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独立自成一格。中文系主任王起教授也居住在这里,与陈寅恪为邻。(引自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二级教授容庚住在康乐园南区九家村,是一幢两层楼房,客厅、书房都很宽敞。
可惜好景不常。到“十年浩劫”时期,全国各地的老教授们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他们原有的住房几乎都被侵占,甚至遭到“扫地出门”的厄运。而下一代知识分子住房普遍地简陋、拥挤不堪。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分”待遇
1950年2月,政务院通知:各单位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尽可能实行供给制或低薪制,月薪标准为240斤小米(合今360元),研究院毕业生月薪不超过300斤小米(合今450元)。见习期半年到1年,期满后适当调整工资。这说明当时一般供给制的津贴待遇比薪给制低。
1953年到1954年;大中专毕业生实行按学历和修业年限规定见习期间、临时工资和定级工资的制度。
1953年2月政务院对大中专毕业生按学历规定了临时“工资分”标准;以后又作三次修改(每次略调低些),并规定见习期半年,期满后按表现评定工资级别。1954年修改后的规定如下(按照北京一个工资分折合2200###人民币计算):
高等学校研究部毕业:22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大学5年本科毕业:20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大学4年本科毕业:19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大专3年专科毕业:18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大专2年专科毕业:17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专业学校高中班4年毕业:15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专业学校高中班3年毕业:14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专业学校高中班2年毕业:130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专业学校初中4年毕业:115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专业学校初中3年毕业:105分,北京月薪万元;上海万元;
(按上海市的工资分值稳定在老人民币2663元 计算,月薪的货币数额要相对多一些。)
这个标准从表面上看来,确实比较低。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问题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当时“国家干部”由公家提供房屋、家俱,日常生活的用水用电,子女送托儿所等,一律不用缴租、纳费。就是说,享有的福利待遇要比纯粹“薪给制”高一些。
附录:北京、上海“工资分”价格统计表
1952—1955年的校园生活(3)
(1951年一1955年)金额单位:旧人民币元
北京 上海
1951 年
1952 年 2159 2592
1953 年 2201 2598
1954 年 2205 2628
1955 年 2210 2663
人民币改革和币值
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币制改革,在全国开始发行新人民币(第二套)同时收回旧人民币(第一套),新人民币1元 = 旧币1万元。最小币值新人民币1分 = 旧币1百元。这时物价就比较稳定了。
在货币购买力的对比上,我们以法币币制改革 (1935年11月) 和人民币币制改革 (1955年3月) 为两个主要的参照点,即以银圆币值与新人民币的起始币值为参照点。
如果将1935…1936年代的物价(银圆币值)抽样与1955…1956年的物价 (人民币值) 相比,那么,30年代中期银圆1圆的购买力,相当于50年代中期人民币3元左右。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币值对比——
30 年代上半期的银圆,称为标准可比银圆单位,简称标准银圆;
50年代中期的人民币,称为标准可比人民币单位,简称标准人民币。
标准银圆1圆 = 标准人民币3元;
而标准人民币1元 = 90年代后期人民币10元左右。
对于日用品的购买力,1951—1952年人民币旧币1万元相当于1955年旧币1万3千元、1956年新币— 元,或今日(1997年)的12 — 13元左右。
大致说来,50年代中期标准人民币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
1960年1元1角左右;
1963—1966年(官价)1元2角左右;
1977—1979年(官价)1元3角左右;
1982—1983年(官价)1元5角左右,
1985年2元左右,1988—1989年3元,
1991年4元,1993年5元,
1994年7元,1995年8元,1996年9元,
1997—1998年10元左右。
(参看本书附录)
国家干部废除“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
到1955年国民经济状况继续好转。由于物价基本稳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工资分”所含5种实物(米、布、油、盐、煤)已不能完全包括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决定:先行在干部系统废除“工资分”。
1955年6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规定:自7月份起,国家机关部分工作人员中原来实行的“包干制”待遇,一律改为工资制待遇。此后,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个人负担,现行包干制的一切费用规定同时废除。凡工作人员住用公家房屋,使用公家家俱,用水用电,子女送托儿所等,应一律缴租、纳费。改行工资的同时,废除“工资分”计算办法,改行货币工资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分为29级,最高1级元,最低29级为2l元,最高比最低多30倍。又为解决各地区之间的物价差额,制定了物价津贴。
