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启超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不知康有为见到了他,将是何等的情景,怎样雷霆大怒式的发作。他小心翼翼的推开门,却见康有为在房间的最里面,背门而立,负手望着窗外,一动不动。 
  梁启超叫一声:“老师。”康有为不应,卓立如初。 
  梁启超轻轻掩上门,向内走了几步,又叫一声:“老师。” 
  康有为猛然间转过了身来,双目如剑,怒容满面,恨声说道:“你竟还认我这个老师?我昏庸顽固,配做你革命家梁启超的老师吗?” 
  梁启超惶恐道:“老师不要发怒,弟子倡言革命,也是一片爱国之心。” 
  康有为喝骂道:“圣上倡言变法,方有你我今日之名,你我如今脱逃在外,圣上却被幽禁瀛台,受无穷的苦楚。你竖子得名,便欲革圣上的命,推翻帝制,没有圣上哪有你今日的梁启超,你良心安在,你还是知恩图报的人类吗?” 
  梁启超硬着头皮辩解说:“老师,革命与保皇实是殊途同归。满清气数已尽,共和可使中国富强。若民富国强,想来圣上也必定心中欢喜,而不在意帝制与共和的区别。圣上贤明智慧,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定受民心爱戴,被国民举为共和国的总统。” 
  梁启超越说越有劲,只把康有为听得怒发如狂,牙齿咬得“咯咯”直响,猛然间他吼了一声,顺手提起一把椅子便向梁启超头上掷了过来,大叫道:“好你个逆臣贼子,我与你绝不干休!” 
  梁启超吓得双手抱头,躲开了椅子,然后一屈膝,跪在了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叩头说:“老师息怒,学生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 
  康有为气得浑身哆嗦,嘴唇动着却说不出来话。于是他在房内来回转着圈儿疾走,粗重的呼吸着,来来回回在房内奔走了十多圈,方能说出话来,他指着梁启超,还未开口,先泫然泣下,他说:“我心痛欲死,我伤心欲绝,你便来弄死我吧,我的弟子要造圣上的反,我还有什么面目活着!” 
  梁启超不敢回话,只是磕头。康有为却连续不断的说了下去:“我多年的心血白白的浪费了,本以为你是众弟子的翘楚,哪知孙文的一番花言巧语,就将你轻易的俘获。孙文的吸引力那么大,将我的得意门生、学贯中西的高徒仅仅用些不切实际的狂话就说转了?这猴子要造反,要闹天宫,卓如啊,你可知五指山一直高悬在你的头顶?” 
  梁启超悚然而惊,睁大了眼睛,不知老师说的五指山到底是什么,但他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能革命,便说:“师尊在上,知遇之恩为私情,中华富强为公义,我等岂能以私废公?” 
  康有为伸出大手,五指张开狠狠的下压,说:“乱中华,苦百姓,负圣上,做千古罪人,这座山你背得动吗?你要革命,就请先革我的命。我门中出了逆臣贼子,我也的确不想再活了!”说着,颓然坐在床上,眼中泪光莹然,哭道:“革命家梁启超,你来取我的命吧!” 
  梁启超心中一震,不由伏倒在地。 
  过了一会,梁启超抬起头来,见老师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不由就想起了万木草堂随师苦学的情景。那时的师尊正当壮年,豪情满怀,议论风发,何等潇洒自如,而今奔波国事,异域流亡,苦寻救国之策,眼见得两鬓间已白发渐生了。梁启超心中不觉一阵酸楚,忙不迭的叩头说:“老师,卓如知错了,卓如再也不提革命二字了。” (第十三章 更那堪红颜多情,椰风蕉雨下,与君缠绵) 
  康有为对保皇会以及众****的严密控制一直到了武昌起义成功后才宣告破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保皇会的分会当时遍及世界上的华人聚居之处,会员人数众多,素质高下不等。康有为自己又很少过问会务,但康有为适时地号召大家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为光绪皇帝祝寿等等,各种活动的举办能让信徒们的精神经常处于亢奋状态,这样就容易凝聚人心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黄花赋》的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

  ——文联出版社资深编辑樊东屏访谈
  1、 我看黄花赋,看了几遍才看出他的好处,樊老师怎么能一眼就认定它是本好书呢? 
  这个问题其实由两方面组成,其一、编辑捕捉题材的职业敏感性,就像吃一道菜,你只须尝上一口就完全会了解它的品味,而不必全吃掉后才能下结论。其二,每个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他们的品性和偏好甚至追求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从来就钟情于厚在的历史题材,所以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意积淀一些东西,自然,“嗅觉”可能就比其它人敏感。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善于“揪出”作品的灵魂,所谓的“历史题材”,说实在的都是现代社会的写照和折射,否则就是“文史资料”了,有了以上几点,我才能从心里认同《黄花赋》,才会感到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对于历史的重新思考。 
  2、 黄花赋中对许多历史的敏感问题都有所描写,比如对义和团的描写,对同盟会内讧的描写,对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起因的描写等等 ,樊老师有没有担心出版这本书或许会带来麻烦? 
