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墓高手-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燕子李三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燕子李三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就这样燕子李三凭着一身武艺在旧时天津西青区一手创立了燕子门这个门派,传到现在燕子门的弟子已经可以说快要绝迹了,当初我外祖也是被燕子门施舍的对象,怪不得小舅说燕子门跟我们也有些关系。

    其实我倒是怀疑那两个女的是打着燕子门的旗号来骗我们,不过经过小舅的解释,我倒觉得她们可能是真的燕子门弟子,不然就凭两个女人怎么就这么轻易进来了,不过她们是来里面找什么的,我们却不知道,如果万一起了冲突也不好。

    于是我跟小舅说了我的担心,他笑而不语,只是吩咐我们继续赶路,别给那两个女飞贼抢了先。

    于是我们继续前进,这一遍化石的面积非常大,我们一路震撼于它的美丽,一路前进,穿过这大半遍化石丛林,终于在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半圆形的洞口,直径不大,这秦陵修建的还真是奇怪,仿佛像个迷宫一样,怎么走也走不出去,我们在洞口迟疑了一会,然后走了进去,这山洞内部非常光滑,越向里走里面空间越大,不久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个封闭的空间,里面以一种非常怪异的方式停放着三口棺材,每一口棺椁都与众不同,不仅形状,材料,款式不一样,就连摆放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最靠近外面的这口大棺,用四道铜环吊在半空,由于离我们最近,所以看得最为清楚。

    洞顶上是数不清的浮雕,上面的浮雕刻画非常到位,十分生动,完全不可想像这可能是两千年前的古人所画,就像是在画板刻模起来,不过所刻的都是一些冥界之物,有飞天罗刹,断头恶鬼,让人奇怪的是上面竟然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黑龙,把整个冥界都包括在中间,那黑龙头部奇大面目狰狞无比,只长了一只独角,口尾相偕。
第20章 ,三世棺
    我们都不由的倒吸了口凉气,谁也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棺椁,我们一下子都没了主意问小舅道∶“老舅,你见多识广,可曾见过或听闻这样的棺椁,这到底是装什么用的,不会就是那秦皇的棺材,我看着也不像,怎么这般寒酸。”

    小舅摇摇头道∶“这不是天子之棺,古书上记载,帝王一级使用的棺椁叫做“黄肠题凑”绝不会如此敷衍了事。”

    说到黄肠题凑这种葬礼规格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黄肠题凑是中国春秋时期至汉朝时的墓葬型制,和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为帝王规格陵墓的组成部分,使用者主要是皇帝及其妻妾、宠臣及诸侯国国王与王后,也就是说秦皇不可能舍弃黄肠题凑这样高规格的帝王葬礼,而匆匆埋葬在我们面前的三具棺材中。

    那么这三具棺材放在这个椁室里是什么意思,故作疑阵,然后暗藏杀机,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三具棺材的含义,尤其是第一具棺材,用四道铜环吊在半空,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再次抬头望去,那悬在半空中的青铜巨椁黑漆漆的没有一丝光泽,上面布满了很厚的一层灰尘,杨子忍不住,鼓起一口气,将巨椁上的灰尘吹掉一层,巨椁立刻被马灯的灯光照映成诡异的青灰色,铜椁上面己经生了不少的绿色铜锈,看起来,有些像绿色的多脚蜈蚣,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在移动一般,狰狞可怖。

    我们细细一看,这莫名巨椁上面还缠有数道细长的铁锁,把整个巨椁表面封得密不透风,外边铸刻有许多诡异的事物,都是些山精野怪,除些之外,上面也没有什么更加明显的特征,可以让我们知晓的东西也并不多,这巨椁体现出来的就是大,沉重,由此看来,真正的棺材应该被密封在里头。

    再看除下的两具棺椁,一具是木制的,上面饰以金边,玉石,朱沙铺垫,两边的壁画之上尽是些稀奇古怪之物,时代久远,上面的彩壁都已经开裂剥落下来,别外的一具呈现鲜艳的血红色,火把一照,那种妖艳的红色,有些动摇我们的心神,看那式样和大小,应该不是木制的,而且上面只有一层棺材板,细看之下这棺木也非寻常之物,粗略一看,这棺板厚约几寸,棺板上也没有涂抹油漆或别的彩壁,完全是天然的血红色,不似木棺,到像是水晶,玉石一类的,显得好似血液,质地却确极为细密紧韧。

    我说∶“这棺材好像并没有进行过什么加工,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材质的棺材,感觉起来,不像是给人准备的,到像是给神明准备的棺材,简直太让我惊讶了!”

    小舅走到那血红色棺材的面前,用手将棺盖的积灰抚去一层,上面顿时出现一个个形似鱼鳞的小晶片,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棺材盖,晶片里仿佛有新鲜的血液在流动,就像一个正在沉睡的生物一样,正是这些细小的晶片才让整个棺材看起来如血般鲜艳,妖异,外祖小心翼翼地用手敲了敲棺材盖,发出空明般的撞击声音,“咚咚”在这个窄小的墓室里,声音格外响亮宏厚。