命令还规定,为了符合“同工同酬”原则,自11月份起,取消部分工作人员的“保留工资”。因取消保留工资及由供给制改为薪给制后生活确有困难的,可由机关福利费予以补助。
这是建国后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是基本制度,以后也便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制定教育、工程技术、文艺、医药卫生等行业的工资标准。这种基本工资制度一直延用到改革开放的时期80年代。
乒乓球冠军姜永宁的待遇
1952年,姜永宁荣获了香港单打冠军。这个冠军真是来之不易!他先在乒乓球房为别人拣球,后来又充当陪练,那真是从低层一步一个脚印熬上来的。当时他的正式工作是《星岛日报》职员,待遇优厚。中华体育总会广东分会邀请他代表广东省参加1953年的“全国第一届乒乓球赛”,他又荣获冠军。有人带话给他,贺老总(贺龙,负责分管中华体育总会)希望他留在北京,而他在香港的一切待遇可以保留。姜永宁对比了香港和大陆,表示乐意留在北京中华体育总会工作。每月工资135元(新币),比在香港待遇低,但是比北京的其他教练员工资高。
市场制自由职业者的消失
新中国成立前,实际上就存在“市场制作家”和“供给制作家”的区别。那时身处国统区的作家基本上是以稿费和版税维持生活,他们是“自由职业者”,或称为自由撰稿人。即便是已经身为职业革命者的作家,也要用写作的稿酬收入去补给他的革命者的活动。
作家们不断有著作问世,因为作品是自由撰稿人的衣食来源。建国后除少数作家,如老舍、巴金、傅雷、张恨水仍以稿费、版税为生,更多的作家则接受了供给制。全国解放以后,出版社、报社已经由国家控制起来。例如,50年代初张恨水一度生活困窘,经文化部研究,决定聘请他担任文化顾问,每月支他一笔钱,帮助他一家渡难关。后来他大量写民间故事,认为可以靠稿费维持生活,就辞去了国家的补助(据袁进的《张恨水评传》)。但是私营出版社分期、分批地逐步“公私合营”,后来又纳入国营企业;出版界的私有制在改造中逐渐取消。稿费、版税已降得较低,多数作家已不可能以稿费为生了。
1952—1955年的校园生活(4)
一个特例:齐白石依旧卖画为生
画家和书法家的“润笔”收入,是我国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常规。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时还不能杜绝。例如北平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一辈子以“润笔”为生。
齐白石多年来身受北洋军阀、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欺压和敲榨,一直盼望着有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的一天。徐悲鸿来北平办美术专科学校以后,他们经常来往。徐悲鸿给老人许多照顾,包括让齐白石到美专教画,得些酬劳。当时他卖画只收银圆,换成金条。
1948年底,齐白石听徐悲鸿说北平要和平解放,就日夜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过去,他被人欺侮惯了,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他把一些金条装在一个袋子里,藏在一个大木箱中,这是他多年卖画刻印积攒下的财富,以备自己后半生和留给子孙们用。在###的年月,他怕这些东西被人偷去、抢去,睡觉时便背在身上,直到听说北平要和平解放,他才把袋子卸下,藏进箱底。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齐白石欣喜异常,欣逢盛世,他作画更勤奋了。他还收了一些弟子,比如评剧演员新风霞,就跟齐白石学画,还成了他的义女。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仍以卖画为生。那时他的画,400块大洋可以买170幅。平均每幅大约23银圆,相当于新人民币70元。在琉璃厂,一件齐白石的扇面或画,也只能卖几元钱。到50年代中期,齐白石画的成扇,极精彩的,才12块钱一把。这时,齐白石仍是过着很简朴的生活。齐家门房老尹,平时不领工钱,齐白石每月给他一张画,作为工钱。老尹就把手头的画转卖给顾客。
吴祖光先生曾告诉笔者:那时(50年代初)齐白石老人的画“润例”是按照画幅大小计算的。对于熟人,价格为人民币十元一尺,这算是便宜的呢。有一次陈毅同志来吴先生家,要吴祖光新凤霞夫妇陪他同去齐老家,提出要老人画一幅画。齐老当时画了一幅螃蟹给他,那幅画是三尺,吴祖光代陈毅付了三十元。他们辞别老人出来时,陈毅说:“还要给钱的啊?”吴祖光先生至今记得他的四川口音。
齐白石的作品能卖上较高的价钱,是他到了90岁之后。不过,那时他的一幅画也就卖100元左右(新人民币)。
其他许多国画家,就没有齐白石那样幸运了。他们大多数被纳入配给工资制的轨道,成为“干部画家”。
“干部作家”还是“自由撰稿人”?
供给制在共和国成立初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机关、各单位干部的基本分配方式。在文艺界,首先从文学研究所开始。用这种共产主义分配体制培养作家、管理作家,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建国后成为作家队伍中主力作家的,很多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多是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党的干部,又是作家。对内对外,他们总是声称自己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其次才是一个作家。这时,他们都自觉地确立着自己在新的体制中的位置。
当时的作家更羡慕苏联的作家待遇。萧三在他的《重游苏联》一文中写道:“戈尔巴托夫对我们说:‘苏联作家的生活好不好?看他工作得好不好。谁工作得最好,谁就生活得最好,党和政府给他完全的生活保障。现在苏联的名作家每个人都可以买一个别墅,芬兰式的,价值五万卢布;可以自购汽车、汽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