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是黑色的,你瞧着哪像?”探春知道这时代人多少有些迷信,听到喜鹊叫就高兴,看到乌鸦就认为是晦气,“再说了,就是乌鸦那也没什么,你真当这些鸟儿能预示祸福不成么?”
“总觉得二姑娘的这头婚事有些……”侍书咕哝了一半,又急忙咽下。
探春倒不以为意,只让她把铺子的账册拿来,趁着年前把分店开出来,也好安置被赶出府去的那一干人。
比起贾母大寿和元春归省的场面,迎春的婚事几乎可说是无声无息。只叫了戏班子来奏了喜乐,迎春一早到贾母处拜别。
红红的嫁衣,把她打扮得像是年画里的女主角。可到底还是不同的,她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喜气。
因此,探春觉得她对自己的婚姻大约并没有什么指望。
连史湘云和林黛玉都露出了不忍之色,迎春更是眼眶里盛了泪,只不敢落下。探春握住她的手:“二姐姐,今儿是你大喜的日子,可得高兴才是。”
邢夫人在一旁道:“可不是?要不怎么说大的反不如小的懂事儿呢?瞧你那副脸色,咱们可不兴哭嫁的。”
这话说的……连贾母都忍不住对她侧目。
“三妹妹、四妹妹,我如今要去了……”迎春说着,神色黯然。刚刚硬挤出来的笑容,看起来倒反像是一层没有干透的蜡。
惜春的脸色倒很是平静:“二姐姐,天下本没有什么不散的筵席,今儿你去了,明儿轮着三姐姐,再剩下我,总不能永在一处的。”
“是,还是四妹妹看得开。”探春难得地同意惜春的观点,又叮嘱了两句,“往后你去那边,也别一味儿的好性子,得拿出当家主母的气势,不然被人欺负了去。”
听说孙绍祖屋里原来几室偏旁,再加上通房丫环,就是比不上皇帝的后宫,怕也少不了多少。
一时元春派了太监过来,不过是赐了些如意、玉佩之间的小玩意儿。邢夫人大是不满:“到底不是一个爹生的,隔了一层就差了这许多”
探春默然,近两年每逢她的生日,元春赐的东西也比这个丰厚。虽则迎春不算是自家嫡亲的姐妹,就是不赐也算不得失礼。但按理说,元春也不是这么个小气的,又知道迎春跟在贾母身边抚养,也不该就这样寒酸。
正狐疑间,林黛玉也私下里悄问起了她。
“大约是姐姐在宫里有事烦心,那些嫔妃们哪有一个是好相与的?或者忘了,又或者……竟是不能够”说着,探春自己暗地里担忧。
“听人说皇上如今顶宠的那个是潞妃,还有一个漓昭仪。”史湘云插了一句,“咱们家的大姐姐毕竟年纪大了,她们都只十五六岁,谁不贪图个新鲜况且,她们两家身后也有些背景的,场面撑得比咱们两家还要大些。”
探春知道史家与宫里的几位贵人走得近,这消息怕是真的。因为元春素日待她亲厚,便暗自担起了心事,嘴上却笑道:“大姐今年不过二十来岁,哪里称得上年纪大了”
要换到现代,还是才踏出大学的新鲜人,忙着积累工作经验,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呢可到史湘云的嘴里,仿佛跟七老八十了似的。
“宫里的事……”史湘云只是笑笑,没有多说。
因为明白,所以才会更觉得悲凉。明媚娇艳能几时?终有一朝红颜老,没些手段,在宫里要立足更是艰难。
孙家打发了人过来接亲,迎春纵是不舍也只得动身。临行前,握着探春的手哽咽难语,一半是舍不得姐妹情份,一半是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探春看着她的陪嫁丫头,除开绣桔是打小服侍了她的,其他三个竟是新的。一个叫可儿的倒也罢了,长得还算五官清秀。另外两个却看着就有些笨笨的,分明是拿着粗使丫环来充数的。
就算府里今不如昔,也没难成这样吧?探春对邢夫人的行事,真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像是生生吞了一只苍蝇,又偏是吐不出来。
若没有接过去,就是自己另贴些银子买两个伶俐的也说得过去。可如今就算是想使力,也没处使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迎春上了花轿。
明明是亮堂堂的红色,可整个送亲的队伍,却没有什么喜气。
“唉”探春看得花轿远了,才怏怏地回了秋爽斋。
“姑娘给的那些都是好成色的东西,那孙绍祖常在外面走,能不知道底细?总不会因为嫁妆慢待了二姑娘。”侍书看她擎着书,半天都只盯着那一页看,知道她心情不好,只得勉力安慰。
“但愿如此吧只恨我没能力再做些什么,若是能够,把这婚事推了才好。”探春犹自恨恨不已。
侍书“扑嗤”一声笑了出来:“姑娘这话可不是糊涂了?婚姻自来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就是咱们太太,也没理儿去管二姑娘的婚事”
“如今也只求那孙绍祖不因五千两银子债埋汰二姐了。”探春叹了口气。
“姑娘的那些首饰还不止这个数儿呢,也没亏了他们孙家。”侍书想到给出去的那匣首饰便有些心疼。
五千两银子,金粉世家生意再红火,也整整一年才凑够的,还连同林黛玉的分红也给借来了,自己竟是一文没留,全都打成首饰送给了迎春。
“你告诉绣桔没有?若是孙家留难,二姐也能把首饰拿出去消财免灾。”
“哪里就弄到这步田地了?”侍书不以为然,“正因着孙家不待见二姑娘,才要留着那些傍身啊”
“钱财身外物,花了还能再赚来的。”探春白了她一眼,“平时还没瞧出你是这么个守财奴呢”。。。
第一百零二章 开业大吉
王夫人仍是一月有一次内省的机会,只是最近两次回来,脸上隐有忧色。探春便在心里暗暗猜测,元春的处境,果然并不大妙。想到这位姐姐虽只见了一面,可逢年过节,都不忘特给自己带一份赏赐,比旁人更为亲厚,便很替她担心。
好在“金粉世家”的分店开张很顺利,开业第一天准备了不少香囊,买够一百两银子就发一个,差点没够。
“这可好了,照这势头,咱们一年就能挣上五千两不止。就是日后有什么不如意,咱们手里也有资本。”林黛玉笑着合上了账簿子,“听说薛家那里闹得很不像样,香菱都差点被下了死手。”
“是吗?”探春疑惑,“新媳妇过门儿还没多久呢,上头又有个婆婆,怎么就下狠手起来了?香菱又是个顶好相处的,按理混个相安无事也不难吧?”
