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百倍的千古一帝康熙。当吴三桂将战火蔓延到中国的大半个地方的时候,康熙仍然很稳健,他是皇太极的后人,他的父辈同样个个都是英雄,所以他有皇太极的胸怀,有多尔衮的勇敢,也有顺治的细腻,他看出了吴三桂最本质的问题,这个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出现的人,在政治战略上闹了一个大大的笑话。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什么复明的英雄,他其实是叛明的败类,他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军阀,而不是什么英雄,对付军阀,同样要用军阀而对付,他采取了对各路叛军分化瓦解的招数,拉拢利用,逐个击破。
  吴三桂打错了一个算盘,他忘记了自己在道德上已经是一个被人抛弃的人,当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事时,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人们马上想起了他曾经出卖山海关,曾经绞死永历皇帝的罪行,于是,关宁铁骑的好运气没了。在这场和一###四年的战争一样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他发现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在了十八岁少年的手下,当他终于明白了这个孩子不是朱家那个弱智时,一切已经太晚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清算(8)
康熙与吴三桂的战争打了五年,五年的时间,吴三桂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地盘、亲人不断的失去,这五年是对他最后的煎熬,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他的军队被打退到了衡州,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七岁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也急忙称帝了。他的国号名为“大周”,但是这个名字以后从来也没有在人们的嘴里提起过,与李自成的“大顺”相比,他这个大周的生命力更短,名气更差,在即位典礼后的几个月,大周皇帝吴三桂在“窃号自娱”的自欺欺人心态中病倒了。在病中不知他可曾想过陈圆圆,不过,直到死,陈圆圆没有再出现过。
  在病床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吴三桂死了。他死了,他的军队马上完了,没有人有过替他复仇的念头。三年以后,清军攻破了昆明,拆毁了他的坟墓,他的儿子和家人被杀掉、放逐,望族吴家彻底灭绝了。
  吴三桂死了,他死在李自成、多尔衮之后,三强之中,他活得最长,可是内心的痛苦未必会少,大时代面前,没有强人,强人亦有无尽之泪。李自成错过,但他的优良之处,世人仍会时常提起,多尔衮错过,但他的文治武功,同样也在多年后得以平反,吴三桂也错了,不过,没有人会为他平反,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复杂的个案,但同样的,也是最不为人同情的个案。
  今天再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吴三桂是历史上最值得玩味的人物之一,任何简单的二元方法分析他都是不准确的。吴三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他生在了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这是他的可悲之处,他没有成为英雄,最后成为军阀,一切种种,并非全是他的责任,还要归结于晚明社会的问题。病魔其实早由心生。
  笔者始终坚信,即使没有陈圆圆,吴三桂也会降清的,肯定还是会有另外的原因让他走这一步。他与李自成,包括他与多尔衮之间,都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为在他心中,个人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在那被世人赞颂的伟大爱情的后面,却是那无法隐藏的私欲,所以他才会舍弃一家三十几口的性命,换一个平西王的高帽。也正因此,他在如愿以偿的成为云南王后,才仍然还会谋反,想做皇帝。
  吴三桂终其生只是一个军阀而不是英雄,是一个强人而不是贤人,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强人,但更需要的是贤人与义士。在晚明几十年的黑暗历史中,更多的是像吴三桂这样的以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强人,这已成为晚明的社会风气了。晚明的最后一点光芒,早就因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等人的被杀而告终,政治的腐败导致道德的羞耻感被降到近乎零,导致个人利益成为人最后的道德底线,这是晚明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陈圆圆,在那么多的大人物相继被清算之后,她很平静的生活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她没有被清算,甚至没有背上红颜祸水的骂名。
  在很多年以后,还有许多人在想着他,痴情而又多情的吴梅村公子、有心而又无力的冒辟疆公子,还有李香君、柳如是、顾横波等秦淮八艳的姐妹,但是,没有人再见过陈圆圆,再离开了吴三桂以后,她后半生的下落成了谜。
  有关陈圆圆的最深入人心的说法是:顺治年间,吴三桂晋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因自己的出身问题,托故辞退,吴三桂于是娶了别的女人,没想到娶的这个女人极为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为怕受到迫害,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三桂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一六八一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
  另一个说法则与上一个不同:说是陈圆圆与吴三桂相聚会一度想成为他的妻子,但是吴三桂却因为她出身青楼,又落在李自成等流寇手中的缘故,不能下这个决心,后来吴三桂又娶了别的人女人,再加上杀死永历太子等事情,终于令得陈圆圆对他彻底绝望,最后她悄然远去,在云南某处出家,终老一生,不为人知。
  

大清算(9)
