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五一大扫荡":鬼子进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冀中"五一大扫荡":鬼子进村-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置,后果只会不利。
  日军110师团师团长桑木崇明中将则训示部下说:“只在白天以正规的行动,数纵队包围的战法,非常困难的,必须应用奇袭急袭的办法,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至于奇袭的方法,主要是迅速周密的计划,与秘密企图,利用夜间或雨天不良的气候,进入困难的地形,发挥迅速锐敏的机动,一举向目标急进;利用拂晓,黄昏,吃饭等敌人警戒疏忽时机,出其不意的攻击敌人,是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说,日军已注意到,用正规战的办法进攻八路军是行不通的,应采用新的战术,比如说偷袭。明的不行来暗的,白天不行晚上来。虽说在那时,日军实施偷袭战术还不太熟练,如周士第谈到的,“本来敌人的袭击,在平地比山地容易,且距离很近;可是我们在冀中平地中活动的部队,却没有遭受到敌人袭击的损失。自然敌人也对我军施行过袭击,但没有哪一次是成功的。有的是我军及时转移,敌人袭击落空;有的是我军早有准备,反给敌人以打击。”不过,这毕竟表明日本人已意识到“如果见到敌人不用新的智巧,仍照原来的老办法实行正面的攻击,没有奇巧特变,不但得不到效果,而且是很危险的。”
  在1939年,特别是这一年的后半年,在华北的日军广泛开展研究游击战术,学习中国话的活动。如日军第32师团参谋长当山弘道大佐在1939年11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少佐以下及士兵、勤杂人员,开始了学中国话的教育,经过督促,约半年才得实现,每周进行两次。”
  1939年12月1日至2日,日军华北派遣军召开情报工作负责人会议。“参加会议者,有方面军司令部的有关人员,各军、直辖各兵团及驻中国宪兵队司令部的情报工作负责人等。”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首先讲话,“指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该次会议的最后结论是:“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战后,日方战史研究人员予以这次规格并不高的情报会议很高的评价,认为“此次会议,认识到###是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并且针对此种情况,具体地研究了有综合、有组织的情报收集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其意义的重要。”如果说,在1938年,华北日军在“华北治安的对象是###”这一点上还未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到1939年底,已吃够八路军游击战苦头的日本人,终于省悟到抗战最坚决的八路军,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务必除去而后快。
  总之,在1939年,华北日军虽然还不太适应八路军的游击战,采取的战术也不那么对路,但活动比1938年要积极的多。以冀中为例,1939年春季,日军集中110师团、27师团等部队,“扫荡”冀中,占据了所有县城和大的乡镇,安扎了许多据点。夏季,冀中遭受特大洪水,到处一片汪洋,日军无法下乡“扫荡”,遂四处掘堤,妄想借大水之力毁坏冀中军民的生存环境。9月洪水刚过,日军就组织了三次分区扫荡。第一次日军6000余人,扫荡大清河以北地区。
  第二次日军1500多人,扫荡正定、新乐、无极、深泽等靠近平汉线的县份。第三次日军竟出动12000多人,合围冀中三个地区:从石家庄出动的敌人,“扫荡”深县、武强、饶阳、安平等冀中腹心地区;从津浦沿线出动的敌人,“扫荡”河间、沧县、献县、交河一带靠近津浦线的县份;另有敌军6000多人,再次“扫荡”大清河以北新城、霸县、雄县永清、固安、安次等地。吕正操将军回忆说:“在1939一整年里,敌军对冀中平原的围攻与‘扫荡’,比任何地区都频繁。”
  在1939年,年轻的冀中根据地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这里应该提到的是,贺龙、关向应率一二〇师主力于1939年1月到达冀中。一二〇师在冀中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打了许多漂亮仗,其中4月齐会一战,歼灭日军渡佳行联队700多人。给日本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大大减轻了冀中的压力。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说:“一二〇师在冀中进行了英勇的战斗,消灭了大量敌人,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发展、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敌人除集中较大兵力进行‘扫荡’外,少量兵力再不敢轻举妄动了。”
  

冀中,从印象不深到“讨伐重点”(4)
不过,冀中出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引起日军的高度重视,在缴获的日军文件中,有这样的话:“贺将军此来,对北###威胁更非昔比。尤其直接威胁平津,不容坐视。必须立即覆灭其势,以确立永久之治安。”
  正如吕正操将军所说的,冀中的名字,“是随着中日战争才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1939年,冀中的名字,已在日本人的脑子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至1939年底,敌人在冀中已修筑了177个据点,“在冀中的总兵力已达日军18300余,伪军13000余。”
  1940年,“###重点是肃清京汉、津浦两线中间的冀中地区”
