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探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探红楼-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哥都去了,咱们就更该去!”她眼珠一转,不由分说地拉了她便走,“心里便一万个不乐意,这会儿也得在面子上过得去,正好出去散散,也比闷在房间里好。”
    到了梨香院,贾宝玉果然在坐,正与薛宝钗下棋呢!探春转首,见林黛玉面色不虞,急忙挽了她的手,先给薛姨妈请了安,又问候了宝钗,才团团地围坐了下来。
    好在几人年纪相仿,薛宝钗又格外“贤淑”,众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一场酝酿中的小风波,便被探春未卜先知地消弥于无形。
    正文 第十章 蒙混出府
    探春借着私下相处的机会提点了贾宝玉几句,他老人家还颇觉诧异:“三妹妹,难道你也糊涂了不成?我与林妹妹是姑表兄妹,与薛宝钗却是姨表兄妹,难不成还有姨表越过了姑表去的?”
    他表来表去一解释,探春却被表得稀里糊涂。脑袋里打了两个结,好半天才解了开来:敢情人家心里清楚着呢,只是“爱红”的天性,让他忍不住亲近美丽的女孩子罢了,倒不是他早熟到对薛宝钗有朦胧的爱情,害她白担心一场,就怕红楼到了她这里,贾宝玉爱上宝姐姐。
    “那你怎么不对林姐姐解释去?”
    贾宝玉更诧异:“这理儿谁不明白,还用得着特特地解释?”
    探春气得恨不能踹他一脚:“你不解释,我都不明白你心里的弯道道,林姐姐怎么会明白?”
    不是说古代人早熟吗?这位就是晚熟的典型。好在贾宝玉还算听话,颠颠地跑去跟林黛玉解释了好半天,两人和好如初。
    少了充当灭火器的功能,探春更是闲得发慌。古代的娱乐活动乏善可陈,好在探春前世也不是个好动的,最大的乐趣不过是擎着本书,摊一床的零食。到了这个时代,还有不少人伺候着,倒觉得这日子过得够腐败的,很有点乐不思蜀的样子。
    如果不是对未来有点小担忧,探春对目前的生活,还是相当满足的。若是贾环能上进,赵姨娘那头,她也能少操一点心思,那就更加悠闲了。
    别说没法子回去,就算现在发明了时光机,她还不乐意回去呢!吃吃睡睡,不事劳作,这日子简直跟神仙差不离了。如果能再掉两个帅哥下来,那就更好了……
    要说贾府的孩子,大约是基因的关系,个个都长得不错。贾宝玉就不必说了,就是贾琏和贾珍,也长得相貌堂堂。只是这些堂兄弟平日也不大得见,每天就对着贾宝玉那张脸,很快便有些审美疲劳。
    幸好贾宝玉是经常有出府的机会,家里原本请着蒙师,但这位爷自从见了东府秦可卿家里的那个弟弟秦钟,便借着由头要去学里。学堂在府外面,隔着两条街的样子。探春便抱怨着自己上学,都在府里,竟是一步也不得出去。
    “二哥,你今天把我也带出去耍耍吧……”探春悄悄地央求贾宝玉。
    “那怎么行?”贾宝玉急忙把头摇得跟小孩儿玩的那个拨浪鼓似的,“你一个女孩儿家的,哪里能随便出门?若是被拐子拐走了,那我还不被父亲打死?”
    探春讨好地笑道:“你放心,父亲虽然想打你,不过才刚拿起棍子,祖母总能得了信儿赶来,连一根棍沿儿也沾不上你。再说,你瞧我这聪明伶俐劲儿,拐子还拐我呢,别让我拐了他罢!”
