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于是先令人临阵大骂。
这是最古老的战法,名曰激将法。
李三王开始的时候,一直不出来,张威想起这个办法,不需要太费劲,但开始应该不准备如此,是梁总司令面授机宜。
这人你骂他多了,他就出来了。
这也就是看透人的本事。
………【第三节 顺打(20)】………
本来李三王有反方总司令王谦的交待,所以他一直耐心着性子,那些骂人的话,要多难听就多难听,他也知道路这是激将法。
但是,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李三王出阵,也不是一点考虑都没有,因为这阵前叫骂的,并没有带多少人马。
没想到梁总司令的大军,埋伏在不远处,随后杀到。
所以,这是一计,且不仅仅是激将法,还加上引蛇出洞法。
这一仗,李三王大败,梁总司令主力赶到时,擒斩敌7000余人。
只是没交待李三王的下落,大概没什么好说的,很可能也在被斩之列。
接下来,梁总司令率军乘胜前进,下一个钉子户,是在龙门据险为营的赵俨和秦会,且率军10万,光营盘就扎了三十里。
这有点象当年同出于蜀中的刘备连营七百里,兵多,要占地方是不用说,但是不应该把帐蓬一个挨着一个连在一起,等着别人来放把火烧。
所以有了败象。
其实并非如此,是因为倒霉,遇见了战无不胜的猛人梁睿。
说是梁猛人打仗,从来不拚体力,机时是拚智力。
这就有点难办,因为智力问题,不是靠人多就能解决的。
除非韩信遇上楚霸王,智力优先,但是还是要靠人多,因为这位力能扛鼎大力士,是一个神话,以一当百,不在话下,这就要进行换算,所以韩信能受胯下之辱的名将,体力一般应该不怎么样,那就要求多带些人手,即所谓兵嘛,多多益善,就有这方成的原因。
………【第三节 顺打(21)】………
梁总司令只是“少沉敏,有行检”,而并非“膂力过人”,所以象韩信方面居多。
当然,他的对手赵俨和秦会,不是什么楚霸王之类的人物,所以好不用太多的人。
但是有十万人,还是不能拚体力,梁总司令所带的二十万人,是要打到成都的,还是省着点用。
因为龙州有江油关(今四川省平江武县南坝镇),《蜀中名胜记》解释,“江由”之意为“江水所由矣”,即江水由此经过的意思。
这本来好象什么也没说,但其实是说,经过的是江水,要是有人,过不过得去,还要看情况而定。
有一出京剧就叫《江油关》,也叫《亡蜀鉴》,这两个戏名演的是同一出戏,是说邓艾攻蜀,兵出七百余里渺无人烟的阴平小道,途中在摩天岭被陡峭的悬崖阻隔,邓艾身裹毛毡,冒死从岭上滚下,其他人效仿,但三万人,余下的人,如神兵天降,出现在江油关前,蜀将马邈惊得魂飞魄散,其妻李氏,苦劝丈夫不要投降,还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血书,然后口衔血书自缢身亡,但是无用,看来谁说女子不如男,这话是真理。
马邈献关投降后,邓艾得以顺江而下,克绵州、陷成都,灭了蜀汉。
………【第三节 顺打(22)】………
由此可见,要攻破这江油关,会有多难。但反过来看,如果此关被攻破,也就等于蜀中之国完了。
不过,这是针对顺江而下的战略而言的。也就是说,此关群山环抱,险峰壁立,涪水中流,江流湍急,其天险自成,是相对于来犯之敌是从水上来而言的,邓艾神兵天降,这叫出其不意。
历史的教训,往往是值得汲取的,但也要看,这人是不是知道历史。
赵俨和秦会,此二人除了此次战斗,有个名字留下,其他情况也就不知道了,所以读没有读过历史,也就更不知道。
所以当梁睿的天兵,出现在蜀人面前时,他们大骇,也就我们也大骇了。
这梁总司令的兵,没有从水上来,莫非是什天上掉下来的?
