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醉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白--醉风流-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炎接过一读,也附和说:“说的是,的确是好诗,雅不背俗。”他一边将诗稿还给我,一边调笑说:“从你的诗看来,我夫人已经一语道破了,你太白可真是一个情种!”

  我见自己的诗情被他俩讲中,禁不住开怀大笑,干脆承认道:“我李太白确是如此,但浪迹多年,一事无成,心中有愧呀。”

  王炎听了,连忙起立。他高兴地说:“你说要游历云梦和安州,那边正有一起好姻缘等着你呢,凭着你的才情,肯定是好事天成的。”他接过他夫人递过来的信交给我,说:“这是我们给安州尉的私信,想请他玉成好事。”

  我连忙接下,说:“是孟少府元凯呀?我的恩师赵先生还是他的同榜呢!我在扬州时曾同他见过一面。但不知你说的姑娘是何家小姐?”王炎只是笑笑,说:“这就是我们连夜打扰你的原因。你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至于是哪家的姑娘,我们就先不说吧。”我无奈,只好点头。王炎这时才把那个大包裹给我递了过来,他说:“我本来应该挽留你多住些日子,但总是考虑到你要施展雄才大志,还要成家立业,只好准备了一点点钱银,看看能不能帮助你一下。另外,吴指南迁葬的事情,我也只能请你代劳了。”

  我自然不肯收下,解释说:“我出蜀时,家里已筹备巨额资金,足够开支了。指南兄弟对我的恩义,如天高、像地厚,迁葬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还想继续吹吹牛皮,不料小虾儿这时候却走上前来,毫不客气地将那个大包裹接了下来。他笑笑嘻嘻地对王炎夫妇说:“你们就别听他吹牛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了,现在是穷得连痔疮也生不起了,还嘴硬,死要面子。”我佯作横眉怒目状,心里感到又好笑又好气,但想想自己也是如此,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王炎夫妇听了小虾儿的话,就一个劲地夸奖他老实。小虾儿捧着沉甸甸的大包裹,只是一个劲地笑。我也只好说:“既然如此,我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王炎夫妇于是欣然告辞。小虾儿打开包裹清点了一番,告诉我说,总值有十万文。我听了,唯有嗟叹不已。我吩咐小虾儿:“这些钱银无论如何也不能随意使用,我们要把它用到指南兄弟迁葬的事情上。”

第六章  古来得意不相负(1)
第六章  古来得意不相负(1)

  一

  开元十五年初,我将吴指南迁葬江夏的事情办妥后,和小虾儿直奔安州。这个时候,江汉平原上早已是桃红柳绿、布谷声声了。我想,元丹丘应该先期达到了吧,孟元凯等新旧朋友也许正在盼望着自己哩。想到王炎夫妇托人做媒的姑娘也生活在那里,我就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这个春天的温馨和明媚。我恨不得吹醒万物的春风再加一把力,将我们的船儿快些送到安州,让我一展风采,让美丽的姑娘对我倾心相待、以身相许。

  抵达安州,果然元丹丘已经到了,他和孟元凯、许府大少爷许玉笛一起接了我,为我设酒洗尘。安州是淮南道西界的重镇,与山南东道毗邻,西北两面山岭耸翠,东南两方更是沃野千里,云梦泽蔓延其间。绿水绕城流淌,碧流、帆影,城垣、屋宇,相映相辉,一切都显得那么洁净,那么灵秀,那么古朴!这一方天地,使我的一颗浪漫的诗心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清明这天,我和元丹丘到城东踏青。我们走走停停,来到著名的紫石村时,见到一处修筑得庄严宏大的墓园。那高大的二门三层牌楼,白墙青瓦的花窗围墙,捍卫着一座座玉石栏杆的陵墓。我们穿过牌楼,踏上卵石粒铺设的甬道,从一对对石狮、石虎和石羊中走近祭坛。那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墓碑,矗立在小山丘似的墓堆的前端,正中竖排镌刻着:

