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闺秀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闺秀 完结- 第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如意绣坊,俞氏说:“你回去跟真姐儿她们说清楚,这样一定要做好,不然人家还不能把活交给她们做。”
  阿语道:“我刚才在绣坊里转了转,我看她们的手艺还比不上三姐呢!应该不成问题,不过我会跟她们说清楚的。”
  俞氏莞尔一笑,扶阿语先上了马车。阮家如今只有一辆马车,早上李叔带三伯母去田里,已经将马车赶走了,俞氏和阿语这是在安文县另租的一辆。阿语心想着,没有马车出行太不方便了,得再弄上一辆才行。
  上了马车俞氏又道:“明天你三伯母的地里要插秧,有李叔和铁牛看着,我也放心,不过咱们自己另买的五十亩地,明天也要开始春耕了,本来我是想叫东哥看顾着,可你东哥儿老丈人家又有事,李叔来跟我说,请了庄子里的张五兄弟过来帮忙,那张五我不认得,不知道这人做事可牢靠。”
  阿语是认得那张五的,周氏火烧种粮那晚,张五就跟小石头一块撵王三,既是东哥儿安排的必定是东哥儿信得过的人。
  “娘,要是您不放心,那明日我过去看看。”阿语自告奋勇道。
  俞氏怜爱的楼了楼阿语的肩:“本该我自己去的,可如今娘出门不方便,明日就辛苦你走一趟了。”
  “没事,不辛苦,我权当去瞧热闹。”阿语笑道。
  俞氏宠溺的刮了阿语一下鼻子:“可不能只看热闹。”
  回到家里,阿语把花样子先交给阮思真,让她安排几个姐妹去做,然后去看伯祖母。
  伯祖母又在念经,听紫菱说,如今伯祖母只要精神稍微好些就念经,阿语能理解她老人家的想法,如今伯祖母是力不从心,只能念念经,为阮家祈福。
  阿语走进去,搬了一张小杌子安安静静的坐在伯祖母身边,耐心的等她把这遍经文念完。
  差不多过了一刻钟,冯老太太才合上经文,闭目休息了片刻,才睁开眼看阿语,和声道:“阿语来啦……”
  嗓子有些哑。
  “来了有一会儿了,看伯祖母念经,没敢打扰。”阿语说着起身去提了炉子上煮的热水,倒了杯茶又掺了些茶壶里的凉茶,端给伯祖母:“伯祖母,先喝口水。”
  冯老太太笑道:“还是你仔细。”
  阿语浅浅一笑,看着伯祖母喝了茶,又将茶杯接了放好。看伯祖母捏了捏肩膀,好像是肩膀不适,阿语便坐到伯祖母身后,给她揉捏。
  “伯祖母,这力道如何?要不要重一些?”
  冯老太太笑笑:“这样就很好。”
  “哎!我那个老妯娌就没这个福分,明明是这么乖巧聪慧的一个孙女……”冯老太太叹了口气。
  阿语笑道:“那是伯祖母心里疼着阿语,才会夸赞阿语。”
  冯老太太笑道:“打从你清醒过来,第一次来给我请安,我就是这么觉得,你呀就跟你爹小时候一个样。”
  “我爹小时候很顽皮吗?”阿语笑问道。
  “淘,可淘气了,孩子王一个,连你三伯父都被他撺掇着上树掏鸟窝,没少叫人操心,不过,你爹的功课一直是最好的。”冯老太太悠悠说道。
  “那我祖母疼我爹吗?”这个问题在阿语心中存了很久,如果崔老太婆是疼爹的,怎么可能对她和娘这样呢?
  冯老太太沉默了片刻,说:“哪有做父母的不疼自己的孩子。”
  这话回答的模棱两可。
  “阿语啊!你祖父去的早,你祖母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也不容易,没少吃苦,性子难免要强了些,这些事,没经过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冯老太太顿了顿又道。
  伯祖母的言下之意,阿语明白,念着崔老太婆的不容易,不要跟她计较,可是,崔老太婆实在太过分了。
  “嗯!我娘也很不容易,按说我祖母更能体会我娘的苦处才是。”阿语不紧不慢的说着。
  冯老太太哈哈一笑,拉了阿语的手,让她坐到对面来,笑微微的说:“知道你祖母最在意的是什么吗?”
