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宠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千宠爱- 第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宁欲哭无泪。

    这厢沈夫人已止不住了泪水,死死抱着沈宁大哭起来,“我苦命的儿……”

    沈宁竟不知沈夫人有这么大的力气,但她知道这是一个寻回爱女的母亲的力量,此时此刻她只有回抱住她,代替那个无缘的女儿给她一丝心灵抚慰。

    “恭喜大姐……”

    “贺喜二奶奶……”

    周遭全是沈泰偏房和家中亲戚,一见结果,各自心思迥异地道起喜来。

    沈夫人多年心魔终于散去,竟是大悲大喜哭得煞不住了,沈湄在旁不停地劝慰,“母亲切莫哭坏了身子,如今姐姐认祖归宗,这是天大的好事,母亲当开怀才是。”

    沈夫人闻言,抽抽噎噎地止住泪水,“你说的很对。”

    恰逢听闻旁边屋子传来开怀笑声与连声恭贺,沈夫人又哭又笑,拿了帕子抹了眼泪,拉着沈宁道:“你爹爹也是大喜了。”

    沈宁心中五味杂瓶。她本意与这世界保持距离,可为何阴差相错越发纠缠不清?这显赫“爹娘”,她真的得认下来么?倘若告诉他们实情又是怎生一番模样?并且现在怕是告诉他们真相他们也不会相信了罢?

    并且,这认亲之后怕是还有更大的麻烦等着她。思及那主导一切的男人,她的眉头皱得更深。

    “姐姐缘何眉头紧锁似有不悦?”沈湄在旁不解。

    沈夫人一直认为沈宁心里有怨,她一听连忙紧抓沈宁道:“乖儿,过去的便让它过去,莫再怨娘,娘往后定让你欢欢喜喜地,可好?”那话里带着一丝乞求。

    “我……没怨过您。”

    “那你至今还不肯唤娘一声么?”

    沈宁张了张口,却始终不能叫出口。

    沈夫人泫然若泣,沈泰偏房张姨娘劝道:“奶奶莫要心急,大小姐流落在外多年,自是一时不能改口,待明儿敬茶认宗,大小姐定堂堂地唤您一声。”

    这时沈夫人的妯娌们知晓结果,都从各院过来给她道喜,沈夫人一时抛开其他,拉了沈宁一一见过。

    好不容易脱身回了李府,沈宁郁气满积,让洪管家找了个会拳脚的丫头,二人武室相搏。直至体力不敌,才笑笑让人离开。

    她独自一人站在静谧的武室之中,弓着身子任由两手随意摆动,喘着气望着汗水滴落地面,眼中逐渐冷清。

    隔日沈泰将寻回嫡女之事上禀朝廷,众官吃惊,皇帝神情莫测。

    王太妃与敬亲王分别得知此事,心思各异。他们都知皇帝召过沈年“叙旧”一事,究竟是何目的也无从得知,然而沈家此举却不似遵从圣谕之举,这四品诰命的贞节寡妇是沈府嫡长孙女,身份更为尊贵,也愈发名扬天下,皇帝无法暗中动作,更无法明要此女。

    王太妃对此极为满意,召了沈府家有诰命在身的女眷,吩咐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定要好好操办。她目前也顾不得细想沈宁突如其来的鸿福,一心想着她只不能进宫来便好。

    皇后早有耳闻,对此不怎吃惊,只揣测着天家心思。她发现这几日关有为又复了原职,并不时往司天台跑,究竟又是为何?

