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7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皇上与元俨的关系,还有对石坚的信任,他并不是不清楚。如果几句谣传就使他们产生裂痕,都不会让他烦恼了。

实际上随着宋朝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加上自己经营多年,可希望越来越缈茫,他都想做一个太平王爷算了。他也是宋人,看到朝廷强大,虽然有些郁郁寡欢,但也替朝廷高兴。

他告诉耶律撒真一个道理,就是人言可畏,别看现在不起作用,但说的多了,就会多少使小皇上产生一些想法。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耶律撒真对这不感兴趣,忍的时间太长了。相反,他对主子的另一个计划很感兴趣。就是一个寻常老百姓掰着手丫也能算出来,如果刺杀了赵祯,对宋朝的影响将会有多大。到时候只要推波助澜一下,大宋就有可能四分五裂。

但这个刺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选择地形,他从东京一直到巩县察看了两次。最后还是选择在巩县。因为从巩县往东去,几乎都是平原地带,而且还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集中的地方。不要说放置大炮,就是几个陌生人走动,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有在巩县,开始以嵩山为轴点,出现了一些山区。地形选好了,这才是开了一个头。怎样将大炮从京城运来,还有放下去。这也有难度。不过他的主子动用了他的产业,利用了一艘船只,伪装成货船后将这门火炮运到巩县。耶律撒真找了一个,离大道很近的高地。用油布包着大炮,连夜埋在地下。否则放在这里,这个物事很招人眼睛。

但接下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面对即将来到的盘查。可以想像,皇亲御驾亲临,除了身边有许多侍卫,同时各级官府也会派出大量人马,对皇帝经过的地方两侧进行搜查,你说说,这十几个人呆在这里,不怀疑才怪。然而除了利用火炮,没有别的行刺方法管用了。

靠近赵祯身边刺杀。当真那些侍卫是吃干饭的?

耶律撒真苦思良久,也没有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最后郁郁不乐地在路边一个小镇子上喝闷酒。这时候他听到酒馆里宋朝的老百姓都在议论皇上。

虽然都是小道消息,可还是有许多渠道,让百姓得知这个皇帝的为人。这回可恶的老太后死了,石大人马上平灭幽云十六州也被皇上召回来。听说皇上对石大人可好哪。虽然现在生活还是艰难,但让百姓开始对生活充满希望信心。因此对皇上也产生了好感。有许多百姓说,那天皇上到达,一定要前去看看年青的皇帝长得什么模样。

听到这些言论,他更加苦恼。宋朝强大了,那么契丹会怎么办?

但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条主意。

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了,剩下的只有东风了,等待赵祯前来了。不过耶律撒真让他手下撵回去了,不管计划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当天参加这个计划的所有人,都要必须自杀。来毁掉宋朝官员侦察的线索。可现在耶律撒真还有任务在身,他还要继续配合那个王爷工作,以使整个大宋动荡起来。

耶律撒真将人交给耶律布休,然后与他们每个人拥抱一下,撒泪而别。

宋朝官员哪里知道背下里有这样一个计划存在。这一转眼就到了十月末了,天气正式进入了隆冬季节。虽说老太太的遗体经过特殊的处理,一时半刻根本不会腐烂,但也不能放在京城。赵祯带着文武百官,开始到巩县,让老太太下葬。

不管生前对赵祯是好是坏,可总是刘娥将他一手带大的,而且也在生命的尾声,将政权交与赵祯。所以赵祯还是动了规格。不但文武百官全部前去巩县祭拜,而且让老太太与宋真宗安葬在一起。

这一次不但朝中所有重要官员前来,为了保护皇上与官员的安全,朝廷还出动了一万禁军。大队人马所到之处,几乎都象梳子一样,梳理过。除了地下,几乎地上每一个旮旯里检查过一遍。

但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耶律布休十几个所呆的山坡上也让宋军查过好几次,可每次看到宋军前来,耶律布休立即与周围的手下议论。议论什么,与那些老百姓一样,皇上怎么好哪,怎么年轻哪,我们要前去看看皇上长得什么样子。

这次赵祯出来,许多老百姓从家中走出来,涌到路边看车驾,看皇上。实际上赵祯大多时间呆在龙辇里,外面人根本看不到。就是赵祯出来了,也让侍卫远远隔着,看得不是很清晰。可百姓不知道,还纷纷涌出来。

听到这几个人的议论,宋军只是笑笑,还以为他们是从后面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民,马上到大路旁边看皇上。并没有在意。可当他们离开时,耶律布休带着人又迅速退回来。就这样,让他们骗过了四拨宋朝的士兵。不过事发后,这些宋兵也跟着倒了大霉。

终于大队人马从东边的天际,向这边涌来。赵祯正坐在龙辇里想着心事。主要是他生母,到底李宸妃是真死了,还是假死了。现在许多大臣都写了奏折,虽然赵祯搪塞过去,可还是有大臣说,要给李宸妃一个谥号。还有下葬,本来一次性解决问题,现在让赵祯这一搪塞,不得不分成两次。要知道每一次的出行,朝廷得要花费多少经济。

这些大臣唠叨个没完没了。这中间就包括不明真相的范仲淹、包拯。都是好心,而且也让赵祯看了欢喜,老太太不是一天到晚说石坚结党吗?现在自己用石坚做挡箭牌,这些大臣该批评还是批评。这也叫结党,如果这叫结党,赵祯倒希望这样的党多结一点。

可欢喜了,下面就发愁了,自己用这个理由也太勉强了。还不敢将真相说出来,毕竟是夏竦一面之言。于是一路上,他烦透了,小包同志就差点指着他鼻子骂,你是一个昏君了。

就在这时候,一声巨响!

