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炮灰养女- 第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育苗除一年四季除严冬外均可进行,这也是辛夷选择这一种植方式的原因。

    她想用一亩地做实验,只要成功了,明年开春剩下的四亩随时可以耕种。

    开垦荒地,需要人力物力,非辛夷一人之力能办到。

    汪清直和刘婆婆年纪大了,在地里帮不上什么忙,青松一个人也解决不了。

    所以,第一件事儿,就是找工人。。

    在大华国,雇佣佃农的成本十分低廉,加之在农闲时期,人手很容易便凑够了。

    问题在于,这不是简单的种地,怎么教会目不识丁的农民,按照正确的方式,将忍冬种好是一个难事。

    辛夷还有一个打算,若是种植顺利的话,她明年还想雇佣这批人,免得重新再教一次。

    想要招人,势必要再和牙行打交道了。

    这次,辛夷没有亲自出马,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汪清直和青松。

    忍冬在清流镇并不是稀罕玩意儿,田间地头,间或可见。

    不过没有大规模种植,乡里乡间的,偶尔拔一些回家,熬成汤清热解毒。

    因为忍冬的真正需要炮制后才能显出。乡亲们自然没那本事。

    辛夷在刘婆婆的陪同下,一起到了上河村。

    看着在村头嬉戏的孩童,辛夷生出一个好主意,她笑眯眯的从兜里拿出铜钱。将孩子们叫到跟前。

    在镇上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辛夷的气质与前世愈发吻合,身上的乡土气完全褪去。

    她脸色红润,干瘪的身子由于营养充足,个子长高体魄强健。

    加之,辛夷一直勤用淘米水洗脸,又不经风吹日晒,皮肤白皙了许多。

    为了让头发乌黑亮泽,辛夷还到药铺买了何首乌,在大夫的医嘱下煎服。

    枯黄的头发。慢慢增长增密,闪烁着乌黑的光泽。

    所以,现在的她,已经大变模样,同样一个面孔。截然不同的气质。

    有铜钱拿,孩子不由全聚到了辛夷身边。

    她笑眯眯从路旁拔了一株忍冬,问到:“你们知道,这里哪儿有忍冬么?”

    其中一个个头稍大的孩子,怯怯的说:“这是金银花,田间地头都有。”

    辛夷掏出一枚铜钱,递给了他。笑着夸奖到:“说的很好,嗯,那你们愿不愿意摘一些金银花给我。喏,到时候,我给你们铜钱。”

    她晃了晃手中钱袋,几个小孩儿眼神亮晶晶的聚在钱袋上。

    “愿意。”

    稀稀疏疏的回答声响起。面对城里来的人,孩子们有些羞涩。

    “好的,那等我下次来时,不见不散哦,你们先去玩儿吧。”

    辛夷微微一笑。和几个孩子告了别。

    既然打算在上河村开荒,请来的工人住处需要安排妥当,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来的两间宅子。

    既然要住人,难免要去看看宅子底细。

    自打知道和辛家对门儿之后,辛夷从未踏足过。

    今日之行,她只能祈祷,辛有财一家都忙着盖新房去,千万别在家。

    每次碰上这一家人,她心里只有不自在。

    让刘婆婆陪着,为的不过是不想说话时,有人帮自己应付那一家人。

    这还是辛夷头一次到自己名下的宅子去,破旧的木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铜锁。

    辛夷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将锁打开。

    “三姐?”

    试探的称呼,从背后传来。

    又是辛桂香,辛夷手腕一旋,将铜锁打开,淡淡的嗯了一声。

    门打开后,她费力推开了门,灰尘纷纷落下。

    村长没说错,果然是空置了许久的宅子。

    辛桂香捏着衣角,她身上穿着上好的绸缎裙子,鲜亮的花纹十分漂亮。

    搬来了这么久,终于见辛夷回来,她忍不住来她跟前炫耀。

    “咳咳。”

    辛夷被灰尘呛得直咳嗽,转身对刘婆婆说:“这里太久没人来过了,婆婆您也注意点儿,别被地上杂物绊到脚。”

    “好的。”

    破旧的木板门里,是两间更破的屋子。

    院子里杂草丛生,石头垒成的桌子上落了土,长了两株杂草。

    屋檐上生着瓦松,一丛丛的,浓绿可爱。

    蜘蛛网到处可见,辛桂香跟着走了进来,见状说到:“姐姐,不如上家里坐会儿吧,这里太乱了,别把衣服弄脏了。”

    说到衣服,她刻意拍打着身上灰尘,希望辛夷能注意到她的新衣。

    这一招果然奏效,辛夷扭头,望了桂香一眼说:“你先回去吧,我再看看。”

    见辛夷视线落在身上,辛桂香偏了下身子,将裙子上的绣花露出。

    这还是她第一次穿织锦缎的衣服,以前全是布衣,村里小伙伴见了都十分羡慕她。

    正等着辛夷夸奖的桂香,左等右等,没听到她问到任何关于衣服的事儿。

    不止如此,辛夷在院中走了一遭后,挨个推开紧闭的房门,不声不响的走了进去。

    刘婆婆就在她旁边跟着,没有一个人理她。

    自觉受了怠慢的辛桂香,心生不忿。

    辛夷站在满是蛛网的屋子中央,皱着眉头,屋里仅有两张破桌子。

    她又抬头望向屋顶,没有透光的地方,还好这破房子不漏,勉强能够遮风避雨。

    另一间房子大同小异,不过多了一张用砖头砌成的木板床。

    想要住人的话,院子需要好好清理一番,屋子里也得放上两张床。

    这屋子破虽破,地方足够大,她请了人也能暂时栖身。

    打扫的事儿,一并交给雇来的人,添置家具的话,也就多出点儿银子的事儿。

    总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

    等辛夷走出屋子,辛桂香仍旧没有离开。

    ps:

    谢谢绯玲和珍妮弗拉乌尔的打赏!