    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贾宝玉只得勉强答应,却还没忘叮咛再三:“你出去了便在马车里头,等我下学了一起回来。若是被发现了,你可就惨了。”
    “知道,我理会得的。”探春大喜过望,借了他那里一身小厮的衣裳,悄悄跟着茗烟溜到角门外边,顺利地登上马车。
    贾宝玉身边的小厮,探春只和茗烟、伴鹤和墨雨相熟,领头儿的却是他的奶兄李贵,因大着几岁,为人更沉稳些。探春不敢让他瞧见,把帽沿儿压得低低的,跟在墨雨后面。
    好在李贵只关心贾宝玉,也不来管这些小厮,又亲自带了两个人把贾宝玉送进学塾去。探春低低欢呼一声:“我去那边儿逛逛,回头赶早回来。”
    墨雨唬了一跳:“三姑娘使不得,二爷只说让您在马车里瞅瞅……”
    “还真当牢房放风呢,只给我这一小块活动场地。”探春不满地咕哝,“不成,除了东府,我还是头一回出门儿,不好好看看,怎么对得起身上这身衣服!”
    墨雨苦着脸,毕竟主奴有别,又不敢硬拉,只得交代了两声,跟在探春的声后亦步亦趋。探春则像被放出笼子的鸟,觉得大街上的空气,也特别的清新。
    一路走马观花,看得不亦乐乎。店肆林立,车水马龙,又是原汁原味儿的古代建筑,看得探春乐不可支。若不是墨雨总是三不五时地提醒她回去,那就更得人心了。
    “我的好姑娘,您还是往回走吧!再这么逛下去,回头二爷得扒了我的皮儿。”墨雨终于忍无可忍,也不管上下尊卑,扯着探春的袖子,不让她再往前走。
    “好吧好吧!”探春也不为己甚,“回去就回去了,下次咱们再接着逛。”
    墨雨差点前脚绊着了后脚:“下回还出来啊?”
    探春理直气壮:“什么叫食髓知味?反正二哥天天都要上学下学,我跟着出来逛一圈,顺路得很啊!”
    “就一回已经把胆儿都吓破了,您就饶了奴才罢!”墨雨骇得连忙打拱作揖,探春却只嘻嘻一笑。
    贾宝玉耳根子软着呢,她只要三不五时地求上一求,三回里总是遂了两回。墨雨几乎成了探春的贴身跟班儿,只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头发也给愁白了两三根。幸好探春果然是个伶俐的,竟从没惹出过事来。
    好在除了出府,还有宁府可以走动走动,让墨雨不必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那边当家的是贾珍,而且还是贾氏的族长,跟探春是一辈儿的,年龄却跟贾政还大着一岁。他老子贾敬只好丹药之道,诸事不管。虽是进士及第的出身,若是论学问,原是贾府里头一份儿。可他竟浑不以为意,把一家大小扔给了贾珍,自个儿当起了甩手掌柜。
    探春隐隐记得贾敬似乎死得极是突兀,忍不住怀疑,不会是跟那位历史上有名的嘉靖皇帝似的,死于水银中毒吧?长生不老,有那么好求的吗?只是贾敬辈份儿高,只贾母还能镇得住。但毕竟只是侄子,年龄上又跟她相类,也不好开口,便由得他在宁国府另辟了一个院子,镇日烟雾缭绕。
    宁府因在荣国府的东边儿,阖府便以东府称之。说句实在话,那边的玩乐倒比荣府更多些,贾珍那厮袭了三品威烈将军爵,便诸事不管,尽弄些稀奇的东西来玩儿。便是那尤氏,也总整些由头,请了两府的太太姑娘们过去玩儿。据说薛蟠那呆霸王,便是跟贾珍父子厮混在一处。
    正文 第十一章 有女初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探春的米虫生涯转眼就过了六载。她总算找到了古代老少皆宜的一项娱乐活动,那就是看戏。只可惜咿咿呀呀的昆腔听不大懂,什么唱念做打,也看不出什么好来,只带着一双眼睛装行家罢了。
    贾母若是在场,多是做些武打的戏,就算是内行看门道,可在探春看来,连热闹也看不出来,只把脑仁儿整个疼痛。有时候,她倒是宁可不出门,在房间里拿两本书来看。那些坊市上收的一些杂书演义之流,虽然跟后代那些百花齐放的网络文学没法比,但也堪可一看,略作消遣了。
