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是老熟人,三人如绅士一般打过了招呼,安德森勋爵道:“唐先生,你总算露面了。”

唐旭笑道:“安德森勋爵,不好意思,我不在保定,一接到信儿,我立刻就赶了回来。”

“好了,亲爱的唐,不说这个了,你是地主,得请我们吃饭。”搂着唐旭的肩膀,安德森勋爵愉快地说道。

唐旭八面玲珑,和安德森勋爵寒暄,其他的人他也一个没忘,甚至小可爱茜茜丝都照顾到了。

热热闹闹地吃过午饭,然后又小憩片刻,唐旭请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来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喝茶。

葡萄架翠绿欲滴,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如点点碎金般洒落下来。

喝了一口茶,安德森勋爵道:“唐,我们公司想和你们合作。”

安德森清楚,这帮人和一般的商人不同,和政客也不同,他们直来直去,信守承诺,如果违约,立刻就会展开残酷的报复。

所以,他也直来直去,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唐旭道:“安德森勋爵、托马斯先生,你们的善意我们非常感谢,我受大当家的委托,向二位郑重表态,今后,我们黑神军将倾力与贵公司,甚至是贵两国政府密切合作。”

安德森勋爵一听,大喜,他问道:“唐先生,你说的是真的?”

唐旭点了点头,道:“我们黑神军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不答应便罢,答应了,就是死都要做到的。”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安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都是喜出望外。

他们来之前,董事会曾经做过评估,结果,没人对这件事有一点把握。董事会认为,黑神军是一群爱国者,不能仅仅从商业利益上来看待他们的行为。

显然,唐旭知道他们的来意。

安德森勋爵道:“唐,不瞒你说,我们最担心的是你们把烟降价。”

摇了摇头,唐旭道:“安德森勋爵,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为什么要降价?如果你们的公司是日本人,那我们一定会降价,但你们不是,你们不是我们的敌人。既然不是敌人,我们为什么要有钱不赚?”

唐旭这几句话说得,真是让安德森勋爵和这位托马斯先生心花怒放。

“唐先生,您说得真是太对了”托马斯兴奋的满脸通红,连连点头。

唐旭道:“把日本人打跑之后,我们黑神军要和南京政府分庭抗礼。到那时,我们需要英美两国政府支持的。”

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相互看了一眼,心中的喜悦更盛。他们这次来,收获真不是一般的大。

安德森勋爵道:“唐,你是我们的朋友。对朋友,是要帮助的。”

唐旭道:“安德森勋爵、托马斯先生,今后烟的价格我们随你们,而且,我们永远不会增加生产量,就这四十台机器的规模。”

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的眼珠子都要鼓出来了,他们俩不错眼珠地盯着唐旭。好久,咽了一口吐沫,安德森勋爵问道:“唐先生,不知道贵方要我们怎样帮助?”

天上当然不可能掉馅饼,安德森勋爵问完,他和托马斯都紧张地盯着唐旭,生怕唐旭说出什么他们办不到的条件。

唐旭道:“安德森勋爵、托马斯先生,我刚才说了,打跑日本人之后,我们要和南京政府分庭抗礼,而要和南京政府分庭抗礼,光用嘴说是没用的,得凭实力跟南京干。什么是实力?实力就是枪炮,但在这方面,我们落后太多,所以,我们要自己生产武器。”

听完,安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都惊愕地睁大了眼睛。半晌,托马斯问道:“唐先生,你们要买制造武器的设备?”

唐旭点了点头,道:“不光是设备,还有技术。”

作难了,安德森勋爵道:“唐,这个很难。”

唐旭笑道:“我知道你们有这个能力。”顿了顿,他又道:“我们不会强人所难,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我们要买的是不什么尖端的技术。”

买武器容易,只要有钱,多先进的都能买到,但买设备,尤其是技术,这在每个国家的管理都是极其严格的。

唐旭又道:“这方面的规定我也知道些,但卖给我们,对英美两国没有丝毫危险。”

这个也是,安德森勋爵和托马斯又相互看了一眼。

安德森勋爵道:“唐,这个我们做不了主,我们得回去请示。”

唐旭道:“不急。”

―――――

张家口,察绥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

院子里,遥望着南京的方向,冯玉祥眉头深锁,虎目之中燃烧着愤然之色。

塘沽协定签订之后,狭义上的长城抗战已经结束,但广义上的长城抗战并没有结束,没有结束的标志就是察绥抗日同盟军。

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隐居泰山,得知南京政府与日本人媾和,鉴定了卖国协定,他倍感屈辱,于是赶赴张家口,振臂一呼,号召旧部,将二十几军留在察哈尔的一些后备部队进行了扩编。

不久,大批从热河溃退的东北义勇军投至麾下,许多西北军旧部和土匪会党,甚至蒙古族地方武装也都相继来头。

一时间,聚起十万之众。

冯玉祥被推举为察绥抗日同盟军总司令,他于五月十九日,宣布察绥抗日同盟军成立,自任察哈尔主席,委任佟麟阁为代主席,并发表通电,揭露国民政府的妥协卖国政策,呼吁联合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

