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研究生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研究生时代- 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老外还没完全清醒,隔一段时间眼睛就闭一会儿,这位农民兄弟则一直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等我站他们面前时,这位大哥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大妹子,这老外人真好,他不会看不起我们民工,还跟我交朋友呢。”

    我对他说:“他也是从西伯利亚逃难过来的,还不是因为看他长得比较强壮,我们老板好心收留他在公司扛麻袋呢,不比我们好多少!”

    “啊!”看着我们这位农民大哥的嘴巴张成了o型,用那种不可思议眼神看看我,似乎想求证我刚才说得是不是真的。我郑重地点点头,只见他又换成一副同情的目光看看老外。我忍着没笑出声来,心里那个气啊终于消下去了一半。后来他跟我一起把老外拖到公司的车里,趁还没再撒酒疯前赶紧喊王大哥把他送回家。我这海边游总算勉强划上了句号。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三十四章 磨面机的故事——后篇】………

    磨面机的故事已经在前面讲了一半,关于这个故事我也是早有耳闻,不过老外媳妇好像对于磨面机还是一如既往的情有独钟,相比对榨油机的需求**远不及磨面机来得更强烈,有种弄不到手誓不罢休的劲头,我想这可能与产品的宣传效应有关,打开电视随便哪个电台除了药品家电外,食用油类的广告也有铺天盖地之势了,鲜活的动画效果,仿佛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油都是在花生中酝酿已久的精髓,直接破壳而出似的。i。再加上食用油的包装都比较精美,上面打上质量环境卫生认证,再印上食品安全标志,况且一般顾客都是看广告不看疗效型的,再说了如果没专业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分析能力,谁还能看出油的成分为何许东东也。

    相比之下面粉的宣传就惨淡多了,主要是价格比较便宜,实在不值得用那微薄的利润去支付高昂的广告费用。就连在包装上也不肯多下功夫,大多面粉都是装在尼龙袋里面的,上面白纸黑字般的印着重量、厂家、地址、电话,顶多有个带“s”的安全标志,以至于太粗糙了,让人很难考究它的真伪。好多人甚至喜欢直接在商场购买散装的面粉。

    殊不知越是宣传厉害的产品,其质量也越该质疑,稍稍用脑子想想就明白其中的猫腻了,那些黄金时段插播的广告都是按秒计算的,还有就是那些明星代言动辄就上千万上亿,产品价格摆那里了,可这些额外的广告费谁来支付,只能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了。三鹿奶粉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那些免检标签并非产品质量过硬的代言,而是迷惑顾客打消其疑虑的通行证。这些深藏在光鲜表面背后的东西如果没有切身感受是很难理解的,老外媳妇也就一泛泛之辈更是不可能参悟,所以她一直在家庭作业本里反复提及购买磨面机而非榨油机。

    从我来公司开始前后快找半年了,终于托沈阳一同事帮忙订了一台,印象中的磨面机应该是很庞大的一物件儿,运转起来那声音都跟早先烧煤的蒸汽火车不相上下,谁家要住磨坊附近不自觉的说话声音都得提高八度。现在农村都淘汰了这种作坊式的机器了,而是直接拿麦子去粮库换面粉。

    等把机器送到沈阳公司时,我才明白这东西哪是磨面机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不过是台小型的粉碎机,厚钢板底座上固定着一电动机,上面是一个方形漏斗,一看说明书果真就是农村用来粉碎秸秆给牲口磨料用的。这同事也真够粗心的,也不提前了解一下就预定了。可老外媳妇却像得到了个稀世珍宝似的,这儿摸摸那儿看看。

    由于当天不回东港,老外媳妇怕放地下车库不安全非要抬到公司里面,别看这东西体积不大,可重量着实不轻,我是来回喊了五个小伙子才把它抬动,放进载重12人的电梯后,几个人宁可等下一趟也不敢和它搭乘同一电梯。

    第二天从东港又专门派了一辆货车才给拉了回去。卖粉碎机的老板再三强调安装时一定要从进户线接电源,电线至少用四平方的,开关一定要用闸刀式的,唯恐我们忘掉还专门把注意事项写到说明书里面。确实这玩意功率那么大,一般的家庭用电线肯定承受不了,引起火灾了他怕还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老外媳妇早就开始怀疑我公司电工的能力了,不知从哪里认识了电工一号杜师傅,准备喊他专门负责磨面机的安装。叮叮咚咚的等这项伟大的工程完成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老外媳妇从厨房拿出珍藏已久的几斤小麦,别说这磨面机风吹日晒雨淋的,再加路上颠簸了几天没清洗过,我一看麦子里面居然还掺了几根麦秆。呵呵,原生态啊,真不知道她是准备给人吃呢,还是喂牲口呢。早知还不如让公司给他家买块地,从播种开始把关呢。

    老外媳妇把麦子倒进上面的漏斗里,用一布口袋接着出料口,推闸刀开关这一剪彩性的任务专门由她本人亲自负责。“嗡”九十分贝的粉碎声,要不是碍于好多人在场,我差点儿捂上了耳朵,还好没几分钟出料了。磨出的东西远看吧是粉儿,可离近了仔细一瞧其实就是麦渣子。就这儿老外媳妇激动得给了在场的每位同志一个热情的拥抱,就差放鞭炮庆祝了。

    第二天小区的物业经理就把投诉电话打到我公司办公室,他说业主反应老外家所在单元噪声太大影响人家正常休息。其实昨天我们拉粉碎机回家时人家就盯上了,我赶紧跟人赔礼道歉,看在我态度特别诚恳的份上,物业经理也只好协调说,假如非要用那磨面机请集中在休息时间之外用。

    不过据我所知,这台机器从买来到我离开公司,仅在安装好后试验用过那次外,就再也没挥过它的威力了。主要原因是紧接着我并没给她买到麦子。我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当从老外手里拿过家庭作业时,我会迅浏览那几项工作,为提高办事效率,并节约时间,先是分成轻重缓急,从易到难,逐个攻破。买回磨面机的第二天,我觉得打电话帮他家买小麦应该是最容易完成的一项任务。先按老外媳妇留的电话打过去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小区旁边的一个粮油店

    “我要买十斤小麦,请问现在有货吗?”

