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陈凡也有些明白了为何之前王大山等人会如此的肯定这些天粮食就会运来。
王大山三人和宋濂之间有着道不清的关系,虽然陈凡并没有直接询问过他们,也没有见到他们和宋濂直接见过面,但是他却十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浅!
宋濂会将粮食运来,事先通知了他们三人这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此时陈凡却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宋濂竟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放粮呢?
其他村民却没有那个心思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欢天喜地的领了自己的粮食回家,每个人所得到的粮食足够他们吃一个多月了,而且后续的粮食还会运来。
不知为何,看着欢天喜地回家去了的村民们,陈凡的心中却有种感觉,他觉得这件事情或许并不会像自己所见的那么简单。
三四rì之后,上柳村运来了救济的粮食这件事情渐渐地在周围村镇传播了开来。
很快的,之前那些不得不离开的村民们也渐渐地回到了村子当中,渐渐地原本死寂的村子很快就恢复了生气。
不过,事情却像陈凡之前所想的那般还没有就此结束。
从李明将粮食运来之后的第七rì,渐渐地村子里开始流传着一阵阵的传言,说宋濂以自己的手段垄断了周围村镇的粮食交易并且控制了粮食的流通,这才致使上柳村在洪灾过后饱受饥饿的困苦。
这件事情会流传开来并没有出乎陈凡的预料,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之前王博在付村镇并没有特意的留意也能够知晓此事,那么其他人自然也能够知晓。
只是,让陈凡有些无法看透的是,对于此事宋濂竟然没有任何出言辩解的意思,甚至当初实行此事的时候也没有让李明做过任何的掩盖。
虽然对于此事陈凡多少有些了解,可正是因为了解他才觉得茫然,宋濂此人他真的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对于回来的村民所带来的消息当初留在村子里的老人们和张周氏自然是不会相信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宋濂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他们是绝对不会无故的对其产生质疑的。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此事。
第十rì,宋濂的管家宣布了一件事情:但凡领取了救济粮食的人就必须在秋收时节将收成的三成交给宋濂作为报酬!
此事宣布之后上柳村当中流传的怨言就更多了,原本对宋濂异常敬重的村民们在经过此事之后对于宋濂却是大大的失望了。
此事,他们也同时“恍然大悟”宋濂原来是打着这个目的才掌控周遭村镇的粮食!
就像是之前陈凡对宋濂的印象产生变化一般,或许让他人觉得某个人品质高尚需要很长的时间,像宋濂这样达到这种程度的威望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然而,一旦想要这种印象颠覆,或许仅仅需要一件事情就能够致使!
眼下上柳村的情况就是这样,原本对于宋濂的敬仰很快在村民的心中变得粉碎,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宋濂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
可是,村民们并没有想过,以宋濂的身份地位,更是到了这种年龄了为何会贪图他们一年收获粮食的一部分?更何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粮食还是宋濂应该得到的!
当今皇帝朱元璋在天下刚刚平定的时候大赦天下,宣布两年内不收赋税,对于新开垦的田地更是有三年免税的特例。
十余年过去,当初的优待自然是不会延续到现在,现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还是需要缴纳赋税的。
不过,还有一些地方例外。
比如朱元璋自己的故里,那里的赋税异常的低,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赋税,这也是当今皇帝对于自己家乡之人的优待。
还有,一些开国功臣的家乡同样的也受到了这种优待。
宋濂的故里,虽然并没有受到免税的优待,不过朱元璋却特别允许,上柳村的赋税不用上交国库,完全有宋濂自己收纳!
也就是说,上柳村的赋税全力完全的掌控在宋濂的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上柳村就是宋濂他个人的“封地”!
然而,十多年下来宋濂却从未要求村民们上交过任何的赋税,当初村民们对此还十分的感激,可这么多年下来此事却反而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然年纪轻一些的人或许忘记,又或者是选择忘记了此事,可是村子里还是有些老人牢牢记住了宋濂的恩德,他们坚信宋濂此举并非没有任何的用意。
当然,对于这些说法其他人还是嗤之以鼻的。
陈凡也同样的认为宋濂之前的举动不会没有任何的深意,可是他却始终想不通此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最终,这一rì吴老汉的新家建成之后陈凡忍不住的喊住了郑平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此时的郑平却是早在几rì之前恢复了之前浑浑噩噩的样子,这次他拿着一个锤子研究着,似乎也要从其中得出什么原理发明什么东西一般。
对于陈凡的问话,郑平却是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这件事情你自己直接去问他不就好了?”
对于郑平的反问陈凡却是一阵沉默。
问宋濂此事自然是最直接的,可是,如果陈凡真的能够问出口的话他也不会忍着这么久最终求助郑平了。
看着依然一副疯疯癫癫的郑平,陈凡突然间觉得这么问下去实在没有任何的意义。
然而,就在陈凡迷茫之际,一旁的王大山却对此有些看不过眼。
“陈凡,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吗?到底宋濂大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
看着面露怒sè的王大山陈凡愣住了,他完全不明白王大山为何会猛然间发怒。
此时郑平也停止了手中的动作,他缓缓地抬起脑袋看着两人,眼神当中带着若有若无的异sè。
看着陈凡眼中流露的迷茫,王大山眼中的怒意更胜,他的声音再次大了几分:“你自己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此次的事情,之前困住你的疑问到底何时才能够悟透?宋濂大人他······”
“大山,你的话有些多了!”郑平的眼中猛然间闪过一丝厉sè,开口喝道。
王大山一颤,他的话语却是被郑平的大声呵斥打断了,他看了一眼陈凡,再次说道:“你,难道和外面的那些人一样,想要将宋濂大人的恩情全然忘记吗?”
