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炮灰养女- 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掌柜的,小女子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于否?”

    王永爽朗一下,将算盘推到一旁,开口道:“小姑娘尽管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辛夷再次打量了下屋中陈设,斟酌再三,才说到:“还请掌柜的别往心里去,我看贵店生意似乎太过冷清,连个整理货架的小厮都没有。”

    王永会错了意,以为那半大少年想来店中做学徒,面色一苦道:“店里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客人都没有,哪儿用请雇工。唉,可惜这祖上的店面,竟是要败在我手中了。”

    “掌柜不必忧心,敢问一句,您店中生意一直如此么?”

    戳到伤心处,掌柜的心中一酸,差点掉出泪来,憋了很久的苦水一股脑倒了出来,也不管辛夷是否能听懂。

    “小姑娘啊,不是我王永唬人,咱这王记胭脂铺,前些年生意虽不能说日进斗金,可也算兴旺。兴许是王某不善经营,镇上又开了几家铺子后,生意渐渐差了起来。”

    很久没跟人聊过生意,王永话匣子打开后,有点儿收不住。

    “只是往日好歹每天还能开张几笔,今天实在是运气太差,开门到现在你们是第一批客人。”

    小怜脸微红,她们哪儿是客人,不过是来看行情的。
第六十五章 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说来话长,一言难尽。

    辛夷同情的看着喋喋不休的掌柜,生意做到能关门逮鸟的地步,搁谁身上都肉疼。

    等王永滔滔不绝将一肚子心酸倒出来后,神态讪讪。他快三十的人了,在一个孩子面前诉起了苦,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眼前身高刚与桌子齐的小丫头,正儿八经一字不落的听着,让王永莫名感动起来。

    他膝下无子无女,一时半会儿,倒对辛夷多了两分疼惜。

    “掌柜的,我年纪小不太懂生意场上的事儿,只是就算有新店开张,贵店生意也不该冷落到这地步吧?”

    辛夷年纪虽小,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王永连连叹气说;“按理说,鸡毛蒜皮的事儿不该跟你们这些孩子说。不过话匣子打开了,索性我就多说两句,其实镇上除了李记胭脂铺,别的家都不好卖。“

    小小一个镇上,四五家脂粉铺,辛夷有点儿理解为何王记生意如此清冷了。

    顾客没有增多,市场固定的情况下,供货商越来越多,想从中分一杯羹自然成了难事。

    李记胭脂铺,辛夷没什么印象,她当初做胭脂生意时,早就看不上镇上这点儿市场了。

    为了能准确判断,她又问了句:“咦,怎么会这样,李记胭脂铺有什么过人之处么?”

    有人专心致志的听自己说话,哪怕只是一个毛孩子,王永心里宽慰许多:“同行是冤家,有没有过人之处我还真不清楚。但听客人讲,李记铺里的胭脂水粉,价钱低廉物超所值。”

    王掌柜还真是实在人,哪家老板会为竞争对手说话,他实属心无城府。

    小怜和长平不解的看着一大一小,津津有味的聊着生意,三妹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掌柜的脾性也太好了。

    辛夷思考过后,问道:“奇怪,价格定的那么低,李记能回本么?”

    王永无奈摇头,长长吁了口气:“谁知道呢,不过李家也不是全靠低价招揽顾客,店里还是有几款出色的胭脂的。”

    胭脂水粉都是女子生意,王永一个大男人,还真不太懂小姑娘们的心思。

    别看他已近而立之年,接手这祖传铺子还真是赶鸭子上架。要不是兄长出了意外撒手人寰,他现在还在外地给人做着二掌柜。

    没料到,离乡数年,再回来,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生意却不如当年好做。

    王永自认颇具生意头脑,可自打开张后,连番打击下,快要愁白了头发。

    辛夷明白了,李记这是靠低端产品垄断市场,等到占领市场份额后,再靠高档胭脂回本。

    怪不得别家生意都被挤垮,只能说李家太会做生意了,他们走了现代营销的路子,岂不是让辛夷这个穿越者无路可走。

    “您看下这几盒胭脂,是否还能入眼,大哥你将我们带来的胭脂拿出来吧。”

    辛夷话锋突转,引起了王永的兴趣,这丫头讲了半天话,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还以为辛夷是对脂粉感兴趣,没想到她一个小姑娘,异想天开把生意做到他头上了。

    原本想直接拒绝辛夷的王永,在看到长平拿出来的胭脂后,即将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长平把三盒胭脂,一并排的摆在了桌上,逐个打开盖子。

    好歹王永也是自小见惯胭脂的人,一看之下,便察觉出它的不同之处来。

    他伸手拿起颜色最鲜亮的一盒来,反复打量后,带着些许惊叹说:“小哥儿,你们这胭脂是从哪儿买来的,成色上佳闻起来香味清甜。”

    辛夷心中偷乐,也不看是谁的手笔,她精心制作的胭脂,当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家妹妹得到肯定,长平脸一扬骄傲的说:“这是我家三妹亲手做的,用的可是上好的梅花瓣。”

    “噢,原来是梅花做的,怪不得闻起来清透可人。”王永爱惜的将胭脂盒放到桌上,目光中满是欣赏,“你家三妹长着一双巧手,某家自愧不如。”

    长平哈哈一笑,将辛夷拉到身前,指着她说:“掌柜的,这就是我家三妹,这胭脂全是她亲手做的。”

