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传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传承-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飞大声说:“少爷,您可真厉害,咱们唐国地处边关,不但需要抵抗妖蛮,还要提防魏国的暗算,所以儒士都是文武同修,因此咱们唐国已经百年没见到治国诗词了”



  贺韬笑着问道:“飞哥,谁让你叫我少爷的?”



  “这还用教啊,俺知道你现在不一样了,所以规矩不能坏,俺不能再叫你韬弟,应该叫你少爷,等你中了举人,我能给你做个随从都是造化。”梁飞道。



  “你我都是兄弟,不用这么见外。”



  “那不行,我不能给咱们霸县丢人,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不然我以后怎么当你的管家?咱霸县好不容易出了您这么一个金凤凰,俺要好好跟着您,还要好好学学文章,将来才能不给你丢人。”



  贺韬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说不如作,很快太阳升起,天气回暖,贺韬打开窗帘,从书箱里拿出一本《春秋》,开始低声诵读。



  程紫萍一边给贺母揉腿,一边看着贺韬,偶尔嘴角弯起,霞飞双颊,不知道想什么。



  马车一路前行,贺韬看累了就闭目休息,休息片刻后就继续低声诵读。



  不知过了多久,翠儿笑道:“韬哥哥,看你昨天放在鱼缸的那红鲤,好像挺兴奋的。”



  贺韬知道这鱼有灵性,看了看道:“看来是听见我的咏读才这样的。”



  翠儿莞尔:“它能听懂吗?”



  “翠儿,你可别小看它啊,它不是凡鱼,有灵性的。”自从在浅滩捡到这条红鲤,放在鱼缸这两日以来,贺韬发现红鲤特别喜欢他吟诵作对,背诵经典,有不懂的地方还让他解释给它听。



  一旦听懂,红鲤就兴奋的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好不快活。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早鸣。”贺韬将这首《咏蛙》诗吟诵给红鲤听,还详细解释了诗境和涵义。



  红鲤听了,连连点头,身上还发出星光般的光芒,璀璨好看。



  贺母和程紫萍看了,也是啧啧称奇。



  “韬弟,你说这红鲤鱼是什么来历?会不会化龙?”程紫萍好奇道。



  化龙?贺韬略一思索道:“相传禹王治水,凿山开门,阔一里有余,每逢开春之际,有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贺韬说的典故,程紫萍也知道,禹王凿山而开的那门就叫禹王门,也叫龙门。



  “鲤鱼跃龙门的传闻是真的,就是不知这红鲤鱼是什么来历。”贺韬转头问红鲤鱼:“你能化龙吗?若是能的话,日后我得闲了,带你去龙门。”



  红鲤鱼听了,摇了摇头。



  “你不能化龙?”贺韬又问了遍。



  红鲤鱼又是摇头,看来它自己也不清楚。



  程紫萍也觉得这红鲤鱼很有灵性,因此心生喜爱之心,和它很是亲近。



  “要是能说话就好了。”贺韬无奈道。



  这红鲤鱼来历不明,也不知会不会是鱼精鱼妖,或是海族的,一时间也无法辨明了,好在并无妖气,似是无害。



  接下来贺韬又为众人和那红鲤讲解了《茅屋为寒风所破歌》。



  不知不觉中三四个时辰已经过去,贺韬的马车来到城门前,贺韬让梁飞停车,然后他抱着那鱼缸走下车。



  直隶府的城墙足有四五丈高,青石垒叠,固若金汤,看上去非常有安全感,据说是多位大儒合理建造。



  城门两侧各有五个披甲士兵,并不检查过往车辆,也不收进城税。



  贺韬走到那领队的士兵前问:“我曾经在河边捡到一位鲤鱼颇有灵性,以饲养多日,但不知道是不是妖物,现今来到府城,想问问有什么办法检验。”



  那领队一看贺韬身穿秀才文袍,赶忙行礼回答道:“府城方圆十里内都有圣庙的力量笼罩,若是这红鲤有问题,圣庙早就将其镇压。你放心带进去即可。”



  “谢谢。”贺韬谢过领队,回到车上。



  梁飞继续赶着马车,前往贺国忠帮自己选好的住宅。



  贺韬从没来过直隶府,不过这里再繁华也比不过商业高度繁荣的地球,所以他没什么兴趣。



  其他人则不一样,尤其是程紫萍和翠儿,她们掀开窗帘,好奇地看着直隶府,这里可比霸县大的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直隶府是津州的首府,更是津州的政治中心,不过津州的军事中心和商业中心却不是直隶府,而是四百里外的入海城,那里位于北海口,城外南侧就是昌黎关隘和北海,东侧又直通山海关和关外,所以是唐国和海民贸易之地,无比繁荣。



  就在三天前,贺韬寄信给贺国忠,让他帮着选一处清净便宜的院子。昨日接到回信说已经帮贺韬选择了一处便宜的独院,花费了八十两银子。



  按照信上面的地点,马车来到三才巷,上次跟贺国忠一同去霸县的一个家丁正在那里等着。



  贺韬下了马车,和那家丁交接后,搬了进去。这座住宅要比贺韬在霸县主的那个大点,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的小宅院,虽然不是很好,但贺韬还是很满意,毕竟这是属于自己的家,等将来有了赚钱门路,就在买一套大点的庭院住。



  稍作整理,吃过午饭,贺韬和母亲带着程紫萍离开,前去直隶府贺家。



  很快车在贺家门口停下,门口敞开着,门上的牌匾写着“贺府”两字。



  贺韬往里一看,里面不是几进几出的大院子,而是一处园林。



  门后面是一条鹅卵石路面,两旁是花园,鹅卵石路抵达假山的时候分开,假山后面应该是主园。



  门口站着两个身穿黑衣的家丁,不过都有些伤残,但两个人神色坚毅,浑身散发着一股杀气,看上去绝对是杀过人的精兵。



  贺韬心里更加敬重贺国忠,怪不得都说贺国忠爱兵如子。



  贺韬下车后一拱手,道:“两位好,我是霸县贺韬,是贺国忠叔父的侄子,今日刚到府城,特来拜见。”



