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遗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遗事- 第2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被用作御史吗?”君实大概认准是最后一次,毫不相让地辩道。
  神宗反倒笑了:角度不同,看问题就完全两样。看来,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他一摆手:“咱们也不必斗嘴了,爱卿还是考虑考虑朕的意见吧!”
  隔天见着安石,神宗笑着告诉他:“司马光对您成见颇深,似乎很怨您!”
  “那为什么?”安石平淡地问。
  “不过那些事。他请求调出去,说谢景温是您的羽翼,上书揭发苏轼。他举荐过苏轼,怕是心虚吧?”皇上推测说。
  “陛下,臣每每称赞谢景温平直,是有原因的。韩琦掌权,知名不知名的都走崔公孺的路子,总在韩琦面前夸奖崔公孺,愣是让韩琦认为崔公孺真是个能人!其实,平常稀松得很。崔公孺呢,也投桃报李,在韩琦面前说那些人的好话:他们也同样官运亨通了。”
  “等等,这崔公孺是谁?怎么能成为路子?”神宗打断安石的话,问道。
  “陛下不知道?崔公孺是韩琦的妻弟。”安石说。
  “我说呢,不相干的一个人,怎么能成为路子?”神宗笑道。
  “当时只有谢景温不买崔公孺的账,所以臣一直记在心里,每每为他延誉。”安石解释说。
  “是这样,这自然应该!”明白了原委,神宗也点头称是了。
  “用人最忌有才而奸邪的人,因为他深不可测。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对付他。只要陛下深考事理,明用典刑,有才而奸邪的人即使想怎么样,也不敢动心,只好服服帖帖。至于司马光一类人,他们怎么能迷惑陛下呢?”安石说,他似乎始终未将君实当做同一级别的对手。
  神宗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司马光说如今是非淆乱,很难分清是非,倒也真值得忧虑。”
  “不过,也不是没有是非。验之以事实,考之以先王之道,是非就泾渭分明,不容随意涂抹了。当初司马光说不当让薛向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可《尚书》就有‘懋迁有无化居’的话,说的就是这件事。他又说薛向一定会失陷官家财物,事实怎么样?不但没有损失,还为国家创造了许多财富!其他事情,大致也都如此。比如李定、苏轼的事,一提出来,朝廷就要下面一查到底,也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包庇一个,放过一个。谁在陷害苏轼?查清了,他不就洗刷干净了吗?”既有理有据,神宗当然不能不信。
  “有人拿党锢之祸比附现在,爱卿怎么看?”神宗想起最近的流言。
  “臣只能说是胡说八道。什么是党锢之祸?人主昏乱,宦官专权,迫害士大夫,这才有党锢之祸。如今哪儿来的党锢之祸?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恕臣斗胆直言一句:陛下明智,前世君主无人能比,只是刚健不足,不能一道德以变风俗,所以异论才纷纷攘攘。如果陛下能圣威独断,凡事都裁之以理,再力行不倦,久而久之,风俗人情自然就会改变了。陛下且将春天与现在比比,是不是大不一样了?只要陛下勇往直前,会越来越好的。”安石绵中有刚,既有批评,也有鼓励。
  “爱卿说得对。目下西夏又蠢蠢欲动,边疆臣子要是不受用,怎么办?”神宗的思路一向快得出奇,又跳到西夏去了。
  安石一笑,安慰神宗:“陛下放心!法行,则人人可用。以天下人了天下事,怎么会无人可用呢!关键在于法出令随,有法必依,犯法必惩。舜做天子,他父亲瞽叟杀了人也不能不受惩罚!这可是尧舜所为、孟子所说的事,不是申不害、韩非他们说的。”
  “不错。武后能驾驭那么多豪杰之士,还不就是因为她执法如山吗?”神宗举一反三,又提出唐朝武则天的例子。
  “陛下圣明。如今的士大夫,还有谁能比姚元崇、宋璟、狄仁杰这些人更强?他们都能为国法所驾驭,何况那些不如他们的人!陛下尽管放心吧!”
  安石说的这些人,都是武则天手下的能臣。这种比较最有说服力,神宗会心地笑了。
  由司马光引发的新一轮斗争,终于以他的出知永兴军而告结束。他的官衔则由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史馆修撰等,改成了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永兴军,照算该是正三品了。陛辞的时候,皇上叮嘱他:“爱卿去守长安,边界上有什么动静,务请及时报告朝廷!”
  司马光却说:“回陛下,臣守长安,离边界还远着呢,怎么能知道边界上的情况?”
  “怎么不能?王陶当年守永兴军,西夏人进攻大顺,就是王陶最先得到的情报。”神宗提醒他。
  “王陶耳目心力过人,臣怎么敢比他!职分之外的事,臣一概不敢过问!”司马光冷冷地说。
  “那就多管管本路民间的事吧!”神宗知道与他计较不得,只好改了口。
  “那是自然。”司马光回答。说完,磕了头,径自下殿去了。也就打这一天起,他三缄其口,再不轻言朝政了。
  神宗不是担心西边有事吗,需要一个重臣去宣抚陕西。
  安石主动请缨:“陛下,臣还没有经历过边事,应该去一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遗事 第九十回(6)
皇上先也同意了。可韩绛原是知过庆州的,又想为安石分忧,也请缨说:“朝廷正倚重安石,怎么能没有他?要去,还是我去吧!”
  安石不同意:“您比我更重要,还是我去的好!”
  神宗见他们都拣重担挑,又高兴又感动,说:“你们二位是朕的左臂右膀,朕谁都离不开!倘若韩绛要去,有需要也可以商量着来,内外相成,也就同在朕身边一样了!”
