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似引(上)
第一章 相思引(上)
第一章相思引(上)
当日出东方,薄雾被明净的光线照得四下散开,安静的大街开始被喧闹的人群填满,不远处忙碌辛勤的小店伙,揭开水面翻滚的锅子锅盖,把清晨的第一把拉面倒进水里。
流水声,车鸣声,喇叭声,母亲第N遍叫赖床的小孩起床的声音。
慢慢醒来的世界。
慢慢前往,慢慢过度。
五月十二号.金城,玉玲中学,高三(2)班.
彩云朵朵;夏日里整个世界仿佛都满是热流,晴空如洗的天空中,厚重的白云冉冉飘过。
趁着发卷子的空档,李萍在教室里随意走着,到了杨扬的座位跟前,轻轻地瞪了他一眼,“杨扬,英语成绩我不说你,可我跟吴老师打听过了,这次测试考,你数学才14分!眼看还有不到一个月就高考,你打算怎么办?”
杨扬愣愣地,“14?这不‘要死’嘛……李老师,你说这也太不吉利了……哪怕多三分呢,那还有个好口采。”
李萍顿时气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教室里一下响起哄堂大笑。
算起来,英语课已经上了好长时间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刻钟时间,但是这段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延展了,遥远而又漫无边际。
教室里的课桌后面,杨扬一身白衣,剑眉微蹙,满面苦闷,轻轻看了一眼身边的南湘,默默无语。时光飘摇而过,无声无息,世界永远笼罩在缓慢变幻的流程中。
杨扬,男,17岁,一米七八,微瘦,戴眼镜。
在玉玲中学,他是个很有点儿名气的“怪学生”。
名气完全归咎于他的偏科,简直偏得天昏地暗惨绝人寰。
从高中一年级进校,《语文》、《历史》和《英语》三门,杨扬基本上就没得过不是满分的分数之外,文科里《政治》和《地理》的成绩“差”一些,政治却是因为他对课本上的内容并不怎么认同,甚至很是不屑一顾,每每在课堂上跟老师辩论,扯里扯里就扯到了九州以外,满口的亚当&;amp;amp;#8226;斯密、明茨伯格和萨缪尔森、凯恩斯,让只知道华夏政治的老师羞愧难当,憋得脸红恼羞成怒。
至于《地理》嘛,有生以来几乎没有考及格过,原因是他看它很有些《物理》或是《数学》的作风——无疑,这作风很不良。死记硬背兼画图也就罢了,偏偏还要让人大着脑袋闷闷地算——郁闷!
自然相对的,数理化三科他却像是从来没有学过,一提起三角函数、欧姆定律或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他就两眼呆滞头晕无力——最夸张的一次,课堂上做氯气的制取实验,他竟当堂大吐,吐得天昏地暗,直接进了医院。
毫无疑问,那纯粹是为了翘课而扮演的苦肉计——类似这样的苦肉计是数不胜数、不可枚举。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他说他的脚疼的厉害,在学习微积分的时候他说他的废气管感觉很难受,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他说他的胳膊肘子起了反应,肿的厉害……当然,更多时候他直接就不见了踪影,有时候有人会看见他在学校后面废弃的草地上的身影,优哉游哉,好不快活。
用理科老师们的话说:“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把活着的科学家都气死的。”
用杨扬的话来说:“我好多个三生缘以前是一个和发现数学这门学科的‘王八蛋’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诗人,不是冤家不聚头,今生就和王八蛋没有命根子的‘子嗣’相遇了,所以我就很是豪气干云的嘲笑和欺辱它这个怪胎。”
很悲哀的是,杨扬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发现了数学——他根本就不想知道,所以他只能暗暗辱骂着那个可恨之极的“王八蛋”。事实上,杨扬还是很不却情愿的承认自己好死不死的是知道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对数学做出贡献的华夏人物的——华罗庚,为此,他很是痛快的慰问过华罗庚的祖宗十八代。
“我操……”杨扬小声地自言自语起来,他抬头看看讲台上的李萍老师,李老师正在讲解试卷中英语短文阅读理解的题目,杨扬对此是了如指掌,很是无聊的叹了口气,把目光望向了窗外。
晴空万里,白云朵朵,离教学楼不远的操场上什么一个人也没有,离操场再远一点儿的北边,教师宿舍楼上大白天还亮着几点灯光——并不多,玉玲学是市里的重点高中,老师们敬业——或者说为了摆出敬业的模样来,大都喜欢加班——反正家离学校也近,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也不能只是嘴上说说的。看着近在咫尺的教师宿舍楼,暗道:“把老师的宿舍楼盖在学校旁边……王校长这招儿也实在太狠了……”就这样可无可不无的胡思乱想着。
铃——下课铃急匆匆的响起来,望着英语老师李萍意犹未尽、腰肢款款的走出教室,杨扬心中的苦闷早已无影无踪了。男生女生多数从想入非非的幻境中回到现实世界,于是教室里立刻喧闹起来,高谈阔论和打情骂俏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在教室里,满是欢乐、幸福、美好温暖的气氛,缤纷多彩,色彩斑斓。中午时间了,杨扬望着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走出教室,心里满是畅快。
金城无数的学校,玉玲中学绝不是什么群魔乱舞、邪气凛然的地方,而是一所响当当的重点学校。据杨扬个人估计,大概玉玲中学高瞻远瞩、胸怀大志的学生有八成,而其余两成则是鼠目寸光、胸无大志,而他恰恰则是属于那这两类人之间的,虽然如果好好好好努力的话自己没准儿就来个全省甚至全国文科状元啥的,但杨扬杨扬兴致几乎险些就完全不在于此,虽然不是对此毫无感想,但也不是像范进那样玩命的家伙,古人都说了——一百八十行,行行出状元嘛,非中举就是正道,奈何范进就是不明白。但杨扬明白,杨扬十七岁了,学习成绩并非平平,甚至算得上是一鸣惊人,但就像是不求名利的圣人一般,大有成为闲云野鹤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高深、高尚境界发展的趋势。
于是很有些世外高人和圣人风范的“大家”都说杨扬真的是没白读那么多书,小小年纪,竟已经把世情看破了。对此父亲杨牧云和母亲张晓燕非常担心、满是焦虑——前途无亮!但杨扬知道——那些所谓的世外高人顶多也就是“室外高人”而已,再往凶了说,也就只会生人而已。
看破了世情的杨扬其实也有烦恼:考个大学……不难,想考个好大学……难啊!
