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嫁嫡- 第5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当时没在意,她并不知道皇上和定亲王妃之间的事。



  只当皇上不喜欢那玉佩。



  可是,当天夜里,大皇子就夭折了!



  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是谁害死了她的大皇子!



  她怀疑过郑太后,怀疑过郑贵妃,当时宫里只要得宠的妃子,她都怀疑过。



  想着,皇后的心有些荒凉。



  她不敢想,可她忍不住胡思乱想。



  她的大皇子会死,和那块玉佩有脱不了的干系!



  定亲王妃性子冷淡,又不喜言语,连皇宫她都极少来,除非逼不得已。



  她不会,她也没那个机会害大皇子,因为她只是看了大皇子一眼,把玉佩搁下,就到一旁站着了。



  那块玉佩,只怕是皇上当年送给定亲王妃之物。



  指不定就是定亲王妃怀了身孕后,皇上送给她腹中孩子的!



  麒麟,多是长辈送给小辈之物。



  定亲王妃把玉佩还回来,皇上会怎么想?



  孩子死了,那玉佩没用了,还是留给大皇子吧。



  亦或者是,定亲王妃故意用那玉佩来刺激皇上,提醒他在皇宫之外,还有一个儿子,那才是他的大皇子!



  皇上会想到什么?



  会想到徐太后的逼迫,若不是徐太后苦苦相逼,他不会抱憾终身。



  人总是容易迁怒的,她是徐太后的娘家侄女,是她霸占了原本他该给定亲王妃的皇后之位,还有她生的孩子,也抢了人家的位置……



  越想,皇后的脸越是苍白。



  她猛摇头,她不信!



  她不信,她的大皇子不可能是皇上杀的。



  虎毒不食子啊!



  可是玉佩碎了,她的大皇子死了,当真只是一个巧合吗?



  还有这么多年,皇上始终不提立太子的事,明知道紫微星指的是萧湛,他还给萧湛十三万兵权,皇上他到底想做什么,想把皇位传给那个孽种吗?!



  皇后一怒之下,将手里的茶盏摔了下去。



  上等牡丹彩窑茶盏,砸在大红牡丹地毯上,地毯瞬间成暗红色。



  外面,三皇子迈步进来,敛眉道,“母妃,谁惹你生气了?”



  皇后深呼一口气,脸色缓和了三分,道,“皇儿怎么来了?”



  三皇子摆摆手,让屋子里丫鬟全部退出去,然后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道,“父皇派周御史去云州巡视,又不知道什么缘故,把周御史支开了,周御史写了封奏折回京,送奏折的官兵被杀,奏折刚好让我安插在云州的眼线捡到了,辗转到了我手中。”



  闻言,皇后哼笑一声,“云州不干不净,皇上派周御史去查,他是出了名的铁血御史,眼明心细,肯定是查到了什么,送奏折的官兵才会被人追杀,他倒是命大,皇上把他支开了,不过,以祈王的手段,只怕这会儿也是凶多吉少了,对了,他查到什么了?”



  三皇子把奏折递给皇后。



  皇后接过,扫了两眼后,脸色一青。



  眉头皱的能跟包子一比了。



  三皇子笑道,“只要我将奏折送给父皇,就是大功一件。”



  皇后忙拦住他道,“先别急,这事暂时别告诉你父皇。”



  三皇子望着皇后,不明白皇后怎么会这么说,便问道,“为什么?祈王在云州招兵买马,至少有三万铁骑,暗处还不知道养了多少兵马,他明显是想弑君夺位,云州地势极好,若是他挥军南下,可直取京都,到时候……。”



  皇后不敢把紫微星的事告诉三皇子,她怕三皇子会冲动行事,她只说了一句话,“皇儿放心,这皇位,母后是不会允许别人染指的,只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和太后和祈王撕破脸皮,你父皇他靠不住,先让祈王和萧国公府狗咬狗,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说着,皇后顿了一顿,“派人把奏折送去给祈王。”



  要是祈王真挥军南下,就凭这封奏折的人情,还有徐太后在,她和三皇子无性命之忧。



  再说了,等祈王打到京都,他和萧国公府都脱几层皮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 刺杀
  这一天,天蓝云白,微微徐徐。



  数百辆马车走在平坦的官道上,马车上摆着成摞的粮草。



  官兵走的不快,前面几个官兵骑马带路。



  有官兵往回走,催促道,“快些走,前面就是棉城了!你们都知道,棉城进了敌军,难保不在暗处盯着这批粮食,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军营!”



  官兵催了几句,那些官兵走的步子快了许多。



  前面带路官,正是连轩。



  只是他今儿穿着战袍,只露出一张脸,和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神情,极不相符。



  忽然,他耳朵一动。



  眸光一闪后,手抬了起来。



  暗处,数百黑衣人躲在暗处。



  那些人手里拿着弓箭,箭矢上点了火油,正嚣张的燃烧着。



  为首的黑衣人,手抬起来,迅速的放下。



  那燃烧的箭矢就朝马车射去。



  装粮草的袋子是麻布的,火油箭矢一碰,瞬间就燃烧了起来。



  还有许多箭矢射在官兵的身上,烧的官兵在地上打滚。



  不过有不少官兵躲到了马车底下去了。



  几轮箭矢过后,大半的马车都着了火。



  不过还有不少粮草安然无恙。



  毕竟三万担粮草不少了,黑衣人能带的火油不多,没法一次烧完。



  这不,黑衣人冲了出来。



  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刀,那凛凛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刺眼。



  这些刺客,都是身经百战的暗卫,用来杀普通运粮官兵,那如同用牛刀宰鸡。



  他们的任务是不留一粒粮食给萧湛!