    今晚四更~~求订阅,别让陵子的均订跌得太惨烈,嘤嘤……

    粉红票也可来一发~
第一四三章 开工了
    天气一日日转凉,辛夷上襦外面,又穿了间兔皮坎肩儿。

    洁白的毛皮上,沾了许多灰尘,她脱下来拍打后,重新穿上。

    宅子看好了,辛夷打算离开。

    辛桂香直盯盯的瞧着辛夷,见两人完全没有理自己的意思,这才拦住她说:“三姐,爹娘待会儿就回来了,你要不要上家里坐坐。”

    当然不了,辛夷不假思索的在心里回到。

    面上却说:“我和婆婆还有事儿要做,今日就不在这里停了。”

    她说话间,身子往外移,桂香像小尾巴一样,在她身后跟着。

    “姐姐,你们要回来住么?”

    想到这宅子要给雇工住,辛夷担心到时辛有财他们再生出是非,便简略的提了下:“不打算回来,但这宅子有用,要租出去一段时间。”

    辛桂香眨了下,故作天真的问:“为什么要租出去呀?”

    “有事。”

    辛夷刻意冷淡,一想到待会儿辛有财夫妻就要回来了,她不再与桂香纠缠。跟婆婆低语之后,辛夷走到么外手中摇着钥匙说:“我要锁门了,你确定要一直待在里面么?”

    院子里一片荒芜,阴森森的,辛桂香小跑到门外。

    咔吧一声,铜锁再次被锁上。

    辛桂香还想再说什么,眼前只剩下了辛夷的背影。

    她恨恨的跺了下脚,扁了扁嘴巴,这才回家。

    辛夷又变漂亮了,以前她身上还有点儿村姑的影子,现在看着美丽大方。

    即使她也穿着绸子做的衣服,两个人之间仍有着很大差距。

    辛桂香无比沮丧,深深感觉到,她的姐姐,似乎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懦弱可欺的人了。

    上午辛夷刚来了一趟。下午对面房子里就进去了两三个中年汉子。

    辛夷站在自家门口,仔细观望着,想弄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只见他们手拿着扫帚镰刀,进进出出不到两个时辰。原本破旧的宅子换了个模样。

    院子中的荒草全被割掉,坏掉的椅子,也被重新修好。

    三个人很勤快的从村中水井处挑了水,将屋中能擦的地方,擦了一遍。

    辛桂香站在院门前,偷偷望了眼。

    原来破旧的房子,在他们的整理下,蜘蛛网还有尘土全都消失不见,院子也变得整洁。

    忙完了这些,来人又抬来砖块和木板。叮叮当当的在屋中架起了床。

    她错愕的张大嘴巴,这到底从哪儿钻出来的人,一下子把鬼屋一样的房子,收拾的如此整洁。

    忙完之后,这几个人并没像辛桂香预想的一样住在这里。反而重新将门挂了锁,离开了。

    她心中生出许多疑惑,只得等着爹娘回来,跟他们诉说。

    今天发生的事儿太多了,辛夷难得回来,对面的屋子来了陌生人。

    辛夷也没料到牙行效率如此高,她和婆婆刚回到家里。就见到了汪清直他们带回来的人。

    随遍盘问了两句,辛夷对几人还算满意。

    口齿清晰,手脚麻利,单从这两点看,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人找到了,工钱她也提前说明过。包吃住每天十文钱。

    在农闲时节,能拿到这个工钱已经很不错了,三个人并无不满。

    管吃住,更是让他们喜出望外。

    辛夷交给他们的头一件事儿,就是到上河村。把她名下的宅子整理下。

    为了考察这三人的品行,辛夷没有直接言明这宅子到时是给他们住的。

    她想看看,在不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偷工减料。

    假如,三人偷奸耍滑的话,吃亏的还是自己。

    工钱从今日算起,三人喜不自禁,毕竟东家交待的活儿很轻松。半天就能拿十文钱,很划算了。

    人手请到了,辛夷决定从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开工。

    她特意将人手安排好,汪清直带着三个雇来的小工,到荒地那边开荒。

    婆婆在家守门,青松跟着她,到上河村收金银花。

    兵分两路,尽快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完成耕种。

    要种地必须先将凹凸不平的荒地,开垦平整。

    辛夷目前只打算种一亩地,工作量压缩了不少。

    等到做苗床时,辛夷纠结了。

    用土杂肥作基肥,翻耕整平耙细作苗床,这句简单,很容易让雇工明白。

    但是忍冬苗的行距和沟深都有要求,她不知该怎么让其保证标准化。

    好在,汪清直将这事儿揽了下来,辛夷松了口气。

    她特地强调了,挖沟时行距应该在八到九寸,深度则是五到六寸。

    在辛夷铜钱的诱惑下,村里孩子,破天荒没聚在一起淘气,认真的在田间地头拔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