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炮灰养女- 第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针一线,分外仔细,似乎全然忘记了世间冗杂。

    正在这时,从照壁之后噔噔跑出一个梳着抓髻的小丫头,开口就是:“姨娘,夫人生了,是个小公子。”

    “呦。”

    洪姨娘手一抖,针戳进了肉里,渗出殷红的血珠,她轻轻将血珠抹去,抬头说了句:“那是极好的,好长时日未向夫人请安,明日我便探望去。”

    小丫鬟嗫嚅着,不知该说些什么,瞧着洪姨娘没再搭理自己,便行了礼飞快告退。

    一直坐在树下念书的柳容波,此刻抬起头来。他面色黎黄,四月份刚过的十一岁生辰,模样并不如兄长出众。

    他合上手中书,目光投向了神态平静的姨娘,带着几分怨怼说:“娘,爹好久没来看我们了,这下添了嫡子更加想不起我们来。”

    洪姨娘原本没有波澜的面容,在听到儿子的话后,晦暗了下来,她噙着线头将其咬断,收起了手头的活。

    似是解释又似是自嘲,洪姨娘慢悠悠的对儿子说:“哥儿也莫要含酸了,在老爷心里,除了薛夫人和世子还有轻轻,旁人啊,始终是旁人。”

    柳容波如是一听,神情更加羞恼,一时间恨起了自己的出身。
第九十三章 借把东风做助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唯独这东风,一时难坏了辛夷。

    她想去镇上和王掌柜的见个面,偏偏掏不出空来。

    只差最后这一哆嗦,辛夷实在不想放弃,她左思右想,最终发现能抱有希望的人只有林然了。

    约林然见面,要比到镇上来的简单,辛夷吃过饭后,撂下碗便出门去了。

    天气愈发热了起来,歇凉的人也多了,她此时出门,算是平常。

    一路往村长家方向走着,辛夷犹豫着,若是林然不在家怎么办,头一次上门多少有点儿害羞。

    乡里乡亲爱串门子的人不少,只是她往常没事儿不爱到旁人家去,这才觉得别扭。

    紧走慢走,林家大门出现在眼前,辛夷踟蹰着,迟迟没有上前叩门。

    徘徊了好一会儿,她这才伸出手,打算敲门。

    “辛夷?”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辛夷扭头,着一身香秋色绸衣的林然出现在眼前。

    自打上次十里坡后,这还是俩人头一次碰面。

    辛夷尴尬的放下手,略带意外的说:“你不在家啊,我刚好来找你有点儿事儿。”

    不知为何,一见到辛夷,林然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便像春风拂过。

    他飒然一笑,邀请到:“要不到家中坐一坐,难得见你一面,上次去你家里都没瞧见你。”

    “啊,你去我家了?”

    辛夷惊讶反问,她怎么不知道林然有去找过她。

    看到辛夷吃惊的样子,林然也觉得奇怪,他问到:“就是你去送掌柜那天,兴许是家人忘记告诉你了。都到门口了,去我家坐会儿吧,稀客。”

    辛夷哦了一声,摇摇头说:“不了。我找你有点儿事,干脆边走边说吧。”

    知晓她的性子,林然欣然同意,两人沿着林家院墙并肩而行。

    黄昏的树影婆娑动人。两人一路走着,分外默契。

    挣扎许久,辛夷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张折好的纸,这也是她此行的目地。

    将纸块放到掌心后,辛夷郑重其事的言明:“林然,我想托你把这封信带到镇上,交给王记胭脂铺的掌柜。”

    突如其来的请求,让林然摸不着头尾,他伸手接过信。

    “你会写字?”

    林然狐疑的望着手中叠成一小沓的信纸,不太相信他的眼睛。

    总归是没办法遮掩了。辛夷手指拽着衣服中缝,不吭声算是默认。

    “你怎么会识字,还会写?”

    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辛夷招架不住了,她烦躁的扯扯原本就不算丰茂的头发。无力的说:“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牙尖嘴利的小丫头,忽然变得出口成章,林然恨不得把眼睛再擦亮些,看看她到底是怎么着了。

    辛夷真的很无力,这信还是她偷偷摸摸的背过旁人。用长平他们上学堂时买的劣质笔墨写的。做贼似的写完信中内容,如今还要面临质疑。

    她信任林然,所以才会在他面前暴露自己会写字的事儿,可不代表着她喜欢被人盘问。

    林然把信收好,没再追问,应允道:“别担心。明天我去姑姑家,顺便把信送到掌柜店里。只是,你是不是遇到麻烦了,如果有我能帮忙的,你尽管提。”

    他全然的信任。让辛夷恨不得感激涕零。巧的是,如果她的计划进展顺利,确实还要再托林然帮她办一件比较棘手的事儿。

    想到这些,辛夷惭愧万分。

    “谢谢你,老是麻烦你,真的太过意不去了。等到我……等到我将来有机会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林然哈哈一笑,没把辛夷的话当真,打趣说:“别,千万别,举手之劳而已。你这样说,我岂不是成了挟恩图报的小人。”

    两人这般一闹,气氛变得轻松,放下心事的辛夷,面上也多了笑容。

    此时此刻,就这样并肩走着,林然心情愉悦,说不出的快意。

    想起辛夷胳膊上的伤,他关切的说:“忘记问了,你的伤怎么样了,上次一时情急让你伤上加伤,一直很内疚。。”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林然还挂念着自己身上的小伤,辛夷将右胳膊抬起来上下灵活挥舞。

