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浮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梦浮生-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答应了雪无颜的条件之后,那人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再锁着他,而是随便他在飘雪国的皇宫里四处走动,因而,他便搬来了这里。
    这冷冰冰的皇宫,只有这个地方,才能稍稍让人感觉到温暖。
    想到和雪无颜的一年之约,子思又不由蹙起眉头,这个人,究竟打得什么主意呢?是什么原因让他想将自己困在这里一年?
    风白景,你千万不要出事才好。
    正想着,一个冰蓝色的扑的一声跳进了温泉中,溅起巨大的水花。
    “小灵……”
    子思无奈的看着这个小东西一脸得意的样子向着自己游过来,接近自己的时候,还蓄意的小狗一般甩了甩自己满身的水珠,溅了子思一脸。
    将这个捣乱的小家伙圈到自己怀中,子思惩罚性的捏捏它的耳朵,“小灵,又不听话了?”小兽心满意足的靠着子思的胸膛,发出低低的哀鸣声,湿润润的大眼睛都要滴出水来了。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子思总觉得,小灵身上的茸毛蓝色越来越深了。
    “咦,小灵你嘴里是什么?”
    半拖半拽将小灵嘴里的东西弄出来,却是一块白色的布料,质地柔软的华贵织料上绣着蔷薇花,子思疑惑的看了小灵一眼,“从哪里找到的?”
    “咕咕……”
    子思毫不迟疑的从温泉中起身,将小家伙扔到岸上,自己则围上了宽大的浴袍,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任侍女整理好自己的衣饰,子思有些心急的催促小灵上路。
    在空阔的雪国皇宫里兜兜转转,最后,小灵终于在一间看起来相当豪华的宫殿面前停了下来。
    “小灵,你确定是这里?”子思将信将疑的看着那块银色的牌匾“韶华宫”,这里分明就是太子雪流韶的寝宫。
    小兽偏偏脑袋,用爪子轻轻抓了抓子思的衣摆,似乎在催促他进去。
    韶华殿里空空荡荡,侍女宫人都垂头侍立在大殿两侧,对这一人一兽视而不见。走进内殿,出乎子思意料的是,他竟然真的看到了那一抹白衣的身影背对着他坐在桌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听见脚步声,那人回过头来,那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不是雪流韶是谁?
    “子思,你终于来了。”
    “流韶,你不是应该跟云白在一起吗?”子思走近他身侧坐下,小灵立刻就窜到他怀里去了。
    雪流韶含笑看着这一幕,“这个小家伙,还真是不是一般的喜欢你呢。”顿了一下,他才道,“白不能进宫,他去了锦风,去之前他嘱托我必须回来,有些事情要告诉你,另外,他还要我照顾你。”
    他唤云白为白,两人的关系,应该很不一般了吧?
    “什么消息?”
    “风帝不顾大臣联名反对,对雪国开战了。”
    “什么?”风白景他居然……他何时这么冲动了?难道他为了自己,家国天下,竟然什么都不顾了么?
    “而且,两国开战,沧海国宣布中立,似乎在等着坐收渔人之利。”
    “中立?”子思瞳孔猛然收缩,“难道五哥他……”
    自己,难道真的是这天下祸乱之源吗?
    “流韶,你必须帮我,我要回去。”
    雪流韶晶莹的瞳子瞬间一黯,“子思,你知道这不可能。”
    “圣帝大人并没有要害你的意思,相反,他在保护你。”
    子思无奈的一手扶额,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落寞,“流韶你怎么会明白,人的命运应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岂能任人左右?”
    雪流韶不知如何回答,淡淡转开话题,“明日,我们便要去白玉殿了。”
    “我们?”
    “我答应了云,要陪着你,直到你和风帝相见的那日。”
    子思垂下眼眸,相见的日子么?
    
                  第四十一章 战事
    鸟飞不到的雪域群山山顶,万径人踪灭,满世界的浮华都在这里褪去,只剩下一片刺目的雪白。
    白玉神殿高耸入云,六个副殿呈花瓣形将主殿围在中央,遥遥望去,宛如雪山之巅盛放的雪莲。
    旭日初升,残月未落,月痕却是极淡了,仿佛马上就要被日光吞噬,日月并行的辉煌景象在这雪域之巅一览无余,琉璃色的苍穹仿佛寂静的大海,深不见底。雪峰之上,万年不化的坚冰被日光照耀出绚丽的色泽。
    雪山朝日,景象浩大,令人心生澎湃之意,隐隐中又带上了让人敬畏的神圣和畏惧。
    神殿中一层层及地的轻纱扬起满殿的金光,一排排面无表情的侍女从一片纱海中不紧不慢的穿过,踏着千年时光里独自悠然的节奏。
    从白璧无瑕的白玉神殿仰望苍穹,看云卷云舒,天似穹庐,仿佛触手可及,俯瞰之时,又惊觉自身之渺小。这片延绵不绝常年冰封的群山,陡峭的峰顶直指天穹,冰冷孤傲,不可一世。常年对着这样单调的风景,不知道千年孤寂的时光,那个人是怎么一个人过来的,难怪他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主殿内,一片静谧,偶尔一声棋子落下棋盘的空灵响声,在整个大殿里分外明晰。
    一身紫衣的子思捏着一枚白子,如水的目光静静垂落在棋盘上,似在思索如何落子,又似乎早已心不在焉。
    坐在他对面的雪无颜也不着急,纤长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拂过三日前自己那已经变成银色的发丝,斜靠在软榻上,他穿着薄薄的白色单衣,修长的双腿交叠在一起,衬着那绝世姿容,银发银瞳,更加的虚无缥缈,难以捉摸。
    良久,子思的一子迟迟没有落下。
    “看来,今日这局棋又成残局了?”
