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宝玉战红楼-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雨村心生诧异。他老兄中进士前穷困潦倒,得功名后没当几天官便被罢免,继续钱短手紧。好在有了进士名头,可以到处骗吃骗喝,所交之辈三教九流皆有。其中一“兄”是做古董生意的商人、周瑞的女婿冷子兴。周瑞媳妇是王夫人的陪房,即红楼中著名的“周瑞家的”,成天跟在王夫人身边。从冷子兴口中,他得悉宁荣二府许多衰事,宝二爷的奇人异事更是令人耳目生辉,今天见了真人,依稀专言有误嘛。
  宝玉开始滔滔求教,贾雨村越发认为传言有误。教黛玉前,他在金陵甄家坐过馆,那蒙童甄宝玉天下一绝,逼得他灰溜溜辞馆。甄家是贾家老亲,他以为两个宝玉一路货,贾政拜请他指点自家小儿一二时,他大为头痛,但复官得求着贾政周旋,不敢明拒,便伺机来了那么两句腐调,心的话此等乖僻子最烦“国贼禄鬼”,宝小儿自己不受教,怪不得我。未料这位竟中规中矩、言词谦谨。他想或许此子只是与美貌丫头子在一块时狂浪些,这却算不得什么,是真英雄自风流!
  雨村筒子这么看,乃他自己也“是真英雄自风流”,昔日他破衣烂衫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贼眼骨碌盯上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刚当官便纳回家做妾。
  他看宝玉顺眼,宝玉亦觉得此人不妨一交。贾雨村是红楼中著名的忘恩负义之辈,他觉得若换个角度,此人入小言文,那就是当仁不让的男主:外负恩人内负亲,绝不负红颜知已,纳了丫环倍加宠爱,妻亡后,无视身份差距扶妾为妻,何等情深似海。
  你说小心别被贾雨村卖了?没事!呆霸王才危险,不按常理出牌,分分钟招灾惹祸。贾雨村只玩阴谋诡计,喜摆端方嘴脸,大把利用空间。况且雨村筒子是正经两榜进士,自己要考功名,有进士指点何乐而不为?
  说到贾雨村的忘恩负义,假石头觉得是“人之常情”。甄士隐当年接济贾雨村,是家有恒财,顺手赏了他五十俩银子。后来贾雨村当了官,遇上穷困的甄娘子,马上送了两封银、四匹锦缎给她。随后纳娇杏,丫环是什么价?又不是扬州瘦马,几俩银子足矣,咱们的贾大人“封百金赠封肃(封氏之父),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可以说五十俩银的恩情已算还了。
  至于说贾雨村明知英莲是恩人之女也不救,怎么救?薛蟠已携英莲上京,他跑贾家救还是窜王家救?某门子说的实在:“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
  “依老爷这一说”便是贾雨村犹豫不决,他还犹豫了呢,换咱们的销售经理连犹豫都不会。在他看来,人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帮别人一把还差不离,就这样都被众多网文指为滥好人呢。他自己只会在有利可图、或不帮会危及自身时帮一把,余皆为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千万别说为官者粉身碎骨也应为民做主,那叫圣父。
  至于说贾雨村过河拆桥、事儿一过便将点醒他的门丁寻个错处流放了。他认为贾知府大有妇人之仁,一般来说这种事杀人灭口才保险。
  《红楼梦》中“贾雨村”代表“假语村言”,也就是说这个人代表了普罗大众,大多数人都会像他这样做,此君没坏到极点,也没有做圣父的觉悟。假石头认为不能对当官的要求太高,小百姓自己达不到的高度万不能指望当官的,古往今来无数史实告诉我们,官们的道德底线往往比小百姓更低。
  假石头与假语村言相谈甚欢,政老爷老怀大慰,传人治酒。席间吟诗作对,还醉醺醺当席挥毫,大书“学无止境”赏给小儿。
  话说他摆这么大阵仗,无非希望别人知道自家儿开了窍,能再请到饱学之士教小儿。奈何众清客相公没一只接腔,政老爷也是傲骄的,恨恨想:爷自己就能教出来!