  一个家丁立刻道:“将军昨日得到调令,已经去入海城任职,夫人吩咐过,七少爷前来就直接带着去见她,请跟我来。”



  贺韬笑着道:“有劳两位。”然后扶着母亲,示意程紫萍和梁飞跟上。
第二十九章 小说家
  来到中厅后,贺韬仔细打量了一遍,不愧是大儒世家、书香门第,正厅有古瓶,有墨宝,有盆栽,有山水,文雅朴素,没有一丝的奢靡气息。



  “韬儿来了?你叔父可没少夸你,让叔母瞧瞧咱们贺家的千里驹。”



  人未至,声先伴随着环佩叮当声响起,语气里充满了惊喜和热情。很快正厅东侧的珠帘被两个小丫鬟掀开,一位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



  这女人身穿一身红色长裙,不算多么漂亮,可美目清秀,富贵袭人,笑起来极为和善。而这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纪稍小的中年女子,也是满面带笑,只是笑容假的多。



  贺韬吃不准大夫人身后的那人是是谁,于是拱手道:“侄儿见过叔母。”



  大夫人看到起身的贺母,顿时笑道:“嫂子怎么亲自来了?应该是我去探望您才是啊!”



  一番寒暄后,大夫人给贺韬母子和程紫萍介绍了身后的那个妇人,原来她是贺国忠之弟贺国义的妻子,贺家直系这一脉有三股,虽然祖祠在直隶府,但嫡出一脉在京城,而贺国忠是庶出,身下还有一个弟弟叫贺国义。这个贺国义也有着举人文位,但是却迷恋青楼毫无成就。



  聊了些家常后,大夫人道:“韬儿,咱们贺氏一组虽然是大儒世家,但是自从你祖父仙逝后就没出过大儒,现今最高文位就是你的大伯父大学士文位,也就是贺家家主,现任兵部尚书。所以你叔父对你期望很高,说你是贺家咱这一脉最有希望成为大儒之人,本想今天为你自主持祭祖仪式,但这次朝廷调令太急,所以你的祭祖只能再等些时日了。”



  看着面露愧色的叔母,贺韬心中一暖,随即回答道:“这倒是无妨,还是朝廷之事要紧。再说侄儿十几年都过来了,并不急于这一时的。”



  “嗯,韬儿能理解就好。”说完,大夫人拿出了几张纸接着说道:“这是你叔父临走前让叔母转交给你的,贺家族规,直系公子考得文位后要分一份产业,你现在还只是秀才,所以其中有一千两银票和一处书斋的房地契,等你获得举人文位后还可以分得一百亩灵田。”



  贺韬还未说话,那二夫人却抢先道:“嫂子所言及时,但韬儿还没有祭祖,这好像不和规矩。再说咱们贺府养着一大家的人,可比不了嫡出的家主一脉,这钱不能说给就给啊。大哥看重贺韬,我和国义不反对,可送一间书斋也就行了,还要加上一千两银票,这是不是太多了?再说他还不是举人,更不是。。。。。”



  贺韬在二位夫人一进屋就发现她们不和,但不能拿自己出气,再说自己又不是来打秋风的,没有必要受这气,而且还是带着母亲和程紫萍。



  打定主意后,贺韬起身行礼道:“既然如此,那侄儿还真的不便收此产业和银两,再说二夫人的也对,侄儿毕竟还没有祭祖,更不是直系公子。此事就此作罢,回头侄儿会给叔父写信说明的。”



  二夫人立刻道:“这是你自愿的,可别在大哥面前说是我逼你的,我也是按祖宗家法说事。”



  “闭嘴!”大夫人突然对着二夫人厉喝一声,然后抢先一步挡在贺韬面前,展颜微笑道,“你二婶说笑的,这房契和银票必须收下,我和你叔父都很看好你,你可千万别多想。”



  贺韬一看大夫人这态度,心里的火气消了一些,仔细一想,这事明显是二夫人故意找大夫人的碴,要是自己就这么被气走了,等于顺了二夫人的意。所以微笑道:“叔母您多虑了,侄儿明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二夫人觉得我此时那家族的钱不合规矩,那不如将此事暂且放下,等叔父回来后再说。”



  大夫人道:“不行,这银票你可以暂时不收,但这书斋对你读书也是有帮助的。所以必须收下,但先不从家族总账上出,算是我与你叔父私人赠送,回头我再给家族补上就是。”



  “侄儿谢过叔父、叔母了,但是侄儿真的不会收的,那书斋的事也不急,侄儿后日就要去参加历练了,所以也不急着用。如果真有需要,侄儿到时再来求助叔母就是。”贺韬道。



  大夫人看贺韬态度坚决,最后也无奈的先放下此事,只是内心暗恨这二夫人目光短浅。



  因为今天也是文报发放的日子,所以在贺府吃过午饭后,贺韬就把母亲和程紫萍送回住处,然后叫上梁飞奔向城内最大的书斋去买东西和文报。



  文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载一些新出世的优秀诗词,文章歌赋等,另一部分则记录各地发生的一些奇闻轶事。日刊则是本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时政、经济、技术、文化等所有信息。



  之前贺韬为了了解这个世界,阅读了几年来这个世界的“月刊”和去年一年的“每日新报”了,今天的事情给了他感触很大,本以为成了天赐秀才,又作出治国诗,在这个世界也算可以安身立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