王大山的话语让陈凡的心神猛然间一震:莫非,宋濂这番有违常理的行为就是设局为了让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明悟王大山等人身上的三德?
………【第五十五章 拜师】………
() 不,绝对不是如此!
陈凡很快又摇了摇头将这种荒谬的想法丢出脑外,宋濂决然不会为了自己做出如此有违常理的事情!
一来,陈凡和宋濂根本算不上关系密切,虽然宋濂对他有些欣赏甚至有表露过想要收其为徒的想法,可是这并不能促使宋濂为了让自己明悟三德而做出自损名誉的事情!
二来,本身就是天下少有的智者,宋濂如果真的迫切的想要让陈凡明悟三德,他完全可以想其他的方法,有何必用这种自毁羽毛的极端行为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凡知道,宋濂此人心中怀着天下之民,这样的一个人是决然不会因为自身的某些目的而做出让他人受苦的事情,更何况这些还是自己身边的乡亲父老?
不过,陈凡虽然明白这些,可王大山的话语却从另外一方面点醒了他。
上柳村的村民们大多数都曾经受到过宋濂的恩惠,可是眼下他们却因为这件事情将宋濂的恩惠完全的忘至脑后。
可同样的,陈凡受到过宋濂的指点,这一次因为此时明悟了三德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载了宋濂的恩情,难道自己要将这些也抛之脑后当做完全没有发生过吗?
陈凡沉默了,他的眼神当中有着茫然,不过一丝亮光却从那迷雾般的迷茫深处逐渐的散发出来。
暗自点了点头,陈凡的眼中带着坚定走出了门外。
看着陈凡离开,郑平叹息一声,此时的他也不再装作疯疯癫癫的样子,他看着一旁带着笑容的王大山问道:“现在你满意了?你可曾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王大山的脸上笑容却更胜,道:“我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后果,不过这陈凡小哥即使知道这后果也不会改变眼下的选择吧。而且,我看他的来历似乎也不一般的样子,他也未必会怕承担如此的后果!”
看着王大山脸上的笑容郑平最终无奈的移开了自己的视线,脸上却没有露出太多的怪罪。
“希望如此吧。”看着陈凡离开的样子他的眼中也流露出淡淡的期待,或许这陈凡小友会让眼下的局势产生新的变化吧。
郑平和王大山却没有注意到的是,一旁的吴老汉看着这一切脸上却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不过他原本红润的面庞此时却逐渐的流露出了一丝灰白······
离开了吴老汉的家陈凡就向着宋濂家的方向走去,越是靠近宋濂所住的方向陈凡就发现周围的人越少,最终在快要到宋濂家的时候陈凡发现周围已经看不到任何的人影了。
以前村民们是因为不敢贸然打扰宋濂的居所这才远离这块地方,不过眼下,同样的行为却是因为他们不敢和宋濂有任何的牵扯才这么做的。
不知为何陈凡的心中生出了一丝愤怒,却也同样的还有一丝羞愧。
草屋后面的树林依然十分的茂盛,其中的阵法也没有任何的修改,陈凡依然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这个能够让常人找不到方向的树林。
不过,在树林当中行走陈凡却感觉到这树林当中有种异样地气氛。
还在盛夏,这树林当中的树木本来应该很茂盛的样子,可是陈凡此时却在这周围树木的枝叶当中感觉到了一种垂暮的气息,仿佛秋rì到来这周围的树叶就要枯黄了一般。
陈凡微微皱起了眉头,周围的诡异气息让他的心中也生出了几分异样。
穿过了树林,很快陈凡眼前一亮再次来到了宋濂的书楼面前。
不过,此时陈凡也站住了自己的脚步。
书楼之前,一个垂暮的老者靠着一张藤椅一下一下的摇着,他的脸上带着安详的气息,嘴角微微的带着一丝笑意闭着眼睛躺在那里。
感受着眼前的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垂暮气息,陈凡也不知道宋濂这到底只是单纯的闭目养神亦或是永久的睡去了。
似乎是被陈凡的脚步惊醒了,宋濂的双眼微微的睁开,他看了一眼陈凡,脸上露出一丝祥和的笑容问道:“哦,是陈凡小友啊,你又来看书吗?”
看着宋濂脸上的笑容陈凡不知为何心中一颤,一种不知名的感觉散发开来。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陈凡都只是一个孤儿,前世的人生经历了百年。但是由于自己资质的问题前世陈凡进入红花宫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个人想要收其为徒,即便之后在丹道之上有些成就也很少有人将他看在眼里。
因此,前世今生陈凡虽然和陈木之间有着兄弟之宜,也曾经对引自己入红花宫的雪仙子有过男女之间朦胧的好感,却未曾有过真正关心自己的长辈。
虽然和某个人有过忘年之交,不过两人的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