    小舅转过头来对我们说“∶这应该就是神话传说中产自西昆仑的地荫了,在昆仑山的祖龙之下,山谷里头,直到地底千丈之下,源水出自于此,阳光永远照射不到之处,地底之下,有种似石非石,似树非树的生物,这种生物,自盘古开天之时便已存在,这种生物从生长开始,就从来没有见到过阳光,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才有一颗才能成形,吸收源水的灵气,身上渐渐长出鱼鳞一样的细小晶片,正是因为昆仑山被称为龙脉之祖,地底之下龙脉横生,又吸收了龙气,晶片里如同有鲜血一样,那就是龙脉之气,据说用这种东西做成的棺材,因为具有龙气,可保尸骸万年不朽,身上也会渐渐长出鳞片,看起来如同东海鱼人一样,这可是无价之宝,这东西可比那些什么黄金,珠宝值钱多了,只是世人多没有见过,便成了传说中的神物,没想到倒让咱们遇上了。”

    杨子伸手摸了摸那口地荫棺,只觉得全身透凉,似是在冰天雪地中,不由的打着哆嗦道∶“这东西摸起来可真够冷的,像个冰库似的,像个活物似的,这地荫若真是这般值钱,咱们就把它拆了扛出去,也让外面的那些俗人见识见识,咱这可是传说中的神物,我再摸摸,也好好感受一下龙气。”

    小舅笑着说∶“这东西恐怕是扛不出去了,古书上说“荫出昆仑,地生千丈,源水聚集,龙气生天”这地荫只能生长在地底下,若是带出去,便立即会失去灵气,变成豪无用处的石头,比那些破铜烂铁还不如,你就别想着带出去了,这东西重约千斤,凭我们几人之力是万万做不到的,就算是带出去了,也是个累赘,也没有人要,还不如让它留在此地。”

    杨子嘟囔着嘴∶“,还以为这真是个不得了的宝贝,原来也是个经看不经用的废物,浪费了爷爷我的好心情,这东西带也带不出去,不如咱们就地把它砸了,也省得出了口秽气。”杨子说完之后就准备动手砸棺。

    我并没有理睬杨子的举动,沉思了一会对小舅说∶“这个掉在半空中的巨棺也很特别,我听说过有火葬,天葬,水葬,土葬,可还没见过掉在半空中的葬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莫非里面装着什么无价之宝,怕泄了灵气才用这样一个特殊的方法,掉在半空之中,正所谓上为清,下为浊,混沌居其中,洪荒居其内,这里头困着个异宝,依我看就是这么个道理。”

    杨子插嘴道∶“青哥儿,看不出来你这还是风水行家,还他娘的什么洪荒异宝,要真是有什么好宝贝,这些古人早就天天烧香拜佛,好生供着,还会把它困在这里面。”

    小舅摇摇脑袋∶“你们俩说的都有理,我现在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中国博大物广,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人文,不过这青铜巨椁在葬礼中也属于异类,只有一些罪大恶极之人,死后把他的尸骨连同灵魂一同封在铜椁里头,让他永不超生,生生世世遭受劫磨,还有一说是用来困住僵尸,清代《了不语》描述了陕西此地用青铜椁困尸的说法,陕西土地质厚而干燥,往往掘地三五丈仍未见水,这种土质最易产生僵尸,故此在陕西风翔县以西,丧葬风俗特异,人死后不即葬,必须让尸休暴露,直至血肉化尽,仅余白骨然后才埋葬,否则倘若新死即埋,一得地气,便会血肉不腐,三月之后,遍体生毛,遍生白毛的僵尸,当地人称为白凶,遍生黑毛的僵尸,当地人称为黑凶。

    “陕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流传有养尸地一说,照这种情况来看,这铜椁里若是有尸骨,十有**在入敛之前发现有尸变的迹象,可能是迫于当时的权威,不敢火化,为了防止棺材里的尸体变成僵尸害人,所以用铜椁封死,把它掉在半空之中,不然一接地气,便立即尸变,这里头若真是尸体,几千年了恐怕早已成精了,咱们要是冒然开棺,就算是有大罗神仙,华陀在世,也救不了咱们。”

    杨子绕绕头皮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以前也听说过千年王八万年龟,想不到这僵尸可以比这王八活得更久,这都几千年了,这老僵尸道行不知深浅,咱们趁早还是别碰它,不如直接点拿点小珠宝之类的赶紧跑路,若是被椁子里的老怪物知道了,发起彪来,咱们都得完蛋。”

    我有仔细看了看这三具棺材的摆放方式,突然觉得好像在某本书中曾今见过这样的描述,古代帝王痴迷长生之术,为了死后尸解成仙,就要斩却三尸,用来装尸体的棺材就叫做三世棺,倒跟这里的情况比较形似。

    小舅想了想说∶“照大侄子的说话,这的确有地像道家的三世棺,不过这个青铜巨椁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第21章 ,起尸
    我也很疑惑,如果这三具棺材是秦皇用来斩却三尸所需要的,可是为何要用这么大的一个青铜棺吊在半空之中,这到底是故弄悬殊,还是为了封住里面的东西,不让它出来。

    其实不止我不理解,就是小舅他们也是一头雾水,这具青铜巨棺处处透着诡异,如果我们贸然开棺,也许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

    我忍不住回头一望,只见杨子一个举着马灯,在角落处四处搜刮,忽然之间仿佛发现了什么东西,直直站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我见见情况有些不对头,跟小舅相望一眼,同时朝着杨子走过去。

    只见杨子手里头握着个碗口般粗细的似鱼鳞又非鱼鳞的东西,又软又薄,放在鼻头上闻下有股淡淡的腥臭味,杨子有些不解的说∶“三爷,你们说这是个傻子东西,若说是个鱼鳞,这都几千年了,早就化成灰了,若说是个蛇鳞,可也太大了吧!”

    听杨子一说,我们同时心神一惊,他手上拿的那像鱼鳞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是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