  阿语当然知道,四伯呗!瑞哥儿呗!不过伯祖母既然这样问她,好像是要提点她什么,便摇了摇头。
  “你可不许告诉别人是伯祖母说的。”冯老太太跟个孩子似地跟阿语打商量。
  阿语不由笑道:“阿语绝对不说。”
  冯老太太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你祖母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你六哥被人抢走,那周氏肯定还会再来,到时候,你别出手,等你祖母没法子了,求到你头上,你再出手,懂了吗?”
  阿语忍俊不禁,笑了起来:“伯祖母,您的鬼点子也不少。”
  伯祖母哼笑道:“我的点子可都是为了家宅安宁,知道阿语是个懂事的孩子,伯祖母这回才没怪你,不过,可不能再有下一次。”
  阿语点点头,笑道:“知道了,阿语以后不会当面顶撞祖母了。”
  “老太太,您该吃药了。”紫菱端了药来。
  冯老太太见那黑乎乎的药汁就皱眉头,抱怨道:“这药也太苦了点……”
  “良药苦口嘛!大夫说,吃了这几帖药,该您改个方子。”紫菱把药碗放到老太太手中,自己端了一碟蜜饯候着。
  阿语突然想起空间露水来,要是加些露水进去,伯祖母的病是不是能好的快一些?
  伺候伯祖母吃了药,阿语才告退,回到屋里,娘不在,思超他们还没下学,只招弟一个人在,招弟见小姐回来了,便说:“小姐,刚才东哥嫂子来找您。”
  “现在人呢?”阿语问。
  “她说先去给李婶帮忙,晚些再来找小姐。”招弟回道。
  阿语想着蒋静找她八成是为了店铺的事:“那还是我去厨房找她吧!”
  阿语又转去小厨房,蒋静正在帮李婶择菜,李婶去淘米了。
  “嫂子……”阿语搬了张小板凳坐了下来,帮着剥春笋。
  “小姐,您别弄了,这笋皮上有毛,沾上了手发痒。”蒋静忙夺了阿语手中的春笋。
  “这我可没听说过,我只知道芋头的皮碰了会痒。”阿语笑道。
  蒋静道:“昨日八夫人剥了几根笋就说手痒来着,小姐还是别碰了。”
  阿语凑过去小声道:“你找我什么事?”
  蒋静笑了笑:“自然是好事。”
  “快说快说。”阿语迫不及待起来。
  蒋静拿了围裙擦擦手:“到我房里去说吧!”
  两人转移阵地去了蒋静房里,蒋静随手把门关上,去柜子里拿了个小本子出来。
  “这是东哥儿做好的预算,还有装修铺面的方案,小姐您瞧瞧。”
  阿语拿过来细细翻看,只见东哥把每一项开支都写的清清楚楚,做几个柜子,柜子要做几层的,漆什么颜色,增几张桌椅,连买什么瓷碗、杯子都写上了。
  “真是为难东哥儿了,做的这般细致。”阿语由衷赞叹。
  蒋静笑道:“东哥儿也是第一回做这些,好在以前跟着老爷学了认字和算术,要不然,两眼一抹黑,啥也做不了,铺子里的摆设他是参照了飘香楼里的摆设,说什么雅致又不会让客人不敢走进来。”
  阿语点点头:“很好,就让东哥儿按这个计划做。”说着从钱袋子里掏出二百两银票给蒋静。
  蒋静微讶:“小姐,用不了这么多。”
  阿语笑道:“你道东哥儿每日跑进跑出的,就不用吃饭啦?剩下的,让东哥儿买些礼物送给老丈人,总不好借了老丈人的名头替我办事,叫老丈人一点好处也捞不到。”
  蒋静讪讪:“那怎么好意思?”