  活生生将应城困死!



  另外,刺杀靖北侯世子。



  那些刺客杀过来。



  可是刚走近,那燃烧的马车,忽然射出无数的箭矢出来。



  完全出乎黑衣人的意料。



  箭矢如雨,又离的极其,躲闪不及。



  转眼间,就死了一半。



  还有不少黑衣人中箭在身。



  “中计了!”有黑衣刺客高呼,“快撤!”



  可是想撤,哪那么容易?



  萧湛给他们的命令,是务必将这些东延暗卫杀的片甲不留。



  普通官兵,要么逃了,要么在地上打滚。



  躲进马车里的,都是萧国公府的暗卫。



  见敌人要逃,都提剑追了过去。



  这不,一半的黑衣人,又被杀的只剩一半了。



  余下的一半,朝棉城悬崖峭壁逃去。



  面对萧国公府,穿着运粮官兵衣裳的暗卫,东延暗卫眸光冷寒。



  他们好不容易潜进棉城,没想到会死伤大半,祈王送的什么消息?!



  他们没有没有,萧国公府的暗卫也没有给他们犹豫的时间。



  那些暗卫纵身一跃,又跳下了悬崖。



  他们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只不过这一回……



  这些暗卫是真的跳崖了。



  粉身碎骨。



  他们之前爬上来用的铁棍路,连轩将它们给掰了下来。



  只留下最上面两根,和最下面两根,用来吊人上钩用的。



  一个个黑衣人从上面跳下来,连吭都没吭一声,就咽气了,真是惨不忍睹啊。



  而此刻,一俊雅绝伦的少年正在一条行船上,躺在摇椅上,一手摇着玉扇,一边惬意的啃着果子。



  一边欣赏着东延的山川风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他心情极好,忍不住轻吟诗句。



  这条船上,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人。



  其中就有两位俊朗的少年。



  一人穿着天蓝色绣祥云锦袍。



  一人穿着月牙色绣翠竹锦袍。



  都是上等的云锦,非富即贵。



  听着少年吟诗,天蓝锦袍少年不由的夸赞道,“好诗!”



  摇椅上的少年两眼上翻,瞥了两少年一眼,“我看你们是觉得我的摇椅好吧。”



  两少年从上了船,就一直盯着他的摇椅。



  这会儿,被少年戳破,脸皮有些挂不住。



  当即一笑道,“我们离家游山玩水,近一月了,有半月是在船上过的,却没有兄台这般惬意,兄台也是爱逍遥爱山水之人?”



  少年摆摆手,“别兄台兄台的叫,别扭,我叫连飒。”



  “说到游山玩水,还算凑合,只是个人比较懂得享受生活。”



  少年手一丢,就将手里的果核丢湖里去了。



  那两少年见连飒自报家门,也报上自己的名字。



  “在下元晔,他元修,”月牙色锦袍少年笑道。



  他笑完,眉间轻轻上挑,“你这名字,与北烈靖北侯名字一模一样呢。”



  他一说完,摇椅上的少年,一口茶喷老远,连连咳嗽起来。



  他眼神哀怨中透着一点无辜。



  不是吧,他爹有这么出名吗?真心没看出来啊!



  他不就是图方便,随便拿个名字出来用用。



  外祖父的,他自己的,大哥的都不合适,只有他爹最低调,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早知道用许茂和曾飞了。



  连轩抹了抹脸皮,庆幸自己易容了,否则还不得被人看出来?



  不过这两人姓元。



  元可是东延的皇姓。



  看来还是皇亲贵胄呢。



  他笑道,“两位对北烈靖北侯这么了解?”



  元修笑道,“非也,只是对靖北侯之子颇有耳闻。”



  连轩,“……。”



  娘啊,出名的是他。



  连轩有些得瑟了,他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连轩笑了笑,“靖北侯世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元晔一笑,“纨绔中的纨绔,奇葩中的奇葩,老实话,我们很想去北烈揍他。”



  连轩眼神耷拉。



  你们两个皮痒的,爷今儿不揍你们,爷就不姓连。



  刚这样想,元晔就笑道,“不过听闻他武功不凡,我只是想想。”



  说完,他道,“对了,连兄,你这摇椅能借我坐坐吗,站了半天了,腿酸。”



  连轩还真站了起来。



  椅子让给元晔坐了,他继续眺目远望。



  元晔要拉着连轩吟诗作对。



  连轩哪里会啊,还不是从书上看来的几句。



  什么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什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两少年对连轩是钦佩之至。



  不过还是比不得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一听这句,元修一掌拍在连轩的肩膀上。



  可怜连轩手里拿着荷包,这不,就吓掉水里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