    “完全好了,就这么一点儿小事,你还记到现在。”

    辛夷笑嘻嘻的说着,眸子闪亮动人。

    林然看着她的笑,心下一热,目光躲闪着移到了别处。

    他看着叶子,叶子上是辛夷的笑脸,看着天空,天空上也是她的笑脸。

    懵懂无知间,似乎有些事,已经不一样了。

    无法言喻的心情,载着少年最初的忧愁,慢慢渗透了无所不在的时光。

    事情办妥,夜幕降临,辛夷这才惊觉,她出门太久了。

    要是再不回去,待会儿又要被追问到哪儿疯玩了,辛夷不再往前走,歉意的说:“天晚了,我该走了。”

    林然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两个人已经相处有一个时辰了。

    “我送你回去吧,天晚了。”

    想起上次因着林然背她回家引起的风言风语,辛夷尴尬拒绝了。

    流言好不容易止息,他再送她,必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面对辛夷的拒绝,林然怅然若失,只能目送着她离开。

    穿过熟悉的村路,心无旁骛的辛夷很快就到了家。

    在门口纳凉的王氏还有桂香,也是刚刚回来的样子,倒没对辛夷的晚归说什么。

    亮堂堂的月光洒在院子里,辛夷借着微光洗了脸,又冲了脚,正要去睡。

    在前院上大门的王氏,突然叫住了她。

    辛夷湿漉漉的站着,不晓得王氏又要做什么。

    “三丫啊,你这胳膊也好了几天了,打算什么时候再做胭脂啊。”

    原来是为了这个,辛夷还以为他们变了性子,不在乎这点儿钱了。

    打定主意要离开的辛夷,不愿再为人作嫁,搪塞道:“最近没有应季的花儿,得等到石榴桂花开时吧。”

    王氏一听,大失所望,蔫搭搭的说:“你去睡吧,我就问问。不做也行,过段日子该下地了,你也能帮个忙。”

    “嗯。”

    辛夷转身进屋,暗道,恐怕王氏是等不到她下地了。

    ps:

    第二更来了,继续求订阅,敬礼!
第九十四章 大街上的闹剧
    ps:

    收到了好几张粉红票,激动地心砰砰跳,请砸票来吧。

    感谢大心竹、清水涟漪、留不住美丽的粉红票票。

    谢谢红茶咖啡、无限道武者路、留不住美丽的打赏!

    下个月要拿六千字全勤,压力好大……

    坐在前往镇上的马车,林然处于矛盾之中。

    他将辛夷托他转交的信,反复拿出又放回,一直在做心理斗争。

    看,不看?

    私拆他人信件似乎不道德,林然手放在信纸上,紧紧压着,犹豫着。

    但是辛夷好像有心事,他若是不看的话,怎么会知道她是否遇到了麻烦。

    “一,二,三。”

    林然数完之后,将信件展开,然后从上读到下一气呵成,接着手忙脚乱的将它恢复原样。

    砰砰,林然心跳加速,他记忆超绝一目十行。粗粗几眼,已经将信上内容全部记到脑海中。

    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林然第一个念头,辛夷到底要干什么,他更不懂了。

    不过,她的字,真的很丑,连他初学书法时都不如。

    她什么时候识字,信上让他惊骇的文字,又是因何而起,林然一概不知。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封信送给王掌柜。

    林然相信,关于这件事,辛夷以后一定会给他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到了清流镇,林然径直去了王记胭脂铺,这还是他头一次到这种女人家的地方。

    王掌柜长的极其面善,林然表明来意后,将信交给了他,寒暄一阵后便告辞了。单从面相来看,王掌柜忠厚老实,言谈之间似乎跟辛夷约定在先。

    出了店,林然心里不太是滋味儿。这种大事,辛夷竟然没想过和他提一下。

    转念一想,至少她在需要帮助时,想到了他。林然释怀许多,每个人都会有秘密。

    话分两头,将希望寄托在林然与王掌柜身上的辛夷,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七天。

    事情进展顺利与否,王掌柜的有没有按照她信上所说的去办,又到底办了几成,一切都是谜题。

    转眼又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今年辛家棉花和麦子都是大丰收,羡煞了旁人。

    路过她家地界的人儿,看着那一穗穗饱满的麦子。再看自家弱不禁风的麦田,不明所以只以为是辛家地肥。

    这就是科学种田与盲目播种的差别,辛有财和王氏不懂,但收获近在眼前,不妨碍他们把辛夷的话当做金科玉律。

    只要能多收粮食。哪怕辛夷以后说麦子再种稀点儿,他们也没意见。

    每年农忙前,农具是一定要修检的,镰刀钝了磨一磨,锄头松了上一上,麻绳没了再上集市上买点儿。

    所以,下地前。惯例是要到镇上赶集的。

    王氏在家忙着收拾装粮食的袋子,赶集的事儿,就落在长平小怜肩膀上,他们也习惯了带上辛夷。

    有辛夷在,两个人跟人谈价钱也大胆些,毕竟妹妹聪明伶俐。比他们脑子好使。

    坐着牛车到了清流镇,辛夷一路上都有点儿心不在焉,说话间多有敷衍。

    然长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