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在陈圆圆的生活历程中,她也曾经如愿以偿的和吴三桂在一起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日子,从北京到云南,虽然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分,但这也许是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吧?在北京李自成或是刘宗敏的行宫里,当她知道吴三桂为她冲冠一怒时,她在感动之余,也一定享受到了女人最高的幸福,可是,是什么让这个女人最后离开了她曾深切盼望的男人?这是一个谜,但并不是一个猜不出的谜。
  陈圆圆可能终其一生没有来过山海关,但是山海关却为她的出现而转变,山海关没有陈圆圆的庙宇,她的庙宇据说在昆明。这个世界上,陈圆圆有如一阵风,轻轻地吹过,历史因她而翻开了一页。而她,在吹了一下后,又悄悄地走了,如同没有来过。
   。 想看书来

谁赢了山海关?(1)
崇祯、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在一###四年的风云变幻之后,如走马灯一样逐个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最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们毕其生也没有做成一件事,这个事最后让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做成了。
  这个人是雄才大略、智商过人的清康熙皇帝玄烨。而他做成的是这件事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天下太平。”
  历史进入了大清王朝。今天,人们提起清朝常常会想到的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被列强欺辱的历史,但是却经常忘记了,就在几百年前,康熙时代的大清王朝经历着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刻,它的版图之大,前所未有。
  但对于千千万万在连年战火中惨遭荼毒的中国人民来说,这些文治武功并没什么用处,人们只懂一个硬道理,那就是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有明一朝,除朱元璋执掌天下的那些年外,几乎每任皇帝都没有给人民安居乐业的梦想,相反,残民以逞的君王却一个又一个的层出不穷,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不曾改变,但却由康熙手中大得改观。
  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一百三十多年,当得起一个“国泰民安”的评价,这一百多年间,没有大的战争,没有残酷的特务机构四处活动残害人民,(有文字狱,但主要针对的是知识分子),也没有地主豪强明目张胆的兼并土地,而且,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没有“徭役制”的朝代,在明朝高压统治下喘息呻吟了一百多年的中国人民,这时才能稍为痛快的长出了一口气。
  清朝没有出现大的流民事件。李自成这样的人物在康雍乾三朝绝迹了。流民问题,是明朝自建朝起就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但清朝初期的几个帝王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雍正推出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中国农业生产重要的改革措施,土地定量,具细分明,令人民安于土地,抑制豪强兼并,各种手段的运用,使三位君主执掌其间,人丁兴盛,物丰民安,流民之乱似乎一去不返。而民间真正强有力的人物,要在他们死后一百多年以后才有机会露头出现。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但汉人对它,感情未必有多深。知识分子、明朝遗老,反清活动一直持续到清中叶,但始终没有形成气候,到后来,“反清复明”成了一句流行语,但真正身体力行的人,没有几个,吴三桂也最后“反清复明”,可他建国的国号为“周”,与明何干?
  清王朝的钢铁江山要持续几百年,后来在西方列强的外力而不是内部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崩溃,这说明一个道理:清之对民,其实是远远好过明的,所以明亡,亡于流民,清亡,亡于老大帝国的腐朽。
  明朝建立了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长城,但最后仍然来逃不了灭亡的命运,明朝灭亡后,一切百废待兴。而这时,如何看待曾经阻碍了清朝多年的山海关,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山海关成为一座彻底的废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在清朝以后,山海关再也没有了最初的作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汉室天下最大的梦想,“胡人”、“异族”、“鞑子”,在这些称号里,是民族间不能融合甚至势不两立的梦魇。长久以来,为了结束这个梦魇,汉人统治者在所有可以进入的地方都修建了坚固的城墙,这些城墙,不是用于作战,而是用做屏障,这些屏障里,最有名的,最实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屏障之一,就是山海关,而今天,孤城山海关,再也没有了作用。就像一首摇滚乐歌曲唱的:“听够了人们,听够了人们笑,这一次让我睡个好觉。”山海关彻底平静了。
  平静了的山海关,落在了它当年抵抗过的异族手中,这个由徐达、戚继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等几代人修建起来的雄关,原本是为了防止他们进入才修建的。但如今如一堆废物,堆在脚下,可以任由征服者践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谁赢了山海关?(2)
但大清的王子王孙们,却没有这样做,由多尔衮起,他们没有人破坏过山海关,相反,清朝还曾经几次修过山海关,对这个曾经让他们流过血、流过泪的地方,他们表现出的是极大的尊敬。可以这样说,与其是他们尊重这座构思精妙的关城,倒不如说,他们尊重的是历史的那一刻凝重,在这里,曾经有过他们几辈人的梦想,而最难得的是,他们对对手也同样表示出了尊敬。
  明朝皇帝哪一任都没有放弃过对山海关的监督,但是很好笑的,历史上没有记载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曾经来过这里,相反,在山海关没有什么作用的时候,清朝皇帝成了来这里最多的人,特别是最负盛名的三个英明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都不止一次地来过这里。
  在这些皇帝的眼中,曾经血腥味十足的山海关如今成了可供玩味的历史陈迹。山海关精巧的建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