    王永目露惊奇,叹道:“有志不在年高,原来小姑娘在胭脂行当,才是个中翘楚,刚才是我卖弄了。”

    文绉绉的话,长平和小怜都没听明白,只能从他的神情上判断出是在夸辛夷的。

    辛夷腼腆一笑,谦虚道:“掌柜的在调制胭脂上浸淫多年,小女有机会还要请教您呢。”

    两人互相恭维之后,辛夷才将她的打算和盘托出。

    “小女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平时喜欢调制胭脂,可苦于久居乡下,无处寄售。不知能不能将做好的胭脂卖给您,由掌柜的贩售。”

    若是以前生意好时,王永定然一百个愿意,环顾四周,他摊开手道:“小姑娘,你这胭脂可称上品,店里情况你也能看出来,我这儿生意实在太差。”

    早有准备的辛夷莞尔一笑,胸有成竹的说:“您不必担忧,别的不提,在清流镇我做的胭脂还是独一份儿。只要掌柜的在门外贴张告示,告知店中独家出售梅花胭脂膏,一定会有好奇的客人上门。”

    她出的主意极简单,但是绝对有效,王永听后眼睛一亮。

    但是毕竟没有卖过,他信心不足的问:“这法子虽好,但是你有多少货,一盒胭脂要定价多少,太贵的话根本卖不出去。”

    谈到价钱,辛夷苦恼了,她很不乐意将辛苦做出来的胭脂廉价出售,但眼前处境又逼得她必须走低价路线。

    为了让掌柜宽心,辛夷主动将价钱抛出:“价钱方面,您就按照三十文来定,不过我这边一共才八盒。您可以先低价卖三盒,后边提价到五十文。”

    辛夷说的价钱并不高,王永是个实在人,忍不住开口追问:“这样你不就吃亏,我不能占你们便宜,要不这样干脆这胭脂放在我店里,算是代售。”

    跟实在人打交道,果然比较愉快,辛夷想要建立人脉,再说了现在胭脂卖出高价了,钱也不是她的。

    她很干脆的回答:“若是掌柜的信的过小女,咱们就按照我的主意来。若是生意兴旺的话,我以后还要给您供货,只愿到时能提供个方便。”

    经过协商之后,辛夷只留下了一盒胭脂,其余的全部都放到了王记胭脂铺。

    在掌柜的坚持着下,她先收了一百文的定钱。

    也就是说,这次出门,他们用九盒胭脂换了一千一百文钱。
第六十六章 投桃报李
    (谢谢和我id一样的打赏,我会努力写书的,天热大家注意身体哦。)

    阳春三月,柳树吐新芽,紫燕盘桓声声呢喃,春回大地,欣欣向荣。

    辛有财家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之中,抓紧时间,在地里插种了棉花。

    辛家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夏天收麦秋天收大豆,种了棉花就等收棉花,从来不用变通,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就行了。

    要说辛家这一出戏,还真唱的大家莫名其妙。

    不过乡里乡亲也有通透人,他们细细一想,好像地里种棉花跟麦子还真没什么冲突。只是大家习惯密集种植,地里根本掏不出空来撒棉花。

    卖出三十两银子天价的雪盐,让往日不起眼儿的辛夷,头一次进入了乡亲们的视线。

    侍弄胭脂的事儿,辛夷做的很隐秘,动静也小,并没传出去,这才没造成新的风波。

    庄稼里的事儿,辛家人在被人问起时,回答的含混不清,有人猜测是山神娘娘的旨意,可到底只是猜测。

    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辛有财家,雪盐矜贵可遇不可求,不过要有别的发财致富门路,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总而言之,凤鸣山上,那座年久失修的山神庙,香火一日日的旺了起来。

    话说回来,辛夷比谁都好奇,那么多人赶趟似的往山神庙里跑,还有人传言山神娘娘再次显灵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她本来就是胡诌,如今颇有几分下不来台的架势。

    刚开始,甚至有人孩子生病了,不去找大夫,眼巴巴的抱到了辛有财家,要让辛夷给看。

    哭笑不得的辛夷,当即严肃拒绝了,人命关天的事儿,她可不敢拿来胡闹。

    让辛夷无奈的是,她明明义正言辞的说明了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办法求山神娘娘帮忙。这话不止外人不信,连辛有财他们都半信半疑。

    在辛有财一家心中,辛夷身上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某种程度上她就是山神娘娘的代言人。

    这是辛夷琢磨了很久得出的结论,被当做代言人,她是有惊有喜。

    惊的是这担子太重了,她有点儿担不住,喜的是,顶着这个名头她做什么事儿都方便了。

    回到家中后,辛夷一直记挂着摆在王记胭脂铺中的货物,酒香也怕巷子深,她真怕掌柜的没按照她说的做。

    万一王记跟以前一样无人问津,她做的胭脂不就被束之高阁了,真要沿街串巷一盒盒去卖费时费力不讨好。

    好在,辛夷的担忧没有出现,三月初的时候她跟长平一起去镇上走了一趟。

    掌柜的一见他们俩,两眼放光,亲自将他们给迎了进去。

    善于察言观色的辛夷,当时就断定,她留下的胭脂一定卖的不错。

    正如推断的一样,当掌柜的眉飞色舞将那些梅花胭脂膏,如何吸引了众人目光,如何受欢迎大肆渲染一通后。

    他话锋一转,目光热切的看着辛夷,好像看着一尊金娃娃。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