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个沉默的人
在隋末举起大旗的人中,李渊比较特殊,这不是因为他有三只胳膊六只眼。
因为,他是“被造反”的,和当今大学生的“被就业”倒有几分相似。
许多人认为他是个无能而沉默的人,其实不是的。因为大凡开国皇帝都是有几把刷子的,比如朱重八、刘邦等等,其实想想也是很简单的道理:没本事,能开国吗?
他的名声很庸,不是因为他菜,是因为他的儿子李世民太猛了(有原因的)。
但这一章,李世民是跑龙套的。李世民,回你的板凳上去!
皇亲国戚
不像刘备那样是中山靖王不知多少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李渊的身份那可叫一个货真价实。据他自己的说法,他的祖宗还要追溯到老子李耳那里,不过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有些史书说他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皇帝李暠,这虽然比上面一个好点,但同样是假的。相同的内容已经由国学大师陈寅恪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所以我们还是从正史入手,他的祖宗,应该是北周的李虎。但其实李虎也好,李猫也好,还是李大象,其实都没关系,因为他们是龙套,我们关注的,是李渊先生。
由于李虎跟随宇文泰(不用记)拼命,帮忙建立了西魏,官至左仆射(宰相),由于九品中正制(做官由豪门大家垄断),最后就搞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关于这一堆人,陈寅恪大师管这叫“关陇集团”。这个同样没什么,和后来的关系不大。
但值得一提的是家世,李渊家里的家谱要是琢磨琢磨,会吓一跳的。
豪门独孤信家族有三个女儿,一个嫁给宇文家族,一个嫁给杨氏,一个嫁给李氏。顺便说一句,宇文家族史北周皇室,杨氏,就是隋朝皇室,李氏……
也就是说,李渊的父亲李暫脱罴幔ㄋ逦牡郏┧闶橇螅钤ê脱罟悖ㄋ屐镜郏┦潜硇值埽屐镜凼崩钍烂竦谋硎澹鹊鹊鹊龋灰幻毒伲蛭偶移资潜救俗畈畹姆矫嬷弧�
所以有个故事可以说明:
武德三年二月,李渊手下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谋反,被捕时,李渊亲自出马,仔细审查,务必要搞清他谋反的原因。最后的结果却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他谋反,是因为他觉得李渊的一句玩笑话伤了他自尊,面子过不去。(这么个破事)
什么话呢?摘录如下:你姑姑的儿子是皇帝,我也是皇帝,下面是不是轮到我舅舅的儿子——你了?
李渊的本意是指责独孤先生作战不利,但他没想到这句话在独孤先生这里就成了暗示:老子看你不爽,你当心点!有本事分家单干!
结果脑子一根筋的独孤先生二杆子精神大爆发,真的谋反了。
所谓能量巨大的一句话,就是这么句破话,实在没话说了。
这是李渊,这样的人。俗话说,猛夫配虎女,他的妻子也是个大牌角色。
他妻子窦氏的父亲叫窦毅,神武公(公爵),窦毅娶的是襄阳长公主(周武帝姐姐),当然,这个世界是很小的,这不足为怪。
窦氏的心计是很聪明的,窦氏出生后,大概小女孩人漂亮,脑子也灵光,周武帝十分喜欢,就把她接到了宫里。这位周武帝有个突厥来的皇后,但我们知道这是政治婚姻,皇后的称号论斤卖也值不了多少钱,这位突厥皇后除了有个名号,其实不折不扣是个冷角色。
结果一天窦氏看周围没人,对这位舅舅说了一段话,概括起来就是:突厥很强大,舅舅你要对皇后上心,有了突厥撑腰,统一就不是问题了。
童言无忌,虽然有点石敬瑭的味道,但是不管,总算是聪明的一种吧。
除了聪明,窦氏还比较有气节,虽然没有什么舍身炸碉堡的事迹。
我们知道,杨坚是篡夺政权建立了隋朝,按理说别人也就算了,反正舅舅当皇帝、表亲当皇帝都一样,只要自己是皇亲国戚就行了,谁当不是当啊!?
然而窦氏听到后,一头扑到了床上,一边拿脑袋撞一边大哭:“可惜我是女的啊,不然就能帮舅舅了”。吓得窦毅连忙捂住她的嘴:“别说了,要灭族的!”
灭族就灭族,杨坚,你小子有种,我让我儿子干掉你。
有这样的母亲,隋炀帝不受李世民待见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能大家会问:李渊是怎么认识妻子窦氏的呢?婚姻介绍所恐怕当时还没有吧!
实话说,李渊是征婚征来的。
眼看窦氏年纪到了,于是窦毅在门上画了两只孔雀,并放出话来:谁射中眼睛,就是我的女婿。李渊和众多人一起到来,一言不发。
搭箭,拉弓,射出。
搭箭,拉弓,弓满,射出。
正中孔雀之眼。
于是窦毅很高兴,当即拍板:行了,要的就是你这个女婿!
