杨元庆心中暗暗叹息,士兵们的父母妻儿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他们哪里还有心情去大隋帝王卖命。

    “驾!”他猛抽一鞭战马,加速向西疾奔,下午时分,杨元庆终于抵达了临朔宫。

    临朔宫紫微殿内,杨广正和数十名文武重臣讨论最后的作战方案,杨元庆悄悄走进大殿,在最后一个位子坐下。

    杨广却看见了他,高声问道:“杨爱卿,你怎么来晚了?”

    杨元庆连忙出列施礼道:“回禀陛下,臣去潞县视察武器库房,在百里之外,一路赶回来,因此晚了一步,请陛下见谅!”

    杨广点点头,“朕能理解,军营就有百余里,确实很遥远,杨爱卿,刚才朕已经宣布了作战计划,你先看看吧!”

    “臣遵旨!”

    杨元庆退回座位,这才发现他旁边坐的竟是杨义臣,他对杨义臣笑了笑,杨义臣却脸色凝重,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使杨元庆心中暗暗一惊,难道作战计划有什么不妥吗?

    这时,一名宦官走上前,将一本厚厚册子递给他,册子上写着‘征高丽作战计划’,旁边写着‘绝密’二字,杨元庆翻了几页,上面写满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几时进兵,走哪条道路,谁为主将,谁为亚将,率多少兵力,兵甲辎重多少,攻哪座城池,用什么方法攻打,写得清清楚楚。

    杨元庆眉头微微一皱,战场上从来都是瞬息万变,没有谁会按照一个套路作战,但杨广的作战计划却把一切都规定死了,不准违抗,他就像编制了一张大网,把所有人驱赶进去,每个人必须沿着着固定的网格走,至于前方会遇到什么情况,他压根不会考虑。圣堂

    杨义臣慢慢靠近杨元庆,伸手将作战计划翻到第三页,指了指第五条,杨元庆这才发现这次东征竟多了一个受降使的职务,受降使独立于军队,直接向皇帝负责,下面写得很清楚,一旦高丽军宣布投降,军队就不准再进攻,等受降使来接受投降。

    也就是这次辽东战役文抚为主,武攻为辅,这就有点滑稽了,如果是要受降,军队只是辅助,那用得着兴举国之兵,数百万民夫,搬运上千万石粮食吗?

    杨义臣低声对杨元庆道:“大隋百万士兵都要死在这个受降使手上。”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明白杨义臣的意思,真正操控着大隋军队的,不是军队主帅,甚至也不是杨广,而是这些所谓的受降使,恐怕杨广设计这场高丽之战的精髓,就是‘受降使’这三个字。

    杨广的作战计划早已制订,所谓和重臣们共同协商,实际上只是做个姿态,好让朝廷通过,他压根就没有半点商量的意思。

    杨广干笑一声,对众人道:“各位爱卿,如果对作战计划没有异议,那就算通过,辽东之战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

    杨广话音刚落,李景站起身施礼道:“陛下,臣有两个建议,能否禀奏?”

    杨广脸上立刻露出一丝不悦,冷冷道:“李将军请说!”

    旁观宇文述向李景连连使眼色,李景却装作看不见,他高声道:“臣的第一个建议是取消受降使,陛下,受降使是独立于军队,高丽人狡诈多变,他们会利用受降使的漏洞使我们屡战不下,将士们伤亡倍增,臣认为极为不妥,或许取消受降使,或者让受降使听命于主帅。”

    “李将军,朕的目标是要把高丽变成大隋新郡,把高丽人变成朕的子民,而不是杀戮他们,朕要以仁德来收复他们,使他们感化臣服于朕,永远甘为朕的子民,武战只能攻城,文抚却能收心,朕为此考虑了一年,受降使方案朕已经决定,不容讨论,李将军还有什么建议?”

    李景还想再说,杨广又冷冷打断了他,“朕问你还有什么建议?”

    李景心中长叹一声,只得躬身再道:“陛下,臣反对全面铺开战役,臣愿意率一支万人精锐,直插平壤,攻克他们都城,臣相信,只要高丽的根本被颠覆,其余城池都不攻自破,臣愿下军令状,攻不下平壤,臣人头落地!”

    “够了!”

    杨广勃然大怒,他将作战计划狠狠摔在地上,怒斥李景道:“朕准备了整整一年,调动倾国之军,运送天下之粮,且呕心沥血写了这本作战计划,难道朕是在儿戏吗?”

    李景咬了咬嘴唇,他跪倒在地恳求道:“臣和高丽军打过交道,高丽军装备落后,又无战马,确实不堪一击,臣不要一万军队,只要给臣五千骑兵,十天之内,臣以人头担保,拿下平壤城,届时高丽王自然会下令举国投降。”

    “来人!”

    杨广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景大喊:“给朕拖下去,乱棍打死!”

    十几名武士虎狼般地冲上来,架起李景便拖下去,李景拼命挣扎大喊:“陛下,请听臣一言,保全大隋百万将士!”

    “拖下去,给朕打死!”杨广气得失去理智,在朝堂上咆哮起来。

    这时,大臣们纷纷跪下求情,“陛下,怜李大将军一片忠心,饶他一命!”

    大臣们苦苦哀求,杨广只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杨元庆在大臣们后面道:“陛下,李景在军中很得军心,臣担心李景若死,会造成士兵逃亡,影响到陛下的辽东作战计划。”

    真可谓须对症才能下药,杨元庆的几句话使杨广脸色微微一变,便叹息道:“好吧!朕就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饶他一命。”

    他随即改变了旨意,“杖李景一百,赶出临朔宫,再有敢效仿李景者,定斩不饶!”

    大殿里一片安静,杨广看了一眼众人,他缓缓道:“既然各位爱卿一致通过作战计划,朕就正式宣布,辽东战役开始!”

    ..........

    大业八年二月中旬,杨广在桑干水南祭地,在临朔宫南祭天,在蓟城北祭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