已经到了高三末尾,近三年来他也算是没有完全的奔着长肉的目标而来,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好歹还是把个《中国近现代史》背的滚瓜烂熟的,古代史也是毫不含糊,但就算文科的高考数理化里只占了数学一门,也足够让他很无语。
何况,他对高等教育也不怎么感冒,学习成绩只是勉强维持在班级中游偏上的水准……
他想到的是韩寒——人家N多年前的数学成绩不也是一塌糊涂吗?人家不是还是混的很是风生水起、逍遥自在的么?嗯,我很崇拜他……崇拜归崇拜,就是归葱白也无妨,我的才华必定就比他高,老子有飞扬文字的天赋——N多年前我是一个流浪诗人。
有时候杨扬也纳闷:数学试卷里有八十分的选择题,四选一,就算闭着眼答卷,起码也该能有二十分,怎么自己的分数哪一次都过不了二十?
——这不符合客观规律!
在杨扬的记忆里,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他的数学就再没有及过格,以后每况愈下——年幼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一方面他随便一张嘴就能说出昭君出塞是公元前33年来,一方面却总是连数学的33分都考不到。
让他彻底丧失希望的是初中升高中时的“中考”,面对满纸完全看不懂的题目,他一狠心把所有选择题都填了“A”,结果却是令人心酸的0分——那年中考,数学试卷的选择题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是A。
在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和高中数学试卷的个位数,甚至称得上是个伟大的进步了。
当然,这只是牢骚。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侯——高一的时侯有一次他就于脆选择了B,结果就得了五十几分近六十分呢,出人意料,杨扬并没有兴高采烈反而很是郁闷的进行思索,就想这个B可真是个好东西,从种种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深的含义。甚至都能引申到至理名言的高度上,最能引起人们联想的还是女人的生殖器了——当然此B非彼B。鉴于此种原因,杨扬高中考试每次都选择了B,可谓是收获喜人。
还有,更多时候他的数学成绩是零,很好,从零开始,始终都是零,很好。
杨扬对此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他一直认为,不论自己将来干什么,只要自己愿意——心甘情愿,那就行了!更何况自己还有满腹才华,才华响当当,也来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啥的。
第一章 相思引(中)
第一章相思引(中)
“我认命还不行……”杨扬小声地自言自语起来,吃过午饭,杨扬心中十分茫然和无聊。时间尚早,该去干些什么呢?对此,杨扬毫无头绪。还是回教室吧,杨扬想来想去得出了结论。
教室里同学不多,杨扬扫了一眼,发现林清也在教室,她正在静静地翻着课本。她,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孩;她,让他快乐忧伤的女孩,就是她,杨扬心中蓦然满是喜悦。
杨扬轻轻地走到了林清的课桌前,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美丽动人被全班同学公认为班花的女生,眼里满是温柔和笑意。
林清是个很爱读书的女孩,成绩相当好,温柔但又大大咧咧的,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很漂亮。美丽精致的面容——瓜子脸,弯弯的眉毛,坚挺的鼻梁,小巧玲珑的嘴唇,一双伶俐的大眼睛清澈澄净,一眨一眨的灵气十足,再加上苗条匀称的身材,绝对是个美人!
林清今天的确是灿烂夺目的。她穿着一身miumiu的月白色纯棉休闲服,不管是V型领口和衣边上的褶皱,还是胸前的装饰点缀——丝绸垒起的花朵造型都简单精致,更是将林清独特的纯净气质和完美的体质映衬出来。林清还是第一次穿有6公分高的跟的鞋子,但那双银色的细带凉鞋一点都不难受,承托着她的脚掌,点缀着她的漂亮的脚部和脚踝,也为她整个人增添了一抹亮色。
林清多少有些郁闷,身边的女生有事没事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只会说她们的男友A或者B,她们说在哪里约会,在哪里接吻。特地穿了圆领的衣服来露出耳下颈后的一两块印记。林清频繁的熟悉名叫吻痕的东西,偶然加入她们的对话,多少就有点羡慕。
“哎呀,有三个印记唉!”有人说。
“嗯,他非要弄的……”女生便抬起下巴让周围的人看清楚,皮肤上紫红色的一小块淤血,时间过去后它局部沉淀成褐色。第二天便会有人带着昨天索取来的痕迹鲜明的亮在耳朵下方或是颈项后面。
林清不免就有些烦躁——有什么意义,意义在哪里。接吻的话就用嘴去碰嘴,特地去找可以作盖戳留印的地方,是为了告诉别人“我有男朋友”,还是告诉别人“我有机械性紫斑”,它是吻痕的医学名称!
一群盲目的傻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