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红罗被一张,三十六誓内中藏。结万兄弟裁剪好,洪兄盖果记心肠。
《天地会文献录》
在接受天地会领袖们传授的誓词之前还要解开发辫,头戴红巾,换上“明衣”,表示与当前的满清统治者一刀两断,恢复自己作为汉族人的尊严。这个节目对当时具有民族气节的人们来说,特别能起到鼓舞作用。
第七,斩七。接受了誓词的新丁们还要在“金盆”里洗脸净手,以表示自己从此是个全新的“自我”了。香堂主持者赐给新丁“洪棍”、“洪刀”,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斩七”。“七”指叛徒“亚七”,仪式上用鸡(会称“凤凰”)来替代。新丁一定要亲手去宰鸡(按:凡是参加冒险的非法团体的人,团体一定要对他进行“杀人的教育和训练”),以表示对敌人的憎恨。这类似《水浒传》中林冲的“投名状”,只是这里把杀人改为了杀鸡。在这个仪式上要唱极豪迈的诗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秘密会社天地会内幕(24)
宝刀一出亮堂堂,不斩猪来不斩羊。自古流传到如今,香堂以内斩凤凰。
《洪门志》
头戴红缨脚踏泥,落在人间夜夜啼。今晚捉尔来作证,反骨奸心照此鸡。
《天地会文献录》
“头戴红缨”一句,语意双关。用鸡冠象征着叛徒奸细头戴红缨帽、无耻地投靠满清统治者的丑态。
第八,歃血。这是入会仪式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关目。“血”,在古人心目中颇具神秘主义色彩,认为它是生命存在的动力。每人刺血,滴入酒中,饮了血酒等于饮了对方的血,因此,使那些本无血缘关系的人们彼此也产生了血缘之情,即兄弟手足之情。饮血酒之前,先要以银针刺血。有歌云:
手执银针向手中,将来取出血鲜红。众言异姓同竭力,胜过同胞骨肉亲。
《天地会文献录》
此时如果再有谁背叛,肯定会“天命殛之”的。“歃血”的“血”有时也用鸡血代替,它的意义要比人血稍轻。饮酒时还要唱用誓词编成的诗歌。
此夕会盟天下合,四海招徕尽姓洪。金针取血同立誓,胜过同胞骨肉亲。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第九,饮太平宴。饮过血酒,拜盟仪式基本完成,表明新丁已经成为自家人,因此,饮太平宴就包含有欢迎新丁之意。筵席上,义兄义弟要敬骨敬肉,互相表示从此要情同骨肉,义气相投。有《敬肉敬骨歌》云:
桃园结义天下闻,莫作奸心反骨人。你敬肉来我敬骨,胜过同胞骨肉亲。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在宴会上有时唱《共食歌》,表示有饭大家吃之意。这是游民最向往的。
丹心同志,食之有味。兄弟齐心,和气聚会。
《海底》
第十,过火坑。跳过火坑是入会仪式的最后一个关口。它象征着入会危险性,有再三警告的必要。告诫新丁,参加天地会是以性命相搏的事,要慎重从事。在过火坑时夸大它的危险性,言此地本是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把守,他好食人肉,过者须极小心。实际上,“火坑”只是一个火堆,新丁唱着《红孩儿把守火坑歌》跳过去就可以了。歌云:
把守火坑红孩儿,长沙湾口跳瑶池。新丁到此来经过,火坑跳出太平圩。红旗弯弯跳过山。有忠有义,寿比南山。不忠不义,丧在其间。
《天地会文献录》
第十一,到福德祠买洪果。跳过火坑即可在“木杨城”(指拜盟香堂内)游览、购物。传说木杨城内有三街、六市、八诗街,总名太平圩,故诗云“火坑跳出太平圩”。所谓“诗街”,指会场香堂内墙头上所写的洪门诗歌。识字的人念,不识字的听,由会内的“先生”专门教习,以备将来彼此联系接头之用。另外,还要在洪家“义合店”里购买洪家物品,其中买“红果”也是一项。传说洪门老英雄谢邦行在铜铁桥头卖洪果,只卖给洪家子弟,愿食者便入会。新丁拿二十一枚钱买下吃下就表示心红了。这个仪式可能是近代或海外帮会活动的产物了,它带有明显的商业色彩。有诗为证:
五色果只在路旁,千人行过万人尝。洪家子弟来买果,食过果只便姓洪。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第十二,还本身钱。老母俾本身钱三个,另有血根钱一个。这是入会最后一个关目。它实质上是新丁交纳第一次会费。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形成仪式,以表示隆重。新丁要交纳六百钱供各处应用,最后由“老母”(又称“母亲”或“金娘”,是天地会传说中的女会首)赐回三枚,为“本身钱”,其中一枚为“血根钱”。藉以表明天地会与会众之间的血缘联系。《本身钱歌》云:
秘密会社天地会内幕(25)
入门看戏四九分,一百零八定乾坤。忠义堂前七十二,二十一前买果吞。福德祠前三十六,除尚欠尔三文。老母花亭曾有话,本钱三个赐回身。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大约这是入会仪式中最轻松的一幕。此诗实质上是一个拜盟入会的费用支出表。“入门看戏”指拜盟开香堂的花费。入会仪式又称唱戏,会众莅临谓之看戏。“四九分”指花费三百六十枚。“一百零八”枚是实际的会费,七十二枚是在忠义堂的花费,二十一枚买果,三十六枚是在福德祠前的花费,共五百九十七枚,所以还要赐还给本人三枚,以示账目的清晰,到此入会仪式完毕。最后还要反复告诫新丁要保守秘密,无论对谁都不可以泄漏机密。有一首《保守秘密歌》云:
五伦亲戚谁人无?切勿说与外人晓。兄弟大家须谨记。若有泄漏断斩首。
《天地会研究》