  1940年3月19日,日华北派遣军召开各兵团参谋长会议,会上,日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多田骏中将首先讲了 话,他说:“实现肃正建设,其前途甚为遥远。尤其敌人积极强化地下组织,继续进行顽强抵抗,要剿灭这种地下组织的势力,存在很大困难。在建设方面,也由于事变的长期化带来各种障碍,欲求速见成效,看来更为困难。此外,现阶段所采取的高度分散部署兵力的战法,对军队的教育训练产生不利的后果。针对上述问题,方面军根据过去一年的宝贵经验和治安建设的成效,决定了下期肃正建设的方针。”
  多田骏这篇充满政治词汇的讲话,说来说去不外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共产党积极发展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武装,即所谓“积极强化地下组织”;二是“治安肃正”要速见成效,恐怕有困难;三是到处安扎据点的作法,应予检讨。那么,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过去一年的经验,华北日军在1940年又准备怎样去做呢?多田骏讲话之后,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布置了这一年“肃正建设”工作计划,并强调本年度的工作重点有二:1、###重点指向剿灭共产匪团。
  2、肃清京汉、津浦两线中间的冀中地区,打通滏阳河及卫河水路。
  根据该次会议精神制订的所谓实施“要领”中,再次强调:###肃正的重点地区为京汉、津浦两线之间,特别是冀中地区,要随着打通水路进行肃正###。下记各兵团应以较大兵力使用于该地区:第二十七师团,第一一〇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第十二军。
  为什么要把冀中列为“###重点地区”呢,华北派遣军参谋副长平田正判少将解释说:“在计划中所指定的###重点地区,是方面军从全局观点决定的……该地区接近京津,是华北的中枢,是匪团尤其是共产系匪团的根据地,目前治安肃正工作进行缓慢,治安状况极端不良。在下期必须清除祸根,取得治安肃正工作的实效。为此,第二十七、第一一〇师团应在第十五混成旅团的协力之下,自4月上旬在方面军统制下,与有关兵团相配合,准备进行###。”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1940年华北日军“扫荡”的首要目标,就是冀中。3月23日,日华北派遣军又召集准备参加冀中作战的第27、110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5旅团长官开会,具体进行了布置,并令各参战兵团分头准备作战。
  1940年4月11日起,日军纠集日军3万余人,伪军6000余人,对冀中进行所谓“全面扫荡”。这是自冀中根据地建立以来,日伪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扫荡”。不过,那时日伪军的“扫荡”布置还不甚周密,目标也不太明确。说是“全面扫荡”,但实际上仍是分区合围四个地区:大清河北地区、唐河及潴龙河流域、子牙河流域和南边晋县、深泽、深县及沧石路以南地区。三四万人分成四摊,每一摊又分成若干路,每一路再分成若干股,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一摆,也显不出多少人来,我军还是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出击机会的。结果到5月底止,各路扫荡之敌都龟缩回穴,50天激烈的反扫荡斗争基本结束。其间,我军共与敌作战216次,毙伤日军4300多名,伪军350多名,俘获日军12名,伪军2250多名。
  这一年6月,日军在冀南也进行了“扫荡”。参与此次作战的日军第12军作战主任参谋松田正雄大尉曾有如下一段回忆:作战期间,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确知各###队的位置,即特殊情报也不能收效。我为了指导战斗,尽量以飞机进行侦察联络。但是,即使发现###,由于战场极为辽阔,仍然不能及时指挥将其捕获,以致未能取得像样的战果。
  这段话,用来描述4月日军在冀中的“扫荡”,也是完全适用的。
  日本人是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这次3万多人的大“扫荡”既然未果,日军方面肯定在策划新的阴谋。不过,5月底“扫荡”结束后不久,青纱帐就起来了,再加上又值雨季,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日军行动不便。冀中部队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又发起青纱帐战役,主动进攻驻河间、献县、青县、肃宁和博野等地的敌人,8月,作战146次,毙伤日军2200名,伪军420名,俘伪军500余名,光复据点15个。
  8月20日,华北八路军突然发起“百团大战”,从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半月,共毙伤日军2万多人,正太路基本瘫痪,平汉、北宁、津浦铁路也遭破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日方文献说:“###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加之“中共一向对其行动意图巧妙而严格地加以保密,因而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取得了奇袭的成功。”
   。 想看书来

冀中,从印象不深到“讨伐重点”(5)
日本人本来就兵员短缺,现在全线迎战,则更是狼狈不堪。
  驻太原日第1军参谋朝枝繁村大尉回忆,当时日军竟狼狈到抽调军部卫兵充数的地步。他说:“军直属部队中当时手下因无可用之兵力,乃由军司令部临时抽出包括卫兵在内的共约40人,组成混成小队,当即指挥该小队开往阳泉。”
  抽调几十个兵是无济于事的,日军立即从各处紧急调兵,增援正太路方向。冀中、冀南的日军,被抽调5000多。这样一来,平原地区的压力是减轻了,可山区的压力却加大了。遵照晋察冀军区的指示,冀中部队于10月1日至20日进行了任(丘)、河(间)、大(城)战役,坚决要把敌军拖住,不能再让敌人从冀中调走一个兵。在20天的战斗中,共毙伤俘日伪军1512人,攻克据点29处。打开了这一地区的局面,“另外,最主要的是有力地配合了整个华北战场的百团大战,牵制了敌人很大的力量。”
  10月底,日军在冀中实施报复性“扫荡”。这种临时抽调兵力缺乏周密计划的军事行动,根本不可能抓住八路军的部队。
  气得日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