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世间,更别提你口中的吸精、吸魄、吸阳为生。试问若不是你们贪欲过旺,欲找四荧界法宝,闯入我等地盘,要灭杀我等,又如何会被我变成魂灵这等下场?说到底,还不是你们贪欲所致。”
唐若灵一呆,一时也无法反驳。陆厥看她那样,心中纠结万分,他对于正邪很是模糊,只想换个话题,轻柔道:“唐姐姐,我看你们如此争论下去,也没个所以然,你就先告诉令弟,你得过往可好?”
女子抬头看了他两眼,想到这些日子的生死共渡,觉得陆厥倒是个可以结交之人。到也懒得在和那妖魂继续纠缠下去,过了一会,她收回了万妖鼎,待慢慢坐下后,脸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看着他,道:“陆弟,也不是我刻意隐瞒与你,只是相处几日下来,始终找不到时机和你说。”
陆厥连忙摇头,表示不会在意。
唐若灵笑着,拂了拂身上的泥土,说道:“我的确来自天通山门下,至于我的过往,这要从很早以前说起。世间修法之处,又名:‘正道之地’,上古以来便有三派、二道、一寺。正道之地存在岁月之久,无人知晓,只知道这些地方是正道门派的初始之地。其中三派:是以武器为主的逍遥门,女子为主的玉阙池,器具为主的天通山,而我便来自于这。二道:便是以八卦、炼丹为主的诸星观,奇门遁法为主的玄崇教。一寺:是处于西域敦煌地界隐居的空来寺。”
陆厥听完,脸上大是好奇,问道“唐姐姐这鼎,我记得你曾说过,万妖鼎,是由唐朝帝王请诸星观的楚一道长与空来寺的空莫高僧,后举一国之力,取天山寒冰,天外陨落之铁,另搭配许多珍稀之物,铸成一尊百十来斤大鼎。莫非你口中所述,诸星观的楚一道长与空来寺的空莫高僧,便是来自于那正道之地?”
唐若灵嫣然一笑,说道“没想到你记忆这么好,连我随口这么一说都记得!”
陆厥微微一笑,不在插话。
唐若灵又道:“与正道为敌的邪道也有三处:魔族后裔组成的创世教、妖类组成的万煌森林、异类组成的幽冥洞穴。其中的异类之地皆是由邪恶之人组成,他们学习吸魂吞血法,残害弱小人类,为所有正派所诛之。”
陆厥点了点头,表示了回应,倒是那树泽也靠在他两身前仔细听着,只不过离女子仍是有些距离,可能心中也有些害怕这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女子吧。
唐若灵瞄了树泽一眼,也懒得搭理它,继续说道:“在隐士门派与邪道之间,还存在一个特殊得教派,又名帝皇教,而帝皇教所组成的成员便是先前袭击我等的那些人,也是你口中的妖人。而帝皇教的创建者,是当今的皇室。”
陆厥听了,倒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无语,心中暗想:“自己才出来几日,便惹到了当今掌权得,也算前无古人了。”
唐若灵没有看到陆厥的种种变化,道:“帝皇教的建立与三派、二道、一寺和邪道三处相比,到颇有些晚,如今却发展及快。”说到这,女子抬头看了看天,表情微变,心情似乎很乱,到她调整呼吸后,又道:“说起帝皇教,还要说他的历史,这段历史,也是当今许多人所知的往事了。相传千余年前,皇帝统治天下,但却从不参与修仙门派之间的争斗,因为皇室自古便有定则,不许招惹任何门派,只可专心朝政。
正道之地发展许久,拥有着众多弟子。门派之中,总会亲疏有别,资源有限。时日一长,在门派中,不受重视的弟子便不在满意停留于修道成仙,而是纷纷离开山门自立教派。这些人本就拥有一定天资,却因自身懒惰,无法领悟天道。他们自创门派后,便开始尽享人间喜乐。更有甚者,为了享乐天地,而参与了朝代更替得浪潮中。那些不顾一切参与朝廷争斗得教派,自然得到了所想拥有的一切,但却使得凡人世界迎来了长达八百年的浩劫,这番浩劫被后世所记,编策成书,便是你也知晓的‘封神榜’。不说远了,浩劫期间越来越多的教派参与到了凡人朝廷争斗之中,致使天下大乱,眼看欲发不可收拾之际,正道之地的逍遥派与玉阙池同时纷纷现身,出面稳定了整个时局。可以看出,修仙之人如若参与凡人争斗,会给予凡人世界带来无穷无尽得危害。”
听到这,陆厥有些不解,问道:“为何三派、二道、一寺先前不管理好自己门下弟子,让他们为所欲为?”
“三派、二道、一寺对于门下弟子管理自然十分严格,可奈何门派高人个个隐士修行,虽然门规戒律严苛,但多年下来,终会疏漏,再加上那些弟子为了存活下来,竟然与妖魔勾结,才让得这漏网之鱼越来越多。”
“那为何皇室之人不进入三派、二道、一寺之中进行学习,以保皇室平稳?”
“天道,神妙非凡,皇室之人不是不想修仙,而是天道阻碍。根据门派‘史书’记载,天道定理,定理无人可改,其内记载,若为凡人领袖,势必一族血脉不可修行天魔道法,这便是断了皇室的长生之道。书中还记,天道天平,将天道酬勤,万物遵守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可逆转。一入仙道,生死消亡,位列仙班,可得永生。我刚所提到那些参与门派斗争的,也只是学了一些鸡毛蒜皮的法术之人,算不得成仙,若能成仙便不会参与世俗争斗了,可修道成仙又岂会简单?”