    “三妹妹,你瞧瞧那猴子,翻得好筋斗。”贾宝玉也不大耐烦看戏,跟探春两个在台下交头接耳,无非是瞧着哪个戏子的扮相漂亮罢了。
    “唔,这人练的功夫不错。”探春假装内行。
    贾宝玉羡慕道:“可不是么?珍大哥哥袭了威烈将军,可也翻不了这么些跟头。”
    探春撑不住大笑了起来:“你这话若是说给珍大哥哥听,没的让他削你一顿。将军又不是杂耍,这手底下的功夫可不一样。”
    心里忍不住又补了一句,恐怕贾家授的两位将军,连架式都拿不出来。毕竟只是祖宗的功勋,到了他们这一代,弄几个俸银花用罢了。
    兄妹俩这里因动静大了,尤氏和她的媳妇秦氏便赶过来照应:“可是坐得累了?小孩子家们,原本就坐不大住。”
    探春急忙闭嘴装乖巧,哪怕心里再不耐烦,也不能表现出来,由得大家的心尖子贾宝玉站着回话。贾母转过头来,心疼孙子,也笑道:“让孩子们下去疏散疏散,也不用陪着我们在这里硬挨。”
    尤氏答应了一声,自有秦氏去安排。这个重孙媳妇,是贾母顶得意的一个,每常赞她行事大方得体。她那兄弟秦钟,又与贾宝玉交好,既把两个孩子交给了她,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于是,一家大小便接着看戏,由得秦氏去安排。
    兄妹俩被引进偏厅,自有人上了茶水和点心。秦氏的两个大丫头,一个唤瑞珠,一个唤宝珠,都是极妥帖的人。秦氏也知道,宝玉固然是荣府的心尖子,探春如今也深得贾母的宠爱,自然是委屈不得。怕别人服侍得不可心,便让两人分别服侍着兄妹俩,各自在客房歇个晌。
    “咦,宝珠,你这绣的是什么?”探春好奇地看着宝珠手里的绣件儿,倒不像她们常做的东西,图样儿别致得很。
    “这是鞋面儿。”宝珠抿着唇,一笑就是两个酒窝。
    探春大惊小怪:“鞋面儿也这么漂亮?我们家的鞋面儿,只绣着那老三样,你这个花样子别致,你先别忙绣,我蒙着纸描一个样子下来。”
    “这值得什么?我那里还有好多着呢,三姑娘若是喜欢,一会儿拿几个就是了。”宝珠不以为然,“这个还不算好的呢,只是做了让我家奶奶家常穿的。若是出客,还有更繁琐的花样,只是费功夫,一年里也只能做两双。”
    探春看宝珠比自己还稍稍小着一些,绣活儿却是一等一的好。就是贾母身边的那个晴雯,算是针线上头的大拿,比起宝珠的来还小有不如,顿时啧啧称赞不已。
    两人不一会儿就厮混得熟了,探春想起前世的那些卡通画,十分有喜感的,便拿笔来画了几只流氓兔,虽是聊聊几笔,却形神毕肖,让年纪比她还小着半年的宝珠看得爱不释手。
    “好姑娘,这些画样儿留给了我罢,赶明儿我绣一双出客的鞋面给你,一定细细地做活儿,包管你喜欢。”
    “这值什么,你若喜欢,只管拿去就是。”探春大方地挥了挥手,“不过鞋面儿就免了,一做就是小半年,我如今的脚又年年地在长,还不等穿就嫌小了,岂不白费了功夫!”
    提到这个,探春就感谢曹雪芹,没把红楼里的姑娘们描写成小脚。要不然,那得多么痛苦!
    宝珠吃吃地笑:“那还不简单?我只绣个面子,留着给姑娘大婚的时候再配上鞋底。不拘姑娘的脚长成什么样,一样能穿。”
    探春啐了她一口:“胡说八道,这话也是一个姑娘家说得的么!不过,你若是有闲,替我做两个鞋面子,我也不反对。只是你要这个做什么?总不成你家奶奶穿着这个出去,也有点儿……”
    这合该就是小孩子们玩儿用的,若在现代,二十来岁的女孩子们还能使得,这时代似乎不大得用,一个个太早熟了。
    “咱们大人自然不能穿的,我家奶奶日后生下小少爷,那不就能了?这图画给小孩子家家的正好,又容易出活儿。”
    “你自己才多大一点儿,就咱们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