    虽然沈府众人对此事讳莫如深,朝臣却也认为沈府此举适时阻了陛下心思,对其深明大义很是赞扬。

    下午,两道圣旨分别下至沈府与李府,竟是御笔亲择吉日令沈宁认祖归宗,入沈氏族谱。

    圣旨一下,众人皆认为圣上绮念已去,放下心中大石。

    沈宁请求面圣,上驳之。再请,复不准。

    云州女须眉、四品诰命贞节寡妇雁夫人竟为沈府千金,真真正正的高门贵女,奇事再添一桩,一时又成茶馆酒肆里的说书先生最被捧场的段子。渐渐愈说愈发玄乎,幼时被弃山涧三日不食不死,云州一战土地神庇佑躲过大难、菩萨入梦引沈母认女……种种说法,层出不穷,□□迭起。

    当事人整日被沈府所扰,一概不知。

    小年将至,朝中也开始染上节日喜庆之时,大事却接二连三呈禀殿前。

    通州顾长卿奏告通州知州阎良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以至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朝野震惊,这才知晓原来本是发配通州的顾长卿竟是皇帝佯怒密旨派去调查的亲信之人。

    这阎良正是卫相女婿,通州也正是卫相族居之地,阎良被查贪赃枉法,怕是与卫相脱不了干系。

    果不其然,阎良画押的认罪状中,竟道一切皆由卫相指使,他不过听命行事。

    卫相自重开花安南一案后,一直托病府中,闭门谢客。前些日子好容易花府之事有了眉目,证据所指皆为右副御都史所为,众官认为他年后便可“病愈”时,却不料遭女婿告发。阎良言语凿凿,证据呈堂,权倾一时的相爷竟锒铛入狱,皇帝震怒,着敬亲王亲审卫相。

    有大臣暗自不解阎良已是无法自保,又为何供出卫相断其生路。他们却是不知卫相多疑,因花府一事竟怀疑了亲信段飞,借口派其通州办事,让阎良暗地里处置了他。阎良照办之后,心中却是冰凉,段飞向来忠心,卫相因一丝怀疑便杀了他,怕是哪日他出了事,卫相也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定会先下手为强。怀疑种子埋下,卫相又因花府之事无法顾及通州,顾长卿暗中潜查,证据确凿后拿出御赐宝剑令阎良入狱,故意派人在他面前演了一出戏,阎良更是怀疑卫相已派人对他痛下杀手。彼时顾长卿又以保他二子与家中老母为诱,阎良愤恨之余,心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便一时全招了。

    卫相轰然倒台。福禧宫愁云不去,贤贵妃面如死灰。原以为指使嫁祸康嫔与右副御都史便可摆脱花府一案,却不料陛下竟是铁了心要扳倒卫家,早已派了顾长卿去通州卧底潜查,这陈年旧事的花府一案,怕只是个幌子……

    正值朝中惶惶,司天台三大相师联本启奏,雁夫人身世离奇,面相大异,相师以其生辰八字再三推命,纵观星相,竟发觉此女乃神女附胎,顺应天命下凡辅佐天子,只因欠李子祺一段情,因而陪其一生。李家大子死,雁夫人也应脱了凡胎,自当回归天命,长伴我皇左右,助我景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神女转世!

    果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王太妃与敬亲王将信将疑,敬亲王私召民间相士远观沈宁,相士满脸惊异,拜于脚前请罪。敬亲王遂信。

    大臣们经由卫相一案,再次揣摩圣意,沉默者居多。惟有几个顽固臣子说此为无稽之谈,不可为信。

    皇帝怒斥谏言臣下,道其冥顽不灵,不顾大景万代江山,二贬一革,朝中再无他议。

    沈宁自欣喜非常的沈夫人口中得知事情经过,呆滞许久,遂而苦笑不已。

    圣旨下至沈府,上谕令雁夫人十二月二十三日吉时归沈府拜亲,怜其团圆之喜,特准其新年与娘家团聚,开春正月十六入宫为妃。
第四十九章
    隔日早朝,两江巡抚朱庸令人八百里加急呈上奏折,上禀经由明查暗访,查明豫州、同州一带官商勾结,低价征入百姓种植棉花,却将去年库中留余劣棉充入军用棉袄,送往前线,优棉却暗地高价倒卖。同呈罪状证据口供,乞上断决。

    皇帝大怒,当即下旨严惩不赦。门下省领命拟旨。

    传令官再呈朱庸第二份奏折。此份奏折简述查案过程,且一一写明协查大小官员,末尾还有一人令众官耳朵竖起,却正是商人李子轩。此案伊始,便是因李子轩不畏强权告发之缘。

    云州李府再次现于朝堂之上,又是一份大功。

    皇帝面带微笑,眼中却有寒意。连这李子轩,也妄图螳臂当车么?