  却说宝玉恭敬接过贾政赠言,誓言不负父望,暗叹今天是没法说薛蟠的事了,反正路远遥遥,那小子没这么快京城,不着急。
  对贾雨村当金陵市长,他不打算插手,明摆着没这能耐,贾政都没能耐打绊:是王子腾王大人丢这家伙去解决薛大呆的人命案。
  但有一件事可以做——揪贾雨村的小辫子、薛家的小辫子,以便不时之需,具体落在甄士隐一家身上。
  于是他开始借题发挥,从勤学讲到知恩图报,讴歌饮水思源的贤臣良将。
  贾雨村以为是政公借小儿之口点他,滔滔知恩必报,又言“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宝玉回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吹捧贾雨村必将鹏程大展。
  两人越说越拢,一举达到“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的境界。尔后贾雨村不小心喝多了,贾政喜留“卧龙”夜宿荣府,假石头热情掺和安排住宿……
  足够了!不管有没有私谈机会,凭此便可说贾雨村自己坦白交代过甄家之恩。
  嗯,还有一事!能今天办好不明天办。当晚假石头便用炭绘英莲玉容,头回穿时他见过此女,那会已改名“香菱”,跟在薛宝钗身边服侍。
  你问假石头怎么会绘画?唉,现代街头兴趣班太多啊。遥想少时,他可敬的真妈怕他猫网吧变成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亲送亲接押他上绘画班修身养性。虽未晋级成画工,但因地制宜用手炉中的炭代炭笔、画画素描还是能办到的。
  不过十来分钟便画成了一张,想想炭画易变模糊,又用墨加工。尔后诌出歪诗一首,前后耗时不足一小时。
  次日大早,假石头梳妆打扮上学堂,先给贾母请安、再给王夫人请安。
  出的门来,看到贾政正站马车边训长随小厮。他今天休沐,本想送子上学,宝玉提醒他去年上家塾时已经送过。贾政一想是不妥,这不是提醒别人宝玉没正经读书?于是退而求其次,滔滔威胁长随小厮不得与宝玉胡闹玩耍、弄些“精致的淘气”,否则“先揭了你们的皮,再与不长进的东西算账”……
  宝玉好气又好笑,两度入红楼,对贾政他倒是有些好感,不然不会遇难就想到假爸爸。他在21世纪的父亲是砖厂技术员,平日太忙没空管他,男孩顽皮免不了有成绩下降时,老妈发威,骂他不配当爹要跟他离婚。他为了不下岗拎儿去砖厂劳动改造,以示自己无比负责任。但这负责也就一个暑假,每天将儿带到地头,随手一扔放羊!再看贾政,顶着贾母的巨大压力,一次次试图将小儿拧过来,这才是尽责尽心的人父啊!
作者有话要说:  贾雨村,当然不让的男猪!
  

☆、第13章、出损招:民谣现家塾

  
  宝玉上学堂阵仗不小,跟班计有以李贵为首的五个长随(成年男仆)、以茗烟为首的四只小厮(男孩),捧书捧砚的、拎炉提炭的、携衣带茶的等等,人人手上不空,个个一身新衣,还安排了一乘马车。
  如此阵仗,家塾在哪块呢?距荣府西角门一里余,即六七百米!
  贾家私塾是两位老国公时代立的族中义学。“义学”嘛,不用花钱,凡族中请不起私家业师的子弟都可来此读书,免费提供书本纸墨茶及一餐饭。办学资金来源于“族中有官爵之人”,换句话即宁荣二府给钱。学生除贾家子弟,还有附学的亲戚子弟。演变到今天,已成为一个龙蛇混杂、龙屈蛇伸,龙~阳兴盛的奇妙场所。
  政老爷对此半点不知情,他自己当年请的是专教他的业师,让宝贝儿读义学是神瑛牌宝玉不受业师所教,孙子贾兰则是因年纪太小还没请业师,搁义学开蒙。六岁的庶子贾环暂未混学堂,因为庶不压嫡,他至少要到明年(即宝玉的上学年龄)才能背书包。
  马车之颠不下于轿子,宝玉磨牙霍霍,暗打主意一有办法就灭了马车,被现代交通工具养娇的穿越人士伤不起啊!
