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自成与吴三桂之间最后的一次谈判,历史如果写到这里,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吴三桂的身后,还有英明的多尔衮。多尔衮看出了吴三桂的真实意图,拥太子在手,就等于抓住了一张非常强硬的政治王牌。和其兄皇太极一样,多尔衮也熟读《三国》,此时的局面,与《三国演义》如此相似,吴三桂想打的是曹操的那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自己的力量,消灭强大的敌人,得到天下人的信任,再得到那张最硬的政治王牌,从此拥天下之威望,享一方之权势,此人居心之野,不可忽视。
这个时候,多尔衮不无嘲讽的想到,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对抗李自成的吴三桂,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反而不再把父亲、爱人的生命放到了第一位,而一心想要迎回朱家太子?他是真的忠于明室,还是仍在为自己打算?世人看不明白,我难道看不清楚?可惜的是,我多尔衮并非李自成,也不是目光短浅的明室大臣,这个局现在是由我控制,我才能决定谁出哪一张牌!
多尔衮在这个时候是真正的出牌人,李自成不是,他已经成了别人手中的牌。交出太子,赶快回到北京是他最想完成的事情,于是他派出了原明朝降官张若麒——这位从松山之战之后一直命运不济的前监军大人作为特使,交出了太子。吴三桂顾忌到父亲还在他手中,停止追击,率师返回山海关。只一夜间,似乎天下又重新风平浪静了。
吴三桂开始做起了一个美梦:如今太子在手,接下来的事情是借多尔衮兵力攻下北京,或者拥立太子于南京,再救出父亲和情人,然后,他就是护国的功臣,真正的掌权者,如多尔衮一样,他也是明朝残余帝国的摄政王。他会成帝国的英雄,也会成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这个预想如果不出意外,完全可能,因为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出卖山海关还不是人们眼中有失道德水准的事情,此刻拥太子回师的呼声已经日渐高涨,没人把吴三桂看成“汉奸”,没有人认为他在引清兵入关这事上是一个背叛的行为。明室的残余力量听到李自成被打败的消息后喜极而泣,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吴三桂要复国了,吴三桂要复国了!这是人们最强烈的愿望。
多尔衮与吴三桂一道回到了山海关,在城外五里,他命令清军驻扎,他没有进城,是听了洪承畴的意见,因为多年来的挣战,中原百姓对清军非常恐惧,如今形势虽已不同,但仍保不住会出现摩擦,所以驻师城外,以免扰民。
多尔衮此举当然还有更深的原因,军队在这里小憩片刻,马上还要出发,李自成是劲敌,怎能给他喘息之机?
这个时候,同样要做的重要事情是稳住吴三桂。石河一战,清军截获无数战利品,多尔衮全部拿出,犒劳军士。此战居功,吴三桂最高,因此获得的奖励也最大,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他为平西王,赏赐玉带、蟒袍、貂裘、鞍马、玲珑、撒带、弓矢等物;接着马上又令三桂以下各将领及山海关城内军民尽皆剃发,从此成为清朝的顺民。(《清世祖实录》)
吴三桂没想到自己获得了这么高的职务,这个职务比崇祯给他的还要高,远远超乎他的想像。自后金建国,直到改国号大清再到入关,汉官被封为王爵的,只有四人,即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封为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后改封为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后改封为平南王),加上新封的平西王吴三桂,共为四王。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原张献忠部将孙可望降清,被封为“义王”,是为汉人第五王。(《清世祖实录》)这些王中,以吴三桂的地位最高。
。 想看书来
最后的残局(2)
吴三桂之被封王,是自皇太极开始满清统治者在用人策略上倾向汉化的集中体现。明朝自建天下始,为防权力旁落,对文武群臣始终以压制手段为主,不管功劳多大,从不给非朱姓子弟封王,但皇太极却敢于这么做,多尔衮同样也如实的贯彻了这一主张,吴三桂以献关之功获此殊荣,对汉姓官吏震动极大,一时间,投降成了一条“明路”。
多尔衮在此时给吴三桂以高官位,当然还不只是笼络人心这么简单,他接下来的命令是令吴三桂带军作为先头部队,继续围追李自成,直至攻下北京。
这个时候,吴三桂开始知道,局势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美好,多尔衮要的不是河北土地,划疆而治,他要的是整个中国,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是清朝的王公,从此后,他的主子只有一个,是清人。他已经不能再由自己来决定命运了。
四月二十三日,多尔衮下出了命令,第二轮战役开始,所有清军全部出发,乘胜追击,直取北京。为立军威,多尔衮先斩了因去劝说吴三桂投降而的被捕获的王则尧——李自成的兵部尚书。然后给吴三桂马步兵一万,作为先锋,追击农民军。于是,带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吴三桂的军队又开拔了,这一次是他失信于李自成,他是来解决李自成的,但对他来讲,无疑同样面临着灭顶之灾。
出征之前,多尔衮再次会晤范文程、洪承畴两位汉人文臣。他们提出两条中肯意见:一、彻底打垮李自成,决不能姑息,否则以他们的流民本质,百死不僵,如星星之火,很可能会死灰复燃,不能犯崇祯曾经犯过的错误了;二、严明军纪,无论攻下何关何城,均要以安定为中心,不可再做烧杀抢掠之事。
多尔衮采纳了这些意见,于是,兵马未动,安民告示就由范文程亲自起草: “此次出师,所以除暴安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多尔衮规定,此次征战以“救民”为宗旨,不得无故杀人,所有降者全部赦免,除剃发外,不得伤人身体,旗人亦严格遵守此令,有犯者当即斩首,随从为奴,财产籍没充军。