    有大臣觐言一纸黄贴表彰李府,皇帝不批。

    朝臣人心浮动。

    是夜,皇帝去了后宫最高的观星阁上。此阁楼是为皇帝陛下观星象测天命所建,东聿衡平日并不来,只有万福知道圣上每次来皆是心情不佳之时。

    东聿衡走上台阶,并不让近侍跟随,独自一人站在空旷圆台之上,扶着石阶眺望远处。

    冬风阵阵,皇帝竟也不觉寒冷,万福与众仆等在下头,不时地伸长脖子注意上头动静。

    许久,东聿衡才从观星阁而下,并不理会众仆,大跨步离去。

    翌日,皇帝刚下了朝,一太监步伐匆匆而来,却正是负责传递李府消息的大太监。万福将他拦住,“急急忙忙成何体统?”

    那大太监对万福打揖,说道:“万公公,奴才有急事禀告圣上。”

    “何事?”

    “王太妃昨日梦中有异,今晨令司天台相师去李府看雁夫人面相命脉。李府众仆得了圣命拒其入内,不想领头的公公竟拿了王太妃懿旨硬闯而入,强押了雁夫人为其观相。”

    “竟有此事?”万福大惊,忙领他进去一五一十地禀明皇帝。

    东聿衡嘴角紧绷,“先把相师给朕带来,其余人等容后处置。”

    随后皇帝坐在安泰堂中,朝臣一概不见,只等人将那相师带来。谁知竟听得花婕妤殿外急事求见,他本是不耐意欲不见,转念却让人宣其入内。

    花弄影急匆匆却不失优雅地走进殿中,对皇帝大礼过后,才满脸焦急之色地道:“请陛下救雁夫人!”

    皇帝皱眉,“花婕妤这是何意?”

    花弄影站在下头绞着帕子,道:“陛下,贱妾听闻太妃娘娘令相师观雁夫人面相,还请陛下阻止此事。”

    “为何?”

    花弄影欲言又止,皇帝一声轻喝,“说!”

    花弄影吓了一跳,只得吐实,“当年雁夫人与李家长子成婚不久,有一道长化缘府中,大少爷令人盛宴款待,道长感激,请观李府众主人面相,大少爷请出夫人,道长看了半晌却是不语。大少爷摒退众人,贱妾才隐隐听得道长说夫人面相有异,其余贱妾不得而知,可如今太妃娘娘之令……”是正是邪全在那相士一念之间,夫人怕是凶多吉少。

    面相有异?东聿衡微讶,“那道士是何法号?”

    “回陛下,他并无法号却有名字,贱妾记得他是姓温,名士伯。”

    温士伯!皇帝自是经由皇叔举荐见过这位奇能异士,本意留他宫中,他却拒官不授,依旧潜于民间。不想他竟去了云州,那末他说的宁儿面相有异又是何解?

    “可曾知晓他的去向?”

    花弄影见圣上竟是知晓其人,心中惊讶,道:“说来也是奇事一件,当夜温道长便在李府客房羽化登仙了。”

    “逝了?”皇帝不想一代相师竟已悄然仙逝。

    “是。”

    皇帝直觉此事蹊跷。他随意安抚花弄影两句,让奴婢们扶着她退下,自个儿坐在炕上皱眉深思。宁儿面相有异,究竟是怎么个异法?并且温士伯死于李府,是功德圆满成仙了,还是……

    须臾,去往李府的相师被带至皇帝面前,东聿衡定睛一看,却正是温士伯当年留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