  到了地头,他迫不及待窜出马车,展眼一望老相识入目:香怜、玉爱正在廊下四目勾连绻缱。这两位年约十一二,不知是哪房的亲戚,生得面目娇好,乃学堂风流小受,被同窗们恭送了粉脂味十足的绰号,大概没几个还记得他们的真名实姓。如果沿原著发展,薛蟠来混贾家私塾,他们将成为呆霸王的后宫,再被呆霸王喜新厌旧地扔了。
  那边一付大爷派头、对同窗们吆三喝四的主儿叫金荣,他姑妈嫁给了宁府玉字辈的嫡派贾璜,贾璜夫妻家无恒产(败光了),时常往宁荣二府请安,奉承尤氏和凤姐,即打打秋风,如此方能勉强度日。金荣之父已亡,家境贫寒,其寡母就他这一枚孤子,金荣被宠成了另类二世祖,好吃懒做,为图吃穿他也跟薛蟠有过首尾。原著中香怜与秦可卿之弟秦钟勾~搭,被金荣捉住呱呱说嘴,爱煞秦钟的神瑛牌宝玉冲冠一怒为蓝颜,茗烟等小厮奋起,与金荣一伙大打出手……
  假石头觉得金荣童鞋颇有勇气,敢想敢干,头回穿时巧解神瑛侍者留下的旧怨,与他套上点小交情,这次打算继续利用。不料一看之下金荣童鞋仅比香怜、玉爱高那么小半头。这会正是恰同学少年,一只都没长成,真叫人失落到哭鼻子!
  这时宁府玄孙贾蔷迎上前给宝叔请安,假石头继续失望:才十三四岁,搁古代也是未成人一枚,能派什么用场?
  当然啦,十三四放红楼世界,是正当谈爱爱的妙龄。贾蔷是宁国公之嫡长孙贾敷的嫡长孤孙,人称“正派玄孙”,和宁府承嗣丁贾蓉蜜里调油。贾蔷的父母早亡,承爵的贾珍将他养在膝下。若论风流俊俏,贾蔷远超香怜、玉爱,贾珍色中魔,与侄儿也有一腿,外间风言风语不少,总之蔷童鞋和贾珍父子都不大清白。后贾珍为早就没了的名声让贾蔷搬出去自立门户,但现在他应该还住在宁府。
  贾蔷童鞋上承贾珍溺爱、下有贾蓉爱溺,小小年纪已成斗鸡走狗赏花玩柳之徒,上学不过是应个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会来,是凤姐差下仆传话,说王夫人请他关照宝玉,免令凤凰蛋在家塾受委屈。
  十三四的少年谁耐烦围着七八岁的毛头转,贾蔷觉得他这堂堂嫡派玄孙才受了委屈,必得找补一二。故此半开玩笑道:“今儿个我天没光就起身,惟恐不及迎候宝叔。可怜我早饭都没吃,宝叔赏两个铜板?”
  宝玉震惊,踮起脚拍他的肩:“好侄儿!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据说饿着肚子读书脑子特别清醒!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之言,言之有理啊!从明儿起向你学习,我再也不吃早餐啦!《左传》士季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通之乎者也,令蔷侄儿嘴角直抽。小宝叔视而不见,手背手后摇头晃脑前行,心的话老子可不是神瑛牌宝玉那种猪脑子,能骗走老子钱的人还没生出来!
  “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贾家子孙并非全都不用心读书,这会一些早来的学子正在课堂早读,朗朗书声传出。
  带读的贾瑞心不在焉,不时朝外望,终于看到宝兄弟,忙不迭迎过来。
  贾瑞是贾家义学司塾(即校长)贾代儒的孙子。贾代儒乃荣国公庶子,比贾代善小许多,出生时天下初定,他得以正经读书、科考。奋斗到年近不惑,终于吭哧吭哧考下秀才。这时两位国公爷早闭眼了,他再考无望,代化、代善对这位庶弟还不错,怜其除读了点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