说到这,女子长叹一声,她衣裳上得泥泞被清理了七七八八,但却印记连连,她开始梳理凌乱得发丝,继续说道:“天道世间最高规律,不可触犯。记得书中曾记载一位皇帝,曾为求永生,派人下海寻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均无所获。后又寻得仙人,欲求长生不老丹,但终归尘归尘、土归土,便是连那王朝也早早灭亡,这便是天道。”
;。。。 ; ;
第二十章-往昔
说到这里,唐若灵眼神的笑容慢慢淡去,直到她盘起发丝,换了个姿势重新坐下后,道:“逍遥派与玉阙池现身,稳定了时局,使得新的统治者重新上位。有着八百年的屈辱,新任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始谋划‘皇室灵根’计划。
有这等伤天害理的想法,想那皇帝定是个残忍暴君。”唐若灵神色一闪,又道:“所谓‘皇室灵根’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夺他人灵根,移植到皇室之人身上。”
陆厥讶异,却见那树泽神色一怔,脸色一凝,似在思考什么。
看陆厥这等表情,唐若灵当然不觉得意外,至于那妖魂,怕是死了,她也不会在乎,道:“先前和你说过,人有六根,分别存于:眼、耳、鼻、舌、身、意,可这第七根的存在之处,飘渺无常,是存在魂魄之中。人有三魂七魄,至于灵根存于何处,无人知晓。那位皇帝虽然提出了‘皇室灵根’计划,却也只是一方空想,不过仍被当年史官记录而下,望代代专研,妄想破除天道束缚……”
陆厥虽不通晓修仙,却也十分聪明,截话道:“代代专研而下,如今怕也是成功了吧,那些妖人竟然可以使用天魔道法,定是已经破除了天道束缚,移植成功了。”
唐若灵似乎轻轻叹息一声,道:“对,也就是千年前,皇室真的完成了这宏伟遗愿,创造出了移魂法阵来夺取拥有灵根的人类,而后创造出了这样新型的修仙者。不过天道束缚岂是如此简单便可破除的?移植灵根之人,却难逃天道规律,寿命有限,即便在完美的移植术,也不过只能活五六十年。在天道束缚中,千年来朝代更新换代,却因为有了那移植灵根之人的保护,皇室没再受外界修仙门派所干扰。”
树泽站在边上,沉思着,他那凹凸的脸庞上,时而迷惑、时而紧缩,表情变化不断,竟仿佛知道些什么。只不过它站在陆厥身后,陆厥没有看到它神色,而唐若灵虽然瞄到,却忽略而过。
女子收回目光,道:“说了那么多,也是觉得与陆弟相处几日下来,你虽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识,望此後能互助对方。”她的声音中,已没了笑容,仿佛多了一丝苍老:“你先听我说完,就知道为何了,其实帮我也等于救了自己。自从创造了移魂法阵,皇室便欲求不满,更是在五百年前,开始加快了统治的步伐。他们向许许多多的自立小型教派下手,为的是开展他们“皇室灵根”计划。皇室用人流战术攻破那些自立的教派,抓住拥有天灵根和异灵根的大能,移植到了皇室成员身上。至于伪灵根和地灵根,则移植到部队或将士身上。一个又一个的教派开始毁灭,而皇室中越来越多的人植入了灵根。就这样,世间又开始了第二次大乱。也就在这时,皇室对外宣称皇宫成立第三处隐士教派,给他们取名为‘帝皇教’,虽然名义上是保护皇族,可实际上却是更多的掠杀和掠夺。随着帝皇教的逐渐强大,他们倒没有在肆意妄为,而是停止了掠杀,想也是觉得根基不稳,还不可太过张扬吧。。”
陆厥脸色难看,问道:“那正道之地就没有出来阻拦?”
“正道之地向来不管天下事,大多都是闭门修仙,世间的打打杀杀他们决不插手。即便那八百年的天下大乱,也是直到人世间生灵涂炭,逍遥派与玉阙池的门人实在看不下去,才私自插手的。可后世却传出是逍遥派与玉阙池主动出面平乱,即便如此,三派、二道、一寺,也只出了两派,其他正道之地的隐士山门完全不闻不问。五百年前‘帝皇教’崛起,可也只是对那正道之地叛教之人或邪道三处动手,对外宣称为平定妖邪,可使国泰民安,自然引不起正道之地注意。”
陆厥嘴角突然抽搐了一下,问道:“我记得唐姐姐你曾说,你们唐族是一个小型教派,莫非帝皇教对你们动手了?”
“你猜的不错,不过我们哪算什么教派啊,最多是个隐士家族,会用些毒罢了。帝皇教成立后,内部又分四个等级:低层称呼白使者,领队衣着黄色,又称黄使者,接着是八大副教,和三大教主,他们是以灵根移植的强弱来区分的,而你之前所看到的妖人,便是最底层白使者,他们在教中属于最低等职位。为了强大和稳定根基,帝皇教除了夺取灵根,便是抢夺天下至宝。”
她轻轻得举起手中万妖鼎,双眼缓缓的看着,鼎身的铜光倒映他的脸庞,发丝中那几缕白丝,仿佛岁月刻下的痕迹,而她的声音,此刻更是低沉:“我们唐族一直归隐深山,与世无争,帝皇教只所以对我们出兵,却是因为这至宝万妖鼎。他们的确很强大,很快的就攻破了我们唐族山门,夺取了万妖鼎。”
陆厥忽的心中一颤,此刻也知晓,眼下女子要说到关键之处了。
“五百年前,我族是幸运的,族中除了少数反抗之人牺牲外,倒也平安无事。想是帝皇教念及我族为前皇室后人,再加当时他们刚地位牢固,不愿再生事端,故取了此宝,也留了我等一丝性命。
至此,世界倒是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正道之地的三派、二道、一寺,魔道三处的创世教、万煌森林、幽冥洞穴,最后便是皇宫的帝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