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8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这话石坚不能直接说出来,说赵匡义杀死宋太祖?他活得不耐烦了?

这高相国对这段历史也知道一点,这么一说,再不懂,他也不要坐这个相国的位置了。脸上终于露出惊喜。

他突然跪了下来,将石坚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起来说:“你现在是国公,我是郡公,按理说我爵位还没有你高,何来行此大礼?岂不是折杀本官了。放心,这门亲事是皇上格外优柔,才会赐给你的。”

这位高相国现在让朝廷封了褒国公,比石坚爵位是高了一等。但这是虚爵,没有实权的。象现在宋朝有许多宗室子弟都比石坚爵位高,可看到石坚还是恭恭敬敬。石坚这一说,是让这个高相国感到朝廷对他的看重。也不是真正感到折杀。

高相国站起来说道:“老巧知道石大人,在大宋是青天大老爷。”

首先让石坚戴一顶大高帽子,石坚知道他真正来意了,正等着他发作呢。脸上露出笑容,听他往下说。

“朝廷夏大人谋害小女,还请石大人为小女作主。”

“高大人,你是听你的从子说的吧?那不能当真。我曾经允诺过他帮助协查贵小女的下落。后来得知她让夏大人收妾,然后似乎没有看到影踪。我的护卫鲁莽地认为夏大人谋害了她。但这件事并没有经过验证,不能作真。”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坏。什么叫没有了影踪?

这位高相国脸上更加担心,说道:“难道后来一直没有看到她的下落?”

石坚一摊手说道:“我只能为你查找下落。现在她成了夏大人的女眷,如果再查下去,就是夏大人的家事了。再插手就是本官逾制。不能再查下去。”

“可是,可是。”这个老头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石坚劝抚道:“不用担心,想来夏大人饱读诗书,本身是朝廷重要官员,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这次你进京城后,向夏大人提出请求,虽然是纳妾,可现在你也身为朝廷国公,让他补办一下手续。顺便将你女儿接出来,父女团聚一下。毕竟女大不中留了,虽然身份低了一点,可夏大人才华出众,人手风流,倒也般配。”

“石大人,你可保证小女平安?”

石坚说道,我保证个头。你女儿恐怕连尸骨都化掉了,还平安呢。他面露难色,说道:“这个就不敢保证了。但不代表着夏大人谋害了你女儿,也许是生病,也许是她回家省亲,在路上出了危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生病,我女儿生性活泼,就象一个男儿一样,怎么会生病?”

石坚狠狠鄙夷,人食五谷,怎能不生病。不过这件事,他并不想露多少面。于是再次说道:“高大人,现在不能断言,一切到了京城就会揭晓,如果贵小女失踪,你可以向大理投出状纸,或者告御状。不要说夏大人,就是本官如果无辜杀人,也要依法处置。但这一切需要证据。”

这已经在等于告诉他,如是万一夏竦真谋害了他女儿,这个案件也能还个公道,但所告之人非同小可,这证据自己去找。怎么找?石坚那天在营帐里借王朝之口说了出来。而且这一次前去京城的人有不少,象高家就有好几百口,这么多人在急切之下,就算是逾制,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

也不需要准确的证据,只要高家找出让夏竦有重大嫌疑的证据,那么司法机关就可以进入。这件事当时夏竦轻视了后果,做得不干净,只要大规模一查,就可以查出结果。到时候夏竦就等着吃这颗好果子吧。

话讲到这份上,高相国怎能不明白,他又施了一礼:“还望到时候石大人能为小女主持一个公道。”

石坚也不言语,端起茶杯送客。

都是聪明人,没有回绝,再不明白,他真是一头猪不成。

之后,过了好久,石坚还没有离开大理,这么多人迁移到京城,每个人身价不凡,所要携带的行李不计其数,光是收拾就要许多时间。石坚也不急,正好现在将事务安排交接。直到五月下旬,才准备动身。

临行前,石坚将种世衡与包拯喊到洱海上一家画舫里相见。

这一天,江南大多地方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可洱海还是风和日丽,远处苍山十九座高峰上还有着积雪,如同十九个白玉,扣在青山之上。半山处还有着一种玉带一样的白云,这是苍山著名的景色,玉带云,苍山雪。近处的洱海湖水清澈碧绿,如同镜子一般。

阵阵夏风吹来,两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专心致致地为他们捞去茶饼上面的茶沫,随着风儿吹过,带来了湖水的气息,也带来了少女的发香。

面对着如此景色,石坚也感到心旷神怡。

这时候种世衡与包拯走了进来。

三人见过礼,石坚说道:“种大人,辛苦了。”

两个人从相遇起,都快十年了,种世衡一直征东杀西。并且即将还要到天竺去,去完了,有可能继续西向,在这十年里,种世衡也甭想休息了。也许有可能与杨延昭一样,老死在沙场边关。事实上现在种世衡五十岁了,再这样劳碌,寿命也不会有多长。

种世衡呵呵一乐说:“哪里,哪里。”

虽然荫补出身,算是文官,可他比石坚更加伪文官,骨子里是一个纯武将。事实上现在朝廷也将他当作一个正宗的武将来用。以前的功劳不说,平灭西南之乱,征服南方诸国,现在将若大的大理收入囊中,种世衡还是很高兴的。特别是即将征服天竺,好象在华夏历史上也只有唐朝大将王玄策做过。王玄策作为正使出使天竺,遭到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发兵拒唐兵拒唐使入境。王玄策三十骑全部被俘,他本人侥幸逃到吐蕃。