    “不好意思,我们店里没有小麦。”

    “那什么时候会有呢?我先订购行吗?”

    等人家打个电话问过后才知道现在供货商也没货。那怎么办,我赶紧打电话到商业大厦,他们粮油科的负责人说商场里面有大麦、高粱啥的,唯独没有小麦。最后人家还好心提醒我说,现在直接买面粉多方便啊。潜台词就是谁会买小麦呀又不能当杂粮直接吃。

    突然我想起物业的任师傅,他家就是村子里的,没准他家就有呢,等我打电话过去时心一下子就凉了,原来东港地处海边,这里只产水稻,不产小麦的。因为是地域问题,老外媳妇也不好追究我办事不力。小麦的问题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三十六章 魅力中文】………

    中文是很有魅力的,这是我自内心的感慨,很多中国文学中优美的文字,外国人这辈子都没法体会的。我也对他们常常抱着同情的态度,觉得好像生活在牢笼中的人,但中国人,因为懂得中文,而思想自由。

    以前自己老爱愤世嫉俗般的抱怨中国英语教育的种种弊端,不过等接触过老外后才现原来他们学汉语也同样摸不着路。一天我闲着无聊上网搜了一下申请进入中国大门的“汉语托福”(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题后,真不知是该为自己的母语感到骄傲,还是该为出题人的刁难感到惭愧,记得有一道选择题是:

    (1)小明()进来了。

    a。跳跳蹦蹦B。蹦蹦跳跳c。跳蹦跳蹦d。蹦跳蹦跳

    当时拿给老外做,他仔细看过题目后,一再坚持认为我给的四个答案是一摸一样的。我心想的确照这种思路考下去,假如没在中国生活过十年八年的估计得不了几分。怪不得有回听说一个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课堂上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由、田、甲”以及“己、已、巳”时当场晕了过去,当时还觉得很不可思议呢,现在我特能理解,搁谁身上不晕啊,跟我们看甲骨文似的。所以以后老外心情好的时候再跟我炫耀他那十分不地道的中文,我会用更客观的态度去看待。

    反过来想想自己跟人家讲英语不也一样的道理,肯定是语法,时态,人称啥的狗屁不通。每次周末送牛奶前,我会先给老外媳妇打个电话确认一下,看她是否在家。一天老外媳妇终于忍无可忍地告诉我,在我短短不到十个单词的句子里有两处严重的错误,一是我讲话的语气,在外国人看来是用的十分生硬并且非常没礼貌的命令句式。按老外的语言习惯应该用更委婉一些的netI…;第二就是关键动词用的不对,我表达的意思是牛奶成了动作的执行者,牛奶主动给mrs。scherbatsky打了电话,得到允许后,牛奶自己把自己送到了老外家。多亏老外媳妇的点拨,我开始慢慢纠正起自己学英语的方法,然而老外高高在上久了,总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听不进我的好心劝告。

    一次中午吃饭时,食堂刘师傅又是给老外做了他最爱的螃蟹,聊天的时候他得知我老家在内地的农村,从没像现在这样奢侈的天天吃螃蟹,整只的螃蟹更是很难在餐桌上见到的,自然分不清螃蟹的公母。老外先是表示了遗憾,告诉我真是差点错过了人间这最美味的食物,不过他的语气神态里还带着明显的得意。至于嘛,不就没吃过螃蟹嘛,不也是人工养殖的,现在都提倡无公害,我小时候可是吃纯天然绿色食品长大的,哪像他们现在还专门每周抽一天的时间不吃不喝清肠排毒。

    随后老外犯了当老师的职业病,不管我情不情愿便热情地开始教我区分螃蟹,他指着其中一只肚子上呈圆形盖的螃蟹说:“这是女螃蟹。”然后又指着肚子上成尖形盖的说:“这是男螃蟹。”我当时一听立马愣住了,睁大了眼睛盯着他,老外兴奋地还以为我被他的渊博学识深深折服呢,继而又开始教我怎么吃这男螃蟹和女螃蟹。这也太拟人化了,螃蟹都冠上了男女,这不跟我们同类了,我哪里还敢下口啊,就连下手都有心理障碍了。

    其实我也在感慨,中国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啊,单单性别就能分为男女,雌雄,公母,更别提家慈家严,令爱令郎了,像他这种初学者是不可能理解的。还好他没把量词一并拿来使用,否则我非喷饭不可,那可就糗大了。因为英语中没有量词的说法,统统用a或an直接加名词,老外有次居然说出一张兔子的惊人言论,当时我想没准他是哪天在路上看到一只被汽车压扁的兔子,只剩下了兔子皮,所以他才联想到“张”了吧!不过我这个学生也意志薄弱,深受其害,直到我离开东北后的一两年内,还会说出“这是男狗,那是女狗”的经典言语呢。

    还有一次,跟老外坐车去厂区时,无意见看到司机王大哥有张英语日常用语表,旁边是他读初中的女儿给他用汉字标出的读音,也可能他女儿太沉浸在学英语的世界中,丝毫不理会中文标注的意思,她居然把bus(公共汽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