  唐谯国公荆州都督故显考许公讳绍大人之墓

  我一看墓碑,忙对元丹丘说:“丹丘兄弟呀,你知道吗?这座墓就是我皇唐高祖的同窗、开国功臣许公的冥居。我一直不知道它在哪里,想不到无意中竟然见到了,这个墓园应该就是安州大户许姓一门的祖坟了。” 元丹丘点点头。走过许绍墓的时候,我们又见一座坟墓,但它的气势不但不比许绍墓差上一分一毫,而且看起来还要更加有气势,更加高贵。这时墙外的大道上马嘶车响,人声嘈杂。元丹丘说:“今日正是清明节,肯定是许氏的族人扫墓来了,我们还是回避一下吧!”

  我正看得高兴,不以为然地说:“回什么避呀?我正想看一看许家后人有什么风采呢。”说话间,一队长长的车马已经到了大牌楼外,两个粗壮的男仆已经进入墓园,见到我们,就大声喝令我们立即出去。我自然受不了他们的鸟气,就和他们争执起来。这时候许大少爷骑着大马跟在后面,正保护着一辆青呢轿子,听说仆人在前面和两个外人斗嘴,忙传话上来说:“既然有游人观赏我许门墓园,就让他们观赏吧,不得呵斥!”园门内外一听主人发话,就对我们客气了。我听了,便对那两个仆人说:“你看,你们主人才明白事理哩!”

  这时,许大少爷已经上来相见。元丹丘忙对我说:“这许大少爷就是许府大公子爷——许玉笛,我们昨天还在一起喝酒的呀!”我连忙道歉说:“请原谅我不知头尾,失敬了!”许玉笛笑着说:“哪里,哪里?你们都是我的朋友,自然不用回避,我们扫墓祭祖照例进行就行了嘛。”于是,许府的眷属和仆役们相继入园,紫石村的村民和看热闹的闲杂游人,却都被阻在牌楼外,他们都伸长了脖子往里面观看呢。

  我和元丹丘便跟随在许府的人丁后面,看他们从谯国公开始,按照辈分,逐一给每座墓冢挂上彩幡,插上新折的柳枝,燃上大红的香烛,还在祭坛摆上全只烤猪、八大盘鸡鸭鱼肉等等,然后燃放爆竹,爆竹中那种从南蛮之地买回来的“轰天雷”,在岭南被叫做“炮胆”的,放一个就是一声惊雷,每一个都响得惊天动地。燃放了好长时间的爆竹后,许大少爷开始祭酒,接着是家眷轮番祭拜,最后焚烧了足足两车的冥钱。那冥钱都是一色的金银锭子、珠宝玉器、宫样妇女首饰和蟒袍玉带牙笏等等,家丁们又把一串串纸钱抛洒开来。只见纸灰纸钱和着那些爆竹炸出的纸屑,一白一红,红白浑杂,飘飘洒洒地飞满了天空。

  再看那牌楼门外,人们叫叫嚷嚷的,都在啧啧称奇。我虽然觉得宰相人家固然与寻常的百姓不同,但也是过于铺张浪费了。想到这儿不觉触动了心事,忽然记起了临别时王炎夫妇的一番话来,特别是那封捎给孟少府的信,不知是不是也和这个许门大户有着什么关系?于是,我立即聚精会神地看起许家小姐的风姿来。她正在和另几位年轻女眷走近各自的轿子,脸上仍然垂着薄纱做成的脸罩,看着真好像是在雾里看花,有一种让你欲罢不能的朦朦胧胧感觉。而此时,她正婷婷玉立在轿子旁边,两肩间披着一袭粉红色的大斗篷,底下露出碧纱裙裾,浑身上下显得素雅不俗,不入凡尘。

  我悄悄地想,她和段七娘的妖冶、艳丽比较起来,芳容虽然还不能目睹,但那种只有书香门第才有的大家风范,已经隐隐约约地体现出来了。我不禁狂喜:这不正是我李太白梦寐以求的淑女吗?脚随心动,我的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向牌楼方向,想等许小姐的轿子经过,创造出一个和她搭话的机会来。料不到的是,当她的青呢轿子缓缓走动时,她不但早早地关上了轿门,而且连两扇轿窗的绣帘也给拉严了——那绣帘把我一睹美人丰姿的一线希望也合上了。