当时唐朝战无不胜,王玄策那里噎得下这口气,于是向松赞干布借兵一千二百人,再与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借兵七千人,俘阿罗那而归,当然顺带着灭了几个小国家。李世民得知手下这么争气,回来后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做了朝散大夫。可王玄策做了一件傻事,让印度一个神棍和尚罗迩娑婆忽悠了,说自己会炼长生不老药,有这好东西,一定给皇上先吃了。

王玄策就将这个和尚带回长安,没有想到李世民也犯了糊涂,真命这个神棍隔三岔五地献神丹,结果吃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小丸子,从高丽回来后没有多久,中毒而死。老王同志也受此牵连,终于没有升官。

但那是盛唐,而且是借的人家的兵。现在是用自己的大军,第一次正式与这个国家,不对,是若干个国家作战,这才是长脸面的事。

其实这些武将还真不怕战死沙场,就怕武则天那样的主,黑齿常之、王方翼、程务挺这些良将都让她用乌虚子有的罪名杀了。搞到最后,只好看着吐蕃与突厥默啜强大,连契丹孙万荣之乱,也是借默啜之手才平灭的。为什么当时刘娥下旨,几个人全生了病,还真怕了这些女主。这个老太太一死,种世衡看到小皇帝的态度,这才高兴。只要朝廷信任,现在朝廷强大,这时候不建功立业,难道让其他人得去?

石坚说了句:“请坐。”

落坐后坐下来,石坚说道:“大理之事,我走后,文有包大人,武有种大人,自可以使大理局势走向平稳。但在这里我有几件事要说一下。”

两个人全部聆听。

现在大理政策与以前所占之地,明显看出朝廷打算两样对待,因此两个人都很慎重,看石坚有什么看法。

石坚说道:“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叛乱,必须要用武力镇压。虽然大理接受中原文明程度深,但不代表他们接受中原统治。”

种世衡点头。只要正治皇帝一动身,各部有的看群龙无首,产生野心。还有的确实是误会,马上产生的动乱还要多。

“但记住。武力镇压只是一个策略。经济手段也只是让他想念朝廷的好处,慢慢产生感恩之心。另外有了温饱,百姓动乱的勇气也相对的减少。但这不是最终目标,必须要让他们产生与朝廷同根心,这还需要教育,以德化之。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下子看不到。况且蛮夷各部还有许多地方野蛮,不要说让他们接受中原文明,就是让他们识字都很困难。因此,现在有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什么手段?”包拯问道。

“那就是尊重。有人说我打仗胜多败少,其实都忽视了另一个原因,我对士兵尊重,奖罚分明,因此士兵乐为我用。对于这些蛮夷,也不要因为他们文明低下,而轻视他们,这样就会产生一层隔阂感。只有从内心深处将他们当作自家人,这样融合起来才快。”

包拯点了一下头。其实他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次我亲自来到西南,才发现以前为什么这个地区,虽然朝廷让他们自立,还有叛乱。实际上除了少数是因为酋长的剥削外,还有官员的贪墨,利用朝廷的势力强行勒索。这些地方本来就贫困,如果无限度的勒索,就会产生民怨,积累到一定地步,就会暴乱。”

两个人再次点头。

这一次石坚清查广南西路官员贪污勒索案,许多官员因此被贬。他们都听说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父母官,只要将他们当作自己子女一样爱护,无论对象是汉人还是蛮人,百姓都会拥戴。”

说到这里,他向画舫老板要来纸笔,写下一行大字: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石坚说道:“包大人,你将这几个字刻在石碑上,放在大理府,以后立下一个规矩,凡到大理任职的官员,无论贪污受贿还是勒索百姓,都一率永远罢官。”

说到这里,他再次望着远方,心中惆怅,就是这样做,真能起到效果?象朱元璋贪污五两银子活活剥皮,做人皮鼓,可明朝有多少官员贪墨?至于人民的公仆,那个玩笑开得太大,简直比说太阳是方的还叫人乐。

可他做到的只有这些了。

最后说道:“其他的事项,也只有一些风俗。如人有美丑胖瘦,各地风俗祭祀都不相同,只要不以害人的淫祭毒祭,不必干涉,相反可以给予适当的尊重。”

这一点同样很重要,南方民族众多,风俗习惯都不相同。如果将宋朝中原的风俗习惯带过来,穿衣吃饭还好一点,如果让这些百姓认为侮辱他们的神灵,那也是麻烦一件事。

说完了这几条,石坚这才结束正题,闲聊了几句。然后离开。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才离开大理。这一次前去宋朝京城的人员达到了近三千人,光是行李就有九百多车,除了这些还有正治皇帝带给宋朝最后一次的进贡礼物,一些宝石,珍贵的药材,以及几十头亚洲象,还有上百只绿孔雀。

石坚一看这架势,本来是准备带三千士兵做保卫工作的,结果增加到四千,后来增加到五千。

只是临出大理城门时,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着大理城墙。这座城墙十分地高大,上面有一个极富有民族气息的城楼。如果不是畏惧石坚搞出的那个空军,凭借着大理上有上关,下有下关,东有洱海,西有苍山,未必那么容易攻破大理城,那么大理也没有那么容易妥协。对于他们这种感情,石坚也能理解,这一去以后还会能回来么?

前面明显有一个逃跑的李继迁例子摆在哪里。就是小皇帝心软,石坚也不会放他们回家看望的。

因此,石坚吩咐队伍放慢脚步,让他们多逗留一下。

但总有离开的时候,慢慢大理城消失在众人的眼际,这时候石坚看到无论是段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