    子思一声低叹,曼声吟道,“棋罢不知人换世。”
    雪无颜一俯身,从子思身边捏起一颗白字,自顾自的放了下去,状似不经意的说了声,“甘泉城已陷,龙奕将军回援锦风城,护龙十二将散入各地组织零散抗争,锦风国目下形势十分不妙。”
    子思手下的动作猛然一滞,抬起头来看着雪无颜,“你做的?”
    雪无颜没有回答,目光注视着棋盘,似乎在思索些什么。
    “不,不对,你不会干涉这场战争。”
    “为何这般笃定?”
    “因为不管怎样,结局总是已经注定,这天下,最后总要归一家所有。”虽说他是仙身,但天道有常,他定不能干涉。
    就算站得再高,看得再远,世界上总没有那份绝对。就算是神,依然被种种因缘掣住手脚,世间何来绝对的自由?
    一局棋在雪无颜手中,已经渐近尾声。
    “子思想通了?”
    风子思看着他,他水银般的眸中看不出情绪,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子思越加迷惑,雪无颜其人,他实在是看不透、猜不透。这个人,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他真的是红尘之外主宰结局的那个人么?可是,子思又能感觉到,他有自己的迷惑和寂寞,那些属于凡人的感情,出现在他身上,是如此的不协调。
    “我早就说过,天下怎样,我不关心,我在乎的,只有那一个人而已。”
    “飘雪国皇族蓄谋多年,风白景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闻言,子思反而勾起一抹自得的笑意来,“雪帝不要忘了,子思也是局中之人,自然也会对这天下大势产生影响。”
    说着,他头也未抬,唤了声,“听风。”
    黑衣的听风几乎是立刻就现在了大殿中。
    “以你最快的速度将此信交到风轻雨手中。”
    听风看了雪无颜一眼,后者正在棋盘上落下最后一子,星光流溢的眸子,唇边肆意的笑容让他身后的巍巍雪山、苍莽天地都为之黯然失色。
    看他没有什么反应,听风躬身领命,黑色的身影像是浸过水的墨迹,一点点晕开在空气里,直至消失不见。
    “子思,白子赢了。”
    子思看回棋盘,笑了笑,“置之死地而后生?”
    雪无颜悠闲的将棋子一枚一枚地扔回去,欣赏着玉石碰撞产生的清脆响声,“子思可听过人生如棋这句话?”
    “听过。”
    “下棋之人自以为掌控棋局,其实布子设计,都是因缘巧合,冥冥中的因果又有谁说得清呢?人与人之间无法预测和计算,就像这棋,不下到最后,便没有人知道结局。”
    子思扬眉,学着他先前的语气轻声问,“雪帝想通了?”
    雪无颜轻笑,仿佛清晨的露珠滴落风荷,“自从接受了子思的心头之血,一头青丝换这白发,有些感觉,便不同了,或许,这也是我的宿命?”
    “究竟为何要留我一年?”
    “你和风白景所在之局,已是死局。”
    子思蹙眉,“你说的局是锦风皇宫?若按你说所,你是在帮我?既要帮我,为什么要做先前那些事情?”
    雪无颜站起身来,带动空气中一阵冷香,“我不是帮你,亦不是害你,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拨动那根命运的线而已。或许,这就是风白景曾评价我的‘游戏人生’?”
    子思直视着他,淡淡的哀伤在他眼中氤氲看去,“可是,逝去了的生命就是逝去了,在你所谓的命运面前,他不值一提,在关心他的人面前,他便等于一切。”
    雪无颜转过身去,长长的云袖垂落在白玉的地面上,他飘渺的声音渐行渐远,“这就是我和你的不同,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自然就有不同的体味。”
    ……
    三月之后,雪国精兵继续挺进风国境内,战事如火如荼。
    风国凤仪十年,雪国兵力攻破甘泉谷口这两道锦风国不倒的防线,士气大涨,分兵守城之后,雪国开始兵分两路南行,妄图包抄蝶城,尤以左翼为精兵,天下人几乎都认为锦风不保,风国士气受挫,更是屡战屡败,果不其然,雪国左翼九月初围兰城,蝶城已经遥遥在望,史称“第二次蝶城之危”。
    谁料就在风雪两国在兰城坚壁深垒,相持不下的时候,一直按兵不动,持观望态度的沧海国国君沧南突然发难,与风国两面夹击,将兰城之内的雪国十万精锐包了饺子!
    此战惨烈程度史上罕有战例堪比,五日激烈的巷战之后,兰城之内已是一片死寂,不闻人声,几乎每三步就有一具尸体,不论是雪国风国还是沧海国,此刻死者相枕,人死之后,不过一具肉体而已,又哪来什么国别之分?据说,兰城之战结束之后,小城内萦绕的尸体的腥臭之气让守在外面的士兵根本就不敢进城,最后只能付之一炬,不能被掩埋的死者,都化成了锦风九月的秋风……
    兰城之战后,沧海国和锦风国同时公布了结盟条约,共同对抗飘雪国,史称此盟约为“风海之盟”被视为三国战争的转折点。
    不过大半年时间,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快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兰城之战,雪国精锐被毁,加上雪国士兵不服南方气候,水土不服患病者极多,也进一步削弱了战斗力,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被风海两国掌握。
    战局缓和下来,战火之下的百姓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而天下一统的呼声,不知是否人有意为之,开始在百姓中流传,更有士子开始掌控舆论,宣扬天下归一的好处,一时要求统一的呼声沸沸扬扬,煽风点火一般催动着战局。
    战争进行到冬季,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心知肚明,雪国兵败如山倒,早已是强弩之末,迟早必降,但风国和沧海国的关系却是令人费劲猜疑。究竟雪国降就会止息战事,还是会激化两虎之争,一切尚未定论。
    ………
    本来是计划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