  “这有什么,也好叫你爹高兴高兴。”阿语不以为然道。
  蒋静这才收了银票,说:“有多出来的,到时候再退还给小姐。”
  阿语横了她一眼:“你这样就是跟我见外了。”
  将静道:“夫人和小姐这样看重东哥儿,我们已经很高兴了,小姐的店还没开始赚钱呢!哪能叫小姐这么破费。”
  阿语看着蒋静,心中很是安慰,真是多亏了她们夫妻两,要不然她一个人也成不了事。知道他们两的性子,不喜欢占人便宜,便想着,反正日子长着呢!以后断不会亏待他们的,也就没有再说你一定要收下的话。
  说完了一件事,蒋静笑眯眯的看着阿语,小声道:“小姐,上回您和东哥儿说买下那片山的事,东哥儿已经打听到了,那地还没主,要跟官上去谈,不过这边的山地素来是没什么人问津的,小姐若是要买,应该不难。”
  阿语面露喜色:“那好啊!”
  “只是……”蒋静欲言又止。
  阿语微一琢磨,可能东哥儿有点怕跟官府打交道吧!
  “这样吧!你让东哥儿专心做好铺子里的事,官府那边,我自己去谈。”阿语说。
  “小姐,您自己去?”蒋静担心道,心里不安:“要不,还是让东哥儿去试试?”
  “不用了,我自己去吧!东哥儿又不是三头六臂,这么多事,他哪能顾得过来。”阿语笑道。
  “这事就这么办,明天你先陪我去我娘的地里看看,听说是叫了张五哥来帮忙的,我还没见过插秧呢!去瞧瞧新鲜。”阿语没说是娘不放心才叫她去的。
  “好!”蒋静应诺。
  这一晚,阿语搬出了小耳房,回去跟娘睡,两个小家伙却又跟了出来,挤到阿语床上,缠着阿语给他们讲故事。
  阿语还记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呢!故意道:“是谁说嫌挤来着?”
  思越讪讪道:“好姐姐,那不是我说的,是招弟要我这么说的。”
  招弟忙跳起来,支吾道:“我……我可没教。”
  阿语捏了捏思越的小鼻子:“你啊!为了听个故事就把人家给出卖了,你还真够意思,啊?”
  思越抱着阿语的手臂摇着撒娇:“七姐,你说嘛,说嘛!”思超见状也缠了上来,一边一个的摇的阿语头发昏。
  “好了好了,我就说一个,说完了你们马上去睡。”阿语闹不过他们,只好妥协。
  俞氏和元香在灯下做绣活,看着她们三个闹,不由的发笑。
  “夫人,您看十五少爷和十六少爷就黏小姐,人家亲姐弟也没这么亲的。”元香笑道。
  俞氏莞尔道:“可不是?本来他们黏我,阿语跟他们睡了两宿,马上就跟阿语亲近了。”
  “若是小姐能有个弟弟就好了。”元香若有所指。
  俞氏怔了一下,轻道:“这话可别在外头说。”
  元香的意思她明白,虽说九弟妹不在了,可九弟还在,她现在照顾这两孩子,是看他们没了娘,爹又不在身边,可怜,若是存了那心思,别人还道她是另有所图,哎!其实图什么呢?阮家如今什么也没了。
  元香忙低了头,继续手中的绣活。看来夫人是懂她的意思的,她也是为夫人考虑,将来小姐总归是要嫁人的,难不成夫人还跟了去?超哥儿和月哥儿都是聪明的,小小年纪就知道上进,将来必定有出息,若是夫人过继一个,不管是谁,以后也算有个儿子可以养老。不过既然夫人不想,那她再多嘴就不好了。
  第二天,许氏和倪氏一大早就出了门,阿语待阮思勤他们都去上学了,方才跟蒋静一道出门。
  崔老太太虽然听了老妯娌的劝,没有在这件事上顶真,但心里总是不痛快的,什么阮家以后说不定还指望阿语,阿语有这本事吗?说破了天,她也过是个女娃,以后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是阮家没倒,或许阿语还有希望入宫甄选,兴许还能弄个侧王妃,可现在,连参加甄选的资格都没了,还指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