可见这种机密是“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的。当然,这种入会仪式是复杂的,像这种繁文缛节大约是在天地会半公开化或公开化以后所实行的。在天地会受到严酷打击与镇压时,其入会仪式是极简单的。我们从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捕的天地会会众林功裕的“供单”,可以看出当时入会的仪式:
林三长叫小的到他书房,用桌子供设香炉,把剑两把义(叉)在地下,叫小的由剑下走过,发誓若触破事机,死在刀剑之下。并教小的用三指接递茶烟,如路上有人抢夺,把三指按住胸膛,即可无事。同会的人查问,只说水里来的话。又教小的诗句:洪水漂流泛滥于天下,三千结拜李桃红。木立斗世天下知,洪水结拜皆一同。
《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一》
这是入会仪式的原始状态。后来较为通行的则是:新丁进香堂前洗手净面,开香堂由“红旗”焚表请圣、插香、献刀、献棍后,请主香人登山,主香人传令,新丁接受盘问后进香堂,向“圣位”三叩首。执事点红香,新丁接红香宣誓,用刀把香斩断,所谓“红香一断,人头落地”。新丁再行三叩首礼,由大哥加封步位,新丁谢恩,互相道喜。大哥退出香堂,“红旗”焚化“圣位”,此为“送圣”,又焚黄表以“扫方”。众云:“扫方已毕。”到此仪式结束。
我在上面所介绍的十二个程序,一般只是大香堂才用。因为它隆重,延宕时久,很不安全。海外一些天地会组织结社较为自由,不存在安全问题,故开香堂更为隆重,带有一定娱乐、聚会的性质。
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四的《禀进词》、《先锋问答》、《问来路所见》,以及卷五所录的诗章,所记载的仪式更为复杂,更为热闹。如果按照这个记载举行仪式的话,那么整个进程非要一整天不可。这种情况在帮会还处于秘密状态下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说天地会的开香堂仪式与入会仪式有着明显的戏曲化和文学化倾向,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特别重视诗歌(这体现了南方一些地区对歌的习俗),还由于其仪式的规范许多也来自通俗小说与戏文。会上行动仪式类似戏曲中的“科泛”,拜盟时所用的器物类似戏曲中的“砌末”,香堂上旗帜林立,彩旗飘扬,仿佛是剧场里的布置,仪式中的诗句问答、情节的进展、矛盾的设置都在有意识地模仿小说戏曲。天地会本身并不讳言这一点,他们直接称开香堂为“唱戏”。
这里我们再以《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中《问答书》、《禀进辞》的一些片断,来看天地会的开香堂和入会仪式所受通俗小说、戏曲的影响之深。《问答书》设甲乙二人,甲方为客,乙方为主。二人的问答贯穿了全章。
甲:将军有请。
乙:你是何人?
甲:我乃苏洪光是也。闻得五祖架桥开墟,召集天下英雄,因此奉了高溪天佑洪之命,带了新兵数百万到来,过桥、进大洪门、入木杨城,请令定夺,烦为二位将军方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秘密会社天地会内幕(26)
乙:可有忠义么?
甲:人人有忠义,十八般武艺件件俱能;文韬武略,般般俱晓,方敢到来。
乙:有何为证?
甲:有诗为证:
五湖四海集新丁,过桥起义显威名。
万望义兄协辅进,木杨盟誓号雄英。
乙:既然如此,可向桥下过来。
甲:将军无令,不敢自过。
乙:有何为证?
甲:有诗为证。诗点话,诗曰:
洪门今日已重开,五房出现祖公来。
请令通传同气度,将军把守亦无害。
太平自有兴明日,洪英聚会显奇才。
内进花亭旗色现,盟心义合五湖胎。
四海英名如川至,云集源流八面来。
文武坚心同韬略,扶持明主作龙台。
乙:为何不过来?
甲:桥下水深焉能得过?
乙:既有忠义之心,水火之害,焉能可惧?
甲:凭将军教习。
乙:洪水横流放石头,水乾水火几时休。
新丁过石同忠义,奸心命丧水中浮。
这段“问答词”是新丁的引见人在香堂之前与把守大门的兄弟的对白,通过这种对白表达了天地会的英雄气概。其中有念白,有吟唱,与戏文无异,甚至可以说许多词句就是直接取之于戏文。对白的内容全部都是虚拟的,如“新兵数百万”、“过桥”、“进大洪门”、“入木杨城”等等。这正如舞台上四个龙套便代表了千军万马,在台上转了两圈,作个身段就表示“过桥”、“进门”、“入城”一样。天地会会众的问答也如此。什么“十八般武艺”、“文韬武略”等等都是自我赞颂。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普普通通和为主流社会所抛弃的游民,突然出现在这种庄重严肃的场合里,并且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灯光、目光都向他们集中。这时他们是带领了数百万新兵的“将军”,是熟悉“十八般武艺”的“英雄”,是有忠有义的天地会的好汉。他们感到了自己的高大,充满自豪感,虽然这是虚拟的,而且这种虚拟也十分短暂的,但这也足以使他们感到满足。这是天地会为什么把开香堂仪式弄得像演戏一样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凝聚力、促进会众为本会献身。
也有一些问答着重表现天地会内部的传说。如《禀进词》中就有三个角色,一个是带领新丁入会的介绍人;一个是看守香堂的执事;一个是香主。通过三个人的对话介绍了天地会的领袖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