当时肯定没有空降部队,他们只能从地上来,是从山间隐蔽小道而来。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如邓艾,也走阴平小道,也从悬崖上滚落下来,但他们是来了。
这里有一段有关战术方面的记录,说是梁总司令,让他的兵,“衔枚开进”,而这枚,是有点象筷子一样的特制行军装备,:衔在士兵囗中,用以防止出声,这是正规军常用的方法。
………【第三节 顺打(23)】………
这一大队无声的人马,突然出现在蜀人面前,确实应该大骇的。
而梁总司令下令四面奋击,其实就是说,已经将这些还在睡梦中的蜀人们包围了。
不过,这连营三十余里,要包围绕起来,虽然士兵们都衔枚,但还是有动静的,且不易隐蔽前进,所以说,要做到突然,应该是在晚上。
在晚上的睡梦中,突然被惊醒,面前出现了这一大群因衔枚而无声息的人,那确实是很怕人的。
这仗不用怎么么打,因为蜀人大骇时,刀已落下。
所以梁总司令,大破这些在野外扎营的军寨。
这江油关应该被攻破,而赵俨和秦会,关于这俩人后来怎样,又没了下文,因此,要是估计的话,大概也是被斩杀了。
攻取江油关后,梁睿并没有立即直接沿涪水顺流而南下,而是回身进攻始州,因为此时其军队已迂回到据有天险剑门关的始州背后。
在此之前,据守在江油关外,平林中的守将梁俨,不战自降。
这平林应该在今天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关外,现在并不存在平林镇,或乡、村这样的在方,而有关平林的词典解释,也就是平地上的林子的意思,所以说,这梁俨大概是在江油关外防守,这应该项是一种战术的设置。
而这梁俨,打都没打,就降了,是因为受到了精神战的攻击。
梁睿率部击鼓而进,步伐整齐,军鼓敲得震耳欲聋,这种精神战,有所见的是,在近代欧洲人所采用的,按鼓乐节奏横排前进,且死伤惨重的进攻,还有希特勒军队,到不是击鼓前进,而是虎式和豹式坦克开道,让苏联红军在战争刚开始时,一触即溃,并不全在于法西斯们的火力猛,还包括受到了精神上的打击。
所以这梁睿,可称之为近代欧洲军队排队战法之远祖,因为他弄这种打仗方式的时候,距欧洲近代还有很长时间。
只可惜,在华夏大地以后一千多年中,时不时就有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并没有出现过对这种战法的继承和发展的场景,那就只能说是近代欧洲军事家们的鼻祖。
以相同的招式,梁睿迫使始州(今四川省剑阁县)守将敬豪也投降。
这应该是第一阶段的阶段性成(战)果。
………【第三节 顺打(24)】………
划分的标志是,梁总司令是从外围,打入敌人的根据地了。
反对派军队最后的势力,其总指挥王谦,从前成的情况来看,其对御敌于根据地之外的打法,严重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但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继续进行顽强防守,是系关其旗帜还能打多久的重大路线问题。
本着对犯错误的同志不要一棍子打死的态度,特别是对打了败仗的同志,不要光看他打了几次败仗,重的是要看他忠不忠于反对派的事业。
于是,王谦总指挥,又命令从利州前线不打就跑,也就是实施战略总退却的高阿那肱,达悉惎,据守开远(今四川剑阁县东北)险要之地,阻挡住梁睿大军的前进步伐。
但梁总司令对此却胸有成竹,他对将士谈了自己的想法,他因此
应该算是最早搞是军事民主的古代军事家之一,他说,敌人据关守险,要想挡住我们,但我们将出其不意,打败他们。
将士们对梁总司令的话,深信不疑,因为跟着梁总,总是打胜仗,这一点,是敌我双方,都公认的,尽管梁总没说怎么个出其不意,这是梁总留的心眼,因为还是要讲究军事是有机密的。
于是,第二阶段战役经周密计划,在作战会议上宣布:
第一,大将军宇文进兵巴西(今四川绵阳),大将军赵达率水军入嘉陵江,两军从侧翼威胁敌军,并迂回于敌后。
第二,由部将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各自率部,担任正面进攻,分路齐头并进。
重点说这担任正面进攻的,却没有多少话说。因为只打了半天,开远守军不敌,这是肯定的,打不赢就跑,也是肯定的,因为守这开远的高阿那肱和达悉惎,在此之前,打都没打,就望风而逃,现在只打了半天,多少挽回点面子。因此,天险基本上是没派上什么用,想的和做的,总是不一样。
剑阁失守,最后的天险被突破,由此反对派最后的领导人王谦同志,就再好不能据险观变了,因为无险也就再也没有变化右观。
剩下的就只有敢于面对。
现在他不能,也不敢再相信别人,拯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于是,王总指挥亲自披挂上阵。
其实,王总又不是“膂力过人”,或者“双带两鞬”,可以“左右驰射”,他为人基本上只能算是文人中的行武者,因为确实也带过兵,打过仗,但是,真正要说冲锋陷阵,恐怕还要多浪费人手实施保护,不过,王总亲自上阵,对于鼓舞一下基本上没有了的士气,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于是,王总指挥命令达奚惎、乙弗虔守城,自己亲率精兵五万,背城摆开阵势。
………【第三节 顺打(25)】………
所谓精兵,应该项是王总自己开府所招募的王府府兵,是他生逢战争年代,只能以军功起家的老底子,自家子弟,用在这最后关头,不可能对局势必有大的改观,但只要不投降,就只能打这最后一仗,多少要象点样。
这一场所景,和那位反对派核心人物尉迟迥,最后在邺城下摆开阵式,有些雷同。
最后的结果不用多说,也就可想而知,虽然王总拿出老底子,但这行情跌的太快,不够挽回颓势的。
当然,这些兵,也不愧被告称为精兵,人越打越少,且双方又并非按相同比例递减,因为对面梁总带来的兵,是从边关带来的久经战阵的骁兵悍将,从单兵战斗力来说,一打二,或者更多,不好说,部之,王总最后发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了,于是想起背后的城楼,但事有不同的是,这背后的城楼上,却射下箭在弦上来,于是城楼下的大骂,搞什么,我们是自己人,快开门!
这话其实是白说,因为城楼上的,当然知道,曾经是自己人,只是现在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将现在和曾经变成了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现在我们投降了,这只是有负责的解释,加告知。
只能怪这姓梁的太狡猾,达奚惎和乙弗虔,其实早就有密信送到梁部手上,说是要投降,但梁总说,还是慢点,将其称之为大人物,或高人的原因是,他其实早就在接到让他带兵征讨时,就看到了现在这一幕情景,知兵者,知己知彼,是最根本的,当他知道要打的是王谦时,则不怕说来让王总伤心,这胜负是已经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