而这其实也反应了一点,所谓的大家望族,很大一部分人更看重武而不是文。这倒也难怪,九品中正制之下,只要出身好,哪怕你举笔如扛鼎,也没事,照样做官。如此情况下,自然是武功更重要了。虽然练不出什么如来神掌,会两下子总是好的。
重武轻文,这个价值取向同样影响了之后的唐朝。
这是李渊第一次成功,如果算的话。
儿子
李暫脱罴岬墓叵凳种茫虼遂镜酆屠钤ㄒ菜闶呛门笥眩屐镜垩罟阌懈雒 景痢K蟾乓蛭约菏腔实郏巧谈撸さ糜炙В鲜侨⌒钤ā�
取笑什么呢,笑他是“阿婆脸”,看起来想个老太太。不过这倒也符合事实,因为史书记载李渊“高颜面皱”,也就是说他老相,明明是十二点钟的太阳,脸上却有不少皱纹。
完了,伤自尊了,大家都是道上混的人,居然大庭广众下笑我,真伤自尊了。
当然,李渊是没胆子造反的,起码这时候没有。
这一天,李渊黑着脸回到了家,一个大男人,居然躲在房间里流泪。注意,是流泪,不是哭,连声音都没了。想想倒也是,皇帝笑自己,就是看不上自己啊,这样下去无非是被冷落的人,脸色难看也不足为奇。
这时候,窦氏的聪明才智发挥了作用。她立刻说:“‘阿婆’就是堂主啊,堂主就是唐主,你要高兴啊!”(类似于拆字)
说实话,我脑子木,这句话从来没懂过,只知道这句话借助谐音,偷换了概念,让李渊顿时精神焕发,居然搞了个私人宴会庆祝。
从此,李渊一心一意,排除万难,把马屁进行到底,比如节假日去串门,平时隔几天送几车礼物,再送几只名贵猎犬、猎鹰等,到最后,终于赢得了信任。
然而,有一点,这对李渊和窦氏一直没忘记:这个皇帝,是篡夺政权的。
父母都这样,儿子自然也这样了。
李渊和窦氏有四男一女,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按年纪从大到小排列),那个女儿暂时不说。
值得说明的是,这位李玄霸十六岁就死了,但是《说唐》里他却成了大英雄。当然,他的魅力还不绝于此,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电视剧就是以他为原型的,里面主角就是他,这位玄霸兄不光武功高深,还善于交女朋友,到了这部电视剧的最后,他乐呵呵地把皇位交给了李世民,自己成仙去也(……)。
鉴于此,我上次还收到了一个网友的职责:怎么不写写李元霸啊!
对此,首先说明,这位仁兄叫李玄霸,不是李元霸;其次他早死,真的没事迹。
要着重说的是李世民,据说他生出来的时候,据说(注意这个词语)两条龙一直在他家房顶上玩,几天后才离去。当然,是假的。
世界上有没有龙难说,万一就是种爬行动物也说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假的。试问,有龙,为什么不干脆射下来呢?这样不是更能凸显李氏家族的伟大吗?
其实知识分子都知道,这类故事,也就骗骗小老百姓。
谁也不知道,这个李氏家族,会翻天覆地,干出大事。
机会
李渊,很沉默,但沉默的人通常不可小视,这就好比老实人发火是最可怕的事。李渊同志的心计,起码拿个良是一定可以的。
出场了!
当杨玄感起义的时候,隋炀帝正忙着他的大手笔政绩工程,但人家拿着大刀锄头上来了总不能没什么反应反而上去欢迎吧!于是,李渊被叫去弘化留守。
但炀帝有个毛病,就是多疑。虽然李渊可以算是他的近亲,但他在怀疑这一点上真是一点都不含糊。(按后来的事实看,还真怀疑对了)而且鉴于李渊同志围剿农民起义一直效果有限,于是,他决定试探一下李渊同志。
他召见李渊,但李渊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生病了。于是杨广叫来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名字不详),问: 李渊怎么了?
王氏答:生病了
然后炀帝一副盼着人死的样子,说了一句:会死吗?
古人问病,最忌讳的就是提到“死”这个字,否则就会被当成是在砸场子盼着人家早死,这种类似的习俗是很多的。比如说,在开船的时候,不能说“翻”“倒”这种字。就我认为,这时候恐怕杨广已经由于造反的人实在太多,搞得有些精神衰弱,顺便就有点不信任李渊了,虽然他什么都没干。
但是,怀疑是不需要理由的。实在要理由,一个“莫须有”也就充数了。
李渊很沉得住气,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应对——装糊涂。
喝酒取乐,打探消息,尽力麻痹自己的领导。
该来的还是会来,虽然李渊尽可能遮掩自己,但历史注定要他站出来。
大业十三年,炀帝南巡。所谓南巡,也就是找个借口游山玩水,顺便尝尝各地土特产之类的事情。老虎不在了,于是一只只猴子们便按耐不住了。反正局势这么乱,不如上!万一成功了呢?
大家可能认为李渊这里,第一个想到这一点的,是大名鼎鼎的李世民。然而我要说的是不。具体原因我会讲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李渊虽然看起来很老实,但事实上他才是起兵的主心骨。
但话说回来李世民也没闲着,他怀着类似于买彩票赌超级大奖的精神,毅然——和一些社会闲散分子在一块,还顺便拖下了晋阳令刘文静。
李世民挺积极的,他知道只要李老大这个当爹的不点头,光凭自己这几下子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于是他找来了李渊十分信任的门客斐寂。故意输了不少钱给斐大叔,再三软硬兼施,终于把斐寂争取了过来。
但是李渊一直不知道某些(注意)情况,直到一顿很诡异的晚饭。
斐寂设宴,叫来了李渊,等到大家喝得迷迷糊糊,都忙着傻笑的时候,斐寂便开始酒后吐真言。
斐寂先故意用平常的语气一试探:李大人,当今时局动荡,是不是该起兵呢?虽然李渊喝高了,但他是不会把这种事情当成儿戏打发的,于是他一惊:你什么意思?
斐寂继续忽悠:我说的是公事(暗语),如果一旦被知道,就死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