第一炮没有打准,而是落在赵祯的左侧,就是这样,也有一个京城的小官与几个侍卫当场毙命,还有数人受伤。

“有刺客!”赵祯掀开轿帘看到这幕情景立即喝道。

不用他说,也知道有刺客,许多侍卫向那个山坡上涌去。可远水解不了近火,除非是长了翅膀飞,才能立即飞到那个山坡上。无论速度有多快,也要时间。

这时候赵祯身边的侍卫全部举起了盾牌,想要保护赵祯。可这是炮弹,什么盾牌也挡不住。

第二发炮弹接着落下。但侥幸再一次炸到一旁。接着第三发。还是落了空。不过牺牲了十几个侍卫了。

这时候宋军离那群刺客已经很近了。有的官兵为了皇上安全,也不顾留下口供,举起步枪开始射击,试图将他们击毙,保证皇上安全。

这时候耶律布休也着急了,马上宋军就上来了,可一发炮弹都没有落在赵祯的龙辇上。那有那么容易射中目标的?不要说火炮,就是把步枪给他们,也不如他们用弓箭来得准确。这要有一个操作熟悉的过程。就是石坚大军中的老炮手,也不能做到炮炮一定击中目标。

耶律布休安慰他的手下,心要静下来,不能急。其实他越说,这十几个人就越着急。

于是第四发炮弹落下来,再一次落空。但这一次也是致命的,炮弹的碎片削伤了宰相王曾,以及站在他身旁的李迪。可怜老李同志是最可怜,都冷落了这么多年,刚一进京,马上就受了伤。

这两个大臣的受伤,使得宋军开始出现混乱。都是老臣,可以说是现在朝中元老级别。还好,经过检查,并没有大碍,但要取出弹片,两个老同志必须要吃一点苦头了。

这边在慌乱,那边第五发炮弹跟着落下来。可再一次出现偏差。这让侍卫连呼侥幸。可那有那么多侥幸的事。也许是看到宋军就要扑过来了,十几个刺客超常发挥,第六发炮弹落过来,终于落在赵祯的龙辇附近。

看到这个带着死亡气息的圆球向这边飞来,侍卫们悍不畏死地举起手中盾牌挡在赵祯身前。其实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将赵祯推倒要地上。才有可能使赵祯身体减少弹片带来的伤害。但推倒皇上,那个敢?赵祯本来一天到晚想要跟石坚后面,看看石坚如何在战场上杀敌的,可摊到他自己身上,也愣神了。这些知识石坚原来也向他说过,但这时全忘记了。

炮弹就在他身前几米处爆炸。赵祯感到一阵巨痛传来,然后两眼一黑,巨大的震动力,加上痛楚使他晕了过去。

连扑到山坡上的宋军也傻眼了。皇上危险了,这一次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脑袋。山坡上的刺客看到终于有一发炮弹命中目标了,他们脸上都带着微笑,现在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于是一个个咬破早就准备好的毒药,服毒自杀。现在他们就是不自杀,也没有时间射出第七发炮弹。

赵祯的被刺,使得宋朝开始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一次赵祯受伤很重,就是大夫前来,他还是处在昏迷之中。这时候元俨主动站了出来。首先下令,刘娥的遗体先运到永定陵,至于下葬仪式以后再举行。然后责令薛奎与包拯二人缉拿凶手。

其实元俨在心里叹息一声。这门火炮也就是上次失踪的那门火炮,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下落,没有想到出现在这里。明显是那个王爷所做。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老太太。如果当时她不选择妥协,一心将李织的嘴巴撬开,未必不能得知这个王爷的下落。也不会造成今天的严重后果。

然后元俨下令,立即将昏迷的赵祯带回京城。这一次赵祯渡过危险还好一点,如果出了事,那么宋朝朝廷立即混乱不堪,后果将无比严重。可到了京城后,赵祯依然昏迷不醒。

这逼得元俨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提前将接班人选好。否则一旦赵祯无救,到时候为了争夺帝位,就会引起天下大乱,现在赵氏宗族的子弟有多少?现在提前将接班人选好,就会避免到时候的混乱。

元俨征得杨太后的同意,开始在宗室寻找接班人。他的几个儿子让他无视,一是为了避嫌,二他那几个儿子的资质成问题。做做花花公子差不多,做皇上是坑害宋朝百姓。最后选择了韩王元偓的儿子允弼。这个允弼喜读《孟子》,性情端庄,同时还有一个儿子宗缋,资质也很不错。

然而杨太后下旨,让允弼做了皇太子。但元俨将这个允弼没有放在宫中,而是接到自己家中。毕竟涉及到江山这社稷,一旦让允弼进了宫,就有可能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发生,对昏迷的赵祯生命有危害。对于元俨这个决定,允弼也没有反对。现在赵祯会不会死,是两回事。就是死了,如果没有元俨,还有在幽州的石坚支持,他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登记上帝位。

元俨的做法,再一次赢得了满朝大臣的称赞。要知道只要牵涉到帝位,所有事情就会变得丑陋起来。这是元俨,别的大臣根本不敢这样做。连李迪也不敢。如果赵祯死了,还会立下大功。但赵祯活了过来,那么赵祯会怎样想?有可能政治生命到此为止,彻底结束了。

同时元俨下令,京城禁严,并且重兵保护皇宫与昏迷的赵祯,以免意外事情发生。再次派快马写信告诉石坚。石坚接到的第一封信就是这封书信。他还下了一道命令,将所有宗室子弟看押起来,管你是什么王爷候爷,只要一出家门,立即格杀。用这个方法限制那个躲藏在暗处的人活动。同时也堵塞了一些有野心的宗室子弟与大臣串通。

因此,宋朝这一次躲过大劫,可以说老爷子居功甚伟。

比元俨着急的还有一个人,那个妇人在西京听到这个消息着急了,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