  “陛下说得对。我有事,可以给安石写信。安石在中书为里,臣在陕西是外,正好互为表里!”韩绛接口说。
  “臣因为不习边事,每到议论决策,总是犹豫不决,不敢果断行事。眼下陈升之请了病假,中书必须留一个熟悉情况的人,还是留韩绛,我去陕西的好!”安石还是争道。
  皇上权衡结果,还是叫韩绛去做陕西路宣抚使,而且特意放权给他:来不及奏报的机要事情,许他便宜处置。又亲自下令,要两府大臣都到韩绛府上去给他送了行。
  韩绛西征,参知政事不又有空缺了吗?补的谁?还是冯京。韩维倒是不错,但他对新法根本不热心;有个吴充,资历、人望等各个方面虽都够格,尤其是比别人更懂实际事务,可他与安石是两亲家,安石的女儿嫁了吴充的儿子,已经权了三司使,安石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做参知政事!皇上想想也是。一来二去,又落到冯京头上了。这官场上的事,谁能说得清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宋遗事 第九十一回(1)
立保甲图长治久安
  惊民变兴断指之谣
  司马光与冯京这一出一升之间,朝廷也发生了其他一些变化。最主要的,大致有两件事:一是,三司条例司并归了中书;二是,曾布成了一颗上升的新星。
  三司条例司,不是早就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了吗?凡上书反对新法,就没有一个不提三司条例司!到陈升之为相,不还动过它的念头,叫安石给堵回去了?后来,是韩绛进了条例司。两府中除了陈升之,文彦博也一样请求过皇上,要求罢去条例司,并归中书。神宗听都听烦了!但也不能一口拒绝,只说等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看。眼见许多事情都大致有了眉目,神宗又征求安石意见了:“爱卿,三司条例司做了许多事情,功不可没。眼下,主要事情都有眉目了。等手头的事情大致了结了,是不是可以将它并到中书去?这是许多人的一块心病,不去掉,他们始终坐卧不安!”
  神宗最后的调侃,叫安石忍不住笑了。变法的主要策划工作,确实可以说已经大体完成了:有些已经形成法规,正式实施了;没实施的,也有了条文,正发往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当然,肯定还会有没想到的东西,那可以在未来慢慢发现,不一定非得靠现在这个机构。原是权宜之计,既已完成了它的使命,还留着干吗呢?条例司培养锻炼的一批官员,已经逐渐成熟,也应该让他们到各个衙门或地方去发挥作用。有些事情,正好名正言顺地并入相关衙门去办。中书有韩绛与自己在,升之大抵病假多于上班的日子,公亮原是不妨事的,并入中书也无大碍。皇上已经提过不止一次,君命哪有不遵之理?问题是要做好善后工作,充分发挥这一部分人的骨干作用。
  “陛下说得对,是该将条例司并进中书了。”安石说,“正如陛下所说,条例司功不可没,在那里勾当公事的应当有所安排,让他们各安其位,继续为朝廷效力。就臣看来,这一批人里颇有一批人才!”
  “那是自然,朝廷好不容易培养锻炼的人,怎么能不用?你们先拿出意见,朕再斟酌!”神宗说。
  斟酌的结果,三司条例司并入中书条例,所有条例司的吏员都转成了额外的在编官员,原来的任官则大体都得到了升迁;原归条例司管的青苗法、农田水利、差役等事,划归了司农寺。原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吕惠卿,加集贤校理,同判司农寺,成了司农寺的主管官员。原任同判司农寺的人,则改成了兼判,就等着调走了。惠卿一进司农寺,就请示朝廷,改组加强了司农寺的力量,提高了属下的待遇。正准备大干一场,父亲却不幸去世,他只能离职守丧了。
  皇上既看好曾布,官运还能不一路飙升吗?不过等着机会罢了。曾布先已由删定编辑敕文,改为编修中书条例。惠卿一守丧,有了空缺,神宗立马又将他由著作佐郎升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补了惠卿的缺,由正八品升成了从七品。眼见司农寺也需要得力的人去主事,很快又让曾布同判司农寺了。曾布自己不愿讲书,好歹请求皇上免了讲书,改为集贤校理,兼中书户部检正官。惠卿之后,也就数他最耀眼了。
  也就是惠卿与曾布前后手,司农寺做了一件大事:颁布了《畿县保甲条制》。一项新立法,所谓保甲法,开始在京畿各县正式试行。
  这项新法,原是源于安石的一个梦想:恢复府兵制。
  府兵制也是范仲淹的一个梦,十件事中列在第七条,那是早就破灭了的!仲淹十事,有的还多少折腾过一阵,唯独这府兵制,连个气泡儿都没鼓起来,就无影无踪了。这样一个无法兑现的梦,安石怎么还要抓住不放呢?他也是万不得已!
  大宋三冗,官冗、兵冗、费冗,第一要害却是兵冗。兵一多,可不是官也多了,费也多了吗?治了冗兵,其他两冗也就不难根治了。兵冗到了什么程度?庆历年间单是常备军——禁军与厢军,还不算番兵与乡兵,就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其中八十二万六千是禁军,四十三万三千是厢军。皇祐年间更达到一百四十万之多。英宗时裁过军,蔡襄当三司使的时候,禁、厢军合计是一百一十八万;后来,减到一百一十六万。这一百多万军队,是个什么概念?英宗治平三年,全国有人户一千二百九十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一户,男丁是二千九百零九万二千一百八十五个人。这就是说,每二十五六个男人就有一个做了常备军!加上乡军什么的,恐怕每十个男丁就得有一个当兵了!这不是太可怕了吗?说到费用,更叫人咋舌!禁军费得多,厢军费得少,但也得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