  我大失所望。晚上喝了通宵的闷酒。

  二

  第二天,我向元丹丘打听安州的情况。元丹丘便竹筒倒黄豆般说开来了。

  原来,元丹丘应约到安州相聚时,许玉笛也大喜过望,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不仅把自己的家世和心事,详细说给元丹丘,而且一心要向他求教。从许玉笛的口中,元丹丘得知许门是一个高贵的世家:先祖许绍是大唐高祖幼年时的同学,大唐肇建的时候,曾经帮助高祖经营帝业多年,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夺取荆州的大战前夕,许绍卒于军中,被封为谯国公。长子许智仁先于许绍而逝,由嫡孙许力士袭爵。谯国公的次子许圉师,才学出众,考取进土,为政优异,在高宗显庆二年的时候授任宰相,身处高位近30年,死后陪葬恭陵。而许玉笛呢,他是圉师的孙子。兄妹同胞两人,妹妹名叫许含烟。因为家世显赫,自己又整日倾心于诗词学问之中,她的才学竟然胜过了自己的兄长。所以,虽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仍然不急不躁,因为一般的平庸子弟,没有一个被看在眼里,高不成、低不就,只好待字闺中。她的大哥许玉笛因此很着急,乔装打扮成经营锦缎商人,一方面是为了采购一些家用的物品,另一个方面是为了多多接触四面八方的人才,为许含烟寻觅一位配得上她的正人君子。

  “南浦听歌的时候,尤其是长春湖重见之后,你李白就已经成为他的最佳人选了。”元丹丘最后对我说。

  当我听到元丹丘说许大少爷早已把自己当作最佳人选时,不禁心中大喜,但一想到墓园中难得一见她的庐山真面目,我的一颗春情勃发的热心,就像被一阵冷风吹过一般,内心感到一阵迷茫,一阵寒冷。

  幸好,那天许玉笛把我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了眼里。他笑了笑,对我说:“改日再请你和丹丘兄相叙饮酒,到时小妹会向你多多请教的。”说完,他朝元丹丘会心地一笑,然后跨上马,尾随着他小妹的轿子而去。

  想到这儿,我的心渐渐坦然了。一望无际的云梦泽,它正升腾起一层蔚蓝色的水汽,夕阳下,蔚蓝色的波浪在轻轻涌动着。回望来时的路,几个月来,从青草洞庭湖时的春风吹荡,湖畔的杨柳开始吐芽,到经江夏、沔阳,到达云梦、安陆,那些坡堤上的无名小花和竹篱旁的桃李,简直就是追赶着我的脚步,一路缤纷着绽放了过来。

  如今,从紫石村的相公林眺望,满眼春色,到处桃红柳绿、油菜花开。看那紫燕双双,他和她呢喃着从户梁间飞进飞出,结草衔泥,正在用世界上最真挚的爱情构筑他们温暖的家;看那池塘里的嫩荷,已经伸出了它们的尖尖小角,它们在用这个世界上最青嫩的颜色,展示生命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看那一对对鸳鸯也开始戏水了,他和她、她和他,他们把日子过得那么休闲,把情情爱爱表现得那么亲密无间,那么令人羡慕!看着这一切,我的胸襟就变得格外开阔起来。是啊,我是李白,有什么事能让我感到不快乐的呢?有什么问题能让我愁眉苦脸的呢?我李白不乐观,这天下的芸芸众生,又有哪一个能乐观得起来?

  这一日,小虾儿打听到在安陆县西北的地方,有一座被当地人叫做寿山的小山,那座山林木繁荣,郁郁葱葱,尤其是以桃树居多,山中溪涧纵横。岭虽不高,却很是崎岖。平地虽然狭小,但却非常肥沃。当地的山民自耕自食,自给自足,山里有十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因为长寿的人多,就被人们叫做“寿山”。我喜欢月白风清的地方,原本就十分讨厌城里头的喧嚣。小虾儿一说,我的心水就来了,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