  我想应该不会有“麻烦”,因此据我所知,石之轩反映的这几处历史是真实的,谈到真实性,我倒想起有一位作者说过这么一段话:“历史就像个婊子,只要你有钱,让她怎么样就怎么样。”起码,我是认同书中的历史情节的,过去有一句极权威的话叫作: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但这句话不能万世不改,它也要经得经历史的考证。关于同盟会,我没有感到它有什么“内讧”,我觉得这很正常,大家都不是能预知未来的神仙,都是热血青年,如果没有什么争论和不同政见,那才叫奇怪呢,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连真实的历史都不敢承认,那就真的是不大妙了。 
  3、 请樊老师谈谈对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黄花赋》文笔功力很厚实,我曾多次对朋友和同事说,有些在文坛颇有些“老大”风范的“名人”,也许下辈子也整不出这类作品来,比如“有了快感就喊”,我的评价,明明不是婊子却非要当街扯一块招牌,这不是太可悲了吗?其实我深知在民间有许多“武林高手”,因为各种原因还仍然被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这当中自然是有劣根性在作怪,所以我也是一直在运气,一直希望能有“要得猛士兮守四方”,而不是让少数人靠名声来吃饭,让他们霸住这块文坛。 
  石之轩的这本书有几大特点,第一是他的写法好,非常有“嚼头”,有文言文的韵味,但又是白话,这本身在形式上就别具一格,说到这里我想提一提过去的长篇巨著《李自成》,这部小说花了作者几乎半生心血,但我在读它的时候,却感到味道不足,在语言描述上缺了点东西,有些直白,不禁看,但《黄花赋》就完全避开了过去历史长篇的某些容易出现的弊端。当我告诉我们的总编这部著作写了十余年时,他讲了一句话:能踏踏实实坐在冷板凳上写十年的人,他的功力肯定错不了,因为一般人是没有这种功力和耐力为一本书付出十年心血的。 
  第二个特点是场景安排得好,一开头便引出一个悲怆而沉重的话题,让人们在李鸿章伤感无奈的自语中感到中国人那种“国破家亡”的感伤,从而让人们有了一个同感。这在艺术上是既有一种独具匠心的运作,又有一种非常自然的介绍和表述,让人们在心生激愤中不能不读下去。我是觉得这个“引子”搞得非常好,引出了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这一纵横全书的主动性导思想。 
  第三个特点是对全书某种人物的重新挖掘与塑造,没有一个人物是脸谱化的,也没有刻意要去贬低谁,或刻意去拔高雅,尤其是历史人物,“灰色部份”不好把握,但在《黄花赋》中,有的“反面人物”的内心也有令人感喟之处,其实这才是符合对于人的描写的,现在文坛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把“坏人”描述成了英雄,但这本书显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有关史学价值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这部书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就是;我们再也不能拿“钱”去左右历史,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对任何人都说过,书中有关历史的描述,我是完全认同的,一般来讲,中国人都讲究“隔代修史”,当代不能修史,因为会有个人的恩怨、利弊,及不同政见掺杂在其中,这样修出来的史是不会客观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史几乎没法修,因为政见的成分太大了,我一直觉得,历史不是为了某个阶级和政府服务的,他服务的对像是整个民族,修史的目的,是要让全民族从中得到思考(当然也包括不同政见,不同政党的人),《黄花赋》对那段历史的客观反应和描述,应当会使这本书融入那些具有唯物史观的文学作品的洪流中去,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财富。 
  ——————————————————————————–
  4、 现在有许多快餐式的书,很吸引眼球,听说卖得也比较快,樊老师喜欢编辑这类书呢,还是喜欢编辑如黄花赋这类有分量的书? 
  “快餐文学”同现代社会的讲求经济效应,忽视精神追求有关,应当说是快餐式的社会造就了快餐文学的市场。但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思考,第一,能怪读者浅薄无知吗?能怪他们不能接受深刻的东西吗?显然,这个责任不可以全推到他们身上。第二,深刻的东西今后我们还搞不搞?我想说当然要搞,所谓的“图书要面向市场”,绝不能理解为出版社只是盲目的跟看读者屁股后面跑,我的观点是,“快餐文学”谁愿搞谁去搞,反正我不搞,有份量的作品才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脊梁。还有一点,“有份量”的书看你怎么写,其实写好了照样有市场,我想我还会同社会上有共识的作者朋友们多多联系。为“拣拾我们遗失的灵魂”而努力。 
  5、 请您谈一谈对作者石之轩的看法 
  石之轩是一个低调的人,很平和,他的低调平和与他的作品似乎不协调。但其实这又是我们这么多年形成的一个误区。我知道这么一个人,过去是个营业员,后来开始写小说,出了几部书,便到处以作家自居,还留起了长发,这同石之轩真是有天壤之别,前者令我困惑与不解,而后者都令我心生敬意,石之轩的这种处世哲学会令他有很多朋友,也会令他能有更好的作品问世。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上苍取走了你的眼睛,会让你的听觉更敏锐。” 
  6、 请您谈谈对这本书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认为它能火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