“是个厉害人。”林黛玉感慨,“你不见宝姐姐也不大过来了么?家里闹得,四邻里都笑话呢”
探春笑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咱们这家也不好念。”
林黛玉微哂:“也是,自己的事儿还管不来呢,何必去管别人的闲事二姐姐回门的时候,我瞧她气色儿不大好。”
“能好得了么?”探春也烦恼,“二姐的性格咱们都知道,就是孙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要管着家都觉得为难。”
“大舅舅的许婚,未免太儿戏了些。”林黛玉叹息。
“幸好咱们府里如今还不曾没落,若是落得跟甄家那样的境地,怕是二姐的日子更加难熬。绣桔虽然机灵,可胆子未免太小,就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传递个消息过来。”
林黛玉诧异道:“你想怎么样?”
“见势不妙,把她接出来……”
“你倒是好心,可二姐姐未必就感激。”林黛玉白了她一眼,“你当人人都不把女子名节当回事呢”
侍书端了茶进来:“这是旧年的陈茶了,今年的新茶竟没有送来。”
探春笑道:“罢了,不拘什么喝着就是。我上回喝的那铁观音倒好,只是我们家里没有。”自己说着也是一愣,那还是在北静王府的时候,说是福建那边儿进贡来的。
可是再想起这个名字来的时候,只是心脏处微微抽搐,便又平静如初。原来,她那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盛放的爱情,不过是一杯开了盖的茶,在年来的时间里一点点地挥发,也只剩下杯底的那一层。
侍书笑嘻嘻地说:“我喝着是都是一般儿,新茶的味儿更清一些。”
“你瞧了如今的司棋,可眼红么?”探春压下心里的伤感,笑问。
如今司棋可是西市分店的女掌柜,听说生意虽及不上东市,但也能日进斗金。可惜了迎春,没有能留住她,以至于如今到孙家没个贴身丫环帮衬,处境甚是艰难。
“有什么眼红的?她纵然做得再好,还不是姑娘请的人么?我跟着姑娘,那才是她该羡慕的呢”侍书的心态很平和。
“你这丫头倒看得透透的。”林黛玉笑道,“前儿雪雁还跟我说,若不是舍不下我,也想去咱们的铺子里呢”
侍书浅笑:“我一不识字,二没口才,还是服侍姑娘倒还能得个尽心两字,何必取了自己的短处,去掩自己的长处?”
林黛玉失声:“还说自己不识字?这番话,就是人生的至理。三妹妹,你这里的哪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往后放出去,个个儿都能独当一面,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调教出来的”
“是啊,有时候,我倒还真想嫁出去,能够光明正大地巡视自己的产业。要不然,每回出门,还只能偷偷摸摸地从后门溜进去,有哪个老板当得有我这么憋屈的么?”探春抱怨。
“我比你还不如,统共就去了一回,再没机会溜出去。”林黛玉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那是你自个儿胆小,其实角门那里的围墙特别矮。”探春窃笑,她如今已经从买通小厮,发展到爬墙。
林黛玉又和她说了一会儿闲话,抱着账簿子喜孜孜地走了:“回头还给宝玉,这个月里咱们能赚上一倍有余。”
探春忍不住莞尔,这还是原着里那个只会伤春悲秋吟咏《葬花词》的悲剧女主角吗?
翠墨递过了一盅茶,探春诧道:“我这杯才泡了两开,才刚出了味儿,怎么又去泡了新的?”
“我不知道侍书姐姐泡了的……”翠墨干笑,却并不走,期期艾艾地似乎要说些什么却不能开口的样子。
探春想她素来并不这样,大约有什么难言启齿的地方。可她又不是贾府的家生子,在这府里头原没有什么交情好的姐妹,却又为了什么呢?按捺了好奇心不问,且看她到底说还是不说。
“姑娘好久没出去散心了,想不想出去逛逛?”翠墨绞了绞帕子,嚅嚅地问。
探春更是奇怪,从来只有她起头儿,几时翠墨的也心野了?看着她脸色微微泛霞,心中一动,莫非她看上什么人了不成?可是每常总是随身边,也并不见她有什么举动。莫不是铺子里新来的那两个伙计?倒是长得眉清目秀,其中一个叫永贞的,还长得双桃花眼。
不过,若是直问,怕是不肯说的,便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如今园子的角门锁上了,若要出去,竟要从外边儿的侧门走,惹人眼目的。最近家里事儿又多,竟不得从容。”
翠墨急道:“角门虽说锁上,也只晚上罢了,白天我们要出去还是很便宜的。再者……姑娘也未必要从角门出入。”
探春更是大乐,这事儿越来越有意思了。端了茶呷了一口,慢条斯理地问:“到底为什么急着要出去,是会什么人还是有什么事?”
翠墨傻笑着,才道:“是王爷那边儿送来的信,请姑娘务必一见。我虽不知有什么事,但想来如今他也大婚了,若没紧要事,必不会传话给姑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