这个安民告示的出现,与李自成进入北京前的宣传攻略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起到了安定民心、兵不血刃的目的,可惜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没有遵守此诺,所以很快的,就失了民心,失了天下。
李自成此时仍在永平,他集结军队,正准备回师北京,传来的消息是吴三桂的军队又杀来了,李自成的军队勉强应战,一战之下,溃败如山倒,李自成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逃往北京。这时的他,不但兵败,还失去了太子这个重要的砝码,他的心中屈辱、愤怒、悔恨的情绪兼而有之,而这一切,都化成了对吴三桂的极大愤怒,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清军的愤怒。于是,他终于做了一条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的事,他在永平城西二十里的范家庄,下令将吴襄斩首,用竹竿将吴襄的头颅挑起来,示众以镇军威。(《庭闻录》)
北京城内,多尔衮的安民告示和吴三桂的事迹已经传遍大街小巷,此时,人心浮动,前明遗老纷纷出来,准备迎接勤王之师,官吏士绅阶层亦活动积极,甚至往墙上贴上了标语,准备“拥戴新主,恢复前朝。”也有人暗中准备兵器,欲图里应外合。
四月二十六日,北京遗老们没有迎来吴三桂,迎来了李自成。李自成已经疲倦不堪,在这个时候,他的手下牛金星正忙着为他准备登极大典,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因打了败仗而惶惶不可终日的主帅,而李自成此时最想做的事就是,放弃北京,回到关中陕西老家去。
对于北京,李自成没有什么感情,更没有意思在此久留,这是从他一开始出征之前,就已经有的感觉。在李自成的心中,始终认为,关中地带才真的是自己的老巢,自己在那里起事,成功,自然应该以那里为大后方,在他心中,陕西一带,胜过燕京十倍!此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集结北京城外,他无力,也无心在为了守住北京而耗费实力。
最后的残局(3)
不愿以北京为都,这是李自成流民本性的体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北京,只当成路过,从来没有想过合理的利用和控制,致使军纪松弛,终成败局。
李自成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牛金星的认可。而这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攻到城下,李自成曾准备迎战,但终因军心不稳加上李自成自己的问题而作罢,此时,北京城内,迎吴的呼声极高,形势对大顺军极为不利,牛金星趁机劝李自成“登基”,李自成并不同意,他说:“这种时候,危机重重,安能做此事情?”但牛金星的理论是“若不此时登上大位,将来退守关中,就难以正名了。”刘宗敏也附和牛金星的意见。李自成想了想,终于答应登基。
在攻吴三桂之前,李自成已有登基之意,他当时的想法是,打下山海关,绝了后患再来做皇帝也不迟,此时兵败如山倒,还要做皇帝,多少就有点赌一口气的意思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法的皇帝,必须在合法的地点进行合法的仪式,才能够算数。李自成这时原本无当皇帝的意思,但此时军心大乱,登天子之位以稳定军心,号令天下,实在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此一想,他同意了。
登基前一天,吴三桂的军队来到了城下,要发起总攻,李自成想出一个绝招,他把吴氏家人三十多口全绑了起来,然后将这些人押上城头喊话,要吴三桂退兵。
在这里关于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有了一个不同的说法。明史上称,吴襄此时已经死在了永平府的范家庄,但是还有一种很深入人心的说法是,此时吴襄作为李自成手上的最后一张王牌还苟活着,按照第二种说法,历史上非常戏剧的一幕上演了。
与当年的楚汉争霸一样,项羽曾经将刘邦的父亲押了城门,以威胁刘邦,此时,李自成也做了同样的事,世人都传说吴三桂以孝为重,当年曾有过单骑救父的义名,此时,父亲就在城头上绑着,不由得他不就范。
但是没想到的是,吴三桂的反应却是命军士向城上放箭。
以孝名闻天下的吴三桂,此时竟置自己父亲及家人的生命于不顾?!这个举动,不但李自成,连关宁军都大为吃惊,没人能够猜的出吴三桂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有人能够猜得出,那就是多尔衮。当他把“平西王”的高帽送给吴三桂的时候,他已经猜得出吴三桂本质是什么样的货色了,在个人利益面前,他会牺牲一切,他是凶猛的没有人性的狼子虎豹,多尔衮则是驾驭他的猎人!
这一箭把李自成和吴三桂最后的退路全部堵死了。李自成发怒了!他开始杀人,从吴襄开始,吴家一门三十多口,全部问斩。四月二十七日,屠杀开始,被杀的人中有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共三十四口,尸体丢在王府二条胡同。昔日的望族此次遭到了灭顶之灾,除了吴三桂和他的一个哥哥吴三凤外,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了。复社名士吴梅村后来曾有诗写过这一惨景: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圆圆曲》)
这是第二种说法的结论,但不管今人我们持哪一种说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李自成在北京杀死了吴三桂所有的家人,同样的也把他自己和吴三桂共同的逼上了绝路。
李自成不是楚霸王,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楚霸王虽无帝王之才,但还有英雄之德。李自成到了这个时候,不但不是英雄,甚至沦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