冯玉祥为同盟军总司令,委任方振武将军为前敌总司令,吉鸿昌将军为前敌总指挥。

同盟军一成立,便开始积极备战,准备主动出击。

正文 一九八章 唐旭驾到

一九八章 唐旭驾到

六月十一日到六月二十三日,同盟军向小鬼子和伪军展开猛烈进攻,十二天的时间,相继收复康保、沽源、宝昌,又乘胜发起收复多伦的战斗。

多伦为察东重镇,既是冀、察、蒙之间的交通枢纽,又是塞外商业的中心和军事要地,日本把它视为攻掠察绥两省的战略要点。

六月二十八日二十三时,同盟军由吉鸿昌将军指挥,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

由于同盟军没有重武器,面对坚城,很难攻克,最后,用计策夺取了多伦。

多伦之战,收复失地,意义是空前的。

多伦之役结束后,察东四县全部收复,成为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

就在同盟军节节胜利,士气昂扬的时候,南京的黑手也已经覆盖到了同盟军的头上。

对冯玉祥,对察绥抗日同盟军,蒋介石如锋芒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安,但是,由于长城抗战刚刚失败,而同盟军高喊抗日口号,蒋介石不敢立即取缔同盟军,只是公开声明,不承认同盟军的合法地位,断绝内地与察哈尔省的一切联系,禁止枪弹,粮食,医药从内地进入察哈尔。

与此同时,蒋介石施展惯用伎俩,以分化、拉拢、收买等种种手段对付同盟军。

晋绥军集中于山西北部,西北军和中央军集中于冀北,已经完全把同盟军封锁在察哈尔境内。

而此时,日伪军两万多人也趁机大举进攻多伦,客观上形成了对同盟军的夹击包围,使同盟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而且,由于连日作战和蒋介石的封锁,同盟军的武器弹药已经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再进行大规模的战斗。

中原大战败于蒋介石之手,虽心有不甘,但技不如人,也没有多少怨言,可这一次,冯玉祥不仅不甘,而且极其愤怒。

他不甘,可如果坚持下去,内战又会爆发,就会引起一连串无法预测的反应。

怎么办?

这时,佟麟阁走进了院子,到了冯玉祥身边,低声道:“司令,共产党那边来人了。”

冯玉祥愣了一下,同盟军里有很多共产党人,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和共产党的关系极其密切,吉鸿昌指挥的第二军里有很多共产党人。

佟麟阁又道:“司令,来的是中共河北省委的军委书记。”

“有请。”说着,冯玉祥向院门走去。

院门外站着三个人,分别是吉鸿昌、李贺才和唐旭。

一见冯玉祥出来,吉鸿昌给冯玉祥介绍道:“总司令,这位是李贺才李先生,这位是唐旭唐先生。”

听到唐旭的名字,冯玉祥感觉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想不起来了,他热情地道:“世五,你这是干什么?李先生和唐先生来,你直接领进来就得了。”

吉鸿昌是冯玉祥的老部下,闻言,嘿嘿一笑,没说什么。

冯玉祥伸手让道:“李先生、唐先生,里面请。”

进了客厅,落座之后,冯玉祥问道:“李先生、唐先生,你们来不知有何指教?”

李贺才道:“冯将军,不敢当。”顿了顿,他又道:“我是陪着唐先生来的,唐先生有话要对您讲。”

愣了一下,冯玉祥看着唐旭,道:“唐先生,我听你的名字耳熟,但想不起来了。”

唐旭笑道:“冯将军,我可是名人,您不该想不起来。”

盯着唐旭,忽然,冯玉祥一拍脑门,大声道:“对了,你是大骂我那个把兄弟卖国贼的唐旭。”

唐旭笑着点了点头。

黑神军太有名了,冯玉祥也很好奇,他曾问过吉鸿昌,但吉鸿昌对黑神军和共产党之间怎么回事儿,根本一无所知。

冯玉祥大笑,道:“唐先生,你们知道不,你们可把三十七军那帮兔崽子给坑苦了。”

唐旭也笑了。

勒索韩复榘五百万,韩复榘不敢不赎票,可这家伙真是个混蛋,让这五百万由三十七军的家属出。

这事儿在山东闹的是鸡飞狗跳。

冯玉祥高兴了,他大声命令摆酒。

酒桌上,三巡过后,冯玉祥这才问道:“唐先生,你们黑神军是不是共产党?”

唐旭道:“冯将军,我们和共产党的关系跟您和共产党的关系类似。”

点了点头,冯玉祥又问道:“唐先生,你们来找我有什么指教?”

脸色严肃起来,唐旭道:“冯将军,我受大当家的指派,是为同盟军的前途而来。”

沉吟片刻,冯玉祥问道:“唐先生,敢问你们大当家的到底是谁?”

唐旭道:“冯将军,请原谅,这个现在还不方便说,就是李先生也不知道。”

点了点头,冯玉祥道:“唐先生,请赐教。”

唐旭赶紧道:“冯将军,不敢。”顿了顿,他接着道:“冯将军、诸位将军,我们大当家的认为,现在中国之形势就是一个大脓疮。这个大脓疮已到烂透了的时候,现在拖得越晚烂透,对国家民族就越不利。”

冯玉祥放下筷子,问道:“唐先生,我不明白,你们大当家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旭道:“冯将军,我们大当家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必须尽快崛起一股力量,一股足以制衡蒋介石的力量,而这股力量非共产党莫属。”

唐旭这话一出,包括李贺才,众人都是一愣。

冯玉祥问道:“唐先生,怎么才能让共产党快速崛起呢?”

唐旭道:“冯将军,共产党要想迅速崛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日本全面进攻中国。”

唐旭说的确实有理,但这就如棺材铺盼死人,冯玉祥皱起了眉头。不过,吉鸿昌和李贺才都面露喜色,尤其是李贺才,更是兴奋之极。

唐旭道:“冯将军,您认为日本人早一天发动全面战争好,还是晚一天,甚至是不发动的好?”

冯玉祥沉思不语,忽然,他身子一震。

道理其实很简单。

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即便反对发动全面战争的日本人,他们反对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中国太大,日本太小